-
1 # 夠愛001
-
2 # 靜逸堂堂主
關公戰秦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這樣的類比,就能明白,關公和秦瓊並列,絕對是他們水平不相上下。
第一,勇冠三軍
他必定是個勇冠三軍的一等一猛將,和關羽評價類似,有"萬人敵"風采。據新舊唐書記:秦瓊跟隨秦王李世民征戰,但凡對面有人敢在軍前耀武揚威,就必定單槍匹馬去單挑。其實鬥將之事在任何年代都不多,別被三國演義誤導。可是他確最喜歡鬥將(單挑)就證明他對自己武力絕對自信。
第二,專做貼身護衛
他所擔任的任務都有貼身護衛,據說每個被秦瓊效忠的主公,都喜歡讓他做自己貼身護衛將軍,這證明一件事,那就是秦瓊必是細心且忠義之人(跟趙雲類似)他一生多次救駕李世民,多年後,因為李世民緣故又成為民間門神也和此有關(秦瓊,尉遲公並稱門神)。
第三,多次易主終得明主。
他曾經效忠多位主公,最後追隨李世民。開始他保隋朝,跟隨來護兒征戰,後又跟隨張須陀鎮壓義軍盧明月,孫宣雅,還隨裴仁基鎮壓瓦崗軍。因為裴仁基投降李密,秦瓊跟隨李密成瓦崗寨的人對抗隋朝。後來王世充背信棄義襲擊瓦崗寨,李密兵敗,秦瓊被俘,他又成王世充的人。因不信任王世充就追隨李世民。經歷可謂曲折。不過他在任何人手下,都沒有被前任主公說人品有虧。所以絕對不是三心二意的小人,只能說他有自己對明主的堅持和判斷。
戰功無雙榮譽等身
秦瓊雖然武藝高強,但是並不適合做帥才,只算將才,每次都先鋒破敵,敗宋金剛、收蔚遲恭、敗王世充、平竇建德、平劉黑頍,每次戰役都是身先士卒,戰功無數。一生大小二百餘戰,重傷數次,因此加封上柱國,翼國公。玄武門之變後又被拜左武衛大將軍。
-
3 # 老曹講史
秦瓊是一名勇冠三軍的猛將在民間傳說及小說演義中,歷代武將最出名的恐怕就屬關二爺和秦叔寶了。一部《隋唐演義》,秦瓊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不是他的武藝,而是他的為人。義薄雲天,交友遍天下。所謂有名的朋友八百,沒名的朋友不計其數。
但歷史中的秦瓊可的的確確是員猛將,最初秦瓊是在隋將來呼兒的帳下做一個小官,來呼兒對他的評價是: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將來必能自己取得富貴,不能怠慢了他。
“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後來秦瓊先後跟隨過隋將張須陀、裴仁基,瓦崗山李密,屢立戰功,威名遠揚。王世充大敗李密之時,秦瓊被俘。後幾經輾轉,投於秦王李世民帳下。李世民知道他的勇猛,對他十分的器重。
在《舊唐書 秦瓊傳》裡記載過這樣的逸事。古時候很多武將在開打之前總喜歡嘚瑟,在陣前要麼舞刀弄槍的炫耀,要麼問候一下對方將領的女性家屬。這時候秦王總是把手一指,喝道:滅了他!話音一落,就見秦瓊挺槍縱馬衝向敵陣,萬馬軍中,嘚瑟的人就被刺死了。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我不知道,但秦瓊的勇猛肯定是確實的。
秦瓊為大唐立過大功自從秦瓊跟隨李世民以後,很受李世民的喜愛,每次李世民出征都會帶上秦瓊,而秦瓊也從來沒讓李世民失望過。初隨李世民就參與了剿滅宋金剛,收降尉遲敬德的大戰,秦瓊立功最多,李世民封秦瓊秦王府右三統軍、上柱國,賞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並對秦瓊說過“你不顧妻兒來投我,又立了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的話。
李世民組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精銳部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甲軍。秦瓊統領其中的一部,每次作戰都做為前鋒衝在最前面,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就這樣先後在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的戰鬥中立有大功,被李世民封為翼國公,賞賜過眾多財物。
秦瓊做為一員猛將,為大唐的統一是立有大功的。
玄武門之變秦瓊在哪?玄武門之變應該是李世民一生中最為關鍵的時刻,按說秦瓊做為李世民的親信與猛將,這個時刻應該起到關鍵的作用才對。但遺憾的是,玄武門之變時,秦瓊始終默默無聞。
1.秦瓊是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對於秦瓊是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史書上也是相互矛盾。例如《舊唐書 太宗本紀》裡提到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但在《舊唐書》其他人的傳記裡提到玄武門之變卻沒有秦瓊。一般被認可的說法是秦府九將參與了事變,這裡面沒有秦瓊。
2.當時秦瓊在做什麼
這裡面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秦瓊認為皇子相爭是家事,自己是外臣,保持中立。
但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成立,首先秦瓊不是外臣,他是秦王府右三統軍,根紅苗正的秦府家臣。聽命秦王是他份內事。其次,以他跟秦王的淵源,是想中立就能中立的?秦王倒了他也一定遭殃。況且這也不是秦瓊的為人。
二種說法是當時秦瓊奉命保護秦王府。
查了半天,找不到可以佐證這一說法史料依據。但我認為這種猜測也是合理的,畢竟李世民的家小都在秦王府,仗一旦打起來,誰知道太子黨會做出什麼事。派得力干將保護家小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太子黨瓦解的太快,沒輪到秦瓊露臉。
無論哪種說法,也都是人們的猜測,當時的真實情況也許永遠都不會被人所知了。
3.玄武門之變的缺席對秦瓊的仕途有影響嗎?
我想有一定的影響,李世民繼位以後,大賞功臣,在玄武門立有頭功的尉遲敬德被封為右武候大將軍、吳國公。秦瓊是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雖然官職差不多,但賞賜要少於玄武門功臣,其後李世民對其親近程度也差了不少。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墊底我想愛聽隋唐的朋友一定會為秦瓊憤憤不平。想我秦二哥交友遍天下,走到哪不是眾星捧月一般,幾時受過這等“羞辱”。
但事實的確如此。不過大家也不必不平,任何排行榜的制訂都有自己的規則。規則不同,排出的名次肯定也大相徑庭。如果你高興,也可以做個自己的排行榜。無關對錯,只要你高興。況且能在凌煙閣有張畫像那是無上的榮耀,絕不是“羞辱”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規則: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643年)排定的。順序依據的是當時官職的從高到低,同等官職依照死人先於活人的規則。
這個規則未必科學,至少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一個人的貢獻。比如我們都知道,古代功臣死了以後,皇帝一般會追封他一個大大的官職。這個官職往往是他生前無法企及的,這就導致功勞差不多的幾個人,死人排名要靠前。
另外皇室的親屬排名相對要靠前。這個好理解,自己家人,相對來說功勞好得,升遷的快。
比如排第一位的長孫無忌,客觀來說長孫無忌很有才幹,功勞也大。但要說他的功勞大過魏徵、房玄齡、李靖這些人,恐怕不見得。只是因為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孃家人。而且跟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第二名的河間王李孝恭就更有點醬油黨了。要說他的功勞也實在是大,滅蕭銑、平輔公祏、破廣陵、丹陽,平定江南。幾乎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但這全是李靖出的力。可這位仁兄是李淵的親戚,自己家人帶兵皇帝放心,所以每次打仗他為正,李靖為副。功勞自然他的更大。
但真正影響秦瓊排名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他的傷病。從李世民繼位的貞觀元年開始,秦瓊一直傷病纏身。用他自己的話說:“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這之後滅突厥、薛延坨,平吐谷渾、高昌,伐高句麗等等精彩的故事中,再也難見秦二哥縱馬提槍挑落敵將的英姿了。
而尉遲恭、侯君集、李績等當年一眾戰友橫槊塞北,馬踏遼東之時。一代驍將秦二哥恐怕只能臥於病榻,概然長嘆吧。
在那個名將輩出的年代,秦二哥談不上功高蓋世,將星閃耀。但他一生英勇善戰,剛毅正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在青史中留得了美名。
回覆列表
秦瓊秦叔寶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唐朝名將,但我們大多對秦叔寶的認識來源於一些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像《隋唐演義》,《隋唐英雄傳》等等,小說中的秦叔寶絕對可以稱得上隋唐時期的第一名將,經常擔任出征大帥,鮮有敗績,地位崇高,而這畢竟是小說裡的說法。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秦叔寶到底是怎樣的呢?他在唐朝有著怎樣的地位呢?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真實的秦叔寶,想必大家看完,對秦叔寶在唐朝的地位自然會有分曉。
秦叔寶在唐朝的官職
秦叔寶初投李唐時,授予了馬軍總管之職,後來因戰功卓著,擊敗尉遲敬德,拜為秦王府右三統軍,平滅宋金剛後,被李淵加封為上柱國!(唐朝時上柱國是一種勳職,多授予軍功卓著的將軍們,為從一品,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而這些人的實職往往在三四品以下。)後來,隨李世民平定竇建德之後,被封為翼國公(國公是一種爵位,屬於其中較高的一級,僅次於親王和郡王),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官拜左武衛大將軍,而這個屬於秦叔寶的實職,是正三品級別。這也是秦叔寶所擔任的最高實職!秦叔寶死後被李世民追贈徐州都督,改封為胡國公。
秦叔寶在兩代帝王心中的位置
秦叔寶在李淵時期被加封為上柱國,李淵時期授予武將上柱國勳職的僅秦叔寶一人,連唐朝的戰神李靖都未曾獲得過如此榮耀,可見秦叔寶是多麼被李淵所器重的。
秦叔寶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有個分水嶺,那便是玄武門之變前後,前期秦叔寶絕對是李世民非常其中的將領,每逢戰事,必帶秦叔寶出戰,拜為先鋒大將。但由於在玄武門之變時,秦瓊和李靖,李績等人一樣,都是保持中立態度,並沒有實際參與到這場宮廷政變當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事後拜為左武衛大將軍,但後來也沒有再參與過什麼有影響的大事當中。貞觀十三年,李世民為了紀念當年的功臣,命閻立本畫秦瓊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掛入凌煙閣,而秦瓊位列最後一位,可見在李世民心中,秦瓊雖有一席之地,但並不受李世民器重,只是對他有一些懷舊之情罷了。
唐代後世帝王對秦叔寶的態度
一些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故去的舊臣經常會得到後世君主的表彰,賜予一些封號或追贈一些封爵,但秦瓊似乎被後世君主所淡忘,並未獲得過一些,追贈的封爵。
在唐朝並沒有明確的一些記載,但不過從後世的一些傳說故事和文學作品可以推斷,秦瓊在唐朝百姓心目中地位還是不錯的!元明時期,秦瓊和尉遲恭逐漸變成了民間所供奉的門神;在清代出現的小說《隋唐演義》當中,秦叔寶便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將領,他的鋒芒絕對是當時的隋唐英雄中最有魅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人。與秦瓊相關的故事更是在後世廣為流傳,像秦瓊賣馬、傳槍遞鐧等等。由此,可見秦瓊在民間百姓的心目中,地位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