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振廷1

    不道,失道,物壯還沒結果,老,死之意。沒結果死了,那就是出事故了,不該死死了,什麼原因呢?沒有尊道守德。犯法被行刑了。受寒冷沒極時穿衣服生病了。農作物正著壯生長,因某些原因把它破壞了,比如強徵地急用,人為的破壞,都是不道德的行為。

    如人貪慾心強,消毫精力過度造成身體健康出了問題,早逝夭亡,都是失道失德造成的。

    不道,是尊道守德的相反之意。結果是不一樣的。

    天無道旱澇不均,君無道國家滋昏,家無道不顧子孫,法無道好壞不分。

  • 2 # 張繼勞

    天道使他們生(出生、生存),德行撫養了他們,外物使他們成長,形勢使他們有成就。因此天下蒼生沒有不尊奉天道和德行的。

    大概是說“道”“德”是創造生命和教養生命的東西,有了“道”和“德”才能有生命,這時再加上“物”和“勢”就會有所成就。而“道”“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 3 # 文化之旅

    道的內在性是透過德來實現的。《道德經》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貴,珍惜的意思,世間萬物沒有哪個不珍惜德的。德是什麼?萬物得之於道者謂之德,也就是稟賦、天賦,萬物從道中獲得了一種稟賦,從而才能生長髮展。德與道在性質是上一樣的,他們的關係是個體與整體,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舉例而言,任何磁鐵都有吸附鐵的特性,從磁鐵上切下任何一點,它在性質上與磁鐵是一樣的。

    所以,德離不開道。它是來自於道,但又從來不曾離開道。萬物有了德,發展出千姿百態的美麗,但終究在道中。這一點,是理解道家思想的關鍵。

    萬物有德,萬物都循著稟賦發展,花,一定長成花的樣子,草,一定長成草的樣子,獅子一定是獅子,即使它是被羊養大,它還是獅子。真的嗎?有人會說,你看動物園的獅子,不是連一隻雞都咬不死嗎?這是人為的結果,如果你把獅子加以適當的訓練,把它放回野外,不久它就會恢復草原之王的雄風。

    但是,人的稟賦似乎出了問題,人從道里面獲得了自由思考的能力,人的能力可以阻斷江河,可以提煉礦物,可以馴化家畜,他把自然界視作自己的私物,予取予求。人類在獲得空前滿足的時候,卻對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干擾。比如,澳洲的中部本來有樹,英華人來了,覺得這些樹不美,於是全部砍掉,種上從英國帶來的樹,結果不適應當地鹹熱的空氣,大量死亡,造成了沙漠化。人類這樣濫用自己能力的事件舉不勝舉。我們不經要問,道給予人類的稟賦難道就是讓人類胡作非為嗎?人類也很可憐,他會說,是你給我這個能力,當我運用這個能力的時候,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你不能怪我。且慢,人類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人類真的有自由嗎?吳哥古窟現在深藏於原始森林之中,但在八百年前,他還是吳哥王朝的都城,他的毀滅是吳哥人盲目開荒,致使土壤裸露,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中,一切都消失了。幾百年之後,被砍伐的森林又回來了,漸漸的把古城包圍……

    道有他內在的規律,“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人類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有自由,但實際上人類時時處在道編織的羅網之中,“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活著,就要悟道,道對人的啟發在於:

    第一、在道面前,一律平等。人人都來自於道,都具有道賦予的稟賦,所以就要接受自己的狀況,欣賞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不是盲目的去羨慕人家,模仿人家。最要緊的是,不是看人家擁有什麼,而是珍惜自己擁有什麼。

    第二、要保持平衡和諧的狀態。不僅要與自然界保持和諧,自我內心的和諧更是關鍵。老子說,要“復歸於嬰兒。”嬰兒的狀態就是完美的和諧狀態,我們的身體不能回覆到嬰兒的身體,但我們的心理可以回去,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三、得失要看淡。莊子常說“不得已。”就是不由得自己,一切順其自然,好象有什麼力量在推著自己走一樣。但這不是消極,而是說條件成不成熟,你要有正確的判斷。莊子說,“泛若不繫之舟,所到皆岸”,舟到哪就到哪上岸,不必有個非要達成不可的主觀願意,而是順著趨勢、規律而為,不是很瀟灑嗎?

    第四、萬物都值得欣賞。因為萬物皆來自於道,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蘇軾說,“凡物必有可觀,必有可樂,非必怪奇瑰麗者也。”萬物的存在並非是為了人類而存在,如果放棄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看世界,萬物無一不美。

  • 4 # 小猴子拉呱

    1.老子著有《道德經》,“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一句出自在第五十一章,全掌章原文和譯文如下。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是由“道”化生,由“德”畜養,以可見之物為形狀,以環境變化為情勢。萬物的結局與所處的環境有關係,但根本依據在於“道”和“德”,因此萬物都尊重“道”而貴重“德”。“道德”之所以尊貴,不是誰來強迫命令的,而是自然而然言的。是說“道法自然”養生健身理念和方法。

    2.“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出自《道德經》·第三十章。

    原文: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釋義:

    達到目的了卻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了也不去誇耀驕傲,達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目的卻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事物過去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死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凡事物發展到了強盛的極點就會衰老,因為這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則接近於滅亡!是“壯-老-亡”的過程。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不符合“道”,必然會滅亡。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與之並不相違背,也是在闡述“順其自然”之道。

  • 5 # 瀚海煙雲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出自 《道德經》 第三十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譯文:按照規律去輔佐君主的人,是不會靠武力來征服天下的。動用武力會很快遭到報應:軍隊駐紮過的地方,荊棘叢生;大戰之後,必有災荒。善於保全的人只求達到目的就行了,不敢靠武力謀求強盛的名聲。勝利了也不自恃,勝利了也不炫耀,勝利了也不自傲,用兵是出於不得已,勝利了也不逞強。事物進展到極點了就會走向衰敗,沒有限度地追求,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會很快滅亡。

    壯,形容事物的屬性偏駁到了極致。到了極致,就難以變化。

    老,就是形容 事物難以再發生變化。難以變化,就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凡事物發展到了強盛的極點就會衰老,因為這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則接近於滅亡!

    正所謂:物極必反,道窮則變,巔峰的後面就是萬丈深淵。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出自《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譯文:“道”使萬物得以產生,“道”使萬物得以畜養並繁殖,物質使萬物得以成形,環境使萬物得以成長成熟。因此天下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和重視“德”的。“道”被尊崇,“德”被重視,並沒有人下令要他們這樣,而是萬物本身自然而然地要永遠去這樣做。所以是“道”使萬物得以產生,“德”使萬物得以養育,道和德使萬物生長髮展,使萬物成熟,使萬物得以養護。道和德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它們,幫助了萬物卻不依賴它們,成就了萬物卻不做它們的主宰。這應該說是最高尚的品德。

    這段話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是由“道”化生,由“德”畜養,以可見之物為形狀,以環境變化為情勢。萬物的結局與所處的環境有關係,但根本依據於“道”和“德”,因此萬物都尊重“道”而貴重“德”。這很顯然是在道和萬物關係語境下的討論,道雖然生養了萬物,但對於萬物卻不發號施令而是順其自然的。

    這說明“德”存

    在於“道”所化生的萬物之中,對於萬物的變化有極大的影響。另外《老子》六十二章說:“道者萬物之奧(注)”。說“道”演化成萬物並寓於其中,成為支配萬物自然變化的根據。由此可以認為,“道”是“德”之體,“德”為“道”之用,如果說“道”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質,那麼“德”就是“道”的功能體現。“道”在化生萬物的過程中,“德”內化於萬物,成為萬物的屬性,兩者是二而一的。

    “德”作為“道”的功能,它有什麼特性?《老子》第五十一章接著寫道:“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德”作為“道”的功能,能夠使萬事萬物發育、成熟,並受到覆蓋保護。雖然生養萬物,但不去佔有它;雖然有很多作為,但不以此為功勞而自恃;雖然長養萬物,但不去主宰它。這種體性,就是最大的“德”。

    簡而言之,“德”作為“道”的功能,就體現為“自然”,所以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麼修道者怎麼去“尊道而貴德”呢?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所謂“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幹,而是“不爭”,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而“無不為”,就是“自然”而為。

    總結:世間萬物最初的生機都是來源於“道”,都是由道生化而來的;德是道在“有”這個層面上的具體表現,它積聚,蓄養萬物“生”的力量;從李煥喜先生的“能量說”“上去理解。道就是指客觀存在於天地之中的自然的能量。德就是指聚合和寓存於生命物體之中的道,是獲得的道,也就是生命的能量。德源於道,也將隨著生命活動及其消亡最終迴歸於道。對道和德的”貴“是萬物自然的選擇,不為外力所廹。

  • 6 # 隨便閣

    這兩句話不矛盾,是老子同一思想的兩種說法而已。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是言天下萬物以“道”作為唯一標準。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是言以好惡之心為導向的主觀意志作為天下萬物的唯一標準。

    尊道貴德以生,物壯而老以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尤二姐為什麼那麼聽話的跟著王熙鳳進了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