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276429283
-
2 # 今無言以對
誰說一睜眼就能看到Sunny,昨晚我睜大了兩眼,也沒看到一絲Sunny,只看到了車燈光亮和路燈亮著。當然,在這裡只是和你開個玩笑,因為夜間確實沒有太陽,在夜間睜開雙眼,在不開啟燈的情況下,只能看到漆黑的夜色。
現在來回答你的問題。地球離太陽約1.5億公里,光線傳播速度為30萬公里每秒,Sunny到達地球表面約需要8分20秒,我們一睜眼看到Sunny不假,但這是8分多鐘以前太陽發的光,而不是即時產生的光線,我們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太陽瞬間發出的光,都是滯後傳播過來的。
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它的執行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的1月4日太陽與地球間的距離最近,7月4日則最遠,但誤差也不會超過3%。太陽與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精確地說應該是149578700千米,粗略地說是1億五千萬千米。我們把太陽到地球間的平均距離定為1個天文單位。如果用光速來除1個天文單位的話,光從太陽到達地球的精確時間是499.004782秒,也就是8分19秒,也可能這樣記,光從太陽到達地球需要499秒。
宇宙大的不得了,天文學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取得了長足進步,可宇宙的盡頭在哪?人類仍然無法探測得到。太陽不過是銀河系億萬星球裡一顆恆星而已,是一隻熾熱的氣體球。它源源不斷向地球輸送著光和熱,孕育了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但它最終仍然會燃盡,會以爆炸的 形式自我毀滅。幾十億年後,太陽會變成一顆膨脹的紅星,進入激烈活動的時代,就像天琴座的環狀星雲,擴充套件著肥皂泡般的氣殼,然後變成白色的矮星,不久便會冷卻下來。
到那個時候,人類的命運會怎麼樣,想想真是令人不寒而慄。不過那都是幾十億年後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無須擔憂,有記載的人類歷史才發展了兩千年左右,出現人類文明也不過五千年。也許到時人類的科技早已取得了很大進步,可能在宇宙星際間自由航行,我們又可以找到比地球更宜於居住的其它星球。
相比廣博的宇宙,太陽都不過是一粒灰塵而已,而我們人類是寄生在灰塵上的細菌?回頭想想我們是多麼渺小。而我們在這顆星球上掙扎求生,奮力拼搏的意義何在,難道說人類的命運早已有宿命的結局,只是我們不能夠看到和察覺而已。
-
3 # 枕頭山
“一睜眼”的意識,就是將“落山”8分鐘之後的太陽發射過來的Sunny,糾纏到當下意識,雖然太陽客觀上、在地平線下持續“落下”8分鐘的位置上。我們“路狹、林深、苔滑”的山區,中學時代就討論孔子被兩個小孩爭論太陽早晨近還是中午近的問題。早晨太陽不熱說明很遠與中午太陽很熱說明靠近。可眼見早晨太陽大、中午太陽小。
至今主流解釋1)地表大氣層內分子早晨厚、中午薄,折射差異所致;2)早晨或傍晚太陽背景只有“一半天”、而中午“整個天”,背景視感知對比。
其實,都沒還沒說完整。意識量子態將8分鐘前的光線,糾纏到當下主體人體內小宇宙的時空,在平行時空交界量子坍塌如上次介紹的周易陰陽圖原理、成為陰陽合一時空穿越。
總之,常規解釋可以說,光子運行了8分鐘與視網膜直至大腦枕葉皮層呈像等。而意識量子態理論,卻打破砂鍋問到底,直至平行時空,如意識透過拓撲鏈實現費米子向玻色子、氣致炁、如這次μ介子G-2實驗中電~磁共同在Higgs-Dong場的表現問題。
回覆列表
有些Sunny,
在你睡著時,
已匆匆趕路。
而你睜眼,
恰好,
和她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