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新日電動車體驗館

    茭白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高筍,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黃鱔在中國水產養殖上也有著很高的地位,這兩種的市場需求都是非常大的。而種植茭白需要用到水田,水田又是黃鱔的生長環境。所以便逐漸衍生出了茭白黃鱔的套養技術,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選地施肥

    首先我們選擇好適宜茭白與黃鱔生長的土壤,土壤要保證通透性強、排灌正常且保水保肥性好的水田。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技術等條件控制好面積。然後做好整地工作,挖好水溝,水溝的深度保持在80釐米左右,寬度50釐米左右。然後將土壤粉碎、暴曬,再施入基肥。基肥要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用量控制在1000kg/畝。將肥料均勻全面的與土壤混合,為茭白黃鱔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種植茭白

    種植茭白先要選擇優質的品種,保證茭白的生長能力,不可選擇產量低、生長能力弱等品種。選好茭白後控制好種植密度適時播種,然後要做好育苗工作,要保證在清明節前後能夠及時移植。大約種植半個月左右開始進行追肥工作。然後在追肥後的10天內,在田內撒入一些碎豆餅肥。既能夠為茭白生長提供生長營養,又能夠當做黃鱔的餌料。

    3、放養黃鱔

    在種植茭白大約一個月左右後,選擇健壯、無病蟲害且規格適中的鱔種。其重量最好是保持在25條鱔種為一斤。如果水質、餌料等環境因素良好的話,那麼一畝可放養大約1000條。在放養黃鱔的時候還可以適當放一些泥鰍,泥鰍的活力是比較大的。隨著泥鰍的鑽洞、四處蹦躂,既能夠改良土壤的結構,促進茭白的生長。又能夠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防止黃鱔互相交織。

    4、田間管理

    在種植茭白的時候,我們要適當提高水位促進茭白的生長。當茭白幼苗成活後,將水位保持在6釐米左右,提高低溫,增強茭白的發育。然後在茭白分櫱後,將水位提高至15cm左右,為黃鱔提供生長環境。要注意水質乾淨,然後大約一週一次換水一次,不要全部更換,每次換水大約1/3左右即可。最後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每兩週左右全面噴灑一次漂白粉,不可使用有毒性的農藥,防止黃鱔大批死亡。

  • 2 # 楚河瀚塘塘主大人

    茭白田間套養黃鱔,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間水體的生態環境,茭白與黃鱔共生相得益彰,降低栽植茭白與養鱔生產成本,而且能提高茭白田間生產綜合經濟產出率。現將此種養模式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田塊建設。

      必須選擇通風、透光、進排水方便、土壤保水效能良好的田塊。為便於操作管理,一般套養的茭白田塊面積以10―15畝為宜。平整田地,四周開挖深0.8米、寬0.5米的排水溝,田內每隔5米挖1條深0.3米、寬0.5米的橫溝,田中央挖一條寬l米、深0.3米的縱溝,挖出的泥土加高加固池埂,池埂高出田面0.5米,夯實進、排水口用密眼鐵絲網罩好。

      二、施足基肥。

      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後,每畝施腐熟的豬牛糞等有機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作基肥,均勻撒於土壤表層。4月底,每個共育池(四周排水溝等)內施50―100公斤雞糞,注水深0.3米,繁殖大型浮游動物,供鱔攝食。

      三、茭白種植。

      選擇產量高、品質優、抗澇性強的茭白品種。栽植株距75釐米、行距80釐米,4月中上旬移栽結束。定植後10―15天每畝施尿素5―6公斤,追肥時田間僅留遮泥水。第2次為催苗肥,在第1次追肥後10天,畝施粉碎的豆餅50公斤(即作茭白催苗肥料,又作黃鱔植物餌料)。第3次為孕茭肥,在多數分櫱進入孕茭期,畝施7―8公斤。

      四、黃鱔放養與共育。

      從5月份起,選擇無病無傷、遊動活潑、規格整齊、體色為黃色或棕紅色的鱔種,一般畝放規格在每千克20―30尾的鱔魚800尾左右。如餌源充足、水質條件好可以增加到1000尾。鱔種人田前用3―5%食鹽水浸泡5―10分鐘消毒體表,防止帶病人田。在放養黃鱔苗種時,也可適當放養一些泥鰍,泥鰍上下竄動時可增加水中溶氧,並可防止黃鱔互相纏繞。黃鱔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把活小魚、蝦、螺一起放人田間進水溝與排水溝等處,讓黃鱔自己採食。還要適當搭配投餵一些植物性飼料,如麥麩、米飯、瓜果、蔬菜等。共育期間也可投餵蛋白質含量在30%以上的配合飼抖,分多點投餵,確保所有的鱔種攝食均勻。黃鱔有晝伏夜出的覓食習性,初養時可在每天傍晚投飼,以後逐漸提早投餵時間,經10天左右的馴養,即可在每天上午9時、下午2時、晚上6時分3次投餵,以保證黃鱔充足的餌料。每次投餵量一般為黃鱔總體重的5%左右。每天要堅持“四定”投餵,就會使黃鱔形成條件反射,叢集攝食。

      五、水質管理。

      初定植時灌深水,以扶苗活棵。緩苗後保水6―7釐米,以利地溫升高,促發棵和分棵。分櫱後期水層逐步加深到15釐米(利於黃鱔生長發育),控制無效分櫱,促早孕好茭。共育期間,必須保持池水肥爽、清新、溶氧量充足。一般5―7天換注新水1次,每次換水量1/4―1/3,並加高水位10―15釐米。每次投飼前一定要撈除殘餌,以免汙染水質。天氣悶熱時,發現黃鱔將身體豎直,頭伸出水面,表示水體中嚴重缺氧,需加註新水增氧。

      六、病害防治。

      黃鱔抗病力極強,很難得病,在共育期間每半月向田間水體潑灑1次漂白粉,每立方米用藥2克或生石灰l0克,做好預防工作,發現病鱔,及時治療。禁止使用除草劑、五氯酚納、毒殺酚等毒殺性農藥。

      七、採茭捕鱔。

      秋天,採收秋茭時,不能損傷鄰近分櫱,3―5天採收1次。捕鱔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常規方法是放乾田間水溝中積水,幹捕、抄網抄捕等。

  • 3 # 農村眼鏡er鍋

    不請自來,我是眼鏡er鍋,閒話不多說,言歸正轉!

    茭白是分佈在中國南方地區的水生蔬菜,種植方式與水稻類似。近年來,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種植戶們發明了種植與養殖同時進行的套養模式,那麼,茭白與黃鱔套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科學的進行日常管理呢?本人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前期準備

      必須選擇通風良好、透光性好、灌溉和排水方便、土壤保水效能好的水田。為了便於操作和管理,一般茭白的面積最好是10-15畝。將土地平整,挖出深度為0.8米,寬度為0.5米的排水溝。在田間每5米挖一個溝槽,深度為0.3米,寬度為0.5米。為了保持水分不流失,挖掘出來的土壤要經過加固處理。

    第二、施用基肥

      耕作、暴曬、粉碎土壤後,每畝用1000公斤有機肥,如發酵豬糞和40公斤過磷酸鈣作為基肥,均勻分佈在土壤表面。 4月底,每個共培養池施用50-100千克雞糞,注水深度為0.3米。

    第三、種植茭白

      選擇高產、優質的茭白品種,種植植物相距75釐米,行距為80釐米,移植工作於4月中旬完成。種植10-15天后,每畝10-15千克尿素進行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後的第10天,將50kg碎豆餅施用於水田,既能當做茭白的肥料,也能當做黃鱔的餌料。

    第四、黃鱔放養

      從5月起,選擇那種健康、活潑、大小合適的黃鱔,黃鱔的平均大小約為每公斤20至30條魚。如果誘餌足夠且水質條件良好,則可以增加到每畝1000條。當放養黃鱔幼苗時,一些泥鰍也可以適當放養。當泥鰍上下翻騰時,它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黃鱔交織在一起。

    第五、水質管理

      在最初的茭白種植中,澆注深水以幫助幼苗生存。保持幼苗成活後,將水保持在6-7釐米,使地面溫度升高,以促進茭白的生長髮育。在分櫱結束時,水層逐漸加深至15釐米,有利於黃鱔的生長和發育。在共培養期間,池水必須保持清潔,並且溶解氧的量足夠。通常,新水每5-7天更換一次,每次換水率為1/4-1/3,水位增加10-15釐米。

    第六、疾病預防

      黃鱔對疾病具有極強的抵抗力,很難生病。在共同培育期間,每半個月將漂白粉噴灑到田間水中,每立方米2克或生石灰10克,用於預防疾病禁止使用除草劑、五氯苯酚鈉等有毒農藥。

      茭白田間套養黃鱔,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間水體的生態環境,茭白與黃鱔共生相得益彰,不僅能降低栽植茭白與養鱔生產成本,而且還能提高綜合經濟效率。

    以上就是眼鏡er鍋所瞭解的茭白與黃鱔套養的科學技術,希望可以給您帶來幫助!

  • 4 # 愛笑的龍龍

    1、前期準備

    必須選擇通風良好、透光性好、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水田。為了便於經營管理,一般留茬面積為10-15畝。平整土地,開挖排水溝,溝深0.8米,溝寬0.5米。每5米在地裡挖一條溝。深度為0.3米,寬度為0.5米。為防止水土流失,應加強開挖土。

    鰻魚養殖:鰻魚養殖五種方式的比較

    2、施用基肥

    耕作、日光曝曬、土壤粉碎後,以發酵豬糞、40公斤過磷酸鈣等1000公斤/畝有機肥為基肥,均勻分佈於土壤表面。4月底,在每個共培養池中施用50-100公斤雞糞,注水深度為0.3米。

    採自西藏的闊葉樹

    3、種植茭白

    選擇高產、優質的寬葉紫荊品種,株距75釐米,行距80釐米,移植於4月中旬完成。種植10-15天后,對每畝10-15公斤尿素進行表面處理。在第一次追肥後第10天,在稻田上施用50公斤碎豆餅,既可作茬肥,又可作鰻魚誘餌。

    鰻魚飼養:鰻魚養殖高產飼養和管理的八種方式,適合家庭+員工養殖模式。

    4、黃鱔放養

    從5月份開始,我們就選擇了健康、活躍、尺寸合適的鰻魚。鰻魚的平均尺寸約為每公斤20到30條魚。如果魚餌充足,水質良好,可增加到1000只/畝。在飼養鰻魚幼苗時,一些泥鰍也可以適當地飼養。泥鰍上下翻滾時,能增加水中溶解氧,防止鰻魚交織。

    5、水質管理

    在大葉紫荊的初步栽培中,為了保證苗木的成活,進行了深澆水。保持苗木存活後,保持水分在6-7釐米之間,以提高地溫,促進西藏闊葉樹的生長髮育。分櫱結束時,水層逐漸加深至15cm,有利於鰻魚的生長髮育。在共培養過程中,必須保持池水清潔,並提供足夠的溶解氧。通常每5-7天更換一次淡水,換水率為1/4-1/3,水位增加10-15cm。

    6、疾病預防

    黃鱔對疾病有很強的抵抗力,很難生病。在共培養期間,每半個月向田間水中噴灑漂白粉2克/立方米或10克生石灰,以預防疾病並禁止使用除草劑、五氯酚鈉和其他有毒農藥。

    在田間進行鰻魚與寬葉紫荊間作,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寬葉紫荊田水體的生態環境,還可以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降低養殖寬葉紫荊和養殖鰻魚的生產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三十可以洗澡洗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