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施亮
-
2 # 無法超越的足跡
其實這個非常有意思,從今年的六月一日兒童節開始,銀行把無密碼支付從原來的三百塊提升到一千塊,而且這個功能是銀行方面私自代替儲戶預設開通的,也就是說銀行直接跳過了大眾的意願而強行的開通這個功能直接無視了儲戶的法律權益,這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連兒童都不會去做的笑話決定,不得不說利益面前可以使得權利變成霸王條款。
在現在的時代已經開始慢慢的脫離原來的傳統固定的交易模式,移動無現金支付的出現,給原有的傳統思維邏輯的一些人和一些掌管著絕對權力的企業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以前的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姿態在這些先進理念的人面前一次次的被打臉,使得本來大家被逼得一肚子的怨氣又無可奈何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那句話銀行不改變我們家改變銀行的豪言壯語在當時被看成笑話現在確是慢慢的變成了現實。
移動支付做為現在主流的生活支付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方便,讓更多的人開始慢慢的減少了現金的使用,而在移動支付的戰場上,各個支付平臺都在不斷的提高安全性和方便性給使用者提供方便,而銀行做為移動支付的後來者,所謂的後來者就是思想固話反應遲鈍的表現,在移動支付上無法和那些先行者抗衡,所以在許多方面不斷的做出改變來吸引使用者,只是以前的歷史使用者心裡都有數,所以銀行在這上面沒有一點優勢。
但是放著這麼大的蛋糕不吃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在傳統觀念上來說銀行一直認為這些是他們的業務範圍,那些先行者的支付平臺是來搶飯碗的,這些都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有時候在正面扛不過的情況下只能用自己手裡擁有的東西來制衡對方,你再厲害也沒有用,槍桿子裡出政權,一張A4紙就可以搞定,這些也是無奈的,畢竟理由是使用者資金安全為由來進行限制,明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也沒辦法。
只不過這次銀行的確是在打自己的臉,先前以使用者安全為由限制了支付平臺掃描支付的額度,這個理由的確高大尚,但是自己卻直接忽略了儲戶的資金安全私自給所有的儲戶開通無密碼支付功能,使得現在的銀行卡已經沒有安全保障,這個時候為什麼銀行不想到儲戶的資金安全了呢?如果銀行卡丟失了撿到銀行卡的人拿錢刷錢不用密碼,這樣儲戶的資金安全算安全嗎?再說如果銀行卡被小偷偷了拿去刷錢,這個責任誰負,以前刷卡要密碼就算拿到了銀行卡也很難刷錢,現在取消了所有的安全保護,這不是給不法分子提供方便嗎?
雖然說只要儲戶提供證據就可以得到賠償,但是這個證據怎麼提供,各種各樣的證明還不是讓人跑斷腿,72小時的時間看起來夠長,但是這點時間連去辦證明的時間都不夠吧!業務之間的利益競爭可以有,但是這種競爭應該光明正大公平一些雖然不會有絕對的公平,但是耍手段打壓別人耍客戶玩弄職權,以自私自利的目的來對待那就是大問題了,無視儲戶的法律權益就不應該了。儲戶最基本的權益都被銀行無視,這讓人怎麼接受,儲戶的權益銀行有什麼權力和資格代替掉,誰給銀行這個權利,如果可以隨便這樣忽視大眾的法律權益,那法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難道是這一家子的人都是一個目的站在一起,真是可怕。
一個服務性的企業最怕的不是對手的強大,最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點而不願意去做改變,而是以自己自身自私的利益去傷害客戶的法律權益,還運用職權和一些小人的手段去打壓對手,不去自身做改變,而是跟時代做對抗,固化的思想限制了進步,這才是最可怕的,大爺當習慣了有一天發現原來對自己忍氣吞聲不敢反抗的人不鳥自己了,心裡不舒服直接去找破壞自己權利和優越感的人的麻煩以圖挽回損失,卻沒想過自己的一些行為傷害到了下面的人,民心最重要這個一直都是歷史的教科書,只不過現在的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無視這些,真是悲哀。
-
3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但盜刷的情況的確是有可能會發生,因為畢竟不需要掛名不需要輸入密碼,但是消費者所擔心的這種情況,很多銀行都為持卡人設定了專項失卡保護,持卡人在三天內被盜刷的金額會得到銀行的賠付。不過關於這項政策的賠付額度銀行並沒有明確說,所以為了推進更廣泛更高額度的免密支付以及建立持卡人的信心,還是需要銀行在賠付方面做出明確的解釋。
其實小額免籤並不是在中國獨有,在國際上很多國家技術也都已經比較成熟,開通小額免密免籤能夠給持卡人更多的便利。最後,小額免密免籤支付功能可以隨時關閉,撥打客服電話或者到銀行網點都可以。
筆者認為,這一次提高額度,銀行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上做的還是無可厚非的,釋出公告及時,不過小額免密所伴隨的風險,則需要銀行完善相關的賠付制度。在這些制度得到完善之前,消費者使用銀行卡時還是需要多加小心。
-
4 # 懂財帝
如果卡丟了的話確實很不安全,很多人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銀行卡已經被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籤支付功能。
1.申請關閉如果不放心的話,持卡人可以在網上銀行或者銀行櫃面等渠道關閉該功能。但是呢,在部分銀行的APP中,取消該功能的程式可謂十分繁瑣。
2.免密的好處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籤服務適用的銀聯晶片卡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安全性更高,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還未發生過因晶片銀行卡被複制導致偽卡欺詐的案例,且與手機等移動裝置結合還可創新身份驗證方式。而且既然有這個功能,那銀行也是預備了防範措施,如果失卡,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為持卡人設定了專項賠付金,提供了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
3.望銀行保證客戶知情權在開通此類業務時,應充分尊重客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讓客戶在使用之前瞭解該項服務。便利省時我不否定,但是如果推出來了,銀行一定要在技術上不斷提高水平、完善,充分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
-
5 # 手機使用者99325882831
風險肯定是有的,而且如果一旦被盜刷,那麼所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下面就一起來分享一下!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在4月1日銀行以免密支付不安全為由,將支付寶和微信的靜態、動態二維碼日限掃碼支付金額被限制為單日500元,銀行的這一舉動雖然給很多使用者帶來了不便,但是很多使用者對銀行的這個做法還是贊同的,畢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銀聯突然釋出公告稱,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與各成員機構聯合對“小額免密免籤”功能進行最佳化,屆時銀聯晶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將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
也就是說,免密免簽單功能就是在300元到1000元這區間進行小額支付時,直接刷銀聯銀行卡,整個過程中不需要輸入密碼或簽名。銀行的這一行為讓大家很詫異,剛在前面兩個月,銀行以不安全為由,對支付寶和微信限制,而現在銀行有自己這麼做,那是不是使用者就很安全了。
如果說馬雲的支付寶安全性不高的話,那支付寶就不會有像餘額寶、花唄及借唄等類似的產品深受使用者喜愛了,大家也不會將自己的財產放心的放進支付寶中了。當然,微信也是一樣的,微信現在擁有10億左右的使用者,安全效能則更是毋庸置疑的,像微信上面也有很多和借唄類似的平臺,如唄唄微服,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方法簡單便捷,而且只需芝麻信用在500以上,關注他的公眾賬號,就有機會獲得最高50萬的借款,這為很多急需大額幫助的使用者提供了便利,所以說,如果微信不安全的話,又有誰敢放心的使用微信呢?
更何況,當初馬雲也曾說過“只要敢用支付寶付錢,我就敢賠錢,如果你今天用支付寶被騙,你就發財了,趕緊找支付寶賠償!”,所以說,如果支付寶都不安全,那銀行這樣做就安全了嗎?
此外,有訊息稱,銀行的這項規定已經在深圳落地實行了,不單如此,目前銀行網點給消費者開的借記卡及信用卡,基本都是預設開啟了小額免密免籤與“閃付”功能。一時之間,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網友們紛紛質疑免密額度提升至1000元的安全性,如果被盜刷了那造成的損失豈不是更大嗎?
面對諸多的質疑,銀行相關負責人稱:為了保障持卡人的利益,銀聯還聯合各商業銀行為免密免籤業務設定了專項賠付金,提供了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也就是說,1000元以內的銀聯卡(含“雲閃付”)小額免密免籤交易,因為卡片遺失、失竊造成的盜刷,使用者掛失前72小時內的損失可以獲得一定補償,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可累計賠付30000元,但是,這需要使用者自己主動的申請才可以獲得賠償。而且,也有專業人士表示,銀聯的安全係數非常高,採用了很多先進的安全技術,比如支付標記化的Token技術,使風險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能夠做到更好的平衡。
這樣的說辭很顯然並不具有說服力,微信以及支付寶的廣泛使用,使得移動支付/二維碼支付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支付方式。然而,在消費者習慣了使用微信、支付寶支付大小金額款項時,這兩種方式的限額不斷地創新低。另一方面,銀聯的免額支付卻被提得很高。而且,1000元與300元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用網友的話說,“我每個月的工資只夠免密限額支付幾次而已。”這意味著,要是被盜刷了一次,損失就已經足夠嚴重了。也正因為如此,不少消費者認為,銀聯預設開啟了小額免密免籤與“閃付”功能這樣的做法不妥。
“未經客戶同意自行預設開通不妥,合同應該是雙方合意才能成立。”有持卡人認為,開不開通應該是持卡人決定,而不是讓不希望開通該功能的持卡人致電開卡銀行客服電話進行關閉或者到銀行網點辦理。面對銀行這種種解釋,很多消費者還是不願意接受銀行的此番說辭。
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樣不經使用者應許就給使用者開通免密的行為,實在讓人無奈,再怎麼樣也應該告知使用者一聲啊,不然那天有所損失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還有很多網友表示:再怎麼急,也不差輸入密碼的時間吧,這樣不經使用者同意,就給使用者預設開通,這和不尊重使用者有什麼區別?
當前多數銀行新發的銀聯晶片卡多預設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業務,但該項業務的開通卻不需徵得持卡人事先同意。
部分銀行把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業務的單筆限額上調至1000元,上調理由是原有的單筆300元限額已經無法滿足持卡人的支付需求。然而對於不少人來說,卻全然不知自己的銀行卡已經被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籤支付功能。這會給消費者帶來風險嗎?
回覆列表
部分銀行把小額免密支付額度提升,且屬預設開通小額免密支付功能,這確實會帶來利弊不一的影響,但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預設開通小額免密免籤支付,卻影響了使用者的知情權,使用者知情權也由此受到了衝擊。實際上,對於這一功能存在,確實帶來了一定的便捷,但小額資金提升,且建立在使用者不知情的預設開通狀態下,難免會讓人感到了困惑。一方面是部分銀行預設開通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模式,且把預設金額提升至1000元;另一方面則是對移動支付每日限額,如二維碼支付等限額約束500元水平,卻某種意義上約束了支付寶、微信等工具的支付便捷性。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支付寶、微信本身儲存的資金不會太多,更注重便捷性,強調小額支付的功能。但,與之相比,銀行卡儲存資金可能更多一些,一旦遭到盜刷等現象,損失資金的風險也驟然提升,而預設免密免籤支付功能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