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兒子今天說,某某人“白嫖”我了,我吃驚的想捶他,他卻說我“out”了,難道我真的老了嗎?網上用得最濫的,你覺得是哪十句?
11
回覆列表
  • 1 # 大狂妃

    讓我來排列十句吧:

    2,“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驚豔了許多時光的話,是時候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3,“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這話的人,早找了個地方住下了。

    4,“且行且珍惜”,說這話的人已經徹底被人拋棄了。

    5,“草率了”,你不是沒用過吧。

    6“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簡直都不想看見它了。

    7“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簡直都不敢看這句了。

    8“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都覺得膩了。

    9,“中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真是夠了,所有的中年人都在說。

    10,“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不但很濫,而且,很爛,說這話的人就已經輸了。

    哈哈哈哈哈哈,我認為的“濫十句”是這個樣子,你認為呢?

  • 2 # 雙小呵

    這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年代。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時期,以鉛字形式印在紙上的東西是值得尊敬的,記者寫個新聞總要講究一下遣詞造句,甚至還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讀書看報過去叫“學習”,記者這個職業本身是有一點文化的。現在是個人都能當記者。隨著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發稿量越來越多,根本沒看過幾本書的高中生也敢報新聞系,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記者們寫東西的語言是越來越貧乏了。

    這裡試圖總結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十句最惡俗的流行中文,這十句話並不是“分特”“ppmm”這樣的網路語言而是真正出現在印刷質量很好的出版物上,實際上如果有人在網上這麼說話別人是一定會笑話他的。本人非常熱愛閱讀新聞,每天早上起來都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每當看到以下列舉的這些語言,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感覺比聽指甲劃過玻璃的聲音還難受……>>>進入論壇討論區

    “誰動了我的____”

    這句話來自一本叫做《誰動了我的乳酪》的書。這本書和某個美籍日本人寫的《窮爸爸富爸爸》一樣,號稱“勵志”書,告訴你怎麼奮鬥,怎麼成功,實際上講的是老鼠的生存哲學。勵志書籍在中國特別流行,噹噹書店甚至專門有一個欄目賣這類書。我以前在國內看“青年文摘”,上面全是這樣的類似故事,看這些書的青年們幻想著透過學習也能夠成功。如果從階級分析的角度看,只有貧民中的上層和中產階級的下層才看這種書,真正的“成功人士”則從來不看,這種書籍的流行體現了中國現在社會青年的文化狀況。

    而這句話的流行自然是體現了中國新聞人的文化狀況:誰動了我的童話?(CCTV社會記錄原文),誰動了我的“網路寶貝“天津首例網路虛擬財產案,精彩評測:誰動了我的免費郵箱?誰動了我的婚紗——趙雅芝的新喜劇《嫁錯媽》,誰動了我的手機帳單?誰動了我的存摺?——銀行私自扣款10000元儲戶怒上法庭討說法……

    google搜尋:約有 34,600項符合“誰動了我的”的查詢結果

    “都是___惹的禍”

    這句話來自某首流行歌曲的歌詞“都是月亮惹的禍”,這一點體現了新聞工作者的業餘文化生活。這首歌好像已經流行很就成了老歌了,但是這句話卻被一說再說:都是魅力惹的禍,都是規範化管理惹的禍,都是鑽石惹的禍鑲鑽手機選購指南-中關村線上,都是新規則惹的禍——李娜落選奧運陣容解析,人民健康專題-都是上網惹得禍……

    甚至出了一個電視劇叫做《都是天使惹的禍》,和一本書叫做《都是韋爾奇惹的禍》,書中描寫的是GE CEO韋爾奇的成功經營故事(難道又是一本勵志書),並不是寫他惹了什麼禍。

    google搜尋:約有 129,000項符合“都是““惹的禍“的查詢結果

    “今天你___了沒有?”

    很可能來自一句某種飲料的廣告語“今天你喝了沒有”意思好象是暗示這個東西一天不喝都會影響健康。這個廣告本身俗不可耐,但是天天在電視上出現的緣故使得這句話流行了起來:簡訊,今天你發了沒有?“七嘴八舌”今天你吃醋了沒有?今天你曖昧了沒有?今天你“私”了沒有?今天你出軌了沒有?今天你被封了沒有?

    一個實用技巧是中間的填空不僅限於動詞,可以用名詞,這樣似乎更酷:今天你Google了沒有:觀察Google奇招與隱患,今天你Hi-Vi了沒有?!杜希S400音箱,今天你“緋聞”了沒有?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個廣告本身這麼土,仍然有廣告抄襲他們:萊登網--今天你來登了沒有?當然也可能是抄襲了etang:“今天有否 etang?”,後者本身也成為一句流行用語。不過我也懷疑etang這句話抄的是yahoo,“Do you yahoo?”,最早的時候本來是“do you have yahoo?“,看來英文也是這麼玩。

    google搜尋:約有 327,000項符合“今天你““了沒有“的查詢結果

    “亮麗的風景線”

    這句話流行的時間特別長,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感覺像高中女生寫的作文,通常可以在地方日報或者某個交通臺的新聞裡面聽到:女法官,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平壤,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利馬街頭女交警亮麗的風景線::,北京新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年初一城鐵看景,臺灣收藏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解放日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溫網青睞俄羅斯美少女,“申博”成為上海最亮麗的風景線,新人成歐洲盃上亮麗的風景線這些花兒開始怒放……

    google搜尋:約有 25,400項符合“亮麗的風景線“的查詢結果

    “零距離”

    不論如何,這句話的流行特點是這是記者的原創,屬於記者抄記者,而且通常當動詞用:加盟特麗潔乾洗與成功零距離,西安零距離,常熟零距離CSTV,中國海軍的“殺手鐧”:零距離感受潛艇,活動促就業零距離,IT168-數碼相機專區:建立零距離的使用者關係(圖)……

    這句話用濫了,現在有一個電視劇也叫《零距離》。

    google搜尋:約有 209,000項符合“零距離“的查詢結果

    “我是___我怕誰?”

    來自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誰”。這個時代沒有文化,王朔就是這個時代的文化。

    克麗直言——我是老大我怕誰——個人電腦,我是單身我怕誰,我是菜鳥我怕誰?姚明《面對面》談NBA賽季感受,我是開發商我怕誰!我是自動回覆我怕誰?……

    注意,自命不凡的“一夜美華人”,曾經質問“餘秋雨,你為何不懺悔?”的北大餘傑同學看來也喜歡這麼說話,他的一篇文章標題是“我是警察我怕誰”。

    google搜尋:約有 50,900項符合“我是““我怕誰“的查詢結果

    “我___故我在”

    來自笛卡爾“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是“天才——庸才——蠢才”模式的最佳例證。笛卡爾說出這句話來當然是天才;後來我記得好像是楊瀾同學寫了一本介紹她當主持人書的“注水”書,《我問故我在》,書名如果是她原創的話有點小聰明,也算是個庸才吧;而以後眾生再說“故我在”就是蠢才了。

    我迷故我在,海報欣賞——我酷故我在_TOM女性,朱德庸:我幽默故我在,我色故我在免費電影下載,陳國樑的美術教學與雜感:之一:“我畫,故我在!”,LOGO我秀故我在,汽車之友--我Q故我在試駕奇瑞QQ,人物訪談中國科大:我創新故我在——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談科技創新(不爽啊,說的是我們校長)……

    這句話還造就了兩個廣告語,好像是李寧之類的運動服裝首先發明瞭“我運動,我存在”,聽起來挺不錯;可惜到了安踏運動鞋一抄襲,就成了“我選擇,我喜歡”,東北青年孔令輝給安踏做廣告的時候說出這兩句女裡女氣的話來,同為哈爾濱男人我真是渾身難受。

    google搜尋:約有 39,400項符合“故我在“的查詢結果

    “打造”

    “打造”這個詞應該是來自中國臺灣省,本來屬於繁體中文。臺灣省文化的特點是沒有文化,該省原住民主要從事打魚等低端工作,因此語言上顯得鄙陋。比如我們大陸說“奮鬥”,臺灣省人就說“打拼”,我們說“導彈”,臺灣省人說“飛彈”。這就好比說有知識的人知道導彈跟炮彈的區別是導彈自己有動力有制導系統,而沒文化的人則只知道導彈能飛。

    可惜文明總是被野蠻征服,“打造”這個詞現在流行起來了:低價享受,190元打造高階電視卡,打造價效比,打造無限夢想行動家==2004通訊大賽,“上海車市”打造汽車銷售航空母艦,3.75億打造成都晶片基地,打造寧靜夏日!熱導管顯示卡散熱器只要4X元,用 Linux打造路由器……

    反正是什麼都能打造。令人遺憾的是連我們的權威媒體也開始使用這個詞,比如最近《瞭望》就發表了題為“打造中國強大海軍”的文章。

    google搜尋:簡體中文網頁中,約有 1,580,000項符合“打造“的查詢結果

    “指數”

    記者們使用這個詞是想獲得一種“量化”的感覺,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量化計算十二星座女孩的流淚指數的。如果我這篇文章是由他們來寫,一定會在每個惡俗語言後面加上一個“惡俗指數”,並且用一至五個星號表示大小。這種“星號模式”的最初起源很可能是亞馬遜網上書店對每本書的讀者打分,只不過亞馬遜採用了加權平均的做法來計算“指數”,而記者們則只是憑主觀臆斷。

    google搜尋:簡體中文網頁中,約有 1,740,000項符合“打造“的查詢結果

    “爆笑”

    這個詞惡俗不已!你要是說“幽默”“喜劇”多少還有一點文化內涵,而“爆笑”這個詞則是徹底的文化垃圾。很可能也是來自港臺,估計臺灣省的可能性大一些。例子我就懶得舉了,反正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正式媒體也開始使用這種中學生預言了。

    google搜尋:簡體中文網頁中,約有 1,780,000項符合“打造“的查詢結果

    編後語:有的人使用流行用語是因為覺得好玩,有的人是覺得這麼說話酷,有的人是出於諷刺。最不可取的態度是他這麼說是因為他覺得這麼說能顯示他有文化,能顯示他“知道”現在流行什麼,能顯示他有閱讀能力。以上這十句話大多數情況下恰恰是記者們自作聰明附庸風雅的產物。希望二十年之後隨著報考新聞系的人越來越多,新聞系可以難考一點,能做記者的人素質能夠高一點。畢竟“寫字”是一個相對高階的工作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文鳥的生活習慣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