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坤哥自媒體Vlog

    科舉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是科舉的影響卻依然不可磨滅。

    我們習慣於把那些考的好的,學的好的學生說成小秀才,也有很多人說,我要是在古代如何如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那些秀才,舉人等等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身份考中難度有多大。

    孔乙己花了一輩子連個秀才都沒撈到,范進中舉和中秀才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些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每個朝代的科舉制度雖是大同小異,也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為了方便,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我們最後一個王朝,清代的科舉故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秀才是什麼?秀才是參加院試成功之後,摘掉童生帽子的讀書人。童生並不是按照年齡來的,它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取得秀才的資格,如果沒有,那你七老八十也還是個童生。

    那麼考秀才有多難呢?按照清朝的記錄,院試每年其實比高考要少的多,三年只考兩次,在一個人口大縣往往只有三四十個錄取名額,然後接著遞減,最少的縣只有十幾個人。這就相當於現在的讀書人,在全縣那麼多人面前考進前三十、四十名

    不妨捫心自問一下,你們能嗎?

    再舉個例子吧,從小就不怎麼聰明的曾國藩,他有個爸爸叫曾麟書,也是不太聰明的人,並且根據曾國藩後來“積苦力學”的描述,他的父親一直都是深埋詩書之中,但是一直都考不中,連續考了17次之後,到他43歲那年才中了一個秀才,比他兒子中秀才的還要晚二十多年。

    曾國藩

    儘管考秀才已經非常難得,但是卻也沒有入仕的資格,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做官的資格,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的,秀才這個身份也是有它的好處的。比如見到縣官不需要下跪,比如我們著名的海瑞先生,就因為不跪被稱為“筆架山”,還能去當時的機關學校,比如縣學之類的,最大的好處是免了徭役,也就是不需要隨便拉去做苦力了。

    中了秀才的人一般會繼續考試,就像曾國藩的父親一樣,如果實在中不了,也只能去私塾當個教書先生什麼什麼的,維持生活還是相當容易的。

    海瑞先生

    如果說秀才還只是一個普通人,舉人已經是可以直接參與國家治理得人物了,左宗棠就是一個舉人出生,卻也憑著他的才華,在之後收復新疆,打擊叛軍,乃至做到了封疆大吏的地位。這也可以理解范進本人的中舉之後欣喜若狂的表現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試。這種考試基本上每三年舉辦一次,在每年的八月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能參加鄉試的秀才又不同於上文的秀才,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參加鄉試,只有那些在各州各縣舉辦的科考中達到一定合格線的秀才們才有資格參加鄉試。

    但是這種也是很有限的,就相當於現在的清北招人,直隸地區,也就是天子腳下是每三年只錄取120人,當時的江南省,也就是現在的東南一帶,也只有120個名額,這還算是多的,像當時的貴州、陝甘一帶,往往只有三四十個名額。

    如此難度,我想也是可想而知了。

    總是被忽略的貢士

    貢士就是參加了中央禮部考試也就是會試之後取得參加殿試資格的考生,貢士的第一名就是我們熟知的會元。可以這麼說,每一個貢士都是準進士。

    但是考過貢士,參加殿試,依舊是最後一道關卡。

    會試一般在鄉試過後的來年開春舉行,所以也被稱為“春闈”。會試的錄取率往往是最低的,因為會試競爭的是那些各屆會試中失敗的舉人,人家等了三年又三年,戰鬥力之強可想而知。既有可能是上一屆落榜的考生,也有可能是30年前落榜的考生,考的時間往往比你的歲數都要大。

    也就是科舉考試的殘酷性,有句俗語叫“五十少進士”,就是說你五十歲考上進士還算是年輕的,所以根本很少出現電視劇裡那些年輕才俊魚貫而入,風華正茂參加會試的場景,很有可能是一大群老頭子陪著考你,作為你的同年。

    請問你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信心?清朝在267年中一共只考了112次會試,登記在冊的進士人數只有26849人,哪怕是從廢除科舉制度的1906年開始,平均下來每年也只錄取一百多人,你看看現在的本一率,都沒有這麼低過。

    但是這一關過去了,你也就穩了,因為當你考到貢士之後就不會再刷人了,但還是要排個名次,進士的資格你是穩了的,只要你不搞出像唐伯虎那樣的么蛾子,往往是沒有大問題的。

    此時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便成了所有貢士的追求。如不是一甲,也還有二甲賜進士及第和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但是往往你混到了三甲,也會在同僚裡面抬不起頭來,就像曾國藩,因為這個三甲出身,一直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如此例的還有很多人,儘管他們最後官至將相,卻也還是深深的以此為憾。

    終於成了“老爺”了

    你受的讀書的苦,在你考上進士之後,也就算告一段落了。當你走過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之後,當你經歷了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身份之後,你已經成為了古代帝國龐大但又佔比很小的官僚階層中的一份子了,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官場上好好混下去了,但是無論混的多差,哪怕是被罷官,你著書立說,廣收學生,比如顧憲成,照樣有一大群人的追隨。

    如果你是進士,一般都直接進中央後備人才儲存部翰林院報道,哪怕是後來外放,最起碼也是個知縣,放在現在就是一個縣委書記起步,混的好的更不用說,起步就是縣局級別,前途更是無可限量,像曾國藩、李鴻章就都是普通的進士幹到了正國級,張之洞學歷最高,是慈禧親點的探花郎,有的時候還混得沒有他們風光,少一點中央大員的風範。

  • 2 # 默言

    以我河北豐南孫氏祖上三位舉人進士功名擇要回答此問題。

    豐南孫氏系天水派別洪洞,《大元天朝之民孫氏譜(山東定州系)》記載始祖孫聖公肇基山後陸州(山西東與河北西長城內外地區),我支祖孫龍是聖公十五世孫,明永樂二年自定州居於豐陽(豐潤南部)。明末和清朝分別有長門六世孫 孫玘,十四世 孫鵬越和二門十三世 孫躍中舉入士。

    孫玘,豐南柳林人,明末解元,鄉試第一名。中舉是可以做官的,然而家譜上沒有玘公為仕的記載。不過,族人傳,為旌表玘公寡婦老母育子優秀,朝廷在柳林大街建造木牌樓,並立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玘公家族的確令人欣慕,雖兩子友文友武,但擁十三孫輩,人丁異常興旺。如此,不可不與玘公功名無關。

    孫鵬越,字靜遠,又字鑑塘,曹妃甸十字沽人,清丙午解元,已未進士,原選山西清流,改補山西蒲州榮河縣知縣,二次同考試官。鵬越公於晉職上有治聲,捐修書院,廣集生童,厚給薪膏,延名儒掌教,公餘集諸名士立文社,唱和賦詩,為晉省賢宰之最。著有論文十六條,《綠蘿詩集》行世。

    孫鵬越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勤奮好學,思路敏捷,口似利箭,寫得一手好字,文章妙筆生花。據傳,在考場,主考官是個南方人。他見孫鵬越身材矮小,臉上還有小時出天花留下的痘斑,穿著土氣,而心生不悅,便在眾人面前,衝著孫鵬越說:“烏鴉想與鳳凰同飛,北方缺才無能人呵!”

    主考官不憑才能而以外貌誣衊北方人,孫鵬越不能不駁斥他:“主考大人,人人皆知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文武生於西岐,孔孟生於山東,這些華夏精英,都生於北方,您卻道北方無人,此言差矣!”孫鵬越用這些人人皆知,有據可查的華夏聖哲,都生在北方的事實,駁得主考官連連點頭,欽佩這個其貌不揚的年青舉子。

    折服了主考官,孫鵬越胸有成竹,在考場上如駕輕舟,結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考中解元,嘉慶四年(1799年)考中進士,曾在兩朝為官。

    孫鵬越才智突出,很受當時吏部尚書——宰相劉墉的賞識,令同仁刮目相看。有人羨慕地問他,就你的造化而言,你家祖墳一定佔了上等風水。孫鵬越心裡好笑,可是為了不拂這人的面子,就暗指家鄉鹽鹼灘上的四種情況說:“是呵,我家祖墳可有四種寶物,堪稱風水寶地,那就是:‘千年不老鬆(指檉柳,也叫檉槐樹),就地臥盤龍(俗名“蝦蝨子灌”的匍匐植物),銀花到處開(白色鹽鹼花),千層萬卷書(積水乾後的泥沙卷兒)’”。經這麼一形容,家鄉鹽鹼灘好像成了仙境,人們都為他家有這樣的風水寶地而羨慕。

    據族人回憶,本來孫鵬越按才學是可以中狀元的,但是,由於相貌醜陋,終於改為進士,封了個七品縣官,先後在福建、山西任職。他為官後一身正氣,很受當地百姓愛戴。但是,他錯斷了一起人命案,使人受了冤枉,他悔之莫及,自以為對不起先哲教誨和當地百姓,也無顏回故鄉,再見“江東父老”,以致採取自處:吞金自殺了。

    孫躍,字龍門,曹妃甸蘆葦莊人,清康熙進士,任安仁知縣。在江西影響很大的龍門書院為孫躍所建。康熙五十年(1711)孫躍集資修葺城牆,並廢閉雲錦門而恢復觀瀾門,西城另設會川門。

    在科舉考試中,通過院試的成為秀才。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但知識不如高中生全面,做官無望。有如當今國考,學歷大專以上,門檻很高。

    舉人由鄉試選出,鄉試同當下省高考,可見鄉試第一名解元十分了得。難度不次於今天的省市層次的高考狀元。中舉即取得入仕為官資格,但真正做官的只是一部分人。范進中舉,樂極生悲,瘋了!一個縣三年只有兩人中舉啊!

    有了舉人身份才能參加會試,通過了成為貢生。貢生就有了面聖的資格。到了殿試階段,前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其餘通過殿試的叫進士。

    貢士不受官,進士大都為官,多為知縣、御史等七品官職。發展好的,前途無量。若說當今入仕職位貴為縣處級很難很難,古時取得進士功名更難更難!

  • 3 # 使用者5507340438

    我來回答一下。自隋朝採取科舉選士以來,讀書人靠讀書升官發財的行情一路看跌。科舉考試大致分為四級,以清朝中晚期為例,據史料披露,每年院試考的秀才,全國大約有三十萬考生,上榜率大約百分之四十,也即大約因此十二萬人成了見到縣令不用行大禮的屁民秀才。鄉試考舉人,全國每年大約二十萬人應考,上榜率約為百分之五,也即有一萬人因此成了一天到晚盼望吏部“大缺補仕”的假老爺。每年會試考貢士,大約有五萬人,上榜率約為百分之十,也即每年因此有一萬人成了可以候任七品以下的吏部在冊的準官員。貢士考進士,每年大約八千人,上榜率大約為百分之九十,也即每年因此大約有了七千名可以擬任七至八品官的進士。進士進殿試,每年大約一千人,上榜率近乎百分之百,頭三名為可以馬上擔任中央政府六至七品官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其他入圍者為標準的馬上赴任地方七品的甲等進士出身。現在即便是社科院畢業的博士,其進入官場的初始職級是副主任科員,第二年可定級為主任科員。由此可見,現在博士生的官場政治待遇起點和清朝的舉人差不離。

  • 4 # 常棣tandy

    提到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我們就不得不說說科舉考試,看完大家就知道考中的難度絕對超出你的想象:

    一個人獲授予士紳頭 銜,主要是由於在科舉考試中博取了功名。而撰寫所謂『八股文』 的能力是中考的關鍵,這種文章表現一種正規嚴格的寫作風格, 由康熙帝在康熙十一年(1672 年)頒行。要求考生有高超的文字技巧,但毋需有廣博的學識。文章開篇為兩句破題,隨後是三句承題和一小段起講。接著是一小段一到三 句話專論該題的提比和兩段,一長一短,四言或六言的押韻駢體文(虛比和中比)。然後文章款款步入後比段,再洋洋歸於大結。這種文字表達形式長度在 360 字到 720 字之間。

    成功的寫 作者必須通曉韻律、擅於辭藻並精於書法和詩文。遣詞貧乏或字跡潦草反映一個人功底淺薄,甚至是『鄙野鈍頑』,此人註定要 落榜。

    科試分童試、鄉試和會試幾個等級舉行。要獲得參加童試的資格,考生必須;比具一份由一名士紳提供的擔保,證明其出身和品行。

    童試每三年舉行兩次,每次考三場。第一場由考生所在地的知縣主持,要求寫兩篇題目出自『四書』的『八股文』和 一首十二行的五言格律詩。許多考生在第一場中就因錯用詞彙、 不合韻律和書法幼稚等緣故而被淘汰;考中縣試的考生(童生)將赴考第二場。

    第二場科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主持。考題與第一場相同,旨在確認沒有人僥倖中考縣試。過這一關的童生隨後參加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官府預先就定下了能成功通過這三場 科試的考生之數目額度,比如,全國每次只有25089 人有資格參加院試。在這個數目中,直隸省所佔的比額最高(2,845 人) 而貴州省最低(753 人)。 這些考生中只有 1%或 2%的人能過院試關而獲得生員的頭銜,更流行的叫法是秀才。

    有了這個頭銜, 便可獲接納進士紳階層,但他們還只是『低紳』,平均年齡為 24 歲。假設其壽命為 57 歲的話,他們就可享有士紳身分達三十三 年之久。在 1850 年以前,全國有 526,869 名文生員和 212,330 名武生員,也即在任何時候都有總共 74 萬生員。生員成為府、州、縣學的學生,他們從省署獲取糜膳津貼, 供自己準備更高階的科試。當地士紳還向他們提供前往省府參加下一輪鄉試的盤纏。

    每三年一次的鄉試由一名主考官和一名副主考主持,兩人均是皇帝從有進士頭銜的官員中遴選。根據『迴避法』,這些考官必須來自其它省份。他們在八至十八名同考官(也稱房考官)協助下履職,同考官由總督或巡撫在本省官員中遴選, 他們至少要有舉人頭銜。

    由於政府允許全國只能有一千四百名生員考中鄉試,因此鄉試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與童試一樣,鄉試也考三場。通常在陰曆八月初九開考。此 前一天,考生便進入貢院;然後關在考房裡三天,寫三篇題目出自『四書』的文章和一首十六行的五言詩。八月初十出考房,十一日重進考房考第二場,這一場是寫五篇題目出自『五經』的 文章。他們在十三日再次出房,十四口又得入房考第三場,這一 場要求寫五篇有關政務的文章。十六日他們筋疲力盡地出考房。 考試結果將在三十到四十五天內公佈。

    貢院裡採取了極端嚴密的措施以防範形形色色的作弊行為, 尤其是『依靠關係』的弊端。考生的所有考卷都是密封的,而所 有的同考官在閱卷期間都會隔離開來。同考官將比較好的案卷推薦給正副主考,由他們作最後定奪。在發榜日,主考官在巡撫或總督的陪同下,以皇帝的名義向中榜的考生授予舉人頭銜,至翌 日總督或巡撫將賜宴款待這些新科舉人。

    鄉試案卷隨後將呈送到北京的禮部稽核存檔。那些在鄉試中 落第但也顯示出較高造詣的人將授予貢生頭銜,並回到家鄉充任 地方社會的領袖或教師,等待下一次科試。舉人則衣錦還鄉,因為為家族和州縣爭了光。這些幸運者成為『高紳』成員,平均年齡為 31 歲。

    舉人由省衙提供川資以參加三年一度在北京舉行的 會試,會試通常安排在第二年的三月。 會試也考三場:第一場考生寫四篇有關歷史題材的文章,三篇闡述和一篇評論;第二場四篇考經義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律 詩;第三場則寫一篇政治論文——策論。 會試結果三天後即公佈,中考者被授予貢士頭街,並獲一個 半月後參加殿試的資格。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另有十四名高官協助。這次考試只考一場,考生寫一篇千餘字的時務策。儘管文策的內容很重要,但雋麗的書法和出色的文風可以在開始時就引 《詩》、《書》、《禮》、《易》、《春秋》。 起閱卷者的注意,從而產生良好的印象。閱卷考官將十份最好的案卷上呈給皇帝,皇帝用硃筆在卷面上寫下評語和考生的名次。 殿試中考的考生被授予進士頭街。

    他們分成三甲:一甲三名獲最高榮譽,二甲含餘下中考者數目的 30%,其餘的中考人為三甲。 皇帝將賜御宴恭賀他們;一甲三名將受賞 80 兩,其餘的各獲 30 兩。進士的平均年齡為 34 或 35 歲。政府定額只允許十人中有一 人考中會試。從 1644 年到 1911 年,共舉行了 112 次會試,授予了 26,747 個進士頭銜,即平均每次會試擢 238 人,每年約 100 人。

  • 5 # 問道黃老

    考試的程式是這樣的:

    生員們在縣裡考試,考中的就是秀才,優秀人才的意思。參加這一關考試,稱之為童子試。考上的稱為秀才。童子試也不見得就是童子,有的人屢試不中,考到五六十歲,還沒考上,他在科考序列裡,依然是童子試。

    秀才參加省裡面的考試叫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就是地方向中央舉薦人才的意思。鄉試在秋天舉行,故稱為秋闈,就是秋天的考場的意思。

    考中進士也不意味著就一定飛黃騰達,這只是一個門檻,考上的只是跨入了官僚隊伍,也可能給補缺一個縣官或者朝廷裡的一個小官職,比如校書郎,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圖書館員。

    進士是科考的最後也是最高一級,即便是進士中的狀元郎,全國統考第一名,也可能安排到地方做一個州府的輔助官。官階並非由學歷完全決定。

    舉個例子,大唐盛世,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是進士出身,李林甫沒有文化照當宰相,走過場弄個學歷,古今類同。有一次,唐玄宗叫李林甫舉薦人才,他說,天下無才,讀書人何用?於是推薦他的屠戶侄子直接進入朝廷掌握禁軍。

    後來的歷代科考無不是權力平衡的工具,參加科考的舉子們實際上充當了朝廷選拔人才的陪練。何況能參加科考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家。朝裡有人好做官,用在科考再合適不過了。舉子們在考試之前是要做足考前功夫的,比如登堂拜師。所謂拜師就是經鄉黨引薦,帶著考生拜見考官或吏部權威人士,結識大批鄉黨或同黨,結成勢力圈子,所以科考的背後是權力的角逐,並不單單憑一紙試卷就能通過的。

  • 6 # 80後且聽風吟

    古代的秀才、舉士、貢士、進士,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研究生還有博士,但是那個時候的科舉制度非常的嚴格,而且古代的人只有考上了公民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提升自己本該有的級別,所以說他們的這些,比我們現在的考試要難得多。

    在古代,這種科舉制度最低,記得考試就是童生考試,只有通過了童生考試,才是考中了秀才,獲得了最低階的功名,然後才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考試,考上了秀才,就相當於在自己的鄉鎮裡面是一個比較有權力的人。考上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去參加鄉試,如果相似考中的話就被稱為巨人,舉人是可以做一些官職類的,如果考上了舉人就可以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但是考上舉人就是可以在地方工作,就例如縣丞,和現在的縣委書記官職差不多

    考中舉人之後,要先進入京城,去京城參加貢士,只有會是通過的人才成為貢士,貢士就可以有機會獲得科舉最高的功名也就是進士。成為貢士之後,是要參加皇上親自考的殿試,殿試三年有一次,並且錄用的人數很少。

    如果成功通過了殿試,那麼就會成為進士,進士如果上任的話,最低階的待遇就是去地方當縣令,而這個位置也是舉人需要努力好久才可以到達的一個位置。並且進士就算他做的並不是很好,他在退休之前也會成為地方當知府,也就是現在的市委書記,如果有能力的話,就可以達到更高更強的位置。其實古代的這種科舉制度和現在的學歷有很大的差別,因為有許多的人在古代及時考上了舉人也可能會因為太過高興而瘋掉,因為古代就是這樣,一旦考上了就可以徹底的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自己原有的現狀。

  • 7 # 君麟天下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在古代,男子都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進士,如果不能中進士,那麼考上秀才或者是舉人也會感到欣慰,因為畢竟在封建社會,能考上就算是給家族增光了。但是考中了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做官,而且古代科舉考試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不是參加考試就能考中。 參加科舉考試時,讀書人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而且並不是每一年都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的,一般情況下三年才會有一次參加考試的機會,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還可能會臨時取消或者是延後時間。

    古代科舉制度等級森嚴,即便是考取了進士,實際上也有等級劃分的,所以同為進士之間也有差別,而對於比較看重階級差異的人來說,會將這些作為一生努力奮鬥的目標。

  • 8 # 書華36

    有必要介紹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來歷。

    秀才前面還有童生和生員。科舉源於隋唐,完善於宋朝,登峰造極於明清。讀書人要經過一系列的考試,才能登上天子堂。

    以明清為例,讀書人入學,無論是私塾還是書院,需向縣教渝備案,備案後稱為童生。即取得讀書人的資格,因為有些人的後代是沒有資格讀書的。

    學有所成後,參加府或直隸州的生員考試,只有取得了生員資格,才能參加省裡的秀才考試。秀才考試由省學政組織,巡撫要親自參與,負責考試的治安與秩序維護,考秀才有名額限制。因為秀才有功名,有減少稅賦,免徭役,當師爺、教書、為吏等特權。洪秀全三次到廣州考秀才落第,發燒做夢見了上帝才造了反。

    秀才可參加考舉人,稱鄉試,由中央派欽差大臣到各省組織,考中者為舉人,名額更受限制。考第一名為解元,當年唐伯虎就是解元。舉人享受的特權遠大於秀才,尤其是可到吏部登記為官,可授九品,當年海瑞就是。

    舉人可參加由禮部組織,大學士閱卷的全國性會試,名額更是極其有限,全國不超過200人。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錄取為貢士後直接參加皇帝親自組織的殿試,這個基本沒有淘汰率,稱之為皇恩浩蕩。全部貢士經過殿試後便稱為進士。頭三名為進士及第,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如果一個人祖墳冒青煙,連續中瞭解元、會元、狀元稱則為連中三元。第二等為進士出身,第三等為賜同進士出身。進士由皇帝親自主考,所以進士也稱為天子門生。

    高中進士後,進士及第(前幾名)進翰林院,授翰林院編修,也可為皇子老師,也可為皇帝、太子祕書,稱庶吉士。二等進中央省部委,一般官至七品,三等進府縣為官,一般知縣以上,從七品,進士升官快,是舉人們望塵莫及的。

    秀才以上考試一般三年一次,如有新皇登基,太后大壽,太子出身等特大的喜慶,會額外組織考試,稱為恩科。加上恩科,明清的這種大考大約平均兩年一次。

    科舉在晚清光緒朝,因廢科舉、興學堂而廢除,延續了近千年的科舉結束。你如非要把科舉與現在的考試製度掛鉤,我只能說有相近的地方。你可把小學直到博士後與童生到進士掛鉤對比即可。估計沒大出入。

  • 9 #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從隋唐到清末,科舉制度在中國存在了13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科舉制度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著不同的發展與演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今天大家較為熟悉的科舉制度,基本都是明清科舉制。

    本文就以明清科舉為例,簡單介紹一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這些稱號,同時聊聊科舉制度。清朝科舉制度與明朝基本一致,所以這裡只提明朝科舉制度。

    明朝科舉僅進士一科,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在參加鄉試之前,首先要參加童生試(也叫童試),以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明代由提學官主持。童生試的應試者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童生,童生在縣、府、院三試合格後,進入府學、州(直隸州)學或縣學學習,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秀才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但一般不能做官,(注意我說的一般)如果一個秀才的成績特別優秀,被選入國子監學習深造成為貢生,肄業後是可以被吏部派任知縣、縣丞、教諭等官職。另外,秀才有一定的特權,比如秀才不需要交納賦稅,不用服徭役,可以站著和縣知說話不用下跪,不對秀才用刑,而且優異者還能從國家得到一些生活補助(秀才中的一等,即廩生)。

    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舉行,凡本省生員和監生經科考、錄考、錄遺考試合格者,都能應考,也就是說考生必須是秀才。鄉試的考點為各省的貢院,因為鄉試在秋八月舉行,所以又稱秋闈(闈:考場)。鄉試考中稱舉人,俗稱舉子,雅稱孝廉,第一名叫解(jiè)元。考中舉人就已經有做官的資格,一隻腳已經進入官場,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但需要參加吏部推選,只有在地方缺額的時候從候選舉人中推薦,然而機會特別少。因此,考中舉人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會接著考,實在考不上了就會去吏部報到。明朝的海瑞就是考中舉人後再往上考不中才去做官,從“教諭(福建南平)”開始做起,後來聞名於世。

    會試於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參加會試的是各省的舉人,考中者稱貢士,別稱明經。因會試在春季舉行,所以又稱春闈。會試第一名叫會元。考中貢士就一定能成為進士,是可以做官的,可以說已經步入官場。

    殿試在會試同一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由皇帝親自主持,分三甲錄取。一甲取三名,即眾所周知的狀元(又稱殿元、鼎元)榜眼和探花,合稱為三鼎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統稱進士。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基本是正六品的翰林院編修,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很多都去全國各地任職正七品的縣令了。考中進士後,大家都是從基層做起,不會有太大的權力。

    科舉考試考中很難嗎?

    非常難!各朝各代都很難,不只是在明清八股取士時期。比如唐朝時,孟郊考了多次才考中,於是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再比如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同志,也考不上,流傳下來那首著名的《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至於明清科舉,更是變態,不僅僅是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失當,錄取名額也是非常有限,考中的難度就可想而知。

    在明清時期,舉人考進士是特別難的,有天賦而且又努力讀書的,都難考中。我們上面說到的海瑞同志,很容易考上舉人了,但就是考不過會試,所以才選擇做官。再比如,晚清名臣左宗棠,非常聰明,天資很好,中舉人後一連三次都沒有考中會試,一氣之下也不考了,也不選擇做官,畢竟明清比較重視進士出身。據說後來西北邊疆軍情緊急,左宗棠被派率軍遠征新疆,他卻上書清廷要回去參加科考,清廷破例給了左宗棠一個“賜同進士出身”。再比如我們熟知的曾國藩,他是考中進士了,但並不順,成績也不是很好,這從側面說了舉人考進士的難度。舉人考秀才這麼難,於是很多人鋌而走險,徇私舞弊,講關係或花錢賄賂考官,這種事情很多,著名的要屬唐寅唐伯虎的那場科場舞弊案。

    上面說了舉人考進士,我們再來說說秀才考舉人的鄉試,同樣很難。《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的故事直接就說明了鄉試的難度。可以說很多人窮極一生都沒能中舉,所以許多人在多次參加鄉試後就放棄科舉之路了,不少在還改變了歷史程序。李時珍考舉人考不上,才走上醫學之路;洪秀全考舉人失敗後大病一場,直接促進了太平天國運動;袁世凱考不上之後一氣之下就去當兵了,後來大權在握,就聯合張之洞等人極力要求清廷廢除科舉。另外,《武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以及另外一位文學家蒲松齡,都是屢試不第。

    不單單是鄉試,就連最基本的童生試,也是讓很多讀書人望而止步,五六十參加童生試的不在少數。因此,不要小看明清的秀才,那都是很了不得的。據說陳獨秀同志就很自豪自己的秀才身份。在民國初年大大小小的軍閥,秀才出身的吳佩孚那就是一股清流。

    綜上所述,在明清時期,考中秀才後,如果學習夠好,可以做官;考中舉人,一隻腳已經進入官場了;考中貢士,恭喜你,你已經是公務員了;中了進士,青史留名不是問題。這一切的一切,前提是要學習好,如果天資可以,肯用功,運氣不差,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不是夢。可在那萬惡的舊社會,對於千千萬萬的寒門學子來說,真的很難!

  • 10 # 貓眼觀史

    科舉考試在中國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雖說進入近現代以後對它的抨擊較多,但不可否認在過去的年代它對人才的選拔還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而,科舉考試的出現給了那些家世貧寒,但是能力出色的人們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將國家人才輸出的通道拓展開了。雖說科舉考試比較死板,但不可否認它是眾多人才篩選方式裡最具公平性的一種方式,因而沿用了多年。

    大家也可以將這些選拔的過程與現在高中的種種考試的形式進行比較,但是難度確是完全不能比的,光是科舉中的第一關童子試就相當於如今考清華北大的難度。

    而一旦落選就意味著要從來再來,繼續等到三年後的考試,三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影響多大可想而知,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很多人等到頭髮花白了都依然還在參加童試。

    當時上至官宦子弟下至貧苦農民都在為了科舉而努力,所以競爭力不是一點點,舉國上下都盯著那僅有的幾個名額,再看現在哪怕清華北大的招生數量都不在少數,所以說科舉考試的難度並不亞於當今的高校考試。

    若是中了秀才,可以選擇繼續往上走,當然也可以回到家鄉教書育人,所以說秀才也能混個地方的官位噹噹,只不過不是直接由國家指派的,接近於我們現在的村支書。

    舉人相比秀才享受的福利也更高一些,除了獲得繼續往上走的名額以外,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徭役可以說是古代男子的噩夢,所以能夠免除徭役對當時的人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而且舉人當時在地方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若在那個時候中了舉人不僅會受到達官顯赫的照顧,提高生活水平,還可能會收穫上好的姻緣,在地方上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從秀才到進士層層往上,不論是對學識能力還是心理素質的要求都極高,這過程不是平常人能夠忍受的,所以說科舉考試最終能夠成功的人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各大名校不在掐尖還是名校?還能一樣把普通學生教育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