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驢兒談歷史
-
2 # 守門人7
隋末唐初,號稱十八路諸侯起義,但最後李淵家贏得了天下。
首先,李密十萬大軍算特別多嗎?不算,即使比其他起義軍多一點也,也算不得什麼大的優勢,軍隊數量對戰爭勝負有重大影響,但從來都不是決定性因素,以少勝多的戰爭多了去了。
第二,同樣,一場諸侯爭霸戰爭,也不是一兩個優秀將領決定的,並且,你說的秦瓊並不是多了不得的將才帥才,只不過在諸多將領中算比較優秀的而已,相比唐朝的李靖、李績等將領,在運籌帷幄方面還是有欠缺的。
第三,爭天下,最重要的是實力,軍隊只是一方面,錢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還有人脈支援,也就是名望,在這方面,李密顯然比不過李淵一家。李淵的瓦崗軍更像是好漢聚義,而李淵一家本來就是名門望族,傳統強勢門閥,還有關隴地區的其他門閥大族支援。
然後對比就出來了,在古代家族名望這東西比仁義有用。瓦崗軍打仗,少一萬就是少一萬,而李淵家族,打少了一萬,可以很快用錢招募兩萬出來補充,打少了三萬,馬上招募四萬出來,而瓦崗寨只能透過英雄好漢的名聲招募人來投靠,兵源方面可以說是巨大的劣勢。
第四,很重要的一點,領袖個人能力、眼界、胸懷、魄力方面,李密在李淵李世民手上更是完敗。在古代,通常一個帝王可以導致一個王朝的興衰,眾所周知,李家打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才是起決定新作用的那一個,李世民要手段有手段,要禮賢下士有禮賢下士,要心狠有心狠,要眼光有眼光,李密除了個好名聲,有什麼?如何能不敗,其實李密,比不上劉黑闥,比不上王世充,比不上竇建德,即使李世民李淵家沒有的天下,也輪不到李密得天下。
所以李密別說有十萬大軍,就算有三十萬,照樣打不過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這些梟雄。
-
3 # 陳參
李密的確是個人才,但不能稱得上帥才,更不俱備帝王之才的胸懷!在他最強盛時擁兵三十萬,圍攻躲在洛陽城內的王世充!可謂盛極一時,反觀當時的各路反隋義軍,李淵還在起步階段,實力無法相比,就是名聲較大的竇建德,杜伏威等,實力也比不上李密!而且李密帶領的瓦崗義軍,手下大將雲集如徐世勣,單雄信,程知節等,那麼李密有如此強大的雄兵猛將,為什麼會被圍困餓得半死的王世充以兩萬兵力打得大敗逃竄呢?讓我們從頭開始,李密在屢敗王世充後,王世充被打怕了,躲在洛陽城內拒不出戰!而李密又設計除掉了翟讓,獨攬了這支力量最大的起義軍!可謂雄心萬丈盛極一時!但是他雖然殺了翟讓,總攬了軍權,但是也留下了後遺症,邴元真徐世勣單雄信都是翟讓的舊部,李密沒有在殺了翟讓以後,給予這些將領以充份的信任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再來細看李密之所以失敗的開始,在以優勢兵力圍困住洛陽城裡的王世充後,李密不用攻城,只要耗下去就能餓死王世充取得勝利了!然而世事難料,宇文化及在揚州殺了隋煬帝楊廣之後,帶領十萬多的驍果精兵直奔長安,因為驍果都是隋煬帝楊廣精選的長安地區的精兵,楊廣之所以被殺,也是這些精兵想回家鄉而楊廣不同意,最後被宇文化及挑起兵變殺了隋煬帝。而宇文化及帶領這十來萬精兵要回長安老家,必須要穿過去李密的童山防區,而且偏偏不巧宇文化及到了李密跟前斷糧沒吃的了,咋辦?搶李密糧倉吧,反正李密有好幾個糧倉,黎陽就是最近的糧倉,該宇文化及倒黴,防守黎陽糧倉的是徐世勣,宇文化及和徐世勣的軍事能力不在同一檔次,面對宇文化及十萬多驍果精兵,徐世勣放棄黎陽退守糧倉,並且死守糧倉,打算餓走宇文化及!李密聽說宇文化及攻擊糧倉,留下大部隊繼續圍洛陽,自己帶了一萬多兵馬來救徐世勣,兩個人配合得很好,都是駐營防守不出戰,宇文化及攻徐世勣時,徐世勣馬上放煙火通知李密,李密馬上帶兵從背後攻擊宇文化及,反過來,徐世勣也從背後攻宇文化及!如果照此下去,宇文化及肯定被玩死,然而關鍵時刻李密出了昏招,接受洛陽城裡皇泰主楊侗的封官,楊侗是楊廣的孫子,聽說宇文化及殺了他爺爺,而現在李密又和宇文化及打上了,所以決定放下小矛盾聯合李密殺死宇文化及,給爺爺報仇!而李密也想集中兵力打敗宇文化及,然後不費一兵一卒就進入洛陽,憑優勢兵力逼皇泰主楊侗讓位給自己!各人都是有自己的打算,李密把洛陽城下兵力調過來後,假意要和宇文化及和談,並且答應送糧食給宇文化及,其實是想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攻擊宇文化及,結果李密手下有人叛逃,把這個機密告訴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大怒,帶上全部人馬進攻李密搶糧食,實力沒辦法堅持下去了,再搶不到糧食軍隊就要餓散了!拼命的軍隊是可怕的,宇文化及雖然很爛,可是這十來萬的驍果卻是訓練有素久經戰爭考驗的精兵,這一戰瓦崗軍沒佔便宜,李密也被流箭所傷,多虧秦叔寶拼命衝殺才救下李密,之後雖然逼退了宇文化及,但是李密也損失殘重!最後還是宇文化及的部下王軌投降,宇文化及才敗逃而去!經童山一戰李密實力大傷,而宇文化及敗逃以後,洛陽城裡的皇泰主楊侗又被王世充控制,李密想進洛陽的企圖又落空了!可以說李密損兵折將費勁一大圈,結果又回到了原地!儘管如此李密對於打敗王世充還是信心滿滿,因為王世充從來都是被他追著打!沒贏過一次!李密再次圍住洛陽後,在氓山召開軍事會議商量如何攻打王世充,會上裴仁基提議以一部兵力在通濟渠拖住王世充,另派一部軍隊乘虛攻擊洛陽,而魏徵則提議說:我軍攻擊宇文化及傷亡過多,兵力疲憊,不如只圍不攻,正好休養士兵,等王世充斷糧撤退,我們再乘勢攻擊!毫無疑問這兩個建議都是上策,但是李密手下武將樊文超單雄信等立功心切,看不上王世充的兩萬人馬,堅決要求出兵速戰!一番爭吵之後,李密惑於眾議而從之!失敗從此開始,不說單雄信等將領看不起王世充,李密從內心也瞧不起王世充,再加上剛打敗宇文化及,王世充又從沒打贏過,所以在開戰之前,李密在氓山前線的軍營前甚至沒有設防!九月十一夜王世充派兩百精兵潛入氓山,第二天天剛亮王世充帶領這兩百精兵直撲李密大帳,李密毫無防備身邊軍隊被衝散,多虧其他營軍兵奮力衝殺才阻擋了王世充,而王世充這次是有備而來,不但突襲還找了個很像李密的人帶在身邊,等身後接應的大隊人馬殺上來和李密軍隊渾戰之時,馬上推出李密替身並大喊:李密被抓住了!王世充手下士兵也配合高呼王世充萬歲!李密計程車兵一見馬上四散奔逃,所謂兵敗如山倒,李密再也阻擋不了了!而先前要求出戰的將領要麼戰死要麼投降了王世充。翟讓的舊部邴元真飯雄信等投降王世充。李密最後只剩下一萬多人,在這次氓山戰敗之後李密還有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那就是帶領一萬多人去會合徐世勣,憑徐世勣出色的軍事能力,或許還能轉敗為勝。但是李密想想徐世勣也是翟讓舊部,而且計殺翟讓時,徐世勣曾奮力抗擊並受傷,最後李密放棄了去匯合徐世勣,而是選擇了投奔李淵。最後因叛逃被李淵所殺!
-
4 # 尋找不答應
在隋末諸侯中,李密絕對是最具奪取天下的諸侯之一,但是王世充在邙山僅憑兩萬兩千多人的隊伍戰勝擁兵三十萬的李密。這對李密來說,敗得有點冤,卻又有點合乎情理。綜合來說,李密的失敗,有四個原因。
一、根基太弱
李密是孤身一人去投靠翟讓的,所以他在瓦崗內沒什麼親信。原本的瓦崗大將都是跟隨翟讓打天下的,是翟讓的人。即使是後來掌握大權了,李密也無法完全信任瓦崗的統兵大將,在猜測他們是否忠心的同時還預防著他們坐大。唯一能讓李密放心的統兵大將就只有一個王伯當和一個邴元真,不過後面這個人後來直接背叛了李密。自己信任的卻不能打,能打的自己又不大信任,於是每次作戰李密都只能自己上,這樣就容易讓自己陷入險境。
與統兵大將有隔閡自然也就造成瓦崗士兵對李密不熟了。為培養自己的親信部隊,李密只能透過擴軍的途徑。而大規模擴軍的後果就是導致瓦崗軍整體素質的下降。李密又是對新兵極好的人,對新兵比老兵還好。這樣,不公平的待兵舉措也容易引起原來瓦崗老兵的不滿,在戰場不肯賣命;而新兵的戰鬥力又有限,對李密不熟悉,一遇挫折就容易潰敗。後來,王世充利用一顆假人頭就引起李密軍隊的直接潰逃也就說得通了。
二、善謀不善斷
李密出身關隴貴族,襲父爵為蒲山郡公,才能和學識為一時翹楚。但是李密善謀而不善斷,也就是說,他當個軍師是綽綽有餘的,但是當一把手還是有點勉強的。
楊玄感兵敗了,不能說李密的計策不行,而是楊玄感不用李密之謀。後來瓦崗翟讓用李密的計策,一戰奪了金堤關,二戰幹掉了隋軍柱石張須陀,三戰取了戰略儲備糧倉——興洛倉。
當謀士自然是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反正不用自己負責,怎麼決斷那是領導的事,他只需提出正確的計策、戰略就行。但是,等李密當上最高領導人時,決斷的難題便擺在他的面前。想入關中,卻猶豫士兵不肯跟隨,又擔心留守的將領趁機坐大脫離掌控,最後不了了之。和王世充打了個敗戰,不是想著打回來,而是想自殺,猜疑自己的手下是否還忠心,最後覺得還是給人打工的好,就直接率領兩萬軍隊投靠了李淵,閃得還在堅守的徐世績等將領進退維谷。
三、妄殺翟讓
李密殺翟讓絕對是一筆昏招。瓦崗的基礎是翟讓打下來的,李密有今天也是翟讓的成全,而且,翟讓還主動讓位給李密,無論從哪方面來講,翟讓都是對李密有巨大恩情的。即使是翟讓的哥哥和部將王儒信慫恿翟讓奪回權力,翟讓也是沒答應,他最多是貪財了點。但是,李密不顧恩情就把翟讓殺了,李密的名聲就徹底壞了,忘恩負義這一條李密是賴不掉的。將士也離心離德,沒人敢跟隨李密,畢竟像翟讓這樣對李密有大恩的人他都能狠下手殺掉,更別提其他人了。
當然,殺掉翟讓後,瓦崗的團結徹底不在了。李密也不知道原本的瓦崗大將誰才是值得信賴的,畢竟翟讓對瓦崗眾將都是有恩的,只能先用新投瓦崗的程咬金、裴仁基等人,並且重用在翟讓被殺時叩頭求饒的單雄信。對於賈閏甫、徐世績、魏徵等人卻是不信賴。但是在和王世充大戰時,他最信任的單雄信卻按兵不動,邴元真則是直接暗中勾結王世充。李密也因自己有殺翟讓的前車之鑑害怕手下的徐世績也來個一下犯上,不敢歸隊,坐失捲土重來的機會。
四、有民眾支援但是沒氏族支撐
李密是出身貴族,但是瓦崗實際上就是一個受苦百姓的集團,裡面是由各地的百姓組成的。百姓和世家大族歷來是一對仇家,百姓的興起,必然會導致世家大族的毀滅,所以,世家大族都不支援瓦崗。百姓當兵很簡單,有一口吃就行,是最廣大的兵源。所以百姓組成的隊伍有個好處,那就是人力資源取之不盡。但是也有個壞處,那就是戰爭前期爆發力很猛,一旦戰爭期限延長或是戰局不利,士兵就容易士氣低落,甚至是在戰場上大潰逃。李密的瓦崗軍剛剛和宇文化及的軍隊死磕了一場,瓦崗精銳基本讓武裝到牙齒的驍果軍消耗沒了。還沒來得及休整李密就將疲憊之師投入到與王世充的戰場之中,無疑是將戰爭失敗的機率大大提高。
回覆列表
愛美人不愛江山,玉璽換蕭妃,導致崗山散將。自古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了領兵的將軍,任你十萬、百萬兵最終只能走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