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水37111081

    不會!

    希特勒為什麼會發動二戰,為什麼要滅絕猶太人?因為希特勒發現德國的工業已經可以獨霸全球,但是,國家的錢卻都成了猶太人的了。

    其實,日耳曼民族要比盎格魯撒克遜人偉大,但是,他們都被猶太人算計了,在二戰之前,全世界大部分的銀行、金融業都被猶太人控制了,德國的工業復興是日耳曼人的成功,但是,他們卻是借用猶太人的錢,當希特勒發現德華人已經淪為猶太人的奴隸,就像現在的美國,已經徹底淪為美聯儲的打工仔,這是驕傲的希特勒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希特勒對猶太人恨之入骨!

    而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也不可能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因為他只會像美國一樣成為猶太人的傀儡,貌似很強大,但是已經沒有了主權。就像現在的日本、南韓、歐盟一樣。

  • 2 # 汾河二庫

    不會。當時德國雖然科技力量厲害,但是,受國土面積和人口的限制,他的綜合國力還不能成為世界第一,當時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是美國。

  • 3 # 山楂樹上

    不會!

    決定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要素德國不具備!儘管德華人員素質、科技實力、政府執政能力都很強。但是:

    首要是國土面積、自然資源等等這些方面不具備。

    其次是人力資源方面也不具備。

  • 4 # 東山看日出

    一戰之後,德國失去了大批東方領土以及斯特拉斯堡和洛林,以及海外殖民地,人口也減少不少,但德國的核心部分依然強大。在納粹上臺後,德國的經濟突飛猛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加上合併了奧地利,肢解並併吞了捷克斯洛伐克,要是在波蘭問題上適可而止,那德國應是跟美國並列的世界超級大國。

  • 5 # 島主說事

    如果德國不發動二戰,德國的綜合國力會是世界第一嗎?不會,因為德國當時正處在英法監督和高額戰爭賠款雙重壓力之下,所創造的財富都是給英法打工,況且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德國有很多因素並不具備。

    一方面,希特勒發動二戰就是拿德國作賭注,並不具備超強軍事實力。

    有些人之所以對二戰德軍感興趣,是閃擊戰在當時具有較大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對二戰以後的世界軍事革命帶來了巨大影響。但是,希特勒發動二戰時,是不是就具備對外擴張打贏的能力,這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從時間跨度上講,希特勒1933年上臺,1936年開始擴軍備戰,而且還是在英法眼皮底下暗中積蓄力量,客觀上講,對德軍的重新崛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德軍從1938年開始提升武器裝備,並對外公開展示軍事力量,到1939年閃擊波蘭,這期間的準備時間非常短暫,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也才幾年時間,想成為世界第一強軍肯定是有差距的。

    那麼,德軍為什麼能在那麼短時間內接連打贏波蘭和法國戰役,並在閃擊蘇聯初期作戰中獲得巨大成功呢?這裡面也有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有裝甲坦克快速機動的閃擊戰理論為指導,這是其它國家所沒有的軍事創新;一個是把突然襲擊和瘋狂擴張野心作賭注,幻想打贏戰爭。

    真正說二戰德國實力多麼強大,事實擺在那裡。閃擊波蘭時,是因為波蘭把希望寄託在英法保護下,喪失了基本的作戰優勢;進攻法國,是國為法國主動投降和英法聯軍信心不足。而蘇德戰爭爆發後,也是因為蘇軍輕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作用,對閃擊戰研究不夠。但莫斯科一戰就讓戰場天平倒向了蘇軍一邊,也是從這時候起,德國就開始走下坡路,這與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和綜合國力,是有重大差距的。

    另一方面,說二戰德國具備一定的綜合實力,是因為有英法慫恿和提供必要的生產資料。

    一戰結束以後,作為戰勝國,英法獅子大開口,除了壓制德國只保留十萬軍事力量外,還要德國賠償高額戰爭賠款,但靠德國當時戰後實力,加上世界經濟大蕭條格局影響,德國很難完成英法提出的各方面要求。於是,英法就加大了對德國的支援力度,尤其是提供方方面面的資源和生產資料,把德國當成了一個加工廠。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民眾出現厭戰情緒,而德國卻出現了求戰心理,英法又對德國的暗中發展軍力睜隻眼閉隻眼,客觀上講地,綏靖政策幫德國重新武裝了起來。所以說,德國在二戰時具備了一些世界高尖端科技,包括許多科學家,與英法美的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但要說德軍閃擊戰多麼厲害,有這樣幾個數字可以改變你的三觀。1940年法國戰役以後,希特勒要進攻蘇聯,但德軍並沒有那麼多的裝甲坦克裝備4支裝甲叢集,古德里安只有將繳獲的英法坦克湊數,勉強湊夠了3200輛投入戰場。到1943年1月時,在東線的坦克僅剩495輛可以作戰,甚至在1943年7月5日堡壘行動打響時,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虎式坦克也沒有按計劃完成訂單投放前線,整個二戰期間,德軍一共才生產了1355輛虎式坦克,說明德軍的生產能力是有限的,而同期蘇軍的T34坦克卻生產了5萬多輛,相比之下,德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可見一斑。

    而對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來講,除了軍事還有政治經濟和外交等,而二戰德國僅僅在閃擊戰中有一定的優勢,還有部分科技力量在當時有一定影響,而其它各方面優勢也因為戰爭被拖得七零八落,都說戰爭能刺激經濟增長,美國就是這樣,但德國卻因發動戰爭斷送了整個國家,這是得不償失的。

  • 6 # 環球者小狼

    不可能,德國周邊強國太多,又有英國這個攪屎棍,德國體量有限,不像美國蘇聯那麼大的體量,沒有那麼大的領土就沒有那麼多的人口,就沒有那麼多的縱深,沒有那麼多的資源,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德國只能發展外向型經濟,一旦海路遭到封鎖,國家就容易崩潰,國家領土大小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那麼差靠賣資源依然生活的不錯,德國幾個條件都不具備,所以德國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成為超級大國,只能當一個地區強國!英國雖然面積也小,但英國的地理條件比德國好的多,進可攻退可守,還有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發生,讓英國具備了稱霸世界的條件,德國是後發國家,等德國崛起時世界已經被英法等老牌國家瓜分完畢,德國想衝出歐洲走向世界,就必須打破英法的封鎖,所以德國註定是個悲劇,美國孤懸海外,就算英法想封鎖美國也是力不從心的,所以說美國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所有條件!

  • 7 # 北塘木匠

    不會,相比二戰的同盟,日本的情況似乎比德國要好一些。至少有大面積的海洋,但是還是國家體量太小。

    所以日本跟德國都是想著一件事,侵略擴張。想成為世界一哥,他們沒有第二條路走。

    小體量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會被外界干擾。有些干擾是致命的,比如說日本。經濟體量直追美國的時候被美國幾下子打趴。就是因為自己的經濟體量不夠。

    在歐美那些人的思維邏輯裡,不存在和平發展。當你試圖站起來跟別人肩膀平齊的時候,就會有大棒子打過來。這是他們成長的邏輯。

    所以這個世界的不安定因素永遠是源於歐美的掠奪。

    在歐美人的邏輯裡,發展就是靠掠奪和戰爭。

    唐太宗李世民說的話最適合形容這些歐美人。

    “夷人畏威而不懷德。”

  • 8 # 劉小旋說

    小劉來答一下

    德國不發動二戰也不會成為世界第一。

    我們先看一下當時的國際環境:當時西歐、北美是人類文明的中心。北美只有美國一家獨大,沒有人去北美和美國競爭,西歐各國的力量可以說是犬牙交錯。西歐的東方是蘇聯,西歐的西南部是法國,西歐的西北部是“攪屎棍”英國,德國位於西歐中部,生來就是被包圍的,而且包圍他的國家都很強大。可以說德國的地緣政治環境很差,德國從出生開始就面臨兩線作戰,現實中的“一戰”、“二戰”德國都面臨兩線作戰,陷入了大國的包圍圈,德國的影響裡也就限制在德國和奧地利,最多到波蘭西部。

    (當時的德國處於大國包圍之中)

    我們再看一下當時的國力排名(當時的國力主要是工業實力,咱們就比較工業實力)以1938年的資料為例: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當時的美國工業生產能力佔全球28.%、排名第二是蘇聯,蘇聯工業能力佔全球17.6%、排名第三的是德國,德國工業實力佔全球13.2%,排名第四的是英國,英國工業實力佔全球9.2%、排名第五的是法國,法國工業實力佔全球4.5%、剩下的就是日本和義大利了佔比分別是3.8%、2.9%。我們透過對比就會發現德國的實力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強,不及美國的一半、遠低於蘇聯的比重、英法聯盟的工業實力也超過德國。我們根據上一段德國被包圍的結論結合資料對比我們會發現德國不但被包圍,而且包圍他的國家實力都比他強。

    (二戰中德國侵略了大量的國家,整合了工業勉強超過蘇聯)

    我們再看一下當時各國的戰略目標和擴張方向:美國深受“孤立主義”的影響,美國不參加西歐的地緣政治鬥爭,美國的目標是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美國當時的做法也是這樣的,運用自己的工業實力在全球搞自由貿易,逐步擴張自己的影響力,可以說歐洲發生事端只要不影響美國的全球貿易擴張,美國不會直接出兵干涉。法國和德國是世仇,兩個國家打仗打了幾百年,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的死敵,法國的目標是稱霸西歐大陸,稱霸西歐大陸的前提就是打垮德國,可以說德國崛起的最大障礙就是法國,兩國矛盾最深。蘇聯當時的擴張方向是東歐,蘇聯渴望在黑海和地中海獲得出海口,蘇聯的勢力進入中東,東歐作為蘇聯的衛星國。這表面看起來和德國沒有直接矛盾,但是這也限制了德國向東發展,因為一旦向東發展就會和蘇聯直接對抗。最後就是“攪屎棍”英國了,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霸主,英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因為西歐是文明中心,英國特別關心歐洲大陸的力量對比,英國對歐洲大陸一直採取“大陸均衡”政策,大陸均衡說簡單點就是永遠聯手西歐大陸的第二對抗西歐大陸第一。英華人說過: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法國強勢的時候英德關係就好,一戰後初期就是這樣,德國強勢的時候英法關係就好,二戰前就是這樣。

    (當時的世界被大國瓜分殆盡,沒有德國的殖民地)

    這樣看起來德國向各方擴張的路都被堵死了,海外殖民地也全部丟失,整個世界都沒英、法、美瓜分殆盡。當時的希特勒看到這樣的國際環境也深感無力。當時的德國又想起一戰德國的機會,先打跨法國,馬上調轉槍頭打蘇聯,和英美和談。事實上德國也是這麼做的,但是沒想到的是蘇聯比德國強大這麼多,英美都拒絕和談。最後失敗了,可以說二戰是德國想突破地緣政治環境的唯一出路。

    (大量猶太科學家逃亡美國)

    當然德國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科技,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還在,科技發展很迅速,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德國英國大力發展自己的優勢,但是德國大規模迫害猶太人,導致大量科學家逃離德國去美國,德國的科技優勢也逐步喪失,可以說二戰前德國無論是經濟、工業、科技、軍事、地緣政治影響力都落後於美國,所以德國想成為世界第一根本不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袱子地盤立主要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