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盡善盡美。但在現實中,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常常無法使自己的願望得以滿足,特別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我們不可能成為常勝將軍,接二連三的失敗將會打擊我們的積極性,挫傷我們的銳氣,我們便會從以往優越的平臺上滑落下來,良好的自我感覺將會遭到破壞。 其實自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即便是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身上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自卑現象。如果深入瞭解,你常可發現在大學校院中有許多這樣的學生,他們大多數來自貧困地區,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生活比較簡樸,在高中時大多是所在學校或地區的優等生,進入大學後,同學之間學習成績上的差異趨於消失,他們失去了以前的優越感。而生活的困頓使他們愈發容易發現自己與別人經濟上的差距,從而產生了自卑感。另外,個人身體方面的缺憾也可能使人產生自卑,在青少年中,我們對自身的關注越來越多,從關注自己的衣著進而關注自己的言談笑貌,於是我們便努力提高自己的言語能力,學習說話的技巧,改變行為的方式,至於身材容貌,我們卻無能為力。於是有的人開始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憂慮重重,過分的關注結果導致自卑。 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我們透過把自己與別人比較後產生了不認同感而引起的。由於我們的注意力太關注於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就難免對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表現深感失望,自卑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自卑會在我們的內心形成一種壓力,因而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與不安。由於自卑,我們以往形成的關於自己的美好形象遭到了破壞,這就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否定。這一過程是相當痛苦的。 當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某些經歷可能會增加我們的信心,另外一些經歷卻會使我們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產生自卑。你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別優越,但你是否注意過自身的某些不足,是否也曾為此事煩惱,過去的一些經歷是否給你造成過不能忘記的痛苦記憶。 自卑的產生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激發我們身上某些隱藏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只要我們的看法發生改變,自卑對於我們的作用也就會相應改變。 當我們因為這些痛苦的經歷或認識而在內心深處造成自卑之後,我們心理上原有的平衡便會被打破,這就促使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去扭轉這種不平衡。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產生自卑之後,常會引發補償行為。通常情況下,雙目失明的人的聽力特別好,觸覺也特別好;盲人能透過盲人杖敲擊來辨認路面,我們中的大多數恐怕沒有這種能力。這只是一種生理上的補償現象:一個人的視神經損傷後,促使聽覺神經、觸覺神經得到更好的發展。其它例子還有:由於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手的人,透過刻苦鍛鍊學會了用腳寫字、吃飯等我們正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些生來身體條件不好的學生反而能充分利用時間努力學習。我們青年人應該有這種突破自身限制的能力,不要為一時的得失而困頓,應充分發揮自己多方面的潛能。或許一次新的嘗試將會使你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當然,自卑不僅能引發積極的補償行為,也會引發一些消極的行為,產生不良的後果。 因自卑而逃避退縮,意志消沉的例子在現實中也比比皆是。有些人因為高考失利而長期頹廢,有的人因為自己生活不富裕而怨天尤人,有的人因為身材容貌欠佳而終日悶悶不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棘手的事情或感情的波折,這對於我們的一生來說只是滄海一粟,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很快走出苦惱的陰影,重新面對生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只要我們能儘快擺脫一時的消沉,前面的生活依然豐富多彩。 還有一些人在產生自卑後會出現補償過度的現象。一切都有一個可接受的適當標準,一旦我們的言語行為超越這個標準,就會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常見一些人因減肥不當而造成了厭食症,還有些人為了掩蓋精神的空虛而揮霍無度、醉生夢死。保持對自己清醒的認識,不為個人的得失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是一種很困難,但很有益的心理能力。 人為萬物之靈。透過智慧的思考、觀測,我們能夠清醒地把握自身的優缺點,對自己的感覺及行為有清楚地認識。我們還能透過自己的意志信念去控制、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運用我們的智慧來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總能相當準確地把握到那些明顯的、外在的特徵,透過與別人的比較,我們便會產生一定的整體認識,這時,我們應當有意識地避免一些偏見和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有時還要巧妙地運用“阿Q”戰術,佔領心理上的制高點。如果你曾為自己的身材不高苦惱過,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矮個子長壽”、“矮個子聰明”嘛,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用這種態度來看待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其它問題的話,你的自卑感便會有所減緩,甚至得以消除。 假如經過自己樂觀評判後,仍然無法避免自卑感的產生,這時你就要學會有效地對待自卑。既然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確實存在某種自卑感,你就不用再欺騙自己,而要真誠地面對它,力爭用最好的方法加以克服,這樣你可能會取得許多意外的收穫。 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確不如別人,但如果努力,你總會在另外一些方面勝過別人。在面對自己的不足時,關鍵要能夠揚長避短,一個身體素質不太好的人就不要對自己在體育方面有過多的強求,適當地轉換一下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你會在心智活動方面發現自己的特長。俗話說得好“條條大道通羅馬”。走向成功的路有許多,不可能因為某一方面的失利而影響你一生的發展。 或許沒有什麼比自信對你我來說更重要的了。良好的自信可以使我們衝破困難的阻撓,擺脫失敗的痛苦,走出事業的低谷,踏上光明徵程。生活中,信心不足會使我們喪失許多本屬於自己的機會。信心不足,會使本能做好的一些工作中途而廢。我們常見一些尖子學生考場失利,一些優秀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發揮失常,這其實都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結果。 提倡自信,並不是要讓大家盲目樂觀,真正的自信建立於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充分評價之上。只有真正意識到了自身的某些優點,我們才能真正確立自信,在此引用馬俊仁的情況加以證明。馬俊仁以前只是一個體育教師,他透過多年的摸索找到了一條有效的訓練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出了王軍霞、曲雲霞等一批世界冠軍,讓世人深感震驚,而他自己在成績面前也表現得十分自信,特別是當“馬家軍”由於諸多因素突然解體,馬俊仁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克服了自身疾病的干擾,重新著手踏上征程,終於在“八運會”上再創輝煌,這不能不使人對他表示由衷的讚歎。“馬俊仁現象”表明:自信一方面來自於自身的實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面,自信又能加強自身的實力,使自我實現登上新的高度。 面對自卑,我們還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出現補償過度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由於自己的交際能力差而深感自卑,便把全部的精力投向了工作,由於過度的補償,整日為工作而不顧一切,失去了生活的平衡;還有的可能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平時很少受人重視,從而產生深深的自卑,這種自卑促使他們從學習外的其它方面尋找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們中的一些人便把自己的精力投入破壞性或抵抗性的活動中,透過不適當的方式來利用自己的能量,例如經常逃課,沉溺於打電子遊戲,甚至抽菸、酗酒、賭博、或者打架,慢慢地這些人就成了公認的壞孩子。一旦我們明白了這些內部機制的存在,就應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心理補償的程度,使其不超越正常的界限。 透過對自卑的產生過程及可能導致的後果的瞭解,我們應形成這樣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因為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而產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情緒,強者和弱者都會自卑,但強者會使自卑轉化或受到控制,讓自信佔領心理的制高點。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充分利用自卑對個人潛能的激發作用,發現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保持自信,這樣就能成為“常勝將軍”。 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並因此而苦惱的感情。 通常,自卑感強烈的人往往有過某一特別嚴酷的經歷,有過心理創傷。但是,同樣的心理創傷,並非所有的人都會產生自卑感,因為心理創傷並不完全起因於外部刺激,還有其主觀原因——性格。自卑 感較強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幾種性格特徵:小心、內向、孤獨和偏見、完美主義。更需指出的是,現代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出人頭地”的風氣越來越盛行,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類似入學考試、錄用面試、體育比賽等等比試優劣的場合產生。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是人類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少的東西,因為任何人的能力都會有所不足,因而也就易生自卑,為了克服自卑,便會努力奮鬥。然而,自卑感並非都是如此激勵人,使人奮發上進的,更多的人因為有自卑感而阻礙了正常發展。與此同時,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人,不僅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生理上也會引起變化,最敏感的心血管系統將會受到損害。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在心理學上,克服自卑心理主要是透過補償的方法。自卑心理的補償有自覺與不自覺、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沒有多大本領,卻故作姿態,藉以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顯然,這樣的補償方法是不可取的。下面幾種方式才是積極可取的。 增強信心。當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不如人的時候,熱愛生活,想成為生活強者的人,會懂得“以勤補拙”,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而要做到這一點,自信心很重要。因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並積極進取,才是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償方法。 增加成功經驗。一個人成功經驗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可見,透過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和昇華。對於自卑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增加成功的經驗。這可以由小由少做起,確保首次努力的成功,形成良性迴圈。如果已遇到困境,感到自卑時,則可改做一件比較容易成功,或者自己願意並有興趣的活動或工作,以便增強信心,免除自卑。 正確估價自己。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因此不能只看自己短處不看長處。積極的態度是揚長避短,以“長”補“短”。這一方面不行,也許另一方面比別人強。 多向名人學習。多讀些有關名人成功的書籍,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擾的名人的事蹟,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經驗,進而鼓勵自己加強自信,發揮所長,集中精力,矢志不渝地達到目標。這樣,自卑心理也會不驅而散。 深層冥想法。日本精神療法研究所所長小林英夫認為,此法能充分運用潛能抑制自卑感。方法是:配合腹式呼吸,集中想想自己的長處,例如想想小學時期那些令人高興的事,想想別人的讚美,就擁有越多的自信,不要羞於承認自己的長處,以零為基點,不斷去增添它。 加油!你的明天會有別樣的風景!
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盡善盡美。但在現實中,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常常無法使自己的願望得以滿足,特別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我們不可能成為常勝將軍,接二連三的失敗將會打擊我們的積極性,挫傷我們的銳氣,我們便會從以往優越的平臺上滑落下來,良好的自我感覺將會遭到破壞。 其實自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即便是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身上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自卑現象。如果深入瞭解,你常可發現在大學校院中有許多這樣的學生,他們大多數來自貧困地區,或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生活比較簡樸,在高中時大多是所在學校或地區的優等生,進入大學後,同學之間學習成績上的差異趨於消失,他們失去了以前的優越感。而生活的困頓使他們愈發容易發現自己與別人經濟上的差距,從而產生了自卑感。另外,個人身體方面的缺憾也可能使人產生自卑,在青少年中,我們對自身的關注越來越多,從關注自己的衣著進而關注自己的言談笑貌,於是我們便努力提高自己的言語能力,學習說話的技巧,改變行為的方式,至於身材容貌,我們卻無能為力。於是有的人開始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憂慮重重,過分的關注結果導致自卑。 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我們透過把自己與別人比較後產生了不認同感而引起的。由於我們的注意力太關注於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就難免對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表現深感失望,自卑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自卑會在我們的內心形成一種壓力,因而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與不安。由於自卑,我們以往形成的關於自己的美好形象遭到了破壞,這就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否定。這一過程是相當痛苦的。 當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某些經歷可能會增加我們的信心,另外一些經歷卻會使我們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產生自卑。你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別優越,但你是否注意過自身的某些不足,是否也曾為此事煩惱,過去的一些經歷是否給你造成過不能忘記的痛苦記憶。 自卑的產生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激發我們身上某些隱藏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只要我們的看法發生改變,自卑對於我們的作用也就會相應改變。 當我們因為這些痛苦的經歷或認識而在內心深處造成自卑之後,我們心理上原有的平衡便會被打破,這就促使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去扭轉這種不平衡。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產生自卑之後,常會引發補償行為。通常情況下,雙目失明的人的聽力特別好,觸覺也特別好;盲人能透過盲人杖敲擊來辨認路面,我們中的大多數恐怕沒有這種能力。這只是一種生理上的補償現象:一個人的視神經損傷後,促使聽覺神經、觸覺神經得到更好的發展。其它例子還有:由於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手的人,透過刻苦鍛鍊學會了用腳寫字、吃飯等我們正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些生來身體條件不好的學生反而能充分利用時間努力學習。我們青年人應該有這種突破自身限制的能力,不要為一時的得失而困頓,應充分發揮自己多方面的潛能。或許一次新的嘗試將會使你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當然,自卑不僅能引發積極的補償行為,也會引發一些消極的行為,產生不良的後果。 因自卑而逃避退縮,意志消沉的例子在現實中也比比皆是。有些人因為高考失利而長期頹廢,有的人因為自己生活不富裕而怨天尤人,有的人因為身材容貌欠佳而終日悶悶不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棘手的事情或感情的波折,這對於我們的一生來說只是滄海一粟,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很快走出苦惱的陰影,重新面對生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只要我們能儘快擺脫一時的消沉,前面的生活依然豐富多彩。 還有一些人在產生自卑後會出現補償過度的現象。一切都有一個可接受的適當標準,一旦我們的言語行為超越這個標準,就會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常見一些人因減肥不當而造成了厭食症,還有些人為了掩蓋精神的空虛而揮霍無度、醉生夢死。保持對自己清醒的認識,不為個人的得失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是一種很困難,但很有益的心理能力。 人為萬物之靈。透過智慧的思考、觀測,我們能夠清醒地把握自身的優缺點,對自己的感覺及行為有清楚地認識。我們還能透過自己的意志信念去控制、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運用我們的智慧來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總能相當準確地把握到那些明顯的、外在的特徵,透過與別人的比較,我們便會產生一定的整體認識,這時,我們應當有意識地避免一些偏見和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有時還要巧妙地運用“阿Q”戰術,佔領心理上的制高點。如果你曾為自己的身材不高苦惱過,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矮個子長壽”、“矮個子聰明”嘛,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用這種態度來看待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其它問題的話,你的自卑感便會有所減緩,甚至得以消除。 假如經過自己樂觀評判後,仍然無法避免自卑感的產生,這時你就要學會有效地對待自卑。既然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確實存在某種自卑感,你就不用再欺騙自己,而要真誠地面對它,力爭用最好的方法加以克服,這樣你可能會取得許多意外的收穫。 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確不如別人,但如果努力,你總會在另外一些方面勝過別人。在面對自己的不足時,關鍵要能夠揚長避短,一個身體素質不太好的人就不要對自己在體育方面有過多的強求,適當地轉換一下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你會在心智活動方面發現自己的特長。俗話說得好“條條大道通羅馬”。走向成功的路有許多,不可能因為某一方面的失利而影響你一生的發展。 或許沒有什麼比自信對你我來說更重要的了。良好的自信可以使我們衝破困難的阻撓,擺脫失敗的痛苦,走出事業的低谷,踏上光明徵程。生活中,信心不足會使我們喪失許多本屬於自己的機會。信心不足,會使本能做好的一些工作中途而廢。我們常見一些尖子學生考場失利,一些優秀運動員在大型比賽中發揮失常,這其實都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結果。 提倡自信,並不是要讓大家盲目樂觀,真正的自信建立於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充分評價之上。只有真正意識到了自身的某些優點,我們才能真正確立自信,在此引用馬俊仁的情況加以證明。馬俊仁以前只是一個體育教師,他透過多年的摸索找到了一條有效的訓練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出了王軍霞、曲雲霞等一批世界冠軍,讓世人深感震驚,而他自己在成績面前也表現得十分自信,特別是當“馬家軍”由於諸多因素突然解體,馬俊仁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克服了自身疾病的干擾,重新著手踏上征程,終於在“八運會”上再創輝煌,這不能不使人對他表示由衷的讚歎。“馬俊仁現象”表明:自信一方面來自於自身的實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面,自信又能加強自身的實力,使自我實現登上新的高度。 面對自卑,我們還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出現補償過度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由於自己的交際能力差而深感自卑,便把全部的精力投向了工作,由於過度的補償,整日為工作而不顧一切,失去了生活的平衡;還有的可能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平時很少受人重視,從而產生深深的自卑,這種自卑促使他們從學習外的其它方面尋找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們中的一些人便把自己的精力投入破壞性或抵抗性的活動中,透過不適當的方式來利用自己的能量,例如經常逃課,沉溺於打電子遊戲,甚至抽菸、酗酒、賭博、或者打架,慢慢地這些人就成了公認的壞孩子。一旦我們明白了這些內部機制的存在,就應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心理補償的程度,使其不超越正常的界限。 透過對自卑的產生過程及可能導致的後果的瞭解,我們應形成這樣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因為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而產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情緒,強者和弱者都會自卑,但強者會使自卑轉化或受到控制,讓自信佔領心理的制高點。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充分利用自卑對個人潛能的激發作用,發現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保持自信,這樣就能成為“常勝將軍”。 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並因此而苦惱的感情。 通常,自卑感強烈的人往往有過某一特別嚴酷的經歷,有過心理創傷。但是,同樣的心理創傷,並非所有的人都會產生自卑感,因為心理創傷並不完全起因於外部刺激,還有其主觀原因——性格。自卑 感較強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幾種性格特徵:小心、內向、孤獨和偏見、完美主義。更需指出的是,現代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出人頭地”的風氣越來越盛行,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類似入學考試、錄用面試、體育比賽等等比試優劣的場合產生。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是人類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少的東西,因為任何人的能力都會有所不足,因而也就易生自卑,為了克服自卑,便會努力奮鬥。然而,自卑感並非都是如此激勵人,使人奮發上進的,更多的人因為有自卑感而阻礙了正常發展。與此同時,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人,不僅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生理上也會引起變化,最敏感的心血管系統將會受到損害。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在心理學上,克服自卑心理主要是透過補償的方法。自卑心理的補償有自覺與不自覺、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沒有多大本領,卻故作姿態,藉以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顯然,這樣的補償方法是不可取的。下面幾種方式才是積極可取的。 增強信心。當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不如人的時候,熱愛生活,想成為生活強者的人,會懂得“以勤補拙”,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而要做到這一點,自信心很重要。因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並積極進取,才是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償方法。 增加成功經驗。一個人成功經驗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可見,透過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和昇華。對於自卑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增加成功的經驗。這可以由小由少做起,確保首次努力的成功,形成良性迴圈。如果已遇到困境,感到自卑時,則可改做一件比較容易成功,或者自己願意並有興趣的活動或工作,以便增強信心,免除自卑。 正確估價自己。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因此不能只看自己短處不看長處。積極的態度是揚長避短,以“長”補“短”。這一方面不行,也許另一方面比別人強。 多向名人學習。多讀些有關名人成功的書籍,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擾的名人的事蹟,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經驗,進而鼓勵自己加強自信,發揮所長,集中精力,矢志不渝地達到目標。這樣,自卑心理也會不驅而散。 深層冥想法。日本精神療法研究所所長小林英夫認為,此法能充分運用潛能抑制自卑感。方法是:配合腹式呼吸,集中想想自己的長處,例如想想小學時期那些令人高興的事,想想別人的讚美,就擁有越多的自信,不要羞於承認自己的長處,以零為基點,不斷去增添它。 加油!你的明天會有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