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鑽咀 產生原因有:主軸偏轉過度;數控鑽機鑽孔時操作不當;鑽咀選用不合適;鑽頭的轉速不足,進刀速率太大;疊板層數太多;板與板間或蓋板下有雜物;鑽孔時主軸的深度太深造成鑽咀排屑不良發生絞死;鑽咀的研磨次數過多或超壽命使用;蓋板劃傷折皺、墊板彎曲不平;固定基板時膠帶貼的太寬或是蓋板鋁片、板材太小;進刀速度太快造成擠壓;補孔時操作不當;蓋板鋁片下嚴重堵灰;焊接鑽咀尖的中心度與鑽咀柄中心有偏差。 解決方法: (1) 通知機修對主軸進行檢修,或者更換好的主軸。 (2) A、檢查壓力腳氣管道是否有堵塞; B、根據鑽咀狀態調整壓力腳的壓力,檢查壓力腳壓緊時的壓力資料,正常為7.5公斤; C、檢查主軸轉速變異情況及夾嘴內是否有銅絲影響轉速的均勻性; D、鑽孔操作進行時檢測主軸轉速變化情況及主軸的穩定性;(可以作主軸與主軸之間對比) E、認真調整壓力腳與鑽頭之間的狀態,鑽咀尖不可露出壓腳,只允許鑽尖在壓腳內3.0mm處; F、檢測鑽孔檯面的平行度和穩定度。 (3) 檢測鑽咀的幾何外形,磨損情況和選用退屑槽長度適宜的鑽咀。 (4) 選擇合適的進刀量,減低進刀速率。 (5) 減少至適宜的疊層數。 (6) 上板時清潔板面和蓋板下的雜物,保持板面清潔。 (7) 通知機修調整主軸的鑽孔深度,保持良好的鑽孔深度。(正常鑽孔的深度要控制在0.6mm為準。) (8) 控制研磨次數(按作業指導書執行)或嚴格按引數表中的引數設定。 (9) 選擇表面硬度適宜、平整的蓋、墊板。 (10) 認真的檢查膠紙固定的狀態及寬度,更換蓋板鋁片、檢查板材尺寸。 (11 )適當降低進刀速率。 (12) 操作時要注意正確的補孔位置。 (13) A、檢查壓腳高度和壓腳的排氣槽是否正常; B、吸力過大,可以適當的調小吸力。 (14) 更換同一中心的鑽咀。
2、孔損 產生原因為:斷鑽咀後取鑽咀;鑽孔時沒有鋁片或夾反底版;引數錯誤;鑽咀拉長;鑽咀的有效長度不能滿足鑽孔疊板厚度需要;手鑽孔;板材特殊,批鋒造成。 解決方法: (1) 根據前面問題1,進行排查斷刀原因,作出正確的處理。 (2) 鋁片和底版都起到保護孔環作用,生產時一定要用,可用與不可用底版分開、方向統一放置,上板前再檢查一次。 (3) 鑽孔前,必須檢查鑽孔深度是否符合,每支鑽咀的引數是否設定正確。 (4) 鑽機抓起鑽咀,檢查清楚鑽咀所夾的位置是否正確再開機,開機時鑽咀一般不可以超出壓腳。 (5) 在鑽咀上機前進行目測鑽咀有效長度,並且對可用生產板的疊數進行測量檢查。 (6) 手動鑽孔切割精準度、轉速等不能達到要求,禁止用人手鑽孔。 (7) 在鑽特殊板設定引數時,根據品質情況進行適當選取引數,進刀不宜太快。
3、孔位偏、移,對位失準 產生原因為:鑽孔過程中鑽頭產生偏移;蓋板材料選擇不當,軟硬不適;基材產生漲縮而造成孔位偏;所使用的配合定位工具使用不當;鑽孔時壓腳設定不當,撞到銷釘使生產板產生移動;鑽頭執行過程中產生共振;彈簧夾頭不乾淨或損壞;生產板、面板偏孔位或整疊位偏移;鑽頭在執行接觸蓋板時產生滑動;蓋板鋁片表面劃痕或摺痕,在引導鑽咀下鑽時產生偏差;沒有打銷釘;原點不同;膠紙未貼牢;鑽孔機的X、Y軸出現移動偏差;程式有問題。 解決方法: (1) A、檢查主軸是否偏轉; B、減少疊板數量,通常雙面板疊層數量為鑽頭直徑的6倍而多層板疊層數量為鑽
1、斷鑽咀 產生原因有:主軸偏轉過度;數控鑽機鑽孔時操作不當;鑽咀選用不合適;鑽頭的轉速不足,進刀速率太大;疊板層數太多;板與板間或蓋板下有雜物;鑽孔時主軸的深度太深造成鑽咀排屑不良發生絞死;鑽咀的研磨次數過多或超壽命使用;蓋板劃傷折皺、墊板彎曲不平;固定基板時膠帶貼的太寬或是蓋板鋁片、板材太小;進刀速度太快造成擠壓;補孔時操作不當;蓋板鋁片下嚴重堵灰;焊接鑽咀尖的中心度與鑽咀柄中心有偏差。 解決方法: (1) 通知機修對主軸進行檢修,或者更換好的主軸。 (2) A、檢查壓力腳氣管道是否有堵塞; B、根據鑽咀狀態調整壓力腳的壓力,檢查壓力腳壓緊時的壓力資料,正常為7.5公斤; C、檢查主軸轉速變異情況及夾嘴內是否有銅絲影響轉速的均勻性; D、鑽孔操作進行時檢測主軸轉速變化情況及主軸的穩定性;(可以作主軸與主軸之間對比) E、認真調整壓力腳與鑽頭之間的狀態,鑽咀尖不可露出壓腳,只允許鑽尖在壓腳內3.0mm處; F、檢測鑽孔檯面的平行度和穩定度。 (3) 檢測鑽咀的幾何外形,磨損情況和選用退屑槽長度適宜的鑽咀。 (4) 選擇合適的進刀量,減低進刀速率。 (5) 減少至適宜的疊層數。 (6) 上板時清潔板面和蓋板下的雜物,保持板面清潔。 (7) 通知機修調整主軸的鑽孔深度,保持良好的鑽孔深度。(正常鑽孔的深度要控制在0.6mm為準。) (8) 控制研磨次數(按作業指導書執行)或嚴格按引數表中的引數設定。 (9) 選擇表面硬度適宜、平整的蓋、墊板。 (10) 認真的檢查膠紙固定的狀態及寬度,更換蓋板鋁片、檢查板材尺寸。 (11 )適當降低進刀速率。 (12) 操作時要注意正確的補孔位置。 (13) A、檢查壓腳高度和壓腳的排氣槽是否正常; B、吸力過大,可以適當的調小吸力。 (14) 更換同一中心的鑽咀。
2、孔損 產生原因為:斷鑽咀後取鑽咀;鑽孔時沒有鋁片或夾反底版;引數錯誤;鑽咀拉長;鑽咀的有效長度不能滿足鑽孔疊板厚度需要;手鑽孔;板材特殊,批鋒造成。 解決方法: (1) 根據前面問題1,進行排查斷刀原因,作出正確的處理。 (2) 鋁片和底版都起到保護孔環作用,生產時一定要用,可用與不可用底版分開、方向統一放置,上板前再檢查一次。 (3) 鑽孔前,必須檢查鑽孔深度是否符合,每支鑽咀的引數是否設定正確。 (4) 鑽機抓起鑽咀,檢查清楚鑽咀所夾的位置是否正確再開機,開機時鑽咀一般不可以超出壓腳。 (5) 在鑽咀上機前進行目測鑽咀有效長度,並且對可用生產板的疊數進行測量檢查。 (6) 手動鑽孔切割精準度、轉速等不能達到要求,禁止用人手鑽孔。 (7) 在鑽特殊板設定引數時,根據品質情況進行適當選取引數,進刀不宜太快。
3、孔位偏、移,對位失準 產生原因為:鑽孔過程中鑽頭產生偏移;蓋板材料選擇不當,軟硬不適;基材產生漲縮而造成孔位偏;所使用的配合定位工具使用不當;鑽孔時壓腳設定不當,撞到銷釘使生產板產生移動;鑽頭執行過程中產生共振;彈簧夾頭不乾淨或損壞;生產板、面板偏孔位或整疊位偏移;鑽頭在執行接觸蓋板時產生滑動;蓋板鋁片表面劃痕或摺痕,在引導鑽咀下鑽時產生偏差;沒有打銷釘;原點不同;膠紙未貼牢;鑽孔機的X、Y軸出現移動偏差;程式有問題。 解決方法: (1) A、檢查主軸是否偏轉; B、減少疊板數量,通常雙面板疊層數量為鑽頭直徑的6倍而多層板疊層數量為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