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家長雖然也生兒育女,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教養方式——直到生活中發生了本不該發生的故事。當越來越多的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自私,任性、脆弱、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責任感時,為人父母,我們了應當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進行教養方式了。
家庭教養方式無非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撫養孩子”,二是“教育孩子”。撫養,更多地表現為家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教育,更多地表現為家長對孩子的管理與要求。在理想狀態下,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應當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在關愛中堅持教育的原則,在管教中體現舐犢情深。然而,由於父母的文化層次、認識水平、人生閱歷、人格品位千差萬別,在愛與管的家教座標圖上,我們便看到各不相同的家教型別。
1、驕縱性的教養方式。
家長盲目的溺愛和疏於管束相結合,構成了驕縱型的教育方式。
在馬卡連科的教育學名著《父母必讀》中,義憤填膺了一位優秀的圖書管理員維拉的家庭生活悲劇。這位在工廠裡備受尊重的先進工作者,在家裡卻是一名真正的僕人,卻不僅承擔全部家務勞動,而且把個人消費壓縮到最低的限度。整整一個漫長的夏天,她只有一條黑色的舊裙子應付一切場合,鞋子也是補了又補的。一位本來端莊典雅、風韻猶存的中年女性,硬是被沉重的生活壓成了一個“醜的老太婆”。而他的兩個正在上中學的女兒卻橫草不拿,豎草不動。兒子游手好閒,女兒花枝招展,並且理直氣壯地像奴役那樣對媽媽頤指氣使。維拉不忍心要求女兒做粗重的家務活,因為她不願意看到女兒白嫩的小手變得像自己的雙手那樣粗糙;維拉不捨得為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衣服,因為他知道女兒隨時會有新的要求等待她去滿足;維拉從不要求身強力壯的女兒幫他一把,因為也知道男孩子不願意被圈在家裡。於是,她用自己的愛心與默默的奉獻,保證了一雙兒女優裕的生活,也培植了他們敵視勞動、貪圖享樂的惡劣的習慣。
針對維拉的悲劇,馬卡連科尖銳地指出,人們時常說,我是母親,我是父親,一切都應該讓給孩子,為他們犧牲自己幸福。這實在是父母能夠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這種可怕禮物可以這樣來比方;如果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給喝飽一劑定量你個人幸福的藥,於是就毒死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像維拉這樣的父母親雙何止千萬!王先生是本單位出了名的“孝順兒子”,但這個稱號並不是說他對父母怎樣盡心盡力、贍養父母,而是專指他對自己的兒子寵愛過分。夏天,怕空調傷了孩子的身體,王先生可以在高溫天氣徹夜不眠,為兒子搖扇到天明;冬天,兒子要吃西瓜和草莓,王先生可以跑遍全城去搜尋;兒子要騎大馬,王先生會樂呵呵地四肢著地;兒子要比所有人都高,王先生會毫不猶豫地馱在脖子上;平日裡,兒子要星星,就不能給月亮,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樣樣都是最好的。用王先生的話說:“我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我的兒子要得到。給孩子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是我最大的心願。”把不讓孩子受任何“委曲”,不讓孩子感到任何“欠缺”作為“沒有遺憾”的標準的父母,往往對孩子的一切要求無條件地遷就,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以“樹大自然直”為由姑息縱容。自我中心、驕橫跋扈、懶惰散漫、貪婪無度的“霸王”心態,使其在這種溺愛嬌慣的家庭環境中逐步形成的。這種小“霸王”心態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矯正,則很容易發展為反社會型人格。給孩子的將來適應社會留下巨大的隱患。
2、支配型家庭教養的方式。
家長過分的溺愛與嚴加管束結合,構成支配型家庭教養模式。在當代獨生子女家庭中,這種教養方式頗為常見。由於經歷過奮鬥的艱辛,並深知未來競爭之激烈殘酷,許多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既投入了全部的愛心,也寄予了全部的希望。在生活上,他們對子女的關懷無微不至:一些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家長,為了培養出類拔萃的後代,從《怎樣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科學育兒大全》到《怎樣把孩子成為學習的天才》、《小神童百科全書》,一本本書的研究,大有不把孩子培養成牛頓、愛因斯坦絕不罷休的勁頭。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照書本要求餵養,三天兩頭檢查發育水平,今天這補鋅,明天補鈣。後天補點鐵元素,身高、胸圍、頭圍月月量,比標準中位數差0.1釐米也會大驚小怪;孩子長大點,不惜每天往返20公里接送,也要為孩子挑選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並對孩子提出相當高的成績要求,從小學低年級的雙百分到小學高年級的年級前三名,前五名,中學時的班級前幾名,中學時的班級前幾名,似乎孩子得到了無可挑剔的照料就應該考出無可挑剔的成績;為了孩子更多的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們常常像填鴨子一樣為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自己則不辭辛勞地陪學、陪練。孩子成了家長的鞭策下高速旋轉的陀螺。只要不讓父母失望,父母願為他們付出一切,包括早晨為他們剝雞蛋、給腳踏車打氣,晚上為他們鋪床,洗襪子,以及出面協調他們在校園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等。許多“高分低能”的孩子就是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家長過分的保護、過高的期望、過多的包攬,使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完全失去了成長的可能,他們很容易形成怯懦膽小、意志薄弱、既嬌且驕、清高孤寡等非社會的個性心理特徵。一旦遇到不能由父母決定的事情,他們便無無所措手足。難怪“抱大的一代”會成為使用頻率頗高的專用名詞屏不需要任何註解。
3、專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缺少愛心與粗暴的管教方式結合,構成專制家庭教養方式。在這種型別的家庭裡,家長用棍棒和責罵維繫著長輩不可動搖的權威。一些文化層次不高的、封建意識濃厚而且教子無方的家長只好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保持自己對子女的控制力。對於這部分家長來說,孩子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是他的私有物。“我生了他、養了他,就有權力支配他;他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就有義務聽我的。”孩子的人格、孩子的自尊、孩子的意志,孩子的權利在家長的意志面前統統忽略不計,親子關係變成了一種簡單再不能再簡單的命令與服從的關係。長期得不到親情溫暖的孩子對父母自然會生出疏離、戒備、不信任感。由於經常被責罵,他們還會變得消極、自卑、暴躁或富有攻擊性。《孤僻的孩子為何殺了母親》的特別報道,向我們講述的就是一個不該發生的故事。“1997年9月28日,古城西安,天漸漸黑下來了。在市六中上學的高二學生關暉回到自己的家。因為放學後玩了一會兒電腦遊戲,加上最近考試成績下降,關暉心中照例有某種緊張,象往常一樣敲開家門,他準備接受來自母親的任何責罵和懲罰。果然,母親大發脾氣,越罵越氣,隨手拿起跳繩開始抽打他。關暉一聲不吭,準備硬抗一陣。然而,母親抽打了20分鐘氣還沒有消。關暉抓住母親的手不讓她打,母親更加憤怒。她走向廚房去拿擀麵杖,揚言要打斷他的腿。關暉從後面拉住母親的雙手不讓她進廚房,而此刻繩子剛好壓在母親的脖子上,關暉就拖著母親拉離了廚房。母親掙扎著、責罵著,關暉緊緊地勒住,不一會兒,母親倒地身亡。”案發之後,據老師同學講,16歲的關暉平日並不是兇狠乖張之人,只是性格內向、孤僻、學習不算差,也沒犯過什麼大錯。鄰居介紹,關暉的母親為人頗兇,經常打罵孩子。這是否可以構成關暉在衝動狀態下殺死親生母親的潛在原因,尚需進一步考證。關暉究竟是過失殺人還是故意殺人,也有待法律裁決。普天之下望子成龍的父母在深深的感嘆“種樹種出個木棍,養家養出個冤家”的同時,的確也該反思一下我們習以為常的教養方式了。
4、 放任性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既缺少愛心也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放任自流便構成了放任型家庭教養方式。放任型的教養方式實際上是壓根兒就沒有教育。放任型的家長一般由三類人構成:一類是所謂的“工作狂”,他們相信“工業不抓不出鋼,農業不抓不出糧,娃娃不抓照樣長”。他們過於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或社交活動,完成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甚至連一些消遣性的應酬也被擺在了子女教育之上。這實在是一個不能原諒的過失。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尚能抽出時間扶養教導烈士遺孤,平凡的我們怎敢說自己忙到沒有時間教育自己唯一的孩子呢?更何況,為國家培養合格公民本身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一項義務。
第二類是一些文化程度,抱負水平較低,又缺少家教意識的體力勞動者家長。他們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尚能予以關照,對子女的教育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對自己的責任定位相當明確:把孩子養大是我的事兒,教育孩子成才是學校和社會的事兒。所以他們既不對孩子的前途抱有很高的希望,也不存在焦慮與失望,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都表現得很麻木。
第三類是一些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的家長。他們自身或劣跡斑斑,或放蕩不羈,或玩世不恭、遊戲人生,孩子對於他們只是法律規定的扶養義務,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致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甚至連孩子的一日三餐都料理不到,常常是兩三塊錢就把孩子打發了。在放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由於得不到必須的教育指導,常常更容易受到友伴群體、社群環境的影響,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向不同方向發展的機率往往難以估計。
5、 衝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
家長雖有愛心和責任感。但教育方式與價值導向缺乏一致性,便構成了衝突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發生在小勇身上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小勇的爸爸是中學教師,歷來主張“君子動口不動手”。無論什麼原因,他都反對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小勇的媽媽是個下崗女工,在一家商場承包了一個櫃檯。也許商場上的較量有關,她從自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卻是“人善人欺,馬善人騎。與人相處,應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別人打你一巴掌,你就還他兩巴掌,看以後誰還敢欺負你?小勇的奶奶生就一幅菩薩心腸,孫子捱打她心痛,孫子打了別人的孩子她心也痛。她的主張是:見事不了,拔腿就跑。見到老師,趕快報告。夾在各有道理但主張不同的大人之間,小勇開始感到很為難:無論做什麼,他總是錯誤的。後來他發現,事實上,每次他受到責罵時,也總有人為他撐腰。有時,大人們為他而發生爭執時,還會“忘記”了他這個“肇事者”。這一發現真讓小勇“大喜過望”。現在,小勇已經習慣了在大人們的矛盾與衝突中“火中取粟”;當他需要證明自己打架有理的時候,他就向媽媽訴說自己的“委曲”;當他吃了虧的時候,就向爸爸告狀說別人“野蠻”;當他闖了禍害怕別人報復時,則用惡人先告狀的方式,藉助老師和大人的干預使自己免受懲罰。“聰明”的小勇感覺到:無論自己做了什麼,都可以讓大眾人感到自己是對的。顯然,小勇的“不吃虧”隱含著巨大的隱患。因為他始終也沒有弄明白應當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簡直太多了。對同一件事情的處理,家長互相矛盾的態度,一管一護的做法,傳遞給孩子的是令人困惑的資訊:既然連大人也鬧不明白對錯是非,我選什麼不是更無所謂嗎?,當然家庭教育方式決不是上述幾種型別可以囊括的。在正常的家庭中,它們只是比較常見而已。近年來比例日益上升的缺損性家庭,其教養方式主更令人憂患了。
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家長雖然也生兒育女,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教養方式——直到生活中發生了本不該發生的故事。當越來越多的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自私,任性、脆弱、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責任感時,為人父母,我們了應當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進行教養方式了。
家庭教養方式無非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撫養孩子”,二是“教育孩子”。撫養,更多地表現為家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教育,更多地表現為家長對孩子的管理與要求。在理想狀態下,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應當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在關愛中堅持教育的原則,在管教中體現舐犢情深。然而,由於父母的文化層次、認識水平、人生閱歷、人格品位千差萬別,在愛與管的家教座標圖上,我們便看到各不相同的家教型別。
1、驕縱性的教養方式。
家長盲目的溺愛和疏於管束相結合,構成了驕縱型的教育方式。
在馬卡連科的教育學名著《父母必讀》中,義憤填膺了一位優秀的圖書管理員維拉的家庭生活悲劇。這位在工廠裡備受尊重的先進工作者,在家裡卻是一名真正的僕人,卻不僅承擔全部家務勞動,而且把個人消費壓縮到最低的限度。整整一個漫長的夏天,她只有一條黑色的舊裙子應付一切場合,鞋子也是補了又補的。一位本來端莊典雅、風韻猶存的中年女性,硬是被沉重的生活壓成了一個“醜的老太婆”。而他的兩個正在上中學的女兒卻橫草不拿,豎草不動。兒子游手好閒,女兒花枝招展,並且理直氣壯地像奴役那樣對媽媽頤指氣使。維拉不忍心要求女兒做粗重的家務活,因為她不願意看到女兒白嫩的小手變得像自己的雙手那樣粗糙;維拉不捨得為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衣服,因為他知道女兒隨時會有新的要求等待她去滿足;維拉從不要求身強力壯的女兒幫他一把,因為也知道男孩子不願意被圈在家裡。於是,她用自己的愛心與默默的奉獻,保證了一雙兒女優裕的生活,也培植了他們敵視勞動、貪圖享樂的惡劣的習慣。
針對維拉的悲劇,馬卡連科尖銳地指出,人們時常說,我是母親,我是父親,一切都應該讓給孩子,為他們犧牲自己幸福。這實在是父母能夠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這種可怕禮物可以這樣來比方;如果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給喝飽一劑定量你個人幸福的藥,於是就毒死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像維拉這樣的父母親雙何止千萬!王先生是本單位出了名的“孝順兒子”,但這個稱號並不是說他對父母怎樣盡心盡力、贍養父母,而是專指他對自己的兒子寵愛過分。夏天,怕空調傷了孩子的身體,王先生可以在高溫天氣徹夜不眠,為兒子搖扇到天明;冬天,兒子要吃西瓜和草莓,王先生可以跑遍全城去搜尋;兒子要騎大馬,王先生會樂呵呵地四肢著地;兒子要比所有人都高,王先生會毫不猶豫地馱在脖子上;平日裡,兒子要星星,就不能給月亮,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樣樣都是最好的。用王先生的話說:“我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我的兒子要得到。給孩子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是我最大的心願。”把不讓孩子受任何“委曲”,不讓孩子感到任何“欠缺”作為“沒有遺憾”的標準的父母,往往對孩子的一切要求無條件地遷就,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以“樹大自然直”為由姑息縱容。自我中心、驕橫跋扈、懶惰散漫、貪婪無度的“霸王”心態,使其在這種溺愛嬌慣的家庭環境中逐步形成的。這種小“霸王”心態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矯正,則很容易發展為反社會型人格。給孩子的將來適應社會留下巨大的隱患。
2、支配型家庭教養的方式。
家長過分的溺愛與嚴加管束結合,構成支配型家庭教養模式。在當代獨生子女家庭中,這種教養方式頗為常見。由於經歷過奮鬥的艱辛,並深知未來競爭之激烈殘酷,許多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既投入了全部的愛心,也寄予了全部的希望。在生活上,他們對子女的關懷無微不至:一些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家長,為了培養出類拔萃的後代,從《怎樣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科學育兒大全》到《怎樣把孩子成為學習的天才》、《小神童百科全書》,一本本書的研究,大有不把孩子培養成牛頓、愛因斯坦絕不罷休的勁頭。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照書本要求餵養,三天兩頭檢查發育水平,今天這補鋅,明天補鈣。後天補點鐵元素,身高、胸圍、頭圍月月量,比標準中位數差0.1釐米也會大驚小怪;孩子長大點,不惜每天往返20公里接送,也要為孩子挑選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並對孩子提出相當高的成績要求,從小學低年級的雙百分到小學高年級的年級前三名,前五名,中學時的班級前幾名,中學時的班級前幾名,似乎孩子得到了無可挑剔的照料就應該考出無可挑剔的成績;為了孩子更多的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們常常像填鴨子一樣為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自己則不辭辛勞地陪學、陪練。孩子成了家長的鞭策下高速旋轉的陀螺。只要不讓父母失望,父母願為他們付出一切,包括早晨為他們剝雞蛋、給腳踏車打氣,晚上為他們鋪床,洗襪子,以及出面協調他們在校園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等。許多“高分低能”的孩子就是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家長過分的保護、過高的期望、過多的包攬,使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完全失去了成長的可能,他們很容易形成怯懦膽小、意志薄弱、既嬌且驕、清高孤寡等非社會的個性心理特徵。一旦遇到不能由父母決定的事情,他們便無無所措手足。難怪“抱大的一代”會成為使用頻率頗高的專用名詞屏不需要任何註解。
3、專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缺少愛心與粗暴的管教方式結合,構成專制家庭教養方式。在這種型別的家庭裡,家長用棍棒和責罵維繫著長輩不可動搖的權威。一些文化層次不高的、封建意識濃厚而且教子無方的家長只好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保持自己對子女的控制力。對於這部分家長來說,孩子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是他的私有物。“我生了他、養了他,就有權力支配他;他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就有義務聽我的。”孩子的人格、孩子的自尊、孩子的意志,孩子的權利在家長的意志面前統統忽略不計,親子關係變成了一種簡單再不能再簡單的命令與服從的關係。長期得不到親情溫暖的孩子對父母自然會生出疏離、戒備、不信任感。由於經常被責罵,他們還會變得消極、自卑、暴躁或富有攻擊性。《孤僻的孩子為何殺了母親》的特別報道,向我們講述的就是一個不該發生的故事。“1997年9月28日,古城西安,天漸漸黑下來了。在市六中上學的高二學生關暉回到自己的家。因為放學後玩了一會兒電腦遊戲,加上最近考試成績下降,關暉心中照例有某種緊張,象往常一樣敲開家門,他準備接受來自母親的任何責罵和懲罰。果然,母親大發脾氣,越罵越氣,隨手拿起跳繩開始抽打他。關暉一聲不吭,準備硬抗一陣。然而,母親抽打了20分鐘氣還沒有消。關暉抓住母親的手不讓她打,母親更加憤怒。她走向廚房去拿擀麵杖,揚言要打斷他的腿。關暉從後面拉住母親的雙手不讓她進廚房,而此刻繩子剛好壓在母親的脖子上,關暉就拖著母親拉離了廚房。母親掙扎著、責罵著,關暉緊緊地勒住,不一會兒,母親倒地身亡。”案發之後,據老師同學講,16歲的關暉平日並不是兇狠乖張之人,只是性格內向、孤僻、學習不算差,也沒犯過什麼大錯。鄰居介紹,關暉的母親為人頗兇,經常打罵孩子。這是否可以構成關暉在衝動狀態下殺死親生母親的潛在原因,尚需進一步考證。關暉究竟是過失殺人還是故意殺人,也有待法律裁決。普天之下望子成龍的父母在深深的感嘆“種樹種出個木棍,養家養出個冤家”的同時,的確也該反思一下我們習以為常的教養方式了。
4、 放任性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既缺少愛心也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放任自流便構成了放任型家庭教養方式。放任型的教養方式實際上是壓根兒就沒有教育。放任型的家長一般由三類人構成:一類是所謂的“工作狂”,他們相信“工業不抓不出鋼,農業不抓不出糧,娃娃不抓照樣長”。他們過於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或社交活動,完成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甚至連一些消遣性的應酬也被擺在了子女教育之上。這實在是一個不能原諒的過失。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尚能抽出時間扶養教導烈士遺孤,平凡的我們怎敢說自己忙到沒有時間教育自己唯一的孩子呢?更何況,為國家培養合格公民本身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一項義務。
第二類是一些文化程度,抱負水平較低,又缺少家教意識的體力勞動者家長。他們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尚能予以關照,對子女的教育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對自己的責任定位相當明確:把孩子養大是我的事兒,教育孩子成才是學校和社會的事兒。所以他們既不對孩子的前途抱有很高的希望,也不存在焦慮與失望,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都表現得很麻木。
第三類是一些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的家長。他們自身或劣跡斑斑,或放蕩不羈,或玩世不恭、遊戲人生,孩子對於他們只是法律規定的扶養義務,他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致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甚至連孩子的一日三餐都料理不到,常常是兩三塊錢就把孩子打發了。在放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由於得不到必須的教育指導,常常更容易受到友伴群體、社群環境的影響,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向不同方向發展的機率往往難以估計。
5、 衝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
家長雖有愛心和責任感。但教育方式與價值導向缺乏一致性,便構成了衝突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發生在小勇身上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小勇的爸爸是中學教師,歷來主張“君子動口不動手”。無論什麼原因,他都反對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小勇的媽媽是個下崗女工,在一家商場承包了一個櫃檯。也許商場上的較量有關,她從自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卻是“人善人欺,馬善人騎。與人相處,應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別人打你一巴掌,你就還他兩巴掌,看以後誰還敢欺負你?小勇的奶奶生就一幅菩薩心腸,孫子捱打她心痛,孫子打了別人的孩子她心也痛。她的主張是:見事不了,拔腿就跑。見到老師,趕快報告。夾在各有道理但主張不同的大人之間,小勇開始感到很為難:無論做什麼,他總是錯誤的。後來他發現,事實上,每次他受到責罵時,也總有人為他撐腰。有時,大人們為他而發生爭執時,還會“忘記”了他這個“肇事者”。這一發現真讓小勇“大喜過望”。現在,小勇已經習慣了在大人們的矛盾與衝突中“火中取粟”;當他需要證明自己打架有理的時候,他就向媽媽訴說自己的“委曲”;當他吃了虧的時候,就向爸爸告狀說別人“野蠻”;當他闖了禍害怕別人報復時,則用惡人先告狀的方式,藉助老師和大人的干預使自己免受懲罰。“聰明”的小勇感覺到:無論自己做了什麼,都可以讓大眾人感到自己是對的。顯然,小勇的“不吃虧”隱含著巨大的隱患。因為他始終也沒有弄明白應當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簡直太多了。對同一件事情的處理,家長互相矛盾的態度,一管一護的做法,傳遞給孩子的是令人困惑的資訊:既然連大人也鬧不明白對錯是非,我選什麼不是更無所謂嗎?,當然家庭教育方式決不是上述幾種型別可以囊括的。在正常的家庭中,它們只是比較常見而已。近年來比例日益上升的缺損性家庭,其教養方式主更令人憂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