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集序》、王珣《伯遠帖》、歐陽詢《張翰思鱸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權《蒙詔帖》、楊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蘇軾《黃州寒食詩帖》、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米芾《蜀素帖》等這些書法帖,選字帖選最好的,起點要高,這樣練下去將來才有所成就。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 東晉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陰的一些文人來到蘭亭舉行“修禊”之典,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寫的序文手稿。序文受當時南方士族階層信奉的老莊思想影響頗深,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 《祭侄文稿》 行草墨跡,顏真卿書。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元代張敬晏題跋雲:“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代鮮于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天下第三大行書 《黃州寒食詩帖》 紙本,25 行,共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天下第四行書——《伯遠帖》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護。臨沂( 今山東臨沂縣 )人。官至尚書令。他是“書聖”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個精 於書法,幾代不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 導均善書,所以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範世學,洵 之草聖,亦有傳焉”。其草書《伯遠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是因為它是十 分難得的東晉名人書法真跡。 伯遠帖 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 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中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 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 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 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天下第五行書——楊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釐米,寬28釐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內容是敘述午睡醒來,腹中甚飢之時,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常可口,遂執筆以表示謝意。 《韭花帖》寬疏、散朗的布白該是其最先奪人眼目的特徵。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留有大片的空白,這在行書作品中,可謂奇特之極。然其字間含蓄的顧盼,又氣脈貫通。平中寓奇的結體則是《韭花帖》最為突出,也最令人叫絕之處。它把緊密與散落這一對矛盾統一於一體,卻沒有絲毫的牽強,反而給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覺,奇趣盎然。通篇形態宛若一個閒雅奇士,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雅逸風流,沉靜自若。散落的布白與平中寓奇的結體,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蕭散閒適的心境躍然紙上。無論是從書法本身,還是文字內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這種散淡的心境。 天下第六行書——柳公權《蒙詔帖》 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中書舍人,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學顏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勁豐潤,自成一家,米芾曾評其書:“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相傳穆宗皇帝曾問他筆法,他回答說:“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弄得皇帝立即“改容,悟其以筆諫也。”他所寫的碑版極多,以致當時公卿大臣家的碑誌,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會被人們罵為不孝子孫,但行書流傳極少,因此,就越發顯示《蒙詔帖》的彌足珍貴了。 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氣派,其結體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縱勢,而是因形而變,依勢而化,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正勢,而是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其用筆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鐵骨錚錚,耿介特立,而是有剛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露或藏,粗不臃腫,細不纖軟,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筆墨控制得恰如其分。誠如周必大說:“沉著痛快,而氣象雍容,歐虞褚薛,不足道焉。”其章法大小肥瘦,參差錯落,虛實疏密,相映成趣,前後照應,一氣貫注,擒縱收放,隨勢幻化,“枯潤纖濃,掩映相發,非復世能彷彿。” 天下第七行書——歐陽詢《張翰思鱸帖》 亦稱《季鷹帖》,歐陽詢書。行楷書,無款。紙本,縱25.2釐米,橫33釐米。 後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此帖的風格與歐陽詢的楷書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險取勝。字的重心壓在左側,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使每個字的結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後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真可謂“險中求穩,別有樂趣”。清乾隆帝評論道:“妙於取勢,綽有餘妍。”是很有眼力的。此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下第八行書——米芾《蜀素帖》 《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歲時(1088年),在蜀素上所書的各體詩八首。“ 蜀素”是四川造的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此卷相傳為邵氏 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而米南 宮見了卻“當仁不讓”,一揮到底,寫得隨意自如,清勁飛動,真似如魚 得水一般。另外,由於絲綢織品不易受墨而出現了較多的枯筆,使通篇墨 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動人。米芾用筆如畫竹,喜“八面出 鋒”。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充分體現了他“ 刷字”的獨特風格。結字也俯仰斜正,變化極大,並以欹側為主,表現了 動態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後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 之,當為生平合作”。 天下第九行書——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釐米橫219.2釐米,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遊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松風閣詩”,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松風閣詩》的結體、用筆、章法都很奇特,其結體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緊外放,緊處亦見奇肆,放處倍添神采,其規律是主筆儘量向外輻射,橫畫向左,豎畫向下,撇捺則左右縱橫開張,一緊束的中宮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形式雖取法於《瘞鶴銘》,但此帖中宮較《瘞鶴銘》更緊,四圍也更放,顯示了他入古出新的奇才。 二是欹側多姿。其字如風枝雨葉,偃蹇橫斜;又如謝家子弟,不冠不履。欹側本是王羲之行書的特點,黃庭堅則把這個特點進一步予以誇張,橫畫斜度更大,豎畫虯曲不正,撇捺向外伸展的幅度更大,沒有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法,是絕對不敢如此弄險的。《松風閣詩》的用筆亦十分精到。縱觀全篇點畫,渾厚勁挺,擒縱得體,濃纖剛柔,盡如人意,長筆遒逸,短畫緊潔,抑揚頓挫,提按分明,雖然如游龍舞鳳,處處飛動,卻也筆筆著實,沒有絲毫的懈怠和軟滑。《松風閣詩》的章法奇詭跌宕,扣人心絃,字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收或放,或藏或露,疏密相間,穿插爭讓,出沒奔軼,超逸絕塵。故康有為說:“宋人書以山谷為最,變化無端,深得《蘭亭》三昧,至於神韻絕俗,出於《鶴銘》而加新理。” 松風閣,是西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天下第十行書——李建中《土母帖》 《土母帖》,行書,紙本,縱三一·二釐米,橫四四·四釐米。凡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一百零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點選瀏覽大圖) 釋 文 :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諮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門所出者,復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曆頭,賢郎未檢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難商量耳。見別訪尋穩便者,若有成見宅子又如何?細希示及諮。孫號西行少車,今有舊車,如到彼不用,可貨卻也。 此帖原為建中《六帖卷》之一帖,首行下角“子”、“封”兩字之間有“畏”字編號,原為明代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所藏。據《大觀錄》所載,六帖為《土母帖》、《同年帖》、《貴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齋古帖》。 建中一生經歷了五代、宋幾個時期,在書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唐詩文體凡屢變,晚季雖不逮,但書歷三百年,猶有貞觀、永徽以來的風骨氣韻。建中雖在宋初,其書法去唐未遠,猶有唐代餘風,達到從五代至宋過渡時期的高峰。宋初書壇已顯殃復歸晉人的風氣,始肇於五代書家楊凝式和對宋初書法有影響的李建中。楊李二人書法均已有追蹤晉人、融合晉唐書風為一體的跡象。其後經蔡襄以已意融晉、唐人書為一爐,不拘一法而法自在,達到“以意馭法”境界。宋書至蘇軾、黃庭堅始一大變,承唐繼晉,上接五代,有宋一代尚意書風才真正成熟。
王羲之《蘭亭集序》、王珣《伯遠帖》、歐陽詢《張翰思鱸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權《蒙詔帖》、楊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蘇軾《黃州寒食詩帖》、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米芾《蜀素帖》等這些書法帖,選字帖選最好的,起點要高,這樣練下去將來才有所成就。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 東晉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陰的一些文人來到蘭亭舉行“修禊”之典,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寫的序文手稿。序文受當時南方士族階層信奉的老莊思想影響頗深,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 《祭侄文稿》 行草墨跡,顏真卿書。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元代張敬晏題跋雲:“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代鮮于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天下第三大行書 《黃州寒食詩帖》 紙本,25 行,共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天下第四行書——《伯遠帖》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護。臨沂( 今山東臨沂縣 )人。官至尚書令。他是“書聖”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個精 於書法,幾代不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 導均善書,所以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範世學,洵 之草聖,亦有傳焉”。其草書《伯遠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是因為它是十 分難得的東晉名人書法真跡。 伯遠帖 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 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中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 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 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 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天下第五行書——楊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釐米,寬28釐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內容是敘述午睡醒來,腹中甚飢之時,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常可口,遂執筆以表示謝意。 《韭花帖》寬疏、散朗的布白該是其最先奪人眼目的特徵。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留有大片的空白,這在行書作品中,可謂奇特之極。然其字間含蓄的顧盼,又氣脈貫通。平中寓奇的結體則是《韭花帖》最為突出,也最令人叫絕之處。它把緊密與散落這一對矛盾統一於一體,卻沒有絲毫的牽強,反而給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覺,奇趣盎然。通篇形態宛若一個閒雅奇士,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雅逸風流,沉靜自若。散落的布白與平中寓奇的結體,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蕭散閒適的心境躍然紙上。無論是從書法本身,還是文字內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這種散淡的心境。 天下第六行書——柳公權《蒙詔帖》 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中書舍人,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學顏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勁豐潤,自成一家,米芾曾評其書:“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相傳穆宗皇帝曾問他筆法,他回答說:“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弄得皇帝立即“改容,悟其以筆諫也。”他所寫的碑版極多,以致當時公卿大臣家的碑誌,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會被人們罵為不孝子孫,但行書流傳極少,因此,就越發顯示《蒙詔帖》的彌足珍貴了。 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氣派,其結體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縱勢,而是因形而變,依勢而化,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正勢,而是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其用筆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鐵骨錚錚,耿介特立,而是有剛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露或藏,粗不臃腫,細不纖軟,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筆墨控制得恰如其分。誠如周必大說:“沉著痛快,而氣象雍容,歐虞褚薛,不足道焉。”其章法大小肥瘦,參差錯落,虛實疏密,相映成趣,前後照應,一氣貫注,擒縱收放,隨勢幻化,“枯潤纖濃,掩映相發,非復世能彷彿。” 天下第七行書——歐陽詢《張翰思鱸帖》 亦稱《季鷹帖》,歐陽詢書。行楷書,無款。紙本,縱25.2釐米,橫33釐米。 後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此帖的風格與歐陽詢的楷書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險取勝。字的重心壓在左側,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使每個字的結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後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真可謂“險中求穩,別有樂趣”。清乾隆帝評論道:“妙於取勢,綽有餘妍。”是很有眼力的。此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下第八行書——米芾《蜀素帖》 《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歲時(1088年),在蜀素上所書的各體詩八首。“ 蜀素”是四川造的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此卷相傳為邵氏 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而米南 宮見了卻“當仁不讓”,一揮到底,寫得隨意自如,清勁飛動,真似如魚 得水一般。另外,由於絲綢織品不易受墨而出現了較多的枯筆,使通篇墨 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動人。米芾用筆如畫竹,喜“八面出 鋒”。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充分體現了他“ 刷字”的獨特風格。結字也俯仰斜正,變化極大,並以欹側為主,表現了 動態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後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 之,當為生平合作”。 天下第九行書——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釐米橫219.2釐米,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遊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松風閣詩”,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松風閣詩》的結體、用筆、章法都很奇特,其結體有兩個特點: 一是內緊外放,緊處亦見奇肆,放處倍添神采,其規律是主筆儘量向外輻射,橫畫向左,豎畫向下,撇捺則左右縱橫開張,一緊束的中宮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形式雖取法於《瘞鶴銘》,但此帖中宮較《瘞鶴銘》更緊,四圍也更放,顯示了他入古出新的奇才。 二是欹側多姿。其字如風枝雨葉,偃蹇橫斜;又如謝家子弟,不冠不履。欹側本是王羲之行書的特點,黃庭堅則把這個特點進一步予以誇張,橫畫斜度更大,豎畫虯曲不正,撇捺向外伸展的幅度更大,沒有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法,是絕對不敢如此弄險的。《松風閣詩》的用筆亦十分精到。縱觀全篇點畫,渾厚勁挺,擒縱得體,濃纖剛柔,盡如人意,長筆遒逸,短畫緊潔,抑揚頓挫,提按分明,雖然如游龍舞鳳,處處飛動,卻也筆筆著實,沒有絲毫的懈怠和軟滑。《松風閣詩》的章法奇詭跌宕,扣人心絃,字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收或放,或藏或露,疏密相間,穿插爭讓,出沒奔軼,超逸絕塵。故康有為說:“宋人書以山谷為最,變化無端,深得《蘭亭》三昧,至於神韻絕俗,出於《鶴銘》而加新理。” 松風閣,是西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天下第十行書——李建中《土母帖》 《土母帖》,行書,紙本,縱三一·二釐米,橫四四·四釐米。凡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一百零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點選瀏覽大圖) 釋 文 :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諮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門所出者,復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曆頭,賢郎未檢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難商量耳。見別訪尋穩便者,若有成見宅子又如何?細希示及諮。孫號西行少車,今有舊車,如到彼不用,可貨卻也。 此帖原為建中《六帖卷》之一帖,首行下角“子”、“封”兩字之間有“畏”字編號,原為明代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所藏。據《大觀錄》所載,六帖為《土母帖》、《同年帖》、《貴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齋古帖》。 建中一生經歷了五代、宋幾個時期,在書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唐詩文體凡屢變,晚季雖不逮,但書歷三百年,猶有貞觀、永徽以來的風骨氣韻。建中雖在宋初,其書法去唐未遠,猶有唐代餘風,達到從五代至宋過渡時期的高峰。宋初書壇已顯殃復歸晉人的風氣,始肇於五代書家楊凝式和對宋初書法有影響的李建中。楊李二人書法均已有追蹤晉人、融合晉唐書風為一體的跡象。其後經蔡襄以已意融晉、唐人書為一爐,不拘一法而法自在,達到“以意馭法”境界。宋書至蘇軾、黃庭堅始一大變,承唐繼晉,上接五代,有宋一代尚意書風才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