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周口清鼻堂

    十二個時辰的由來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而稱為“歲星”。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地支”。地支迴圈使用,一週期為12個。經常與天干配合使用,60個為一週期。可用於記錄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的干支,共8個字,因以得名。紀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生肖。

  • 2 # 使用者842698723505

    觀天象的最佳時機應是夜深人靜、繁星滿天的時候。子夜時分(二十三點至一點),古代漢族人民(天文學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古代漢族人民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於是,子時便與鼠聯絡在一起,成了「子鼠」,並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

    「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丑時(一點至三點),農家自會起身喂牛。牛與丑時聯絡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於是,虎與寅時相聯絡,有了「寅虎」。

    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於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絡,便有了「卯兔」。

    七點至九點,是容易起霧的時刻。據說龍能騰雲駕霧,大霧之中才會「神龍見尾不見首」。不過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或者說是人用幾種動物的「零件」拼湊起來的「人造動物」,在現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濛濛之中,人們才會產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龍和辰時相聯絡,便有了「辰龍」。

    九點至十一點,大霧散去,豔陽當空。體溫不恆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無論有毒還是沒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在造字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絡在一起的。

    十一點至十三點,烈日當頭。這「烈」,使人想到了人類「得力助手之一」的馬。紅鬃烈馬是良駒,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火烈。馬與午時相聯絡,就有了「午馬」。

    十三點至十五點,未時,驕陽已把草上的露珠曬乾,可別忘了這正是放羊的好時光。於是,「未羊」應運而生。

    十五點至十七點,申時,太陽偏西,或者雨過天晴,天氣顯得清爽起來。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在樹林裡玩耍啼叫,人們聽到了,記在心裡,便把這一時刻與猴子聯絡在一起,於是有了「申猴」。

    十七點至十九點,酉時,太陽快落山了,家養的雞該回窩了;再不回窩,天一黑就會找不見。農婦著急了,四處呼喚著,轟雞入窩。這吃飯喝酒的時刻,也與家雞入窩相連,於是就有了「酉雞」。

    十九點至二十一點,戌時,人們在臨睡之前要巡視一番;跟隨他們的,是人類的另一個「助手」--狗。巡視的時刻與狗聯絡起來成為「戌狗」,恰到好處。

    表示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與十二生肖相結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 3 # 使用者2981626537701

      “夜半”所指的時間是前日夜11時~當日凌晨1時。這個時段用地支命名,稱作子時。

      孔穎達在為《春秋·莊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一句作疏雲:“夜者,自昏至旦之總名。”天色由黑到亮的這段,都稱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這一自然現象變化的中間時段,而人們平素所說的“半夜”則是籠統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時間,其時間往往超出夜半的那兩個小時。

     “夜半”一詞常被文人用於詩詞之中。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不勝列舉。

    雞鳴丑時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為上午 1 時正至上午 3 時正。

    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3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

      雞被古代漢族人民褒稱作“知時畜也”。《韓詩外傳》中讚頌雞雲:“守夜不失時,信也。”曙光初現,雄雞啼鳴,拂曉來臨,人們起身。

     “雞鳴”一詞,源於《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早於此例的句子裡,即或有“雞鳴”,也均非特指時間,而僅僅是表示“雞叫了”這種情況。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風雨》)等。

    平旦寅時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矇矇亮的一段時候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今所說的黎明之時。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5時。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氣”,四是我們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這句裡的“氣”,係指“天空的雲氣”。後來的《史記·李將軍傳》一文也用了“平旦”這個詞。如:“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至於後來的詩詞中就用得更多了。

    日出卯時

    日出。這個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日出”是指太陽昇出地平線之時。用地支命名,為卯時。這個時段指每天清早的5~7時。此時,旭日東昇,光耀大地,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在古代詩文中,人們使用“日出”這個時間名詞的例子很多。例如:《史記·封禪書》載:“以遞日出。”再如晉代皇甫謐《高士傳》捲上:“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壤父年八十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

    食時辰時

     食時就是古代漢族人民“朝食”(吃早飯)之時,即每天的7~9時。以地支命名,稱之為辰時。

    “食時”一詞,早在《禮記》中就出現了。例如:“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禮記·坊記》)另外,《管子·弟子職》裡也有運用“食時”的句子。如:“至於食時,先生將食。”還有,《文選》中任昉的《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一文說:“淮南取貴於食時。”劉良注:“漢淮南王安好書,天子為使《離騷傳》,朝受詔,至食時進之。”

    隅中巳時

    臨近中午的時候為隅中,即上午的9~11時,用地支表示為巳時。

    《淮南子·天文訓》最早出現“隅中”一詞:“日出於暘谷,……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春秋左傳·昭公五年》載:“‘日之數十,故有十時。’(西晉杜預)注:‘日昳為臺,隅中日出,闕不在弟。’”這條註釋也可作運用“隅中”一詞的古文例證。

    日中午時

    太陽已經執行到中天,即為正午的時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時。這一時段用地支命名,稱作午時。

    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這樣的商品交換的初期活動,就在日中時辰進行。有例為證:“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繫辭下》)

      《列子·湯問》:“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另外,《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與莊賈約,旦日日中,會於軍門。”“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當頻繁。

    日昳未時

     “昳”,《說文》釋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時,側也。”“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時,指每日的13~15時。

     這個時間名詞最初見於《史記·天官書》:“旦至食,為麥;食至日昳,為稷。”又《漢書·遊俠傳》:“諸客奔走市買,至日昳皆會。”它的意思是,太陽過了中天偏斜向西邊,以中天為界,這時的太陽與隅中之日相對。

    晡時申時

     古代漢族人民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因此,“晡時”之義即“第二次進餐之時”。這一時段以地支命名為申時,它指每天的15~17時。

    《資治通鑑·唐紀》裡有使用“晡時”的例子:“晡時,門壞。無濟於城上請罪,進誠梯而下之。”古代漢族人民還常常以“晡”這個字來代替“晡時”而寫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時日入酉

    顧名思義,“日入”即為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古代漢族人民用地支稱這一時段為酉時。它指每日的17~19時。雞在此時歸巢。

     “日入”一詞似始見於《春秋左傳正義》:“日入而說,許偃御右廣。養由基為右,彭名御左廣。”

      古時,人們又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元史·日曆志》雲:“日出為晝,日入為夜。”當時人們生產勞動、休養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為基本的簡易時間表的。

    黃昏戌時

    指太陽落去,天色慾黑而未黑之時,即19~21時。用地支表示為戌時。

    人們為什麼要用“黃昏”來表示這一時辰呢?《說文》曰:“黃,地之色也。”又說:“昏,日冥也。”夕陽沉沒,萬物朦朧,天地昏黃,“黃昏”一詞形象地反映出了這一時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黃昏”一詞的是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黃昏”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裡經常出現。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詞人在這詞句中把“黃昏”作為青年男女幽會的美好時刻來使用,是極確切的。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則流露了作者李商隱對自己年華遲暮的慨嘆。

    人定亥時

    這是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它指當夜的21~23時,地支命名是亥時。

    “人定”的意思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

     “人定”最早見於《後漢書·來歙傳》:“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中國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有“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這樣一句話:“熙寧二年十一月,京師每夕有赤氣,見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滅。”瞭解了“人定”的時間概念,就可以正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十二時辰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而獨創於世的,有著非常嚴格的劃分標準,早在中國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是古人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賦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