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豆芽
-
2 # 喜茗堂
很多人喝親自泡的冷茶或者冰涼茶時,會看到杯底有一層懸浮物,渾濁不清,認為是髒東西,便懷疑茶有問題,有灰塵,有雜物,不乾淨!但是,一些懂茶的人對此種現象卻不屑一顧,還美言:好舒服,好茶!
明明是自己親自泡的茶,又沒有誰動過,當時茶又很清亮,明豔,為什麼放進冰箱當冰涼茶後,茶就變質了呢?這些沉澱的混濁物是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實際上,這就是冷茶水,冰涼茶水的一個正常現象一一“冷後渾"!
大家都知道,茶是營養比較豐富的健康飲品之一,其中的茶多酚是由三十多種多酚類物質構成的。茶多酚熱溶於水,剛泡好的茶清亮,明淨,滋味不錯。由於茶中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金屬元素,它們是以離子狀態存在在茶水中,加之泡茶的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礦物元素,也是處於遊離狀態。一但泡好的茶讓它自然冷卻,或者是放入冰箱中冷藏,時間稍長,茶水中的茶多酚和茶水中的金屬離子就會產生絡合反應,集聚在一起,形成遊離狀態的懸浮現象,或者是在茶水底面形成沉澱現象(象固形物沉澱)。這不是茶變質,而是正常現象。如果你感覺不舒服,就沒有必要喝茶底。如果你不計較,隨便喝就行,這決不會象泥濁水一樣阻喉!
有些人看到這種茶的“冷後渾"現象,還會誤認為喝進肚子裡後,會形成結石。實際上,就是把渾濁茶底都喝進肚子裡,也沒有關係,肚子裡的溫度足以化開這些絡合物。再則,飯菜,骨頭等固形物在肚子裡都能被消化,茶的絡合物根本就不必計較。真的!結石的形成跟茶沒有一點因果關係(不信?現在資訊發達,科普一下簡單得很!)。
不論是紅茶,綠茶,黑茶,黃茶,白茶,青茶,也不論高檔,低檔茶,中檔茶,都有“冷後渾”現象,很正常!只是有些顯現得多,有些顯現得少。這跟茶質,水質,濃度,冷卻狀態,冷卻時間有關。
實際上,大家只要知道,茶的“冷後渾"是正常的現象就行。不必去糾結,去計較!
2018年9月26日
-
3 # 懂茶帝
大家經常在喝紅茶的時候會講“冷後渾”,一種茶湯溫度下降後湯色變渾濁的現象。像這樣↓
在紅茶中,茶黃素、茶紅素、咖啡鹼和蛋白質是構成“冷後渾”的主要成分。其中,咖啡鹼濃度、茶黃素濃度和“冷後渾”現象呈明顯正相關。
▲紅茶的冷後渾
也有許多朋友在和小懂聊茶的時候會說“冷後渾”是茶葉品質好的象徵。
那為什麼“冷後渾”到底是什麼呢?真的是好茶的標誌嗎?
冷後渾茶湯冷卻後由清亮變成混濁的乳凝現象,其形成的沉澱物被稱為“茶乳酪”、“乳酪物”或“冷後渾”。
這種現象並不只是紅茶獨有的,在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類中,也有“冷後渾”現象。
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紅茶中,茶黃素、茶紅素、咖啡鹼和蛋白質是構成“冷後渾”的主要成分。
其中,咖啡鹼濃度、茶黃素濃度和“冷後渾”現象呈明顯正相關。
當茶黃素和咖啡鹼的質量濃度較小時,茶湯透光率大,說明聚合後的渾濁度較小;
當茶黃素和咖啡鹼質量濃度的增加,茶湯的渾濁度增大,透光率降低,冷後渾現象變得顯著。
茶黃素
是紅茶湯的一種橙紅色色素,是紅茶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兒茶素類氧化聚合產物。
是紅茶色澤和滋味品質的特徵成分,可以說茶黃素與茶紅素是紅茶的“靈魂”。
茶黃素在紅茶中含量為0.1%~0.4%,含量越高,湯色明亮度越好,呈金黃色;含量越低,湯色越深暗。同時它也是形成茶湯“金圈”的主要物質。
茶紅素
是一類複雜的紅褐色酚性化合物。這裡小懂就不詳細介紹了(不是化學課哈哈)。
茶紅素在紅茶中的含量一般為6%~15%,是紅茶獲得紅濃湯色的主要成分,也是湯味濃度和強度的重要物質,但其刺激性不如茶黃素,收斂性較強,滋味甜醇。
不過,過高的茶紅素或較低的茶黃素與茶紅素比值會導致茶湯深暗、鮮爽度降低、品質下降。
因為冷後渾現象是判定茶黃素含量的一個標準,所以這種現象也作為評審茶葉時辨別紅茶品質的其中一個標準。
但冷後渾現象伴隨著茶紅素和咖啡鹼含量的升高,所以不能說冷後渾現象越嚴重,紅茶品質越好。一款茶的好壞,還要綜合它的其他指標。
▲茶葉的評審標準不僅靠湯色
同時,“冷後渾”現象是需要正確的觀察方式的,濃度、溫度、時間、審評方法。日常泡茶不能100%引起冷後渾。
-
4 # 義芳君說茶
很多茶小白往往心裡一涼,以為喝到了雜質很多、品質低劣的茶葉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直接把出現這一現象當作是優質茶標誌之一。
究竟是茶小白的“心驚驚”不無道理呢,還是這種“茶乳酪”真的是好茶標誌呢?
今天,義芳君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下,這種“茶乳酪”究竟是何物?有何特質?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茶乳酪”實際上是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如:茶黃素、茶紅素與咖啡鹼反應形成的絡合物。
這種如膠似漆的物質產生後,呈乳狀物狀態,使茶湯由清亮轉為微渾。
但是,請記住,高溫時它們呈遊離狀態,茶湯是清亮的,只有低於40度時,才會產生凝聚作用,慢慢形成。
問題在於,是不是所有的茶都會出現“冷後渾”呢?有人說紅茶,也有人說黑茶……
實際上,從茶葉沖泡後產生“冷後渾”的基本原理上便可得知,它並非是某一種茶類的專利,日常沖泡時,我們也常在紅茶、烏龍茶、綠茶、黑茶等品類中見到過。
那我們能不能依此來斷定這款茶是否優質呢?
實際上,出現“冷後渾”只能說明這款茶內含物質的確比較豐富,口感滋味比較濃強鮮爽,但並不等同於品質就一定拔尖。
這是兩個不同概念。
因為品質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指標,除了口感滋味,我們還需考量香氣、條索、葉底等其它因素。
當然,反之,粗老低劣的茶品,也是不太可能出現“冷後渾”現象的。
所以,總體來說,出現“冷後渾”現象的茶葉品質的確比較優質,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在一些優質的紅茶茶湯中,除了出現“冷後渾”現象,還會有“帶金圈”的特點。
那問題來了,茶湯渾濁也有可能真的是茶葉中雜質比較多,我們如何才能確定眼前的茶湯究竟是“冷後渾”,還是雜質呢?
辦法也很簡單,只要利用“冷後渾”遇熱即散、遇冷即凝的特點,把茶杯稍微加熱,如果茶湯恢復了原本的清亮,則說明這種便是冷後渾。
總之,不偏信,不盲目,正確看待茶葉的“冷後渾”現象,有助於我們正確地喝茶。
回覆列表
不知何時,茶有了一個叫做“冷後渾”的新說法。
大體的意思就是沖泡茶之後,待其完全冷卻,茶會變得渾濁,此時再將其放入熱水中溫杯加熱,或者注入熱水,渾濁的茶湯會重新變得清透。冷後渾在沒有暖氣地區的冬天最容易見到。一提起沒有暖氣,有些朋友不禁心裡一涼,想想冬天的溼冷,一股寒意湧上心頭。
在冷後渾整個過程中,最為有趣的便是渾濁時加熱變清澈,而這冷後渾在紅茶上最為常見,其他茶類也有,不過並不常見。
冷後渾是怎麼形成的?紅茶更容易出現冷後渾,是因為在紅茶的製作工藝中,萎凋和揉捻的環節。鮮茶葉先經過萎凋,失去了部分水分,進入揉捻環節後,茶葉外表被破壞,加快了茶葉含有的茶多酚與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能力,產生了茶黃素,茶黃素繼續氧化,又產生了一種茶紅素,這也屬於發酵的一部分。
氧化發酵所產生的茶黃素是形成紅茶黃而亮的物質,而這茶紅素是形成紅茶紅湯紅葉的主要物質, 兩種“素”不僅在顏色上是主要成分,在味道上也是。茶黃素會影響紅茶的鮮度,茶紅素會影響茶葉的濃度。
這冷後渾的主要原因就是茶中含有的茶黃素、茶紅素和咖啡鹼。溫度較低的時候,這幾種物質就會締結在一起,溫度高時,則締結不明顯,隨著溫度降到最低,這時的締結物最大,自然會出現冷後渾,冷後渾還有另一個專業的學名,“茶乳酪”。
說的有些多,簡單一句話說說:紅茶中含有的茶黃素、茶紅素、咖啡鹼,在低溫環境下會締結在一起形成難以溶解的物質,溫度升高便會溶解,變成遊離狀態。
冷後渾有何影響?迴歸主題,朋友們也知道這冷後渾是啥玩意了,其實茶出現冷後渾,並不代表茶好,也不是什麼因為什麼農藥殘留,一些茶商用冷後渾做文章,說什麼冷後渾是優秀紅茶的特徵,大家大可不用相信,純屬扯淡,難道紅茶沒有冷後渾,就不是好紅茶了嗎?
國內的紅茶種類,像滇紅這樣的大葉種紅茶,茶葉內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高一些,就容易出現冷後渾,還有的像正山小種,出現冷後渾的機率就很低。還有金駿眉的發酵較輕,也難以出現冷後渾。
所以,冷後渾無法決定紅茶是否優質。要非得想出現冷後渾,這個也簡單,你把這置茶量放多些,泡非常濃的茶,茶黃素、茶紅素和咖啡鹼在茶湯中的濃度增加了,再放入冰箱中冷藏一下,都可以出現冷後渾。
有些茶商用冷後渾作為萬能回覆,一些由於製作工藝出現缺陷而引起渾濁的茶,跟冷後渾可不搭邊。一些綠茶、紅茶由於身披茶毫,毫毛較多,沖泡後毫毛脫落,茶湯看起來會有些渾濁,如果又被用冷後渾解釋,直接開打吧。
綠茶、紅茶出現毫毛多的情況,只能說明這茶的原料嫩,並不是說明這就是好茶,好茶體現在多方面。光嫩可不行。
大家要識別是否真的是冷後渾。只需將渾濁的茶湯進行加熱,若能恢復清透就表示沒問題,不能恢復,那就是真的渾。工藝缺陷造成的渾濁,冷卻或加熱都是渾濁的。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瀏覽器直接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