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煒乙

    三國演義中龐德的死最有價值

    龐德,約在初平年間,投奔馬騰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龐德也參與戰鬥。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跟隨曹操以後龐德也屢立戰功,濡須口之戰斬殺東吳陳武,漢中之戰中殺敗魏延,救出曹操,後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在樊城,龐德隨於禁前往相救,協助曹仁抵禦關羽。曹營諸將因龐德之兄龐柔和先主馬超都在蜀為將而猜忌他,他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忠心,抬棺決死,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力鬥關羽父子,與關羽大戰且不分勝負,還射傷關羽,關羽都說龐德刀法嫻熟,真吾敵手也,可見其勇。時值漢水暴溢,關羽水淹魏軍,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寧死不降,遂被關羽斬殺。

    時值漢水暴溢,關羽水淹魏軍,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寧死不降,遂被關羽斬殺。

    關羽水淹魏七軍後,蜀軍迅速佔據襄陽,一時威震華夏,此時,通往中原門戶襄陽已經被開啟,直逼中原,蜀地也已經取得漢中,威脅關內,劉備的實力達到巔峰,依然是三國中最大的勢力。曹操都因此準備遷都,避其鋒芒。但很遺憾,

    可以說,于禁被擒,龐德之死,進一步助長了關羽原本就天下無敵,目中無人的囂張氣焰,當曹操孫權結盟,夾擊荊州時,關羽才會驕傲麻痺,疏於戒備,最終落下敗走麥城的慘劇。緊接著張飛為了報仇,也間接性死於丟荊州;而劉備為兄弟報仇,發動夷陵之戰,其實也是間接性死於荊州。劉備先後失去兩位兄弟,又丟失了門戶荊門,打擊很大。為了奪回荊州,劉備以“雪弟恨”為由,盡起蜀地之兵75萬徵吳。結果被一把火少得一乾二淨,劉備也在退兵的路上險些被抓,被諸葛亮救獲。退兵至白帝城,劉備病重,諸葛亮接受託孤大任。桃園三兄弟,皆亡於荊州,此時蜀國全國之兵幾乎喪失。

    關羽之死又引發呂蒙、曹操之死。

    所以說,龐德的死,是《三國演義》中死得最有價值的。

     

  • 2 # 老話文體不分家

    《三國演義》中死的最有價值的應屬典韋了。為什麼呢?

    一、典韋忠於職守,勤勉謹慎,恪盡職責 他天天像天神般持雙戟守護在曹操身旁,竭盡全力保衛曹操的安全,深得曹操的信任。在曹操起事謀天下的歲月,想要曹操項上人頭的霸主謀士太多了,使致曹操平日裡恐慌無常,時時夜不能寐疑神疑鬼,甚至想出夢中殺人這種花招來預防刺客。自有典韋守護後,曹操的生存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有了勇猛過人的貼身校尉典韋,曹操心裡踏實多了,安全感倍增! 典韋身為曹操的心腹,職責重要,功績超人,卻勤勉謹慎,恪守職責,從未恃寵而驕,膨脹自滿。曹操贊稱“古之惡來”。

    二、典韋英勇驍戰,力大無比,性格豪爽

    興平元年,曹操與三國名將呂布在濮陽作戰。曹操率部夜襲濮陽呂布屯兵之地,呂布親身鏖戰;曹軍兩面受敵死傷眾多,情勢危急。為破敵曹操臨時招募勇士驍將,典韋先佔應募,只見他帶領募兵數十人,只持長矛撩戟殺入敵陣。面對敵方矢箭如雨,典韋盡然無視,“手持十餘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擲敵,所投者無不應手而倒”。面對如此之神勇典韋,呂布也只好撤退,曹操得以引軍脫身而去。軍中將士編了軍諺誇讚:“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典韋捨身救主,名彰天下,其值何估

    建安二年,原本投降曹操的張繡卻反覆背叛曹操。去宛城接受張繡的投降,曹操為了表示誠意,只帶了少許人馬和觀光的兒子侄子,以及典韋等護士將衛;其餘大軍將領都駐紮在各自營地待命。受降的曹操志得意滿,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勝利者的狂傲姿態。典韋則扛著巨斧,怒目橫眉地掃視著現場。 受降後,曹操極度興奮,忘情於男女之歡。由此,引的張繡等將士的無比憤怒,於是張繡、賈詡謀策:假意以移軍駐紮,安排士兵屯於高地,軍士們全副武裝。此時的曹操仍然沉浸在淫樂的溫柔夢鄉里。到了夜裡,四周殺聲震天,曹軍毫無防備,被張繡軍殺得一敗塗地,曹操驚慌失措,困於大營之中。只見典韋眼露兇光護衛於營門,拼死守住門口,直殺得張繡兵士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以掩護曹操脫身。最後典韋身衰力竭,體受重傷血流如注,但仍守住營門,不動如松,其實已然掛亡。曹操得以逃生,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卻此役身亡。典韋之死,讓曹操痛徹心骨;典韋用自己的鮮活生命為曹操續命,為曹操的霸主之業爭得生存空間,由此曹操力發宏誓,成就大業,你說,典韋其死是不是最有價值啊。 後人賦詩讚曰:鐵戟雙提八十斤,威風凜凜鎮乾坤。欲將英傑從頭數,惟說當年有典韋。

  • 3 # 待曉兒

    《三國演義》當中死得最有價值的,大概就是龐統了。

    01突發事件,保全了劉備仁德名聲

    劉備這個人比較愛惜羽毛,處事不逼到一定份上,總會優柔寡斷。就像諸葛亮讓他取代劉表,他不肯;等劉表死了,讓他取代劉琦、劉琮,他心理癢癢得很,但為了名聲還是不肯。劉琮投降曹操,劉備急了,想著怎麼奪回來。其實按照他的實力,就是做夢一樣。

    後來也是不肯做荊州的主人,諸葛亮遇到這麼個臉皮薄的主兒也沒辦法,就讓劉琦名義上還做著荊州之主。但誰知道劉琦是個短命鬼,不久就死了,劉備沒借口了就“認領”了荊州。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了諸葛亮勸他奪益州。本來隆中對裡說得好好的,有一天把益州打下來做根據地的,結果這個劉備老毛病復發,又開始愛惜起名聲來了。劉璋姓劉,我們同宗怎麼能相殘呢?其實就是我沒有藉口揍他啊。

    這個時候龐統的死無疑是給劉備一個很好的藉口。其實只是一次意外,別人想殺劉備來著。但不論怎麼說吧,一旦師出有名了,劉備奪取川蜀最後一點顧慮也就沒有了,迅速打下了益州,奠定三足鼎立的格局。

    如果評頭功,龐統當之無愧。

    02長遠考慮,龐統之死為蜀漢帶來了安定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有本事的人更是如此。諸葛亮和龐統,一個伏龍,一個鳳雛,誰也不比誰差勁,自然都有自己的那一套。劉備聽誰的?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從劉備敢讓龐統自己領兵就能看出來,對他的倚重絕對不小。

    劉備和諸葛亮統一天下的思路發生分歧,最後都導致丟了荊州,如果要是龐統和諸葛亮發生分歧了,那才是麻煩事。所幸落鳳坡一役龐統意外死亡,這個隱患徹底消除了。

    所以,蜀漢能存在這麼多年而沒出分裂,一個原因是諸葛亮六出祁山轉移了內部矛盾,另一個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和他抗衡存在掣肘,蜀漢才有了這麼高的凝聚力。

    可以說龐統的死亡真是恰到好處。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以上分析也就是從小說、文學的立場上來講,不涉正史,全當一笑。

  • 4 # 長安萬卷樓

    我認為是魏帝曹髦

    001

    曹髦(241年1月15日-260年6月2日),是曹操曾孫、曹丕之孫,曹魏少帝曹芳時封高貴鄉公。司馬師廢黜了少帝曹芳,擁立十四歲的曹髦繼承帝位。

    002

    曹髦來到洛陽時候,謙遜有禮得不像他的年齡。群臣請他住到前殿,曹髦說那是先帝住處,堅持住到西廂。次日群臣用皇帝的儀仗來迎接,曹髦說自己仍是人臣,堅辭不用。到了殿前,群臣迎拜,曹髦堅持以臣禮答拜。史書記載,他“神明爽邇,德音宣朗”,在場的大臣們感到大魏國有了明主,個個歡欣鼓舞。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就文才如同陳思王曹植,武略可比魏太祖曹操,他的登基大典時,大臣們內心都高興極了。

    003

    可是當時朝政大權在司馬師手裡,過了一年,司馬師去世,司馬昭接替了職位,做的比哥哥更過分,上朝不朝不拜,在朝堂上大聲斥責天子,要求封王。曹髦不甘心像曹芳一樣被人當傀儡,於是和大臣商議,如何除掉司馬昭。大臣震驚,苦勸他要韜光養晦,現在實力單薄不能蠻幹。曹髦痛苦說出那句名言“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你讓我等著被他在廢掉嗎,於是率領自己左右侍衛官宦300餘人,準備擊殺司馬昭,結果有大臣告密,反被殺害,年僅二十歲。

    曹髦是三國,甚至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有骨氣的皇帝,雖然死後被司馬昭廢為庶人,但是他的死是值得的,不愧於他當時身份地位,沒有唯唯諾諾的好死不如賴活著,而是有氣節的,為維護爭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過,這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整個皇族都是很有價值的。

  • 5 # 湘水微波

    我認為典韋要算三國時期死得最有價值的一位。因為他有兩次救曹操性命的經歷,他以自己的犧牲換取了一代梟雄曹操的生命,也就成就了一段三國曆史。否則,曹操充其量就是群雄角逐中的一份子,如公孫瓚等人同類。如果是死在張繡叛亂的那次,那他給後人留下的僅是一段做鬼也風流的故事而已,不存在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了。

    如曹操早死,就沒有北方的統一,袁紹袁術還是其他人誰能做大還未可知,但二袁決無曹操的政治手段和個人魅力。全國將一盤散沙,不知有多少個政權,多少人稱王稱帝,如果形成封建割據各霸一方那將是一場持久的國家災難,老百姓不知要受多少苦多少難。

    第一次典韋救曹操,發生於曹操與呂布的兗州之戰。當時呂布大敗曹操,一路追殺。眼看曹操被追兵追上,前面又伏兵箭雨所阻,曹操絕望地大叫“誰來救我",這時典韋飛馬趕來大喊“主公勿憂!"只見他飛身下馬,取出十來只短戟於手中,邊跑邊對旁人說,"賊人只十步乃呼我"!旁人大叫:"賊已只有十步了!”典韋說:"賊人五步乃呼我!”眾人大喊:“只五步了!"典韋突然轉身,手中短戟飛出,每戟殺一人,前面十餘個追兵應聲倒地。然後飛身上馬衝到曹操之前,殺退前面攔阻的幾員敵將,直接保護曹操殺出重圍。

    第二次救曹操是討伐張繡的時候,張繡失敗投降了曹操。曹操禁不住征戰之寂寞,在軍營中勾引了張繡之嬸子,張繡受到侮辱再一次反叛。他因懼怕典韋,首先乘典韋睡著了安排人偷走了典韋的雙載,然後突襲曹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失去武器的典韋堵住大門掩護曹操從後門逃跑,以一己之力用短刀與敵拼殺,刀砍得不能用了情急中抓住兩個敵人作武器。先後殺死百餘人,頂住了敵軍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進攻,直到敵軍不敢衝鋒,只在遠處射箭,典韋終於以生命贏得了曹操逃跑時間。

    典韋之死並非僅是一個悲壯的故事,他應該是三國中死得最有價值的一位。不然或許就不存在三國了,是多少國多少政權就未可知了,歷史真有可能改寫。

  • 6 # 再來壺美酒

    三國演義中龐統的死最有價值。

    龐統的死給了劉備奪取益州的藉口。

    後來劉備佔據益州和荊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龐統功不可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叔同:“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