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晚陽324
-
2 # 道立方
家長無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人才。孩子的成長有賴於父母親的撫養與教育,家庭教育的質量取決於家長的素質,好家長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一,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地在影響著孩子。特別是幼年兒童,他們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化的特點,模仿性極強,模仿是他們學習做人的主要途徑。而在家庭中,家長就成為他們模仿的主要目標。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時刻在影響著孩子。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有些家長採用小學化方式進行超前教育,對孩子進行強制性訓練,迫使孩子學習他不感興趣的東西,從而剝奪了孩子歡樂的童年生活,阻礙了孩子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影響甚至損害了幼兒在身體、品德、情感、習慣等重要方面的發展,這類例項是不少的。所以,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施教,促進孩子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的發展,注重提高整體素質,為培養祖國所需要的人才打下初步基礎。
三,建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長要重視為孩子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在這裡主要是強調精神環境的創設,讓孩子擁有一個溫馨的家。
-
3 # 妤媽說
知道!雖然我家娃才九個月,但感受已經很明顯,這不是誇我家小朋友有多聰明,而是很自然的能夠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能夠發現一個小朋友的發展狀態,不然也沒有“三歲看老”這個詞了。
僅僅是現在,家裡小朋友已經具備很明顯的模仿能力了,小朋友在家裡面已經很明顯的能夠區分出什麼時候她可以撒嬌尖叫,什麼時候的尖叫回應不會很大。
我們家主要是外公外婆還有奶奶和媽媽主帶,隨時都保證孩子身邊有人在,我們約定看到孩子時一定要笑,所以現在小朋友看到熟悉的大人第一反應就是笑,也會模仿大人們的一些行為。最令我感慨的就是,大人做了一個吸鼻子的動作,併發出聲音,她在模仿發覺有意思之後,就成為了常規動作
由於隨時確保有人在身邊,她的安全感就比較足,我們也約定不要在她面前出現大吼大叫的行為,所以她整個狀態情緒比較平和,沒有那種一哭就歇斯底里的狀態。
與之相反的是,隔壁家小姐姐比她大兩個月,即將滿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主要是外婆帶,外婆身體又不太好,一個人帶的時候就難免會有疏漏,所以這個小朋友的情緒起伏就很大,經常哭起來就撕心裂肺,完全哄不住,我也不止一次看到孩子外婆抱著孩子焦急的從家裡走到樓道又從樓道走回家,大夏天孩子頭髮絲很快就全溼的情況。
她所接受到的家庭氛圍爸爸媽媽在身邊很好,就很開心,所有需求都能滿足,但外婆不一定能做到,所以她就變成了一個非常愛笑但是也非常愛哭的寶寶,需求得不到滿足,令她認定必須要大哭哭很久才能得償所願。
兩個小朋友的狀態,讓我更加明白一個家庭良好的氛圍、父母長輩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真的從媽媽肚子裡就已經開始了。
孩子真的是一個家庭的照妖鏡,當父母在責怪孩子的壞習慣時,應該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未來路還很長,養育一個小孩要付出的精力不是一朝一夕,希望與大家共勉!
-
4 # 米媽談教育
一、首先是遺傳基因的影響。相比較而言,女兒的性格會遺傳爸爸多一點,兒子會遺傳媽媽多一點。但並不是說全部都來自於遺傳,後天影響也有關係。
二、父母言行的影響。這個影響的作用力非常大。小孩子一開始就是模仿,參照大人的樣板進行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性格情緒,都會進行模仿。所以父母的人格和教養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經常我們會看到一些在公共場合高聲喧譁,甚至肆意奔跑,給周圍的人都造成了不便,家長不僅不進行勸阻,甚至有的還挺為孩子的活潑感到驕傲。還有的家長,在自己孩子對別人進行騷擾或傷害的時候,不僅不進行約束管教,反而是向被騷擾被傷害的人破口大罵。這種家長別說教育孩子了,自己都應該受教育。這些孩子的未來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但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有教養的家長,非常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懂事乖巧,懂得尊重他人。都是一張白紙就看家長怎麼寫怎麼畫。
三、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自己就應該先學習。一個人的知識量是有限的,見識也是有限的。而自己身上也存在一些很難改變的毛病和缺點。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這方面的負面影響,儘可能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我們自己就得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反思自己。我經常都會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能不能把自己的急脾氣再收斂一點。儘可能地和孩子平等對話,多聽聽他的想法,多尊重他的想法。當自己在不斷提高的時候,也是在讓孩子向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您這個問題的回答,僅供參考。
-
5 # 大蔥好電影
人格是影響人們行為因素的一個重要因素,並且父母的人格對其教養行為以及教養方式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是究竟人格在教養裡面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呢?兩者中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這些問題可能引起家長們的思考了。
親子互動是一種典型的人際互動,父母的人格影響著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行為,影響著親子關係的模式,影響著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的人格與教養行為有怎樣的關係呢?就讓小編給各位父母們講一下吧! 一、父母人格與教養行為 人格對人的行為和生活放著有著重要的影響,進而也會影響父母們教育孩子的行為。父母的教養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父母教養是指父母與孩子進行交流的西西里態度方式,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情感氣氛,父母教養行為在這種氣氛中表現出來,並且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父母的人格也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教育。 心理成熟和健康 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上成熟的父母,會以更敏感、更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他們的孩子。父母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可以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世界,從而控制孩子的消極情緒,這些是可以有足夠耐心的對待孩子而不是衝動和極度的控制孩子或者對孩子完全疏忽。心理成熟的父母表現出對孩子更少的約束控制,在完成家庭困難任務中會給孩子更多地支援,心理不成熟的父母則更贊同專制的教養行為和教養態度。 五大人格模型與教養行為的相關 五大人格分為:神經質、外傾性、隨和性、開放性和盡責性。最近看了一篇關於五大人格與父母教養的關係發現:溫暖與外傾性、隨和性、責任心、開放性呈正相關,與神經質呈負相關。行為控制與隨和性、開放性、外傾性、責任心呈正相關,與神經質呈負相關。支援與隨和性,開放性呈正相關,而與神經質呈負相關。 神經質 神經質反映出調節對情緒不穩定。在這個特點上得分較高的人會表現出焦慮、緊張、情緒化、沒有安全感的特點,分較低的則表現出冷靜、放鬆、低情緒化、堅強、自我滿意度較高等特點。在孩子的學前時期和童年時期,父母的消極情緒和焦慮、抑鬱也會影響教養方式。父母過多的消極情緒與積極的教養呈負相關,與消極的教養呈正相關,這些父母還表現出了對權威主義教養價值觀的認可;高水平的焦慮和抑鬱的父母要求孩子立刻順從,而心理壓力大則會引起更多的敵意和支配行為,在管教孩子時,更希望孩子"聽話"。在孩子處於青少年時期,神經質或消極的情緒會繼續影響教養行為。有較多情緒上壓力的父母會更少的支援孩子獨立。父母悲傷,抑鬱,疲勞等情緒與父母參與孩子活動的程度呈負相關。同時,高度的抑鬱會導致婚姻衝突增加,從而降低了父母教養程度。總之,不論是對學前兒童以及學生甚至青春期的孩子的孩子,都發現了高度的抑鬱會導致更低的教養能力和更多消極的態度。
外傾性 外傾性影響著一個人人際交往的程度和質量和活動的水平,對刺激的追求和感受快樂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具有很強的外傾性,那麼他會表現出善於社交、積極、健談、人際導向性等特點;相反則會表現出保守、嚴肅、缺乏活力等特點。從一方面來講,教育孩子是一個涉及人際交往的活動,外傾性的人可能比內傾性的人做得更好。但另一方面,社交性高的人可能會更加享受社會交流而不是和孩子一起在家呆一整天。 隨和性 隨和性指的是一個人的人際交往導向從同情到敵對的一系列的想法,感覺和行為。若一個人隨和性較高則表現出溫和、信任、助人、原諒、坦率;相反則表現出諷刺、粗魯、懷疑、仇恨、易怒等特點。隨和性高的父母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情緒及敏感度,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援而非控制,以及較低的專制和獨裁。 開放性 開放性較高的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享受新事物,擁有廣泛的興趣,富有想象力,相反則十分實際、傳統、堅持自己的道路。 責任心 責任心反映一個人是否有很好的組織力和較高的標準,總是努力想要達到他的目標。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責任心不強,他就會表現得很散漫、粗心大意、不能很好地完成計劃或任務。高責任心可能使父母給孩子提出更多的成熟要求,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的生活、學習的機會。 父母的人格、教養行為與孩子的發展 父母的人格會影響其教養行為、教養行為又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父母的人格會透過不同的教養方式來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個性的形成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家庭環境。因此,不同人格特點的父母會採用不同的教養方式,從而會影響孩子的個性。母親的人格與後期孩子的人格有關,父母積極的個性特徵與多溫暖少敵意的教養行為相關,與孩子積極的人格特徵有關。父母的人格會透過不同的教養方式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自尊的高低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水平,父母的教養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對壓力事件的應對,生活滿意度相關。父母不同的人格特徵會透過教養方式來影響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婚姻狀況與孩子的自尊相關,離家家庭的孩子的自尊心沒有完整家庭孩子的自尊心強。同時呢父母的情感溫度與理解等積極地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自尊心有著密切的聯絡,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會導致孩子的自尊心低。 總之呢,父母的人格會透過教養態度和教養觀念和教養行為從而影響孩子的發展。正確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孩子的發展。父母的人格與教養行為的發展會形成一個環路,父母的教養方式可能變成控制、充滿敵意、缺乏感情等,這種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發展,使孩子形成一些不穩定的人格,孩子的人格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孩子。再透過一些不良的教養行為影響下一代,從而就有可能形成一種不良的迴圈,所以父母們一定要重視自己人格和對孩子正確的教養方式。
回覆列表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良好的行為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所謂三歲定八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生育、養育和教育之人。
孩子對於父母來講,就是培養物件。
教育是百年大計。生育養育教育之中,教育尤為重要,是一個人成人成才的根本。
父母的良好教育,對孩子一生影響巨大。哪怕是性格還是思想,都是潛移默化的。
所以說,父母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