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化長廊605
-
2 # 高功93
秘色瓷是浙江省湖田窯燒製的一種高古瓷器,當時作為貢瓷進貢給皇室使用。“秘色”二字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認為是皇家專用瓷,秘不示人;還有一種解釋是製作材料和工藝人們不得而知。
-
3 # 金石齋glf
相傳,在唐代,有一種叫做“秘色瓷”的瓷器,這種瓷器除了皇室成員之外,其他任何人無權享用。凡是有幸見到“秘色瓷”的人,無不為它的美侖美奐所傾倒。要燒成這種瓷器,必須使用一種秘密配方。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這個秘密配方和這種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千百年來,再也沒有人親眼見過“秘色瓷”。人們只能在古人零星的詩賦中,想象它的神奇美妙。傳說中的秘色瓷和那個神秘的配方真的存在嗎?
“《全唐詩》中陸龜蒙《秘色越器》詩文記載 ”
這是我們目前能找得到關於秘色瓷最早的文獻記載。千百年來,“秘色瓷”三個字一直活躍於才華橫溢、神情飄逸的詩人筆下。作為朝廷貢品,身價與珍寶、絲綢一樣高貴。五代十國時期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把燒造秘色瓷的窯口劃歸官辦,命它專燒貢瓷,且下令“臣庶不得使用”至於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樣,秘而不宣,後人也只能從詩人的詩詞裡感受它那謎一般的美麗!
什麼是秘色瓷
秘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簡稱“秘瓷”。 秘色瓷是越窯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的瓷器精品,因其製作工藝秘而不宣得名。所謂“秘色瓷”,實為唐、五代之際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個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術上難度極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差甚遠。要想使釉色青翠、勻淨,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超的技術一定是秘不示人的。那麼,到底“秘色瓷”是怎樣的?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其實它一直是一個迷?
越窯八稜秘色瓷瓶
關於“秘色瓷”的定義在學術界的幾種說法:
秘:
(1)“秘”字所指器物,皆與皇帝或宮廷有關,且“秘”、“珍”、“奇”三字含義相通,於器物名稱前,往往用“秘”字。如“秘籍”、“秘玩”、“東園秘器”等。
(2)“秘”字取義:秘不外宣。宋人趙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有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記載。
(3)“秘”字是和一種叫做秘草的植物有關。因為秘色瓷的顏色是仿照秘草的顏色而製作的,故取“秘”字。
色:
“色”字,唐代作“等級”、“品類”之分類用法,如文獻記載所說“上色沉香”、“上色金”、“上色甚好紙”、“中色白米”、“頭色瓶”等。
越窯五瓣葵口秘色瓷盤
越窯 和秘色瓷的關係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溪、寧波等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飲茶風尚又影響了越窯青瓷的型制。
越窯自東漢開始生產,經三國、兩晉、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續千餘年,經歷了創造、成熟、發展、繁榮和衰落幾個大的段落,它是中國南方青瓷生產的重要產地,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三國時期的越窯產品,胎質堅緻細密,胎骨多為淡灰色,釉層均勻,釉汁潔淨,早期紋飾簡樸,紋樣有水波 弦紋、葉脈紋。晚期裝飾趨向繁複,出現斜方格紋,還出現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兩類。 三國 越窯青釉鏤空薰(細部)紋、弦紋、葉脈紋。晚期裝飾趨向繁複,出現斜方格紋,還出現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兩類。西晉西晉越窯瓷業劇增,瓷業漸趨繁榮,這時所制青瓷胎體較厚重,胎色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層厚潤均勻,釉色以青灰為主,裝飾精緻繁複,用刻劃、堆塑等裝飾手法,後期出現褐色加彩的裝飾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隨葬用品為主,燻爐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產品。
東晉中期以後,越窯青瓷多為日常用具,如燭臺、燈、盆、缽、盤碗、壺、硯等,造型趨向簡樸,裝飾簡練,紋樣以弦紋為主。在東晉晚期出現的蓮瓣紋,在南朝時成為越窯青瓷的主要紋飾。器物上裝飾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為主,胎、釉分為兩種。一種胎質緻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種胎質粗松,呈土黃色,外施青黃釉或黃釉。
唐、五代時期是越窯發展鼎盛時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謂的“秘色”瓷,更是當時越窯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產品。 唐代的越窯青瓷,深得當時的詩人喜愛,不少詩人都描述和歌詠過越窯青瓷的美,如陸龜蒙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詠秘色瓷器》)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雲"(《貢餘秘色茶盞》),就連日本明治時期的日本人石川鴻齋也曾作詩讚頌餘姚上林湖的越窯瓷器":上林之窯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罷。遺珍誰得雉雞山,久埋土中猶未化,餘姚沈君藏一瓶,釉色瑩澈凝貌青。相攜萬里來扶桑,割愛貽我何厚情┅┅"。五代越窯青瓷胎質細膩,胎壁較薄,表面光澤,胎色呈灰或澆灰色,釉質腴潤光亮,半透明,釉層薄而勻,釉色前期以黃為主,後期以青為主。裝飾初期以素面為主,後期堆貼尤其是刻花大為盛行,題材多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藝術形式多種多樣,藝術風格豐富多彩。
至於秘色瓷器生產的下限,文獻有跡可尋。入宋,吳越國於開寶二年(969年)、開寶六年(973年)分別進貢“秘色瓷(窯)器”但太平興國元年(976年)以後所貢瓷器多記為越器或瓷器,已不使用秘色瓷(窯)器的概念。
關於越窯,還有一點需要說明,越窯青瓷在晚唐五代時被稱為“秘色瓷”。這從唐代幾位詩人的詩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記載。但“秘色”之說,在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秘色”一說,缺乏實物支撐。在1987年,終於解開了這個謎。1987年,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唐代地宮中出土了唐懿宗用來供奉釋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時出土了記錄這些器物名稱的石刻“物帳”。據此物帳,專家們斷定該地宮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傳說中的所謂的“秘色”瓷,從而揭開了“秘色”瓷的謎底。關於“秘色”瓷也有兩說。一說是廣義的,越窯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說是狹義的,越窯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稱之為“秘色瓷”。狹義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窯中燒製的供御之物。
秘色瓷的重現人間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遺址的重大考古發掘成為解開秘色瓷之迷的重要轉機。法門寺地宮不僅出土了13件越窯青瓷,同時出土的《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賬》碑,明確表明這種越窯青瓷就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千古之謎終於有了答案。地宮還出土一件越窯青釉八稜淨瓶,與衣物賬碑記載的13件秘色瓷特徵一致,因此,也被認為是秘色瓷。由此,秘色瓷有了可資參考的標準器。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標準器確立之後,與之相同的青瓷得以認定為秘色瓷。從考古發現來看,出土秘色瓷的遺址均等級較高,如五代吳越國錢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後陵、北宋周王趙祐墓、遼陳國公主墓、遼聖宗貴妃墓等,都是皇室或王室成員墓葬。這顯示出秘色瓷是跨越民族和族群使用的瓷器,也證明了秘色瓷進貢宮廷的“貢瓷”性質。就這樣,大批的秘色瓷“復活”了。在九至十一世紀是一種“國際性”的高品質瓷器。大量王室陵寢墓葬中的發現明確表達著秘色瓷的特殊地位,結合文獻記載,可知秘色瓷確實是進貢給皇帝使用的瓷器。
秘色瓷的產地是哪裡?
在法門寺地宮的14件秘色瓷被發現後,關於這批器物的燒造地點的疑問便浮出水面。陝西鼎州窯佔盡地利優勢,而且陸羽《茶經》中亦有明確記載。難道非要捨近求遠,像“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所說,將遠在三千里之外的越窯瓷器請到唐長安的法門寺內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這批秘色瓷出自存放皇室所屬作坊製品和各地貢物的內庫。《新唐書-地理志》中記載著有資格為宮廷進貢瓷器的窯場只有邢窯和越窯兩個,且只有越窯是進貢青瓷的窯場。第二,1977年在上林湖吳家溪曾出土過一件青瓷墓誌罐明確記載了上林湖地區存在貢窯。第三,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九《窯器》條中記載了眾多文獻直接點名秘色瓷為越窯生產。
在明嘉靖的《餘姚縣誌》甚至點明瞭秘色瓷的燒造地點,其指出“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時置官監窯”。
“浙江省寧波市上林湖秘色瓷窯址”
2015年10月份至今,透過對慈溪上林湖後司岙窯址的考古發掘表明,後司岙的秘色瓷產品以碗、盤、缽、盞、盒等為主,亦有執壺、瓶、罐、碟、爐、盂、枕、扁壺、八稜淨瓶、圓腹淨瓶、盞託等,每一種器物又有多種不同的造型,如碗有花口高圈足碗、玉璧底碗、玉環底碗等,盤有花口平底盤、花口高圈足盤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器基本上都可以在該窯址中找出相同的器物。
秘色瓷為什麼這麼珍貴?
在古代,秘色瓷就是皇家特供,生產量少,到了現代,儲存下來的就只有法門寺的14件。
秘色瓷向來都是一個匣缽裡只裝一件器物,絕不可能採用疊燒,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釉面的光潔。在燒製完成之後,要將密封的匣缽敲碎,才能得見成品的真容。這匣缽胎質細膩,與瓷胎十分接近,並且無法重複使用,燒製成本極為高昂,也決定了秘色瓷在當時不菲的身價。
北宋建國。之後,作為北宋唯一官窯的汝窯後來居上,從而結束了秘色瓷自中晚唐至北宋中期作為“御瓷”的歷史。在紹興元年和四年為南宋皇室燒造的明堂祭器,成了越窯最後的輝煌。
-
4 # 武定府瓷藝王積強
秘色瓷是唐五代浙江上林湖後伺岙窯址考古發現,發門寺地宮出土14件淘瓷文物得以正實,其製做工藝複雜,器物型體秀美,釉色溫潤,是一種特有的瓷藝配方製做,所以就叫秘色瓷。
-
5 # 南孔古藏
秘色瓷是指唐宋時期,越窯青瓷中製作精美的瓷器,有碗有瓶有盞有枕等,特別上世紀八十年代法門寺出土了有明確記錄的眾多秘色瓷器後,秘色瓷就更深入人心。
-
6 # 周弋
秘色瓷即碧色瓷,越窯精品青瓷的代名詞。有詩為證,”九秋霜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碧色來“。秘色瓷,或青色或綠色或碧色或翠色,從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實物可見一斑。秘色瓷有秘密嗎?不是的!秘色瓷,秘,亦讀碧音,即碧的代用字,這有可能就是古代文人在故意賣弄文辭吧!比如,文書,古人亦寫作”文蔬”?總之,秘色瓷不是秘密,而是碧色的由來,秘色瓷就是越窯青瓷。
回覆列表
香薰,即燻爐,既可放置檀香、雲香,用以祭祖禮佛,驅魔避邪,清腦提神,淨化居室,也是造型高雅華貴的陳設器。
南朝人謝惠連《雪賦》雲:“燎燻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中國薰香的習俗由來已久。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唐代大詩人陸龜蒙對越窯青瓷的描述入詩入畫,讓人神往。越窯青瓷以其“捩翠融青”的釉色,深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青睞。
而今,這些越窯青瓷歷經歲月的洗禮,更加沉靜溫潤,它們就如中華民族五千年璀爛文明史中的一個顆明珠,在人類發展進步的長河中彰顯著我們祖先的自信、優雅和從容。
秘色瓷是王家貢瓷,是在唐代至宋代進貢宮庭用器。秘色瓷87年法門寺考古,解開了越窯秘色瓷原來真面目。大家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