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知先生
-
2 # 歷史天天談
名家的思想,現今流傳下來,且廣為人知的,簡單概括,不外乎是一種辯證法。
即透過不同的角度,如對事物的形與名,即事物的概念及實體的差別,辯證的認知事物。
如名家代表人物公孫龍所提出的‘白馬非馬’說,就是典型的形名辯證。
簡單來說,就是馬包含白馬,而白馬不能夠完全代表馬。
馬是對一種物體的統稱,不管它們的實體有顏色,大小,高矮等等區別,只要符合馬的形象定義,就都可以被稱為馬。
白馬,是特指白色的馬。
所以,從事物概念出發,白馬非馬。
又比如名家另一位代表人物惠施,他所提出的‘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等論題,都是採用不同的認知角度,辯證的認知事物。
如前者,我知天下之中央,就是因為空間是無窮盡的。在平面的空間中,任何一個點,都可以是中心點。
所以,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是天下的中央。在地球儀上選擇任何一個點,以其為中心,將它延展開來,此點到任何一邊的距離都相等。
又如‘天與地卑,山與澤平’,就是因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天地、山澤,所看到的畫面、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如眺望遠方,天與地就非常的接近,卑,就是接近的意思。
站在山頂,俯視山腳,那麼山與澤也是趨近於一個平面的,所以說‘山與澤平’。
數學中,線與面的關係
-
3 # 鄺斌3
謝邀,名家思想在於名實之辨,通俗說就是概念的確定。。。。為此使用邏輯,推理等手段到了當時的極致,以致留下白馬非馬的無聊論斷,由於過於嘴炮,搞到聽者(多是君王之類高大上)通常不能從中得到實際的東西,使之打入凡塵,隱眠於各家。但正因打落凡塵,於是常有星火閃閃,例如家庭中的鬥嘴,朋友間的抬槓以及父母和幼兒間的較真。。。。。。可謂最接地氣,時刻使用的思想。。。。。常與老人,藥箱並稱為家中三寶,其居位首。。。。
-
4 # 肥嘟嘟的小不理
這個問題很適合我來回答,因為和女票都寫過關於名家的論文。
名家淵源就名家這個概念的出現時期而言,屬於西漢司馬談提出的六家學派之一,《史記》和《漢書》都傾向於以孔子為六家之始,故而名家也不例外。
現代學者一般也認為名學始於孔子。另一說為鄧析,但鄧析這個人具有名學思想實不可考,未嘗不像《管子》一樣為戰國中後期人所偽託之作,傳世本《鄧析子》一看就是後人拼湊而成的偽作。另如田、兒之人,《戰國策》、《韓非子》所載簡直可說荒誕,如說二人首提白馬非馬一說卻沒有任何旁證,又如蘇秦所言“刑名之家皆言白馬非馬”,更是近於妄言。
就現在可考的名家學者來看,主要指惠施和公孫龍子。若說到名學,那麼墨家後學和荀子也很有貢獻,諸子百家或多或少有所涉獵。
名家特點惠子合同異,公孫龍子離堅白,這是馮友蘭先生提出來的,至今為學界所認同。而古人對此並不加區別,相應比較含混。
惠子是個比較特別的人,孟子不喜別人稱讚他為雄辯,惠子卻以雄而自居。《莊子·天下》記載了惠子的歷物十事,命題記載的比較多,但由於沒有詳細的說明,有些命題的解釋至今爭論不休。
公孫龍子主要有五篇著作傳世,有人以為是殘本,有人以為是全本,加上一篇漢朝人記載公孫龍子言行的作品,現傳世本一共六篇。
名家學說處於戰國中後期辯論思潮盛行的年代,從孟子的諸多辯論來看,當時可能有主客雙方進行辯論的專門場合,而公孫龍子的成名就源於此。
邏輯學傳入國內後,以邏輯學來解釋名家的方法體系和學術成果日趨豐滿,也有人從形而上的角度對公孫龍子展開研究。
-
5 # 五花肉wd
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子想到了準備考研那段時間學習中哲的內容,名家思想還清楚的記得放在了第二章裡。
可以說名家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邏輯辯證的一個早期表現,名家非常注重邏輯性和辯證關係,但是出於當時思維和環境上的侷限而導致一些錯誤結論的出現,但對於那個時代來看還是有積極影響的。
名家思想中最為人熟知的就屬惠施的"堅白論"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名實論"。在惠施看來一個石頭不能同時包含白和堅硬兩種屬性,認為只有白石或者堅石,這裡他就忽略了事物的聯絡,把兩者割裂開來。從現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來看是缺乏聯絡觀的,是片面的。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是說認為要找馬,那麼什麼顏色的馬都可以,但是要找白馬,那麼黑馬、紅馬等其他顏色的馬都是不可以的。在這裡實際上是沒有搞清楚種和屬的關係,從而犯了這種泛概念的錯誤。"名實論"也是如此,可以說是對他"白馬非馬"思想的延伸,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來看,這些都是孤立分裂的,沒有把握本質,忽略了一些要素。
名家思想語言比較繞口晦澀,但是結合馬克思主義內容來看,是可以對應起來的,也相對容易理解。名家思想對於當時一種辯證思維的出現具有進步性。
-
6 # 有得觀史
名家其實還可以叫詭辯家,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叫公孫龍,就是名家代表,他有個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一次,他騎馬過關卡,關吏說,馬不準過。公孫龍說,我騎的是白馬,白馬非馬,於是騎馬就過去了。
白馬怎麼就不是馬,這顯然是詭辯。公孫龍是名家的代表,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名家就是詭辯家。
關吏和名家辯論,關吏顯然不是對手。那怎麼才能制止公孫龍的馬過關?關吏可以用手指著公孫龍的馬說,這個不準過關。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公孫龍的軟肋,使之無可辯駁。
“這個”專指馬的本體,是實際存在。而馬也好,白馬也好,黑馬也好,都是馬的代號,是名字,是後加的東西。名家其實辯的就是“名”和“實”,解決的就是名和實的關係問題。
知道了這個,我們就可以清楚,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看似是個悖論,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不但白馬非馬,馬也可非馬,我們完全可以把馬叫驢,叫豬,或者叫狗,叫什麼都可以,都沒問題。可見當年趙高指鹿為馬也沒問題。
這理論太離經叛道了,這不純是混淆是非嗎?其實,問題出在大家已經約定俗成了,公孫龍不按約定來,才造成混淆視聽。名家的任務就是弄清名和實的關係。弄清名實關係需要辯論,弄清了名實關係才好辯論。
那名和實是什麼關係?還拿馬來說事,一個人閱歷有限,馬的種類很多,顏色也很多,而你見過的有限,你就可以聯想,白馬、黑馬、紅馬、蒙古馬、汗血馬、的盧馬、赤兔馬,反正你心裡清楚,長那型的都叫馬,你可以放飛想象,還可以超越想象。比如你沒見過藍色的馬,你也可以想象有藍色的馬存在。這就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想象之外的存在。
想象之外有存在,想象之內還有沒有存在?還是拿馬來說。一天,一個人牽一匹大“馬”從你跟前走過,你說這馬長得真漂亮,那人說這不是馬是騾子。你心想,分明是馬,怎麼說是騾子,騾子是什麼東西?看你懷疑的眼神,那人說,騾子不會有後代。於是你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真的可以馬非馬呀!
所以,一但名被約定成俗,這個名就是不變的,而實卻是變化的,這就是名和實的關係。
如感興趣,敬請關注!
-
7 # 殘月枕夢
名家的主要思想說的高大上點就是矛盾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對立的、統一的,是普遍聯絡的!
用眼睛看石頭,只能看到白色,用手摸才知道它堅硬,可石頭又白又堅硬。看待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但這都是石頭的特性。
說通俗點就是唯心主義,偷換概念,全靠有一張伶牙利嘴。
白馬非馬?!白馬不是馬是怎麼做到的,馬是動物,白馬是有顏色的動物。就是把個體和共性區分強調!
還有子非魚安知魚子樂?別人問你魚的心情如何,你說魚很快樂,別人說我看魚還很痛苦,此時,你沒有用科學的依據證明你的觀點。你只是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不快樂呢?若別人再反問你,你還如何作答?!
名家詭辯就是今天的辯論賽,通俗講就是抬槓!
-
8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名家其實是古代訟師的祖師爺,代表人物有鄧析子,惠施和公孫龍子。
一
什麼是名家?相信大家聽過《道德經》裡的一句話:名可名,非常名。
對,這就是名家的起源,為了證明一件事是什麼的意思。或者說,試圖辯論的方式為萬物命名,定名的學問。
是不是覺得這件事很費解?名就是名,為什麼要證明,或者正名呢?
我們舉個例子:你現在面前有一個白色的塑膠杯子,我們可以籠統的概括它是杯子。
但是,這個描述其實是不準確的,首先它是白色的,其次它是塑膠的,最後它長的像杯子,所以:你面前的杯子應該是個白色的塑膠的,有杯子的外形額杯子。而不是我們籠統理解的杯子,二者其實有區別的。
而名家的責任則是透過辯論的方式,透過對事物特性進而命名的方式,最典型的案例有白馬非馬的案例,因為馬是俗稱,但是白馬的顏色是白色的,形狀是馬,所以白馬的定義和馬的定義是不同的,因為顏色不一樣。
二
請問,白馬是不是馬?請問白色的塑膠杯是不是杯子?
毋庸置疑,白馬也是馬,不管什麼顏色的杯子,其實都是杯子。
思考一下,你會發現名家其實就是在詭辯,用辯論的形式來混淆概念,顛倒黑白。
這種事情,其實是辯論,或者說詭辯最常用的方法,用事物的普遍性和特異性進行詭辯。
對,辯論是名家的基本工具。
三
很多人把名家的辯論和詭辯和縱橫家的說服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有本質區別。
辯論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這種形勢往往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經常會相互辯論。
說服呢?說服是為了用語言去說服一個人,用別人聽的舒服的方式,能接受的語言。不僅不爭,反而會順應別人的心理。
所以,辯論和說服是不同派別的不同方法。但是二者有個共性:喜歡忽悠。
四
如何理解名家的套路呢?
當你看見一個人喜歡混淆概念,試圖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以偏概全的辯論,其實就是名家的套路。
這種人其實依然隨處可見!
回覆列表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莊子》裡經常出現的與莊子交流的施惠就是戰國期間的名家代表人。惠施才思敏捷,博學善辯,長於雄辯與邏輯推理,並不像《莊子》裡表現得那麼弱。
名家注重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它相當於世界歷史上出現得最早的抽象邏輯學派。它與古希臘的形式邏輯和古印度的因明學,共同被稱為邏輯學的三大源泉。
所以,如果按現代人的思維去通俗理解,那就相當於現代的抽象邏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