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小堯茗居
-
2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康熙皇帝末年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兩樣:一是吏治,貪汙腐敗嚴重,二是財政空虛,康熙六十一年國庫僅有八百萬兩白銀!康熙想去整頓,但由於年齡大力不從心,而且“九子奪嫡”導致他沒有精力去整頓吏治!留下一個爛攤子,所以康熙皇帝就必須讓下一任皇帝去解決這兩個問題,而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是四爺胤禛!故而把皇位傳給胤禛!
胤禛繼任以後,推行強制性改革:在稅制上推動“攤丁入畝”,“廢除賤籍”,“火耗歸公”等制度;在吏治上懲治貪官汙吏,純潔官吏隊伍!
這些制度有利於增加國庫收入,而且吏治清明也充盈國庫!這時候的清朝,人口開始劇增!
雍正元年開始,雍正皇帝雷厲風行地強制性進行一場全國性大清查,主要是針對錢和糧!對於那些有所虧空和惡意拖欠的嚴懲不貸,一下子鎮住許多人,而且很快扭轉盈虧局面,一年後就有了贏餘,雍正末年存銀增至6000餘萬兩,是康熙末年的8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而且,雍正在位期間,懲治了一批貪官汙吏,讓吏治得到很全面的整飭,官吏清明的多!
可以說,雍正是清朝最勤奮的皇帝!在位13年,勤於政事,沒有絲毫懈怠,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間,每年只會休息一天,是自己生日當天,其餘每天都批閱奏章至凌晨一兩點,無論大小,事必躬親,這樣的過度消耗很快透支了自己的身體,導致最後突然暴斃!可以說,雍正皇帝真是活活累死的!
雍正皇帝用13年時間給大清一個輝煌的未來,扭轉了頹勢,在乾隆繼位的時候國庫充盈,讓乾隆有了啃老本的資本,也鑄就了乾隆六十年盛世的基礎!
可惜乾隆遠遠沒有他爺爺康熙和他父親雍正那樣的雄才大略,只是知道揮霍和大興土木,而且吏治非常糟糕,出了第一貪官和珅,但乾隆末期,大清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開始有衰亡的跡象!可後面在也沒人能扭轉這個局勢!
-
3 # 浮生半閒
乾隆盛世是雍正帝一手創建出來的,雍正帝死後留給乾隆皇帝的國庫庫銀高達近七千萬兩,成立的軍機處使皇權制度高度集中,輕鬆達到了政令合一,剔除了朝廷中所有反對的不安定因素,留給乾隆皇帝一個朝政清明的天下。
雍正皇帝在鑄幣制度上改變了前朝的銅六鉛四的俗成制度,改為銅四鉛六,基本上杜絕了利用錢幣化銅牟取暴利。實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提高了貧民種地的積極性,也改變了官紳世代高人一等的陋習。實行耗羨歸公,減輕了民眾的負擔。開展養廉銀,鼓勵官吏為官清政,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威信。創立軍機處,建立密摺制度,把權利集中在皇帝手中,加強了皇權專制。雍正帝在西南一帶實行改土歸流,實行土司制度,有力地發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雍正帝還廢除了賤籍,廢除腰斬,大大提高了貧民百姓的社會地位,有效提高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雍正帝勤政愛民,不顧反對改革的保守派的拆臺,抵制,強硬地實行了一系列維護皇權統一的各項改革措施。他經歷了康熙晚年倦政的種種朝政弊端,絕不允許自己留給兒子的江山千瘡百孔,因此辛勤操勞了十三年,終於開啟了乾隆盛世的序幕。
-
4 # 廖穎89
雍正皇帝眾所周知很勤奮,是清王朝最勤奮的一個皇帝,據說一年只休息4天,而且早上5點就上朝,為乾隆盛世奠定的基礎。雍正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康熙晚期的腐敗問題,官員效率,管控能力下降的問題得到了改善,挽救了清朝危機。雖然對於雍正的皇帝一直都有疑問,但是正面或者側面都提不出有效的證據證明皇位的來路,不可否認,雍正在位期間,一直實施改革,整頓吏治,減輕百姓壓力,鞏固了清朝統治,實行暴力的手段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可以說,如果沒有雍正的改革,恐怕就沒有乾隆盛世,乾隆屬於大樹底下好乘涼。當然乾隆自身也是有貢獻的但是總體說來乾隆應該是過大於功,就是因為雍正給他奠定的好的基礎,所以乾隆盛世才能持續那麼長的時間。清朝才能統治那麼久
-
5 # 酒翁
一直以來,當有人聊到“康乾盛世”時,我都會說道不應該是“康乾盛世”,應該是“康雍乾盛世”,對清朝歷史稍微瞭解一點的人都知道,假若沒有雍正在中間辛勤付出十三年,這個盛世能否在歷史上出現,都兩說。
我們都知道,康熙雖說是“千古一帝”,但人無完人,到康熙晚年,大清朝出現了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一個是貪官橫行,朝廷吏治腐敗,另一個就是國庫空虛,據傳,康熙留給雍正的國庫,僅有八百多萬白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多麼震驚的一個訊息。
在如此背景之下接位執掌整個大清朝,假若雍正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清朝的命運可想而知。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的第四子,年輕時,被人稱為“四爺”,由於性格堅忍,背後人稱“冷麵王”。
雍正上任以來,第一個關注的問題就是國庫空虛,其實在雍正還是皇子時,康熙就安排雍正,十三爺胤祥,會同當時的太子爺胤礽一起,核查國庫,追回官員借債虧空,在那次要不是最後太子爺胤礽的軟弱和自以為是的給自己鋪路留後,當時胤禛(雍正帝)和胤祥早就將官員虧空這事兒給料理乾淨了,也不至於到康熙駕崩,只留下區區八百萬兩白銀。
所以,雍正上任後,第一個關注的就是國庫,並再次安排十三爺允祥整理財政,同時,雍正帝自己加大對虧空錢糧官員的處分力度“凡虧空錢糧者一律革職”,在雍正二年,更是加大力度“凡事挪用金額在一萬兩至兩萬兩之間的,發配邊疆充軍,兩萬以上者,按照侵盜錢糧例擬斬”。正是在雍正帝的強硬手段下,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將康熙朝留下的虧空,給補齊了。
其次,雍正帝在位期間還推行了“火耗歸公”的改革,我們看電視劇時,經常能看到“火耗”兩個字,火耗即碎銀加火鑄成銀錠時的折耗,在康熙年間,各地官員都以火耗為名,肆意中飽私囊,雍正即位後,對此現象進行改革,最終將火耗一分為三:一份給地方官養廉,一部分彌補地方虧空,一部分留地方公用。這樣不僅減少中飽私囊的現象,也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
“攤丁入畝”,雍正元年,實行丁銀攤入田賦一併徵收的原則,改變過去按照人丁,地畝雙重徵收標準,減輕人民的負擔,但這一政策,到了乾隆年間,才在全國推行。
除了上述對經濟進行的改革,以下兩個改革,是比較小範圍的。
其一,密建皇儲,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人盡皆知,雍正身處其中,深知這種傳位的弊端,為防止自己將來老年同樣遇到此問題,雍正建立了密建皇儲的方式---將繼承人的名字寫好,放置在一個盒子中,然後將這個盒子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等皇帝駕崩後,從中取出,宣讀遺詔,確定繼承人。此招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皇子間自相殘害的局面。
其二,廢除賤籍,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裡談到此改革的由來,是因為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一次外出辦事,中間發生了一位當地女子產生的感情的事情,可最後這位女子為救他被族長以族規處死的事情,藉此事件,雍正決定削除“樂戶”籍,成為“民戶”。
以上這些則是雍正帝在位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整整十三年間,雍正帝利用自己的辛勤執政,扭轉康熙晚年的種種頹勢,使得自己的兒子,乾隆在即位後,可以有如此好的條件,國庫充盈,也得以讓乾隆有了吹噓,自封“十全老人”的機會。
我在之前的回答裡曾說過,康熙是大清的開創者,雍正是大清的守成和實幹者,而乾隆,則是大清的毀滅者,清朝的毀滅正是在乾隆年間開始。
回覆列表
關係大了!沒有雍正王朝的大力改革,沒有雍正帝的嘔心瀝血哪來的乾隆盛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20號康熙帝駕崩,雍正帝於當日即位,即位後的雍正面臨著朝廷上下反對派的壓力,皇權的削弱,已成為了雍正改變局勢大勢所趨。
作為一代帝王的雍正皇帝不甘心皇權流落到他人之手,加強皇權,改革時政勢在必行。
一,設立軍機處。 由於雍正帝的全面機構改革,原本身為議政大臣的人,都當起了皇帝的秘書。
這軍機處,在雍正以後,就是大清王朝這個巨人的中樞神經。軍機處脫胎換骨於內閣,而又不相同,是輔佐皇帝處理公務的機密所在,是先行審閱文武百官的各種奏疏,再轉呈給皇帝。
有這一制度的用意,是為減輕皇帝的負擔,提高辦事效率,分散權利集中。
雍正帝即位之初很快就意識到了內閣權力的膨脹,這對皇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重要威脅。
在康熙帝的後期,康熙帝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自己的年齡已高,還要等雍正這樣有魄力膽識的改革之君來整頓弊端。
現在更是由於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部落時有叛亂,因此清廷在大西北地區部署重兵,軍務;也就成為了雍正繼位以後頭一等的大事兒。
瞬息萬變的敵情不能直達天庭,京城與前線又路途遙遠,指揮不靈,還可保證軍機不可能外洩。 在雍正七年1729年,在隆宗門內,乾清門右側西牆根的一排小房子處設立了軍機房,專門處理西北緊急軍務,簡單稱軍機處。
雍正皇帝也會親臨軍機處召開會議,也許是雍正皇帝經歷了康熙末年的皇位之爭,為了加強保密,因此軍機處規定不許親王入值的。
二,追欠庫銀,康熙年間,朝廷與各地官員都以欠朝廷庫銀為家常便飯,不借庫銀就像丟人一樣,所以;朝廷的庫銀有將近一千二百萬兩在官員手中。 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大力支援下,雍正帝即位之初就下大力氣展開了清理欠款這一重大疾病。 在追繳國庫欠款的過程中,雍正帝與反對派進行了較量,特別是在爭奪帝位的八爺一黨為首的頑固分子。
三,重新整理吏治,整頓刑名。 對那些不稱職的官員,無論你是那一人的奴才、門人,一律撤換,親自參與朝廷科考,選拔人才,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的破格使用。
訴訟不公是康熙爺留下來的一個重大弊病,雍正帝加大了治理。
四,改革弊政; 推行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制度及攤丁入畝,雍正帝的這一改革,遭到了官僚資本的極力抵抗,當時雍正帝接手時的朝廷庫銀不足千萬兩白銀,由於官員士紳的不當差,不納糧,造成了貧富差距加大,雍正帝的強勢推行,增加了朝廷的稅銀收入。
五,改土歸流。 這一制度,加強了民族團結,形成了朝廷官員進入少數民族地區管理制度,既朝廷官員流放制度,使穩定邊疆、建設邊防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整頓旗務;
在那時的旗人是有特權的,只要你是旗人,你就有飯吃,他們有自己的旗主,有自己的土地,按人頭分發銀子,天天提一個鳥籠子,吃茶逛飯館,吹牛皮,天天惹是生非。
雍正帝在整頓旗務的過程中與頑固派發生了巨大的矛盾,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借整頓旗務只際搞了一場宮廷政變,雍正帝在十三阿哥胤祥的支援下,給予八爺黨以有力的打擊。
雍正帝的勤政,造成了他的身體健康的嚴重透支,於1735年去世,時年58歲,在位十三年。
雍正帝的即位,雖然後人有很多質疑,但是在雍正帝去世後給他的兒子乾隆王朝打下了夯實的經濟基礎,留下了庫存的銀子近六千萬兩。為後來的乾隆盛世創造了有力的條件,所以本人認為;沒有雍正帝的精心治理就不會有乾隆盛世。(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