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胖vlogs

    因為其他國家只有電影和電影業,只有好萊塢存在著一個叫做“電影工業”的東西!

    這個電影工業是什麼?是幾個好導演好編劇好演員就能帶起來的嗎?

    為什麼法國新浪潮電影提倡的是“導演中心制”、“作家電影”,而好萊塢的商業電影用的一律是“製作人中心制”?答案就是,只有好萊塢,才有嚴密、龐大、科學、傳統悠久的電影工業。

    電影工業,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大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互相之間有協作、有計劃、有配合,攝影、燈光、音效、配樂、特技、特效、服化都由非常非常專業和有經驗的一流人才完成。製片人作為整個影片的CEO存在,作為一個商人統籌全域性,導演只要管作品內容就好,術業有專攻。甚至跟新聞界的互動也是如此。

    為啥好萊塢明星的一舉一動全世界都在八卦?因為資本培養了一個叫做“娛樂八卦業”的東西,你以為明星無聊擺拍任性吸毒濫交酗酒結婚離婚撕逼都是因為他們無聊和智商低嗎?當然不是!這些東西,是電影工業的附屬工業,跟美國甚至英國強大的媒體業、網際網路業渾然一體,已經成為一個賺錢的大機器。

    再說說電影工業業內,你看,光就科幻片而言,多少次的技術進步,多少次的產業革新,都發生在好萊塢。你只看到好萊塢也有大量爛片,你只看到現在超英風潮很無聊很膩味,但縱觀好萊塢百年曆史,整個電影工業不斷推陳出新,淘汰舊的體系,建立新的體系。各種電影公司和電影人來來去去,起起落落,但好萊塢電影工業卻永遠不倒。

    為什麼?因為好萊塢的制度,實在是太嚴密了,你身處金字塔的哪一個階層,就有哪一種許可權。你在什麼位置,就做什麼事。機遇親徠了你,你就有更大的權柄,要對更多人負責,你做不好,對不起,有千千萬萬和你一樣有才華的人正等著填補你的空缺。

    這種百年磨練下來的制度,運轉非常嚴整,它不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中心,也不需要誰一聲令下,誰沒做好自己的事,票房、輿論就會讓你承擔後果,毫無例外。

    對比下中國、歐洲國家、好萊塢。

    根據答主無聊無謂的看法,中國的電影學院裡面就是對法國新浪潮電影奉為圭臬的,商業電影怎麼拍?也許並沒有很重視。

    不幸的是,歐洲的電影學院,也是這麼教的。導演既是中心,又是作者,整部電影要體現的是導演的思想,而非像好萊塢商業電影一樣是整個團隊的“工業產品”。好像只有這樣做才是對的,萬一你商業了,就是俗了,甚至錯了,因為藝術萬歲,觀眾看得懂看不懂,有沒有共鳴,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的。影評也儘量找些普通人看不懂的字來寫,也許他們覺得這樣逼格才高。

    大家有心對比一下90年代之前,和92年以後的電影世界,會發現歐洲電影看的人越來越少,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電影院已經被好萊塢商業片順利攻克。沒錯,在戛納、柏林、威尼斯,每年都有不少藝術電影提名的提名,獲獎的獲獎,但它們的觀眾是越來越少,越來越陽春白雪無人關注,連現在我們想起的歐洲電影明星,也都已經是一群老奶奶,新的明星,都誕生在好萊塢電影,或者和好萊塢聯絡緊密的英倫電影,其他發達國家,每個國家都只剩下一兩個導演的名字閃耀在世界的舞臺上。

    有人提名李安導演,但請注意,無論是李安還是吳宇森,在世界舞臺上最出名的作品都產自於好萊塢。這兩位導演的例子,正好證明了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有多麼完整和有效。

    另外,張藝謀導演,姜文導演,都有不少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的導演。因為他們的有些作品(不是每部),並不故作清高,並不嚴格去扒作家電影的路子。例如國內很多人罵的《英雄》,在我看來是本世紀內最偉大的武俠電影作品之一,當初也是遭哈維·韋恩斯坦暗算,沒有得到在北美應該得到的票房。

    但無論如何,非好萊塢的,要打進好萊塢,不在好萊塢電影工業內部生產,是很難和成熟的好萊塢電影工業作品來搶市場搶輿論關注度的。這是因為,好萊塢本身對好萊塢作品的保護是非常成熟的,排片、宣發、媒體跟進,一氣呵成。

    另外有一點,美國電影背後的資本是非常非常非常會操作的,就在商業片利潤如此高的背景下,依然有美國獨立電影發展的空間。藝術院線、聖丹斯,連戛納、柏林、威尼斯也少不了美國影人的常規性參與,美華人和美猶資本並不因為擁有好萊塢商業電影,就放棄了對其他電影領域的追求,文化輸出,意識形態輸出,佔領藝術制高點,一點兒也沒拉下。

  • 2 # 熱心市民許某

    在以前來說中國產特效電影和好萊塢特效電影比起來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沒有可比性。中國產特效就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但是這次的《流浪地球》重新整理了華人對中國產特效的認識,讓人們意識到只要把錢花在刀刃上,用心去拍,一樣可以拍出媲美好萊塢特效的電影。現在我們認識到不是我們拍不出來,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做,凡事只要用心去做了那效果肯定不一樣,這次的《流浪地球》,沒有高價的片酬,有的只是高額的特效投入和以吳京為主的演員忘我的付出,最終才拍出了《流浪地球》這部中國特效電影目前的巔峰之作。

  • 3 # 戶外旅途愛好者

    以前感覺好萊塢片比中國產片好看今幾年中國產片的崛起讓不少人看到了中國產電影的潛力特別是去年吳京的戰狼二重新整理了中國產電影票房記錄一度讓不少人看到了中國產電影的崛起。

    今年的賀歲片流浪地球又讓業界和觀眾們看到了中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突破。

  • 4 # Siscci

    中國產影片和美國的好萊塢拍攝的影片相距水平的確很大。比如說在戰爭片中好萊塢有‘大兵瑞恩’‘偷襲珍珠港’‘黑鷹墜落’‘跨境’等等許多著名的戰爭大片。而中國卻拍了很多言過其實,動作誇張,手撕鬼子的一堆垃圾片。如‘舉起手來’‘英雄之戰,’‘嗨起,打他個鬼子’‘誘敵’許多人氣不旺也不想看的電影或電視劇。當然了這些影片都是二十一初期的片子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的影片我倒覺得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進步,又好比軍旅題材方面都有些使人有追劇的節奏感。如:戰狼看了一集追二集的現象。另外火鳳凰也是如此。總體來看目前的中國產大片也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片了。好像美國也沒有什麼好的片子上市了吧。反正上不上市都和我無關,我正追著看戰狼2。忙碌的很。你們都在看什麼電影電視呢。

  • 5 # 齊齊齊44

    型別片還好,特效大片的話技術上有差距,普遍是花錢找國外工作室,但劇本導演和演員這3個只能用國內的,差距沒法彌補。中國有大片經驗的導演屈指可數,有幾個曾經嘗試拍過但結果是被網友噴的體無完膚。

    投資方面,以前是28分賬,投資1億,8千萬給演員,剩下2千萬剩下的工作人員分。現在改稅降演員薪酬後是46分賬,投1億,國家先拿走4千萬,剩下6千萬演員拿走大頭,最後再工作人員分。改完等於工作人員收入沒加,投資方回本更難,演員收入降低,電影業發展變得更難,唯獨國家獲利。所以現在從業人員和投資更願意轉向網路劇,因為稅低。

    總的來說國內電影沒必要和好萊塢比搞什麼大片,各國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就比較適合走型別片路線,這點南韓做的比較好,應該多向南韓學習

  • 6 # 泡泡電影會

    是的,很大!

    但是我們已經有2001年開始,電影正式商業化,從原來的差距巨大,,到現在十幾年的發展已經變成很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2001年之前,我們的電影制度是規劃經濟,不是市場經濟。那時候的電影是由XX製片廠、文化相關部門領導制定內容、計劃、演員來拍攝的,並非由市場、老百姓的喜好來主導。在60-90年代,雖然我們誕生過一些優秀的電影,但總來的說,電影工業並沒有什麼發展。

    而好萊塢電影工業商業化已經近百年了。

    在2001年後,我們的電影工業開始發展,這個時候和好萊塢差距至少30年以上。而經過20年的發展,我們自己電影工業雖然已經開始累積到經驗、人才,但到2019年的今天,個人認為我們和好萊塢電影工業差距已經縮短到10-15年左右。

    為什麼呢?

    第一、型別

    好萊塢電影是種類是百花齊放的,只要不是恐怖主義、反人類等極端題材的,記過分級基本都可以上映。所以我們能接觸到《吃人魚》《電鋸驚魂》《死神來了》等恐怖類題材,也能接觸到《驅魔人》《反基督》類宗教題材,有《漢尼拔》《沉默的羔羊》等犯罪類題材,更有《13號星期五》《鬼娃回魂》等鬼怪題材,而這些題材,我們都沒有。

    好萊塢常見的型別至少有8-9類,科幻、恐怖、奇幻、喜劇、懸疑、宗教、驚悚、犯罪、動畫、戰爭。而下劃線型別我們能拍的,是不是有差距?

    電影題材有廣泛的型別,才可以累積到不同型別人才和經驗,我們一直以來型別過於偏少,或多或少造都影響發展的速度。

    第二、盈利

    好萊塢一部電影的盈利,基本比例是4:3:3左右。

    第一個4字,是電影全球票房收益,大約佔總收入的40-50%。

    而我們今天的電影,基本全靠票房收入,而這個票房收入還只能限制於國內及港臺地區,能全球公映的中國產片,僅屬於少數。對比好萊塢,後面有將近50%的收益,根本摸都摸不到。

    第三、特效

    我們先看看2017年全球TOP20票房的(因為2018還沒出來!)

    怎麼樣,裡面除了一部《小丑回魂》對電影特效依賴較少以外,就是《戰狼2》屬於中國產片了。其餘18部電影都需要強大的電影特效作為支撐的。更有科幻、動作、動畫三個題材則佔據了85%的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電影成功與否,和背後特效支撐有多大的關係。很多人會說,《寶貝老闆》《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動畫片都算特效嗎?

    只能簡單告訴你《尋夢》《神偷》那些技術,能把《流浪地球》比下去,這裡就不扯遠了。

    科幻,我們至今能拿出手的就僅僅是今年《流浪地球》一部,好萊塢科幻片能拿出手的科幻片則多不勝數!

    《流浪地球》的確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代表中國科幻電影由零至一的重大突破。

    《流浪地球》在電影技術上,最多能對標的是《後天》(2004年)這個級別特效。導演郭帆自己也說過,這個電影雖然代表中國當下特效的標杆,但至少和好萊塢差距10年以上。

    我們要認清自己差距有多少,才能追上好萊塢的。

    第四、幕後團隊

    這裡收集一下資料再補充完善一下。

    主要講講比如電影配樂,音效等。以當下最具水平的《流浪地球》來說,其背景音樂、音效不要和《婦聯》《星戰》等A級製作對標了。和標準化好萊塢B類製作,這些還有能感受到差距。特別是《流浪地球》中是在上海冰原中幾段音效,總是力度不夠的感覺。BGM更加不用說,起不到對影片氛圍昇華的作用,叫做聊勝於無。

    大家回看一下,《石破天驚》盜取VX毒氣彈,《加勒比海盜1》海盜對戰,《碟中諜》執行任務,那幾段著名音樂馬上在腦海出現了,這些音樂,都給電影起到昇華的作用。

    第五、編劇\導演\演員演技

    待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隱形門怎麼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