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看秋風999

    京劇樣板戲之所以讓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那個年代整天只有樣板戲才能不斷在廣播中播出,有點兒類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味道——聽也聽會了;

    其二,樣板戲,能夠成為樣板,確實是下了一番大功夫;十年磨一劍,成劇本、演員、唱腔的設計、燈光等等方面力求精益求精;

    比如說《沙家浜》吧,其京劇樣板戲改編的基礎上滬蘆蕩火種》;京劇演員當時都是“角兒”,經過這些人從來都沒有飾演過現代人物,但是經過一番體驗生活後,成功大塑造了包括阿慶嫂、胡傳奎——刁德一等一眾人物形象。

    至於唱腔特別是上述三人的“智鬥”更是堪稱經典;是現在各種綜藝節目或者晚會的保留節目;也是京劇樣板戲票友們的最愛。

    還有大膽突破的《交響樂智取威虎山》;由於西洋樂器的加入,徹底顛覆了“京三樣”對京劇唱腔的伴奏;尤其是劇中人物楊子榮的《打虎上山》前奏的一段圓號獨奏,恰如其分的演繹出楊子榮“穿林海,跨雪原”的畫面。

    還有世界頂級鋼琴家殷承宗的鋼琴伴唱《紅燈記》;將西方的樂器之王鋼琴與現代京劇相結合,也是當時文藝工作者的大膽嘗試;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可惜的是,京劇的改革到後來戛然而止;京劇舞臺又拱手讓給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樣板戲被認為是離經叛道,不倫不類遭到了京劇業內人士的摒棄;在所謂迴歸京劇傳統的同時,沒有能夠容得下樣板戲中的精華。樣板戲,那也是一代人對辛苦努力,一代人的幸福回憶。

    李玉剛載歌載舞演繹《梨花頌》被京劇權威怒斥;你還能夠指望京劇能夠有什麼突破?“京歌”比“京戲”更加容易吸引年輕觀眾,這是不爭的事實。

    只有改革,借鑑樣板戲的套路,京劇才有活路。

  • 2 # 新霽看戲

    1.京劇樣板戲是京劇的一部分屬於一種革新吧,傳統京劇博大精深沒有較深的瞭解真的很難懂,傳統京劇唸白用的是中州韻湖廣調這個大多數人是聽不懂的而樣板戲突破了這個傳統運用了些現代普通話所以沒有聽過傳統京劇的人當聽到樣板戲一下子就聽懂了。

    2.樣板戲伴奏運用了西洋交響樂,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京胡的意境。

    3.樣板戲的唱段用了很多民歌元素大家唱起來比較容易而傳統京劇的唱段講究的比較多要字正腔圓難度老大了。

    4.傳統京劇舞美呢基本都是一桌兩椅也就是象徵性,樣板戲就不一樣了比較寫實,總體上來說就是樣板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5.在特定時期吧大家也沒法接觸到其他的藝術形式所以樣板戲一下子就叫響了,是一代人的烙印。

    也許你不是真正的不喜歡京劇,只是不夠了解,我也是從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開始一點點喜歡上京劇的,可以先嚐試一下傳統京劇實在接受不了也沒有關係,至少傳統京劇很過癮而樣板戲很帶勁。

  • 3 # 我喜歡剃光頭的小姐姐

    樣板戲的唱段有三個特點,所以令人喜歡,擊節跟唱。一是唱段唱詞合轍押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耳熟能詳,形象生動、惟妙惟肖,耳聽口唱,躍然紙上。二是唱段唱得抒情、聽來悅耳,來自生話、深入戲中,塑造正面形象、高唱英雄讚歌,弘揚優良傳統、繼承革新創造,寓教於唱詞之中,表現在激越豪情之上,聽唱之下,得到藝術享受,激發奮鬥精神。三是唱段設計精闢,神形兼備,紅線穿珠,珠落玉盤,字正腔圓,精益求精,達到了完美的藝術刑式與高揚的政治標準的統一,具有向上的審美藝術和審美方向。當然,由於樣板戲打造於特殊時代,難免帶有特殊的痕跡。無庸諱言,樣板戲唱段,不愧為精品之作,精緻之作,精闢之作。故那一代人,雖然不怎麼喜歡京劇,但非常喜歡唱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複試被問興趣愛好怎麼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