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月嫂燕子姐
-
2 # 不想長大56605
積食是指小兒飲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病,積食主要表現為,腹部漲滿,大便乾燥或酸臭。時間長了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預防積食,這個要看寶寶對奶的需求,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有時候寶寶哭也是他發洩情緒的一個途徑,而不是餓了。
另外,媽媽飲食要注意,忌吃辛辣,油膩,冰冷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平時要給寶寶喝些溫水,注意保暖,如果調理飲食不管用,就要用益生菌調理寶寶腸胃了。比如媽咪愛之類的可以治療寶寶積食。
-
3 # 糖果媽媽
積食可以說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了,一般寶寶積食後會有如下表現:
1、胃口變小,並不熱衷於進食。
2、睡眠質量變差,總是翻身,有時還伴有咬牙的現象。
3、寶寶經常哭鬧,有時找不出哭鬧的原因。
4、寶寶的鼻樑兩側發青,舌苔有白色厚積物,並且撥出的口氣中含有酸腐的味道。
當寶寶出現上述症狀時,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積食。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積食了該如何解決呢?
1、調整飲食結構。
不論多大的寶寶,當發現有積食的現象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寶寶調整飲食結構。還在吃母乳的寶寶就需要媽媽做到均衡營養,少吃些油膩高鹽高糖的食物,多吃些蔬菜水果,同時也要少喝一些油膩的湯水。同時,在餵奶的時候,可以適當拉長一下餵養的間隔,也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有時候小寶寶的哭泣還可能是由於無聊、肚子不舒服等問題導致的。
2、協助寶寶做運動。
做運動也是解決寶寶積食的一個方法,還在吃吃母乳的寶寶還未滿六個月,無法自主的進行一些運動,那麼就需要家長幫助寶寶做被動操,或者是替寶寶按摩一下肚子,幫助寶寶運動,進行消食。針對於積食的寶寶,媽媽可以替寶寶揉一下中脘穴。
3、藥物治療
當前面兩個方法都無法解決寶寶積食的問題時,就需要家長帶著寶寶到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藥。
-
4 # 果果媽育兒經
寶寶積食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吃多了,再加上腸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沒有消化吸收,就導致積食了。不知提問者的寶寶多大,有沒有新增輔食,所以我從兩方面來說說寶寶積食後應該怎麼辦?
第一種情況,寶寶目前是純母乳餵養中。
這種情況很好處理,本身母乳就是寶寶的最佳食品,好消化吸收,如果還導致積食,那麼就減少奶量。
首先,媽媽可以減少一到兩餐奶或者每餐奶減少量,讓寶寶餓一餓,減輕寶寶的腸道負擔,待寶寶正常後再恢復奶量。
其次,多喝點水,用水來代替部分奶,讓寶寶身體不缺水,也有利於腸道的疏通。
最後,適當按摩和運動。媽媽每天順時針按摩寶寶肚子三到五次,每次五分鐘左右,嬰兒操早晚各做一次,這樣促進腸道蠕動消化。
第二種情況,寶寶以母乳為主,但新增輔食了。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多半是輔食過量、製作不細膩、吃了易過敏食物造成,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樣處理。
首先,減少輔食一頓,改為少量母乳或者水果替代,或者不吃,原則就是要讓寶寶餓一餓。媽媽們不用擔心,寶寶一兩頓不吃沒關係,反而有利於消化。
其次,飲食清淡,好消化吸收,比如粥、麵條或者米粉,加一些蔬菜葉就好了,不要吃肉類以及比較硬的食物。
第三,多喝水,飯後運動以及媽媽按摩肚子的方式促進腸道蠕動。
最後,吃輔食時慢嚼細嚥,拉長吃飯時間,不可邊吃邊玩或者吃的太快,沒嚼爛就吞了。
俗話說三分飢與七分寒,是很有道理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強喂寶寶食物,寶寶是否吃飽,他自己知道,哪怕餓一兩頓孩子也沒多大影響,但是吃多了就容易積食,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不要給寶寶吃的過多,吃的多與少讓寶寶自己來決定。
-
5 # 新手媽媽成長記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太容易積食,除非媽媽吃的太過油膩或者給寶寶吃的後奶過多。
給寶寶吃的時候換邊吃,不要讓寶寶吃一個吃太多後奶。
另外給寶寶按摩肚子輔助他消化。
實在不行在考慮餵食益生菌或者其它藥物。
祝願寶寶早日康復!
-
6 # 芝士媽媽厭奶和積食區別:
生理性厭奶:母乳餵養的寶寶任何階段都可能會發生厭奶,一般在3-8個月比較常見。寶寶可能找不到任何原因,就是奶量下降,但是隻要寶寶整體的精神狀況良好,體重按照生長曲線穩定增長,那麼通常無需過度擔憂。
積食:寶寶除了不吃奶,還伴有比如口氣、脹氣、大便臭、大便有奶瓣、舌苔白厚等症狀。
生理期厭奶怎麼辦?1、 在寶寶飢餓的時候餵奶,不要強迫寶寶;
2、 媽媽要仔細回顧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改變,比如食物、生活方式等;如果寶寶的厭奶與生活的改變出現在相同時間,可以嘗試恢復至從前的規律;
3、 在安靜的環境中哺乳,減少情緒干擾;
4、 更換新的哺乳姿勢;
5、 哺乳前先安撫寶寶,比如哼唱,輕搖或者按摩等;
6、 哺乳時抱著寶寶稍稍走動,邊走邊拍舒適的進行哺乳;
7、 讓寶寶銜吮吸手指或者奶嘴,然後不經意間換至乳頭哺乳;
8、 寶寶咬乳頭,儘量不要反應過激;咬乳頭時,可以將手指伸入寶寶口腔來中斷吮吸;
9、 把寶寶放在媽媽胸口,肌膚接觸,可以引起寶寶主動哺乳的需求;
10、 在兩餐之間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
積食怎麼辦?1.不要逼著寶寶吃;
2.選擇易消化的食物,肉類可暫停;
3.可在輔食中加點磨成粉的雞內金、或者煮點陳皮水、或者吃點蘋果、葡萄柚等水果,一歲後還可吃點山楂;
4.多做順時針方向腹部按摩;
5.補充益生菌調理,因為益生菌可分泌消化酶,促進蛋白質、脂肪等消化與吸收;
6.適當捏脊;讓寶寶俯臥,媽媽在捏之前先塗抹一點潤膚霜,自下(長強/尾椎骨)而上(大椎)沿著脊柱兩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將面板輕輕捏起,每捏三下,再將皮提一下,一直推到頸部大椎。每次重複做3-5次,每天2-3次。
7.做從虎口方位沿食指向指尖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
7 # 媽寶成長
謝邀!寶寶食積了,原因有幾種,但我不是專家,只給參考意見!第一種最常見,各位寶媽因為工作忙或生活節奏過快,出門前不管寶寶是餓是飽,沒什麼時間觀念,直接把寶寶餵飽,讓寶寶或太餓或太飽,造成寶寶消化系統不良,容易積渧!第二種是寶媽工作忙不能在家照顧寶寶,讓家裡老人幫忙看護寶寶的!老人家心疼寶寶,只要寶寶哭就絕對給寶寶進食,食物種類多樣化,也不會理會寶寶能不能消化!平時寶媽只要多留意,寶寶拿到手裡的東西,都要放嘴巴里嚐嚐才用來玩的!寶寶食物多樣化會引起消化不良,就會積渧!第三種就是寶媽的問題,寶寶還在吃奶時,如果寶媽不懂戒口,什麼都吃!寶寶就會隨著寶媽的身體變化而吸收營養!比如一段時間寶媽吃的是煎炸燉的補身食物,餵奶給寶寶時,寶寶吸收到的就是熱氣上火的營養!寶媽吃過煎炸燉的食物後又想下火,就吃比較性涼的食物或者喝涼茶等等!這是不允許的,因為寶寶體質比不上大人,寶媽透過奶水引起寶寶身體消化不良,也會積渧!第四種令寶寶積渧的原因是,現代寶媽很多都會儲存奶水,因為平時工作或生活需要外出,很多寶媽都會提前擠下母乳放冰箱裡,等寶寶餓了就讓老人或家裡人餵養寶寶!寶媽們想想,什麼食物放在冰箱裡會保障營養不失?我只知道食物放一段時間後就會變質,不管是冰箱還是其他方法,食物都會變質!冰箱靠什麼來保鮮!凍了之後再加熱給寶寶吃,不但有沉澱物,更加沒營養,而且更能讓寶寶食積渧,護理寶寶聽專家的也只是書上搬弄,需要聽從有經驗的寶媽們意見!寶寶積渧了,我當時也是聽從老人家的意見,定時給寶寶喂點溫開水或者在奶水裡加點小兒涼茶,更加要求寶媽多注意身體,寶媽身體熱氣上火或過於寒涼就別喂寶寶奶水了!而且寶寶食積後會很不舒服,肚子鼓漲有點硬,還不停的哭!寶媽們多點留意,如果這樣情況就喂點水或涼茶,還有一種是可以喂一點香蕉汁,香蕉通便消渧,榨點香蕉汁也可以!好了,呆萌就知道這些,不知能不能幫到大家!謝謝
-
8 # 星河MilkyWay
我家寶寶在一個多月的時候就是積食了,粑粑臭,不停地吃奶,脹氣,放床上就哭,不停地找奶吃,吃到了又哇哇大哭,不吃還是哇哇大哭。邊哭邊找奶頭。然後我抱著他睡了幾天,吃了益生菌就好了,做排氣操,就好了,後來吃奶間隔不規律後有一點,但是我沒有管他,他自己就好了!
最重要的一點“他不停地找奶吃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吃太多,一定要想辦法讓他兩次奶的間隔多一點!”我為了讓他間隔多點,那幾天都是抱著他睡的,他可以抱著睡三個小時!吃奶間隔就拉長了。如果他要是沒有到吃奶的點醒來,要吃奶的時候夾住奶頭,有時候寶寶只是想安慰自己,吃的不是奶水,而是奶頭!
-
9 # 貴州小會
當發現寶寶有:厭食,煩躁 睡不安穩,就要注意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這裡的積食主要分,乳食積滯,就是餵母乳的這種,還有就是食物積食,像吃了糯食這種,肉吃多了也會,像一歲的這種寶寶,沒有長咗牙,喂點湯泡飯,也吃得了,就是容易積食。
發現寶寶積食過後,第一時間給寶寶做推拿,推拿的穴位有,分腹陰陽、揉中樞、雙天樞、然後再給孩子清補脾,揉足三里,捏脊都是很不錯的,如果自己不會 可以去請會的朋友幫忙,個人的手法不一樣,有的一次就好了,服他的手,有的要兩次或者很多次,最後就是去醫院,去中醫院,去做推拿,寶寶剛開始積食,一般推拿一次就好了,不要等到發實燒,便秘,扁桃體炎,嘔吐,腹瀉,才去重視。
在此,成程的媽媽希望每一位寶寶,都能健健康康的長大,遠離抗生素的危害,讓小兒推拿走進千家萬戶,把這福音帶到媽媽的身邊。
-
10 # 懂兒方知如何愛
調整乳母的飲食結構更加清淡些;
給寶寶少吃多餐,一次不要吃得過飽;
有需要的時候,遵醫囑給寶寶吃點益生菌。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回覆列表
母乳裡大部分是水分,而且還有助消化因子,一般不會食積的。如果食積了怎麼辦呢?
1.媽媽要注意飲食結構,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穀物。
2.多帶寶寶出去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加活動量。
3.給寶寶順時針按摩按摩肚子,幫助腸道蠕動,儘快排便。給寶寶做被動操,增加運動量。
4.給寶寶吃點幫助消化的媽咪愛,或者其他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