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花昔時

    你自己都說了。官員貪腐無能。而且這個政策一直都有。

    任何政策,都是需要有人執行的,一個執行不下去的政策,只是白紙一張。

    張居正的新政核心是一條鞭法,就是原本收取實物的各種皇糧國稅,全都換成收貨幣。這樣的做法極大地提高了稅收效率,百姓也不再被各種地方上私自加的稅收給荼毒。

    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政府發現,可以透過增加稅率來獲取大量的資金。在完全不懂得經濟槓桿明朝,這個口子一旦開啟,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比如,萬曆皇帝為了豐盈自己的內庫,就大舉徵收礦稅、紡織稅,而有關這種稅收的爭端逐漸激烈化,最後成為了明朝末年劇烈黨爭的一個導火索。因為東林黨自己家裡做生意的比較多,很不希望收商業稅。把稅轉嫁給種地的老百姓是最方便直接的。以至於最後江南繁華之地,收不上稅。國家工商業蓬勃發展,土地兼併卻越發嚴重,朝廷卻只能靠農業稅來維持財政。最後把皇帝給窮死了。換句話說,這個政策需要有人把控,隨時調整。就像船上的掌舵人一樣。張居正改革得罪的,不是哪一個政敵,而是整個大明朝的利益階層。很可惜,明末沒有人有勇氣得罪整個利益階層。連崇禎本人都沒有這個勇氣。

    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壓著收了一部分商稅,這才緩解了燃眉之急。而崇禎上位後幹掉了魏忠賢,卻沒有扶植一個自己的魏忠賢出來幹髒活。以至於明末收不上商業稅,各種費用都往底層百姓身上壓,造成了大量底層人民活不下去,這才引起亡國。李自成進京後,夾打要銀,在崇禎時哭窮的百官身上要出來八千多萬兩白銀。 這些錢要是用來武裝軍隊,李自成何至於打進北京。

    明亡,亡於腐敗。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救的。張居正自己死後也抄家抄出來黃金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兩。看起來數額巨大,實際上相比較而言,張居正算是比較清廉的了。

  • 2 # 韋小寶福豬豬

    已經腐朽不堪了,而且也沒有張居正那樣的強勢人物出現,崇禎自己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覺得自己的政令政策就是新政了,誰還敢提張居正的新政啊。

  • 3 # 居莽蒼者

    第一、沒有人有張居正的執行力;

    第二、張居正為明代相權最大之人,皇上太小,皇上他媽和司禮監馮保都幫他,沒人掣肘;

    第三、很多明粉說的小冰期影響收成,農民沒飯都造反了,加上滿人扣邊,沒功夫和精力搞改革;

    第四、隆萬新政是幾任首輔努力的結果,並非張居正一人之功;

    第五、東林黨取消商稅,國家財政無源;

    第六、時值歐洲三十年戰爭,北美白銀流入斷絕,銀價上漲,老百姓交稅成本大漲,對中央財政影響極大;

    總之,崇禎是個倒黴皇上,壞事兒都攤上了,張居正再生也救不了。

  • 4 # 三牛開泰

    崇禎年間己經是內憂外患,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推行改革和新政!加上各地用兵,內對張獻忠李闖,外有努爾哈赤,軍晌都是問題,各地災荒,官員都自顧撈錢,根本不聽朝廷的!第二個原因是崇禎疑心重,稍有不慎,輕則罷官重則殺頭,誰敢站出來去?雖然武將中出了很多能臣,如孫承宗,孫傳庭,熊廷弼,袁崇煥,祖大壽,盧象升等,可內閣文臣中卻沒有有能力的,象楊嗣昌,魏藻德都是無能之輩,除了溜鬚拍馬就是撈錢!第三個原因是崇禎的哥哥天啟帝死前交待過崇禎,魏忠賢是可用之人,可崇禎不聽,上臺後立刻殺了魏忠賢,魏雖專權,可畢竟是一個宦官,不可能奪政,有他在可以與東林黨相互制約平衡,最主要還有魏大事不胡塗,只要有戰爭,魏都能籌到軍響供應前方,魏還善用人,比如孫承宗,哀崇喚等一些能臣都是魏忠賢一手提拔的!綜合上述,崇禎朝的衰敗皆是由皇帝自身原因導致的,雖然他比較勤政,但在用人方面真的不值一提!

  • 5 # xfy2018

    崇禎不可能恢復張居正新政的,時勢環境不一樣。

    張居正新政時,萬曆皇帝是個小學生,李太后對張居正信任有加,宦官頭領馮保是張居正政治盟友,兵部大佬是張居正一手提拔的,因此,此時張居正成為明朝權力最大的首輔,說其為攝政王不為過。其新政中的考成法、一條鞭法都得罪官吏與地主豪強,沒有極大的決心、沒有極大的權力、沒有極強的手段,沒有上下如臂使指的執行力,是不可能有成效的。

    崇禎即位時是成年人,自然容不得強人當政,加之崇禎急躁多疑的秉性,崇禎朝內閣首輔走馬燈般地輪換,屁股都沒坐熱就下臺,不管有能力或沒力的首輔,第一件事想到的不是輔佐理政,而是想怎麼保位爭權,不管前朝張居正新政之好壞,都沒人去考慮了。即便有人覺得張居正的新政對時局有益,也找不出像張居正這樣膽扛大樑的人來從國事角度去全面規劃與修正了。整個崇禎一朝,廟堂之上幾乎都陷入了黨爭內鬥的漩渦,皇帝與臣子爭,文臣與宦官爭,文官又黨派之爭,都沒有太多精力與心思為國事去考慮,爭來爭去都在為自己為眼前考慮。崇禎募捐群臣哭窮一事就可以看出,整個廟堂上的文官系統已經完全自私腐化了,沒人為國家著想,就自然不會為國家去盡心盡力了。因此張居正之新政,只能是前朝夢影,可望不可及。

  • 6 # 二曲人

    這個問題可用《萬曆十五年》中的某章題目來回答“世間已無張居正”。第一,張居正已經在萬曆十年去世了,崇禎之朝確實沒有江陵人張居正了!而當時之首輔無一人有張居正的行政能力。第二,產生萬曆年間張居正的條件不復存在。一是崇禎不是小萬曆,崇禎不可能容忍張居正式首輔的作為。二是內閣班子被東林黨與閹黨的黨爭已經鬧的靜不下心來抓經濟建設了。三是崇禎年間的自然災害頻仍,農民暴動四起,遼東後金掘起,朝廷沒有全心全意抓經濟建設的條件。

  • 7 # 休閒宇宙

    首先,嘉靖改革,到萬曆朝就沒有停止,所謂張居正“新政”不過是高拱主政的延伸。

    其次,萬曆改革中一條鞭法一直延續到了清朝,也就是所謂的攤丁入畝。

    第三,張居正創新的政策中並不完美。

    第四,崇禎所遇到的問題與張居正風馬牛不相及。

  • 8 # 明史林泉

    張居正當年的新政是有非常偶然的歷史條件的,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凡是比較大比較深的改革新政,總是極少數的偶然事件。

    先有非常之人,後有非常之條件,而後才能有非常之事。漢朝的王莽,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都是這樣。

    明朝有張居正那樣的官位的有幾百個,有他那樣能力的也得有幾十個,可是又擁有他那種條件的就獨一無二了。

    萬曆十歲即位,沒過幾年,朝政幾乎歸於張居正,這得益於萬曆他娘倆對張居正的絕對信任,張居正回鄉幾個月萬曆都想念的不行,把朝廷大事堆積在那裡等他回來辦理,基本上離開張居正就沒法正常處理朝政大事。說到底還是張居正個人能力太強,他發明了實際有效的考核官員的辦法,全國土地丈量也搞得不錯,他創造性的用內閣控制六科,用六科控制六部,用六部治理天下,終於成為明朝事實上的真宰相。

    論起外部條件,張居正時期雖然也有邊患但至少沒有弄到沒法收拾的局面,最多國家多花些錢養兵,萬曆最後幾年軍事上才開始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因為薩爾滸之戰,明軍戰敗,對於東北的後金,明朝從此只能轉為戰略防守,關寧錦防線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

    就算崇禎時期也有一個張居正,崇禎多疑,必不能信任他(參考崇禎在位十幾年換了內閣首輔十幾人,給吳三桂籌款一百萬只得三十萬,最後一次撞鐘上朝,居然沒一人來朝),那麼基於明朝皇帝專制體制,皇帝不信任,你什麼也做不成。

  • 9 # 甬城阿斌

    張居正死後,變法被廢,已不可恢復,原因是一、明後期,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尤以皇族為甚,舉個例:憲宗沒收太監曹吉祥土地三千畝左右,又強奪民田四千畝,共七千五百多畝,闢為皇莊;福王佔田居河南之半,蜀王佔田居成都平原十分之七……那麼,全國各地這許多王爺、國戚、大官僚共佔田多少?這都是不納稅的,若再行張居正舊法,清丈田畝,他們會答應嗎?崇禎下得了手嗎?即使他下詔,那些權貴、官僚會聽命嗎?

    二、張居正變法也有一些弊病,如規定田賦繳銀兩,銀價騰貴加重了人民負擔,因此也招致一部份人民怨恨;

    三、張居正死後被清算,下場甚慘,誰還敢再行此法?

    明朝到了崇禎年間,已無藥可救!若再行張居正之法,只會亡得更快,因為大片軍墾土地被將領侵佔,士兵成了他們的農奴,若清丈田畝,觸動了他們利益,那些將領或明或暗勾連流寇,大局更不可收拾!

  • 10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以當時大明的情況,祟禎錯殺秉筆太監魏忠賢,滿清在瀋陽起兵公開起兵造反,公開對抗朝庭,加上大明朝庭內部黨爭非常激烈,祟禎勤政是事實,具體辦事還得靠內閣首輔大臣和其他內閣大臣來完成,祟禎撤換內閣首輔臣,在崇禎執政十四年裡撤換內閣首輔大臣二十多個之多,不排除大明黨爭東林黨大臣內外勾結,至使天啟皇帝落水著涼得重病,在治療時害死天啟皇帝朱由校,別看天啟皇帝善歡幹木匠活,具說天啟皇帝用得木材可都是海南島黃花梨,自己設計,自己親自施工,作好的傢俱讓太監拿到市場還能賣個好價錢,但天啟皇帝可不糊塗,朝庭黨爭非常激烈,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說白了就是挖國家的牆角,內外勾給,貪汙腐敗,中飽私包,朝庭大量稅銀流失,Q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王劉肥為何認妹妹做乾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