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然范特西l
-
2 # 千枝萬葉74080886
固定唱名法:音樂術語,也叫“固定找Dol唱名法”,是一種唱譜方法。
這是一種永遠把五線譜上的C、D、E、F、G、A、B七基本音級和它們的變化音級相應地唱做Dol、Re、Mi、Fa、Sol、La、Si的唱名法。無論樂譜上是什麼調號,也無論七個基本音級怎樣地升、降變化,其唱名永遠固定不變。
而所謂的"調",指的是音樂作品中,首調唱名1(do)的音高位置。
在簡譜中,採用諸如1=C之類的英文字母來表示;
在五線譜中,採用沒有任何升降號、數量不同的升降號來表示。
由此可見,首調唱名法僅僅只是一種唱譜的方法,與首調唱名法是否存在調沒有任何關聯。
在採用固定唱名法讀譜時,不管樂譜上標註的什麼調號,都按照固定的唱名唱譜。
譬如在下例中,不論是在帶有一個降號的F大調中,還是帶有兩個升號的D大調中,位於第二線上的音符始終都唱作5(sao)。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似乎採用固定唱名法唱譜時,不同調號中的音符,不存在唱名不同的問題?
因此,題主便產生了採用固定唱名法唱譜時,似乎不存在調似的這樣的誤解?
由此可見,題主明顯的把表達調高的調號與調本身混為一談了。
這句話的準確表述應該是"採用固定唱名法唱譜時,五線譜中任一位置上的音符,都不隨調號的改變而演唱其固定不變的唱名"
事實上,在以任何調式音階寫成的音樂作品中,都存在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亦即"調"高的問題。
而且與唱譜所採用的固定唱名法或者首調唱名法無關。
特別是在以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中,只有確定了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調式音階中各音級之間的具體音高,才能由調式主音匯出。
否則,就沒法確定調式音階中各音級之間的具體音高。
還記得你剛開始接觸音樂的時候,最先學到的是什麼嗎?不出意外的話,相信“do、re、mi”會是你關於音樂的啟蒙。唱著“do、re、mi、fa、sol、la、ti”,你也就慢慢地進入了音樂的奇妙世界。
我們都知道,“do、re、mi”之類的表達其實是音符的唱名,而唱名體系裡,又有兩種不同的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這兩種唱名法在音樂實踐裡都應用得十分廣泛,是每個學音樂的人都必須掌握的技能。
固定唱名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固定的音名來唱音符的唱名法。
在每個調裡,所有的音都有自己固定的音名,如果用固定唱名法來唱的話,我們唱的時候直接根據音名來唱就行了,不用想太多別的東西。
在C大調裡,我們有“C、D、E、F、G、A、B”七個音名,對應的唱法即是“do、re、mi、fa、sol、la、ti”。
而如果換成別的調,例如G大調,我們則有“G、A、B、C、D、E、F#”這七個音名,相應的唱法也會變成“sol、la、ti、do、re、mi、fa#(fi)”。
這種唱名跟著音名走的唱法,就是固定唱名法。這種唱名法比較適合五線譜的視唱,但對初學者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
因為,在除了C調之外的不同的調裡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升降號,這些升降號帶來的變化音會給視唱者在音準把握的能力上提出一些要求。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固定唱名法便成了各大傳統音樂院校的通用唱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