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燒肉小肚腩
-
2 # 藝曲成名趙新
理論上任何鏡頭都可以拍人像,從狗頭到牛頭,從50定焦到200長焦,甚至是魚眼和超廣角鏡頭。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學習人像還是需要一隻大光圈定焦鏡頭!比如50f1.8、35f2、40f2.8等等。
當然了,很多童鞋一開始買的是套頭,比如18-55和18-135。這兩個頭是變焦旅遊頭,因此不適合人像的入門學習。但請記住這並不代表它不能拍人像!大光圈並不是攝影的全部!如果你能用好手中的套頭,同樣能出好片!拍好人像照片。
(1)逆光照的要點
好吧,我先說逆光照。所謂逆光就是相機與光照方向相反,也就是鏡頭基本正對著光源(偏點角度也算)。光源一般是Sunny、燈光,有時候是閃光燈。
拍逆光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很容易跑焦(就某些入門機和鏡頭而言),另一個是光的變化很快導致曝光效果時常變化。
跑焦的問題我時常在用550D+501.8的時候碰到,比如下午5點的太陽不溫不火,但是若是像下圖中這樣構圖,Sunny還是會干擾到對焦(有時候小痰盂甚至會來回拉風箱)。解決辦法就是,自己稍微移動下位置,把畫面裡的太陽“藏”到人的後邊去,一般是被頭遮住的樣子,這時候畫面就沒那麼亮了,不會有太多光線直接進入到鏡頭裡干擾對焦。這時候對焦在頭部,不要鬆開快門,然後平移自己(或者說相機)的位置重新構圖,拍下照片。
逆光照的要點
第二個問題,光的變化快指的是,當拍攝一組逆光人像的時候,你不可能喜歡每張都是大太陽出現在畫面同一個位置,所以你時常會調整構圖,包括時常會拋開太陽而去拍一些人像的細節(比如低頭拍腳,或者水平的角度拍手中的動作啊神馬的),這時候因為太陽從畫面中消失了,相機接受的光線就會大幅下降,我們的曝光三引數也需要作出大幅度的調整。
這就關係到我們該使用AV模式還是M模式拍攝了,現在我列出拍攝逆光組照時這兩者的優缺點,在我們真正拍攝的時候,需要權衡利弊外加嘗試,來選擇其中一種來拍攝。
AV模式:光圈優先就是讓相機來決定你除了ISO和光圈值之外的那個引數(快門速度),那這樣的好處是,當時調整好自己需要的曝光補償之後,假使你移動了畫面改變了光線強度,相機會立即透過測光來根據現在的光強來重新調整曝光引數,這樣的話被測主體在前後兩張畫面中的明暗程度也差不多了,不會出現你把太陽趕出畫面後畫面就欠曝了這種情況。這是AV的優點!
AV的缺點也很明顯,正因為此模式下的曝光數值時常被相機調整,所以你拍的類似角度的幾張照片曝光程度都可能不同,不是很統一。就比如上邊那張圖,類似的構圖會使得中心測光點在手上,或者臉上,或者背景和Sunny中,各種光強不同的地方,這樣相機很容易出現一會曝光過一點,一會曝光欠一點的情況。總之,我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測光方式設定在“評價測光”(一般都是用的這個)或者“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這樣對整個畫面測光,則類似構圖下的各張照片曝光資料會比較接近。
M模式:比較上邊的AV模式,不難發現M模式的最大優點便是可以在拍逆光組照的時候使得類似構圖的照片明暗程度都差不多,你只要調好三個引數,那麼你也不用擔心畫面中Sunny被擋來擋去影響資料了——簡單點說就是你的照片基本都是一個亮度。
缺點也較明顯啦,你拍完逆光突然想低頭拍個細節什麼的,畫面很容易就欠曝。那解決辦法只能是自己在構圖改變之後(特別是拍攝方向與Sunny所成角度改變很大的時候),注意根據相機上的測光指示來改變某個引數(我一般都是改快門),你要是對曝光比較熟悉了,直接揣測一下然後改個資料那就更快更好了
一般我用M模式拍逆光的情況是:現場光比太強了,比如在背景是茂密蘆葦的情況下,隨著你的位置、風吹什麼的改變,Sunny透過蘆葦照過來的光線強度會改變得很快,改變幅度也大,這時候不得不用M模式把引數給定下來。
順帶提一下另一個情況也很適合用M模式拍(非逆光),就是現場光線很弱,而你又想要對曝光作精確把握的時候。就比如拍攝下邊這張照片,當時貌似已經是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最後的一點光線透過樹林照到MM臉上,因為這點Sunny實在是太弱了,要是把曝光結果交給相機去決定,我很容易失去對這僅有的光線的掌控,那我就選擇了M模式,然後嘗試拍了幾張,精確調整好三個曝光引數,這樣的拍攝就會令我非常滿意。
講完了光線,後面再來講講色調。
(2)關於色調
色調的話,主要是靠白平衡偏移和照片風格來實現的,那這個其實沒啥好解釋的技巧,就是你喜歡什麼樣的氛圍,你就得按這個氛圍去選擇色調就好。至於什麼樣的氛圍需要什麼樣的顏色來創造,就得看自己對藝術的感受能力了——好吧,其實還是得多看網上的照片才對,多多留意日系森女系歐美系各種風格的照片都是偏什麼色調,然後再在自己的拍攝中嘗試。
我的經驗是,對於情緒溫暖或者安靜的畫面,我會用淡黃,或者暗黃色調;
對於特別寧靜的、偏向於森女系風格的畫面,或者靠近水邊的畫面(特別是海邊),宜使用淡藍或者深藍色調;
對於室內和靜物一起的照片,比如茶杯啊八音盒啊什麼的,可以試試藍+綠的色調;
對於一些情緒明朗的或者愉快的畫面,可以考慮粉色調,也就是洋紅+紅色,
可以考慮粉色調
而對於飽和度,拍攝人物就不要調的過高了,倒是調低點很適合拍清新風格和森女風格的片子;若是拍夏天Sunny下的小景,提高飽和度會有很棒的效果哦!而且你也可以嘗試在提高飽和度的同時降低銳度和反差,效果也很獨特!總之,我說的永遠不會成為你的經驗,你自己去嘗試才是王道!
(3)背景的選擇
對於有虛化控的騷年來說,背景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要以為既然背景被虛化了它就沒啥用,背景雖然虛了,但是它還是牢牢控制著虛掉部分的色彩,還有焦外光斑的分佈和密集程度。因此你要注意的是:
首先你要背景虛的漂亮,你得找一個背景有光的地方,注意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因為只有像Sunny照到一大片灌木葉子上然後再反射回來的光,才是均衡的、到處都有的;同時這個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個點一個點的,同樣是為了背景光斑分佈均勻。
其次你得注意背景物體的顏色,如果是你要的顏色那最好,若是你拍個素顏小清新的,背景一大塊豔紅,也不太好。
最後你得懂得運用背景的美,簡單點說就是你別一味想著把背景虛掉(很多人覺得這樣才看起來專業),實際上有時候保留背景的細節,或者直接把背景和人物拍的一樣清晰,會比全部虛掉的畫面更有感覺!這就需要你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光圈和對焦距離,有時候試著縮小點光圈,使得背景別虛的那麼慘,也許照片會更耐看!
光圈太大把前後景都虛化了,畫面感反而不好。
這圖光圈是f5,如果光圈太大把前後景都虛化了,畫面感反而不好。
這裡給個初學者容易忽略的建議,就是大光圈鏡頭虛化最好的當然是最大光圈了,相信大家剛開始拍也灰常喜歡最大光圈,比如501.8的f1.8。但你也許可以嘗試一次,在拍人像的時候把光圈收幾檔,比如收到f2.8,或者f4來拍,等你把照片傳到電腦上細細品味的時候,會發現收幾檔光圈之後的畫面真的好很多!特別是人物臉龐的細節。
(4)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一般的
人像攝影
,人物需要的動作和表情的精髓就兩個字:自然!
你動作可以設定很多,表情也可以要求MM擺很多,但一定要自然!
別的就不多說了,主要是我很多時候也非常愁人物沒啥動作,拍起來就不帶感。
(5)角度
這個也是需要不斷嘗試才OK,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臉型,都是不同的。當然,在你為臉型而設角度的時候,也要注意把畫面中其他東西考慮進去,比如人物和Sunny的角度、比如鏡頭視角變化可能帶來的新的畫面感……總之還是要根據模特和現場環境來嘗試和設定。
(6)溝通
當個端相機的是有多不容易啊!因為和模特的溝通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真的
有時候我也得耐心跟她解釋我要拍的畫面,這樣她才更容易配合我的設想而擺出需要的姿勢和表情。而僅有的幾次和別人的合作,我的經驗也是類似的,就是和你的模特要有充分的溝通,要把你的畫面設想(即使她有些聽不大懂)跟他們說,他們心裡才有數。當然,抓拍除外。
下邊帖一張區域性的人像照來稍稍講解下:
首先,很多人好奇這個綠色的背景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公園的一處路邊矮灌木(大部分應該是茶花)而已,葉子表面是蠟質的,又是接近橢圓的,且每片的朝向是不規則的,因此Sunny從前邊照到上邊,那些葉子反射出星星點點的光,它們被充分虛化了就是圖上這個樣子滴。也許有人還看到了彩虹,這個這個我也不清楚,算是意外收穫。
然後,這張照片算是抓拍的,不是擺拍。我當時看到這片背景,然後拉她過來給她拍,拍了幾張傻乎乎的表情,覺得找不到感覺,然後我就開始調設定了,把飽和度調稍微高點,根據剛才試拍的幾張來調整曝光補償,光圈是f2,ISO是200。這時她嫌無聊,於是拿出潤唇膏打算塗,於是我說你塗吧,不過你稍微轉一下,然後上去調整了一下她的朝向,使得她臉的朝向大約與Sunny成120度角的樣子,同時迅速檢查了下相機是否處在連拍狀態。(注意這個很重要!拍人像特別是抓拍人像,請選擇相機的連拍模式!即使你的連拍速度很慢,也比單拍強百倍)然後她一邊塗我就一邊微微蹲著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幾張塗完就不拍了,塗的整個過程大概也就10秒的樣子。
-
3 # 鬥牛13
攝影"狗頭"論,不敢苟同。看你怎麼衡量,如果你把"狗頭""牛頭"放在一起看,就不地道了。牛頭是專業的,有理論,有裝置。拍出來的東西自然牛。而狗頭是非專業的,沒有專業的"頭腦“,拍出來的東西當然不牛。二者沒有可比性,只有在相同的條件下,才有客觀的結論。
總之,在牛群裡一定有不牛的牛;在狗堆裡一定有狗中之狗。
回覆列表
講到攝影,很多人覺得攝影機器很重要,但是昂貴的價格卻有常常讓人感到玩不起,在行業裡就有玩單反毀窮三代的說法,在中國有著非常忠實的攝影團體,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說明中國各類精英人才都豐富,但是攝影圈裡也常常有些用著幾萬元攝影器材但是拍不出什麼作品的小白,攝影圈裡有愛好者用的是最貴的攝影器材但是卻很少人鑽研拍照技術好壞,色彩冷暖的學習,構圖比例,等等,一副好作品僅僅靠攝影器材本身是無法達到某個高度的,重要的還是使用器材後面的人,作品本身是否有說服力,例如當你為了拍個日出連續守候一個月,為拍一個動物的作品不懼危險,等你研究攝影技術達到一定境界,就會達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