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強也愛看電影

    養孩子負擔最重的方面,個人覺得是三方面

    第一,教育問題,不管窮養富養都有一定的弊端,加上生活上很多的人和事會感染,所以造成教育更加的不容易。除了孩子正常的讀書這些,還有一系類的補習班 興趣班 孩子壓力很大 父母更是一大筆錢的開支。

    第二,身體問題,不管是營養還是身體健康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多人都是初為人父人母,這些都不太懂,而自己的父母又和我們經歷的差太多,他們所謂的方式和我們又有很大的分歧。加上現在孩子自己有自己的思想,比如我們小時候也愛吃那些垃圾食品,當我們長大之後,又覺得沒有營養 是垃圾食品 不然給孩子吃。

    第三,家庭問題,先不說現在這個時代,離婚率非常高,很多都是單親,不能給孩子完整的愛,或者有時候因為另一半的原因,過於溺愛或者過分要求。如果可以的話,就努力去挽回,很多婚姻的離異,只是不能夠相互理解而已,並不是不可原諒。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不管孩子多大,總有一個在操持著家務,所以希望夫妻倆相互體諒相互理解,讓家庭裡充滿溫馨和歡樂,這樣的孩子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也會過的開心,樂觀和努力。

  • 2 # 修閒哥1

    現在養孩子的負擔最重要的方面是哪幾方面?

    養孩子無非就是吃穿、住行、醫療、教育這幾方面。

    這幾方面都離不開一個錢字。

    所以就當前的形勢,錢對於百姓來說無比的重要,沒錢萬事難,寸步難行。有錢能使鬼推磨!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確實萬萬不能的。

    吃穿、住行、醫療三方面對於孩子來說花不了多少錢,家長几乎沒有什麼壓力,這幾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教育又分為兩方面:

    一是學校教育,雖然中國目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從小學到初中這九年是免費的,但是由於目前還是應試教育,什麼都以分數為法則,以高考為指揮棒,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承受巨大的壓力,從而使得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失去了童年樂趣,被各種補習班侵佔了應該有的快樂。

    再加上很多教師師德差,分班花錢、調座位花錢、當班級幹部花錢、老師過節、過生日還必須花錢,孩子從小見證了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醜惡現象。

    雖然是義務教育,可是現在家長花錢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正常學費的幾十倍幾百倍。

    各地各區假如有十幾所學校,一定會有一兩所辦學條件等好的熱點校,大家一哄而上,這就需要花錢走後門託人入學。

    家家都普遍是望子成龍,為了孩子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了上熱點校沒人不行,有人沒錢還不行,亞歷山大啊!

    二是家庭教育,新形勢下,家長的素質也要與時俱進,家長文化水平低不但輔導不了孩子課程,而且在各個方面都會落後,尤其是理念上、觀念上、思想上、方法策略上都略遜一籌,自然而然就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為此養孩子的負擔最重要的是教育方面,說白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不差錢,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的。

  • 3 # 行走的光陰

    我不知道你是現在是準備要孩子還是孩子已經出生。

    但無路如何恭喜你,你已經進入了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為另一個所愛的人付出的準備的階段。

    我想大多數人會認為養孩子負擔最重的是經濟上的花費,最主要的負擔是教育負擔。

    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負擔最重的是:

    陪伴的負擔。

    有人說:現在孩子顧保姆,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幫忙看著,有什麼陪伴的負擔。

    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中國有句老話:3歲看小,7歲看老。這足見7歲之前尤其是3歲以前的人生對孩子們有多麼的重要。我們不能做“姑娘生,姥姥養,爺爺奶奶在欣賞”式的父母。

    哈佛心理學家吉爾伯特告誡家長,10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專案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感到內疚。

    這種陪伴的負擔一方面是經濟上的承受能力,另外一方面是父母的自我犧牲能力:陪伴孩子要佔用自己在有孩子之前的玩遊戲的時間、看手機的時間、看電影的時間等等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陪伴別人家的孩子一會可以,但自己家的孩子你要一直在陪伴他(她),直至他們能簡單的自立。

    有人說:有了孩子就像上了一把“無形的枷鎖”。

    所以是否心甘情願承受這種負擔對每個父母都很重要。

    成長的負擔。

    在沒有成為父母以前,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後,自己是孩子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自我成長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這個成長包括心理的成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公主夢和長不大的小孩,但面對孩子,必須成長。這對於許多年輕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以上所說的都是無形的負擔,其他孩子的教育費用就是有形的負擔。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都有他們綻放的季節和時間,所以不是這個費用可多可少。

    期望能對你有可參考。

  • 4 # 森林0視野

    說起現在養孩子負擔最重的幾方面,我先說下我之前自己的切身體會吧!

    我小孩出生那年2012年,我還在一個公司上班,回家陪伴的時間也很少。記得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我們那的婦女主任,打電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已經生完小孩了,要我們抓緊時間去把結紮啊或者上環手術去做了。那時候

    也沒有想只要一胎的意思,也由於在外地工作時間的關係,就一直拖著沒有去做。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生活壓力也一天天的在增長。後面不太記得多久以後,又接到了那個婦女主任的電話,心想是不是又要催我們去做手術,誰知婦女主任一開口就說,你們生完一胎也有蠻久了,什麼時候要抽個空回來一趟做個身體檢查,要準備生二胎了呀。

    掛完電話,心理一陣沉默,現在壓根就沒有生完一胎後還想著後面還要二胎那時的想法了啊,現在是壓根就生不起了呀!

    好了,轉回主題,相信現在的年輕人,都常常會因為生養孩子的問題而和長輩出現分歧。家長們總喜歡說一句話,“老一輩的人,生那麼多孩子不也照樣養大了嗎”?對於這句話,年輕人有太多的意見要表達。畢竟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與以往不同,生養孩子的方法和從前就更不一樣了。

    “過去養娃”的真實情況是:

    生下來不易,活著更不容易。試想從前一個家庭7、8個孩子的情況,還不包括出生就夭折的。雖然說把孩子生下來確實不難,只需要產婆動動剪刀把臍帶一剪。但是除了有錢人家以外,一般人是根本養不起那麼多孩子的。所以只能讓孩子幫忙幹農活,這可苦了大孩子,幹完農活還要照顧弟弟和妹妹。飲食多以粗糧、野菜為主,長期缺乏肉類的補充,會引來各種身體疾病,甚至很多人被餓死。所以說,在以前的年代,能活下去的都是命硬的人。

    而現在養孩子的真實情況:

    每個家庭都會把家裡面的孩子當成寶一樣寵著,不讓其受一點點委屈,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罪。一個家裡的寶寶,恨不得由5、6個大人圍著轉的伺候,然而都這麼多大人一起照顧一個小孩了,大家普遍還是頻頻抱怨累,而國外一家好幾個孩子,還幾乎都是由夫妻兩個人撫養,卻很少聽到他們控訴這方面。

    其實現在家庭養孩子負擔重都是源於這幾點。

    1、首先肯定是 經濟壓力

    從一個剛瓜瓜落地的寶寶一直長到成年,從幼兒園寶寶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各項學費,培訓費,課外興趣培養,吃、喝、玩、樂,加起來就是一筆鉅額的資金。在這期間,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寵溺,買一些既不實用且又高貴的東西,往往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

    2、 對孩子期望值太高,造成心裡負擔

    很多家長還沒等寶寶生下來,就已經給寶寶規劃好未來的路了,想著自己的寶寶要成為什麼什麼樣的人,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其實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有,但是不可以一口吃成大胖子,孩子明明都走不穩,偏要其跑,這樣做無異於揠苗助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追根到底就是不希望孩子長大後跟自己一樣,對自己現狀不滿意,所以才會讓孩子加倍的努力。其實這樣做只會無限增加自己的負擔,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

    3、 到處報名補習班

    現在的家庭都講究優生優育,很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寶寶,又想讓其學舞蹈,又想要讓其學唱歌,又想要讓學書法,往往到最後就是什麼都學。可是這完全就束縛了小孩的童年,缺少個人時間,稍有的空閒也全被各種課外班給填滿了。這樣做不止家長們接送孩子累,孩子們天天上課會更累的。

    4、 好勝心

    家長從小就喜歡拿別人家孩子來做對比,哪家孩子考試又打了多少分,哪家孩子又得了一個什麼大獎。他家孩子喝的進口奶粉,我家也要喝;他家孩子幼兒園就會說英語,我家孩子英語必須也棒;他家孩子會跳舞,我家孩子必須更會跳。孩子一直在被家長拿來各種比較,一點也不利於孩子人格的養成。要有自己的原則,切莫追隨他人腳步。這樣時間久了,同樣會增加一個家庭的負擔。

    所以,保持平常心,有多少,吃多少,用多少!切勿亂攀比,腳踏實地工作,不去脫離實際,生活就一定會越過越好!

  • 5 # 童童樹

    我覺得最重的還是經濟壓力吧,這決定著孩子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家庭的經濟條件對孩子的影響很重。當孩子慢慢懂得金錢觀,懂得與別人的差距,彼此之間會出現攀比的情況,對孩子的心靈也是一種傷害。

    有些人天生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衣食住行吃穿用完全不用擔心,但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不一樣,可能小小年級就肩負家庭的重擔。

    想起初中一個同級的同學,總是因為抽菸、打架被處分,後來瞭解到這個男生的家庭經濟非常不好,慢慢地就和社會上的人混在一起了。

    還有我高中的一個同學,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很努力,中考的分數有500以上,在我們這能上一個很好的學校了,因為條件不滿足不能讀示範性高中很可惜,但她沒有放棄自己,上了一個職校還是班裡的學霸。

    所以我覺得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是不建議生孩子的,不僅自己辛苦家長也辛苦,過去的老人一生就是7、8個,有些家庭根本養不起,就會把孩子送掉。普遍希望一人成功了帶動其他兄弟姐妹脫離苦海,給孩子揹負很大的壓力。養孩子這件事,做好準備再要才是最好的。

  • 6 # 泌尿男科馬醫生

    雖然不是生活專家,但是自己也有小寶寶,我認為,養孩子負擔最重的應該是你能把他撫養成才的能力投入。

    可能很多人會講,教育、醫療、生活開銷、補課等等,當然這些都很直觀、重要,但這也僅是你的直觀感受,所有這些都是你想把孩子養大成人的投入,不被社會拋棄的方法。但是,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的更好,更能適應這個社會,甚至去做一個能推動這個社會進步的人。而所有這些,除了孩子的努力,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對於怎麼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成長的能力投入,我覺得這個最關鍵,也最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如何走出文壇抄襲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