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洛魚
-
2 # 未來錦鯉
娃缺乏“是非觀”的原因
一.心理發育尚未達到成熟水平
當然,這一點主要針對的是三歲內的孩子,畢竟他們所處的時期比較稚嫩,成熟的是非觀尚未形成,很難自己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這時父母要適當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形成正面的是非觀,這樣才會為日後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父母的是非觀也引人詬病
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物件,如果孩子行為出格粗魯,那麼他的家庭氛圍也不會好到哪去,同樣的,父母很可能也惹人討厭。往往那些人緣好、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著非常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睿智,在教育上有著合適的技巧,他們深知人緣好的孩子,會活得更加輕鬆。
父母如果天天在家裡罵粗話,行為不檢點,那麼孩子也存在啷鐺入獄的可能性。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雖然話糙但理不糙,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三.教育方式不合理
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溺愛和保護,在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教育,而是為孩子開脫,最終在讓孩子在庇護中失去了改正的機會。比如自家孩子和別的小夥伴發生衝突,父母不想著開導孩子和謙讓,而是想著該如何多揍別的孩子一拳,那麼孩子也會變得很糟糕,蠻橫不講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當然,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另一種極端,比如對於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甚至有點兒缺乏人情味,讓孩子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精神壓力很大,最後很可能會崩潰。這也不利於良好是非觀的形成,孩子會養成崇尚強權和暴力的人生價值觀。
“不講道理、對錯不分”,會對孩子造成何種影響?一.結交一些“壞朋友”
不會明辨是非,換句話說就是孩子三觀不正。這樣的孩子,在交友上常常缺乏洞察力,經常會將一些“狐朋狗友”當成自己的鐵桿朋友,對其掏心掏肺。這樣的心態,經常會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輕微的可能只是受點欺負,嚴重者可能會被帶偏,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身邊的朋友都是這種不良分子,那麼變壞只是時間問題。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在擇友方面有正確的準則,不要因為交友不慎而毀了前途。古人常說“寧教諍友,不交損友”,這樣的道理,現在的年輕人也應該銘記。
二.是非觀念不正確
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長大後會變得非常偏激和任性。有很多孩子認為電影中,打打殺殺稱兄道弟的場面非常酷炫,都勵志要做一個“古惑仔”。於是學著電影中勒索打架無惡不作,對所謂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久而久之會越來越離經叛道,這時他們還以為自己混得風生水起,根本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有這樣畸形的是非觀,可能會坑害了孩子,甚至斷送一生。
三.形成“自私型人格”
如果對基本的是非都缺乏判斷能力,孩子會覺得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一切都應該圍著自己轉,進而形成“自私型人格”。一切事情都以自己的喜好來判斷,很多孩子長大後不贍養父母,這和他們的性格,以及父母早年間的教育,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家長如何引導很關鍵一.讓孩子知道是非不分的後果
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譁,
地鐵公交上不能抽菸,隨地吐痰,
能夠讓婦女老人兒童優先的,要儘量謙讓
……
這些再明顯不過的社會守則,儘管聽起來都覺得非常簡單,但想要真正做到,恐怕還需要足夠自覺和自律性。教育孩子做這些事情時,也要讓他明白不遵守社會守則的後果,首先受到別人的唾棄這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若今天不遵守這些守則,明天就會有破壞這些規則的人,來打擾他自己的生活。一旦把嚴重性告訴孩子,想必他會從一開始就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會輕易逾矩。
二.對人不對事,父母要往正確方向引導
在孩子犯錯後,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無休止地責罵,而是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這麼做。比如孩子隨意打罵別人,就要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如果有一天遇到比自己更強壯的人,豈不是要遭殃?把事情的利害關係分析給孩子聽,讓他明白做錯事情的嚴重後果,這樣才會留下深刻印象,減少犯此類錯誤的可能。
三.父母要教孩子永懷良善之心
在生活當中善待和寬容他人,是種非常優秀的美德,比如在公交車上為別人讓座,送體弱多病的老奶奶回家,這些看似細小的事情,都包含著人類的善良之心。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孩子自己也能收穫到快樂,這才是善良最美好的地方。如果孩子能夠從這些小事中,獲得自我滿足,這就實現了教育最根本的意義。
四. 父母要言行合一,成為孩子的榜樣
如果今天父母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守公德,明天自己就隨地扔垃圾,那麼孩子只會覺得你是個表裡不一的人,也會在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然後行為上跟著你學習。這樣根本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也不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細節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如果孩子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呢?
天天告訴孩子要學會排隊,結果下一秒就帶著孩子插隊,還覺得自己有小聰明,絲毫不為這樣的行為感到羞愧,這樣的行為豈不是分分鐘“打臉”?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要言行合一,才能真正成為榜樣。
孩子的成長時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漫長,可能只是彈指一揮間的功夫,孩子就已經和大人一樣高了,很多事情如果從小沒有養成習慣,最後坑害的,也只會是整個家庭。與其在孩子犯了錯誤,反過頭來怨恨自己,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讓他知道何為對、何為錯、何為善、何為惡、何為好、何為壞,這樣才會在他心裡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變成一個三觀正確的人。
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糾正的過程,在孩子的身上父母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想要達到理想的教育狀態,父母也要端正自己的行為。
-
3 # 使用者55139517863
首先要讓小朋友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如果錯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比如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想玩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換,一般採取交換的方法小朋友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如果還是不行,可以讓小朋友感受一下自己的玩具被搶是什麼樣的感覺。和小朋友溝通的時候要和小朋友同一高度,最好蹲下來,錯了要批評並道歉,道歉後可以給小朋友一個擁抱。小朋友吵著買禮物,可以答應買,但要有時間和條件,可以約定一個月或什麼節日買小朋友自己喜歡的玩具,但一次只能買一個。原則是越哭越鬧越不能滿足,哭是沒有用的,制定了原則要全家統一執行。
-
4 # 家庭教育心法
感謝邀請。成年人多用大腦說話,用二元目光看孩子的行為,就要分出個對錯是非,感覺孩子蠻橫不講理,哭鬧不講理,任性不講理,發脾氣不講理等,感覺和孩子無法有效溝通。根本原因是家長善於用大腦講道理,而孩子一直是用心說話的。孩子重感受,洩情緒,談需要,一般不會考慮符合道理否?所以,和家長是在兩個頻道表達,互相不懂的對方,形成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第一,家長需要調整心態,設身處地地考慮一下孩子的需要,不是選擇問題儘量滿足,選擇性養成習慣方面要堅定有力地拒絕,不帶情緒地堅持。
第二,家長要把人與行為分開,比如,孩子永遠是要愛的,情緒是被接納的;指出這種行為是不符合規則的,如果換一種行為才會展現出孩子原本就是好孩子。
第三,不要正面批評,要肯定孩子絕對不是蠻橫不講理的孩子,不貼標籤,才會將孩子行為引導為正向積極的方面,如果只講缺點,就很容易強化缺點,孩子還不服氣不認錯,比如,媽媽知道你不是真心這樣的,你一直都是一個懂事明是非的孩子,我是相信你的。信任的力量足以推動一個孩子做出新的調整。孩子本質就是好的,正向的,要給他扶一把梯子他就會順著上來,做好事情。
-
5 # 大賽爸爸說
孩子不講道理,沒有是非觀念,可以看出這個孩子還是比較任性的。當孩子不講道理的時候,不要打罵,懲罰孩子。因為這樣更容易使他們與你對抗。
孩子不講道理有幾種原因:
1、和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關。
有的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溺愛型,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旦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孩子就會不講道理。他們會對父母百般撒嬌,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2、孩子是為了尋求關注。
有的孩子總是吵鬧不休,他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認為,我只有這樣做,你才會注意到我。因此,平常父母要花點時間去關注孩子,陪伴他。
父母可以採用和善與堅定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和善與堅定,就是在教育孩子時,要對孩子保持和善的態度,即尊重孩子。但同時又要堅定地執行一些規則。比如:當成人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的時候,孩子往往會玩得過於興奮,而不願意離開。這是父母要和善的對孩子說:“寶貝到了,我們該回家的時候了。”不需要大聲叫喊。如果孩子不願意聽,還想繼續玩的時候。父母可以先給他有限的選擇:你是想再玩五分鐘,還是再玩十分鐘?等時間到了以後就不能再由著孩子了。無論孩子怎樣無理取鬧,父母也要牽著孩子的手回家。並且堅定地對孩子說:“我們說好了再玩十分鐘的,現在時間已經到了。”然後可以讓孩子哭一會兒,不需要一直去哄他。當孩子看到你的決定以後,他以後就會知道,無理取鬧是沒有用的。媽媽說到就會做到。
孩子不懂得是非觀念,成人要去幫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是能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規則。如過馬路的時候,我們不能闖紅燈。父母要先給孩子做好榜樣,並拉著孩子在原地上不動。如果孩子還要繼續在馬路上亂跑的話,可以告訴孩子,以後就不能帶他出來了。
如果孩子在生氣時亂扔玩具,可以告訴孩子要愛惜玩具。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希望孩子能夠和媽媽一起把玩具收好。如果孩子不願意收地上的玩具時,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不把這些玩具收拾好,以後就不能玩了。當孩子真的看到媽媽不給他玩的後,他就會相信媽媽的話,並且會告訴媽媽以後要怎麼做了。
有一位孩子,一直纏著媽媽,要媽媽陪他玩。但這個時候,媽媽正好在廚房裡忙。這時媽媽告訴他,過一會就來陪你。可是孩子不答應,還是一直纏著媽媽。媽媽沒理他,只是告訴他:現在還沒到時間,請你等一等。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當孩子在不講道理的時候,媽媽無需去批評、責罵、嘮叨孩子。你只需要給孩子定好規則,然後按照規則去做就行了。時間長了以後,孩子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幫助。
-
6 # 順勢行道
父母成為什麼樣的人,比為孩子做什麼重要;
父母成為什麼樣的人,比要孩子做什麼重要;
父母成為什麼樣的人,比教孩子做什麼重要。
回覆列表
和孩子講道理,其實孩子不會理解,自己會更累。最好的方式是把自己做好,有好的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時是榜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