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般明月
-
2 # 蕭湘居士__
才能與水平不是垂直等對的,即是文化與知識也是這樣的。有的人文化很高,講話辦事顛三倒四。有的人知識豐富講做都能幹,但文化學歷到不高。所以要看總分或全面。
-
3 # 贛南臍橙瑞金
“雖能治內,卻不通兵道,固薄有德行,又不曉於天,然問有通天徹地之能,兼有報國之心,當屬國士無雙,得之與得天下無異。”
這天下只容得下一個光明正大的皇帝,而容不下一個滿腹陰謀的絕士。
-
4 #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三國演義》開篇即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是在不斷的從亂向治,又從治向亂的迴圈中前行。夾在唐宋之間的五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動亂時期,同時,也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發生重大變化的蘊育之期。
治世之時的政治權力交接,是遵循約定俗成的政治道理倫行事的,也就是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它遵守的是道德原則。而在亂世的時候,道德原則基本不起作用,權力交接遵循的是能力為王的原則。從五代各國的權利交接中,都能體現這種原則,甚至在宋初的權利交接中,體現的也是這個原則。
南唐李氏接替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吳國政權,吳國是楊行密建立的。楊行密本來是唐朝的地方官,在唐末動亂之時,割據一方,就成了皇帝。楊行密去世後,吳國政權被他的部將徐溫控制。南唐的第一代李昪,是徐溫的養子曾名徐知誥,五代史有傳。因為徐溫的提拔,最後控制了吳國政局,自己取而代之。
李昪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李璟接位。這時,他們在政治上的安排是兄終弟及。李璟原名李景通,他還有兩個有名的弟弟,一個叫李景遂, 一個叫李景達。李景接位的時候,李景遂被封齊王,為元帥,掌管軍事,居東宮。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東宮是太子的地方,也就是繼承人的地方。李景遂居東宮,也就是表明是繼承人的身份。李景達封燕王,為副元帥。而李璟的兒子李弘冀為東都留守。也就是說,在李氏家族的政治排位中,除了李璟之外,其它最主要的三個人排位依次是李景遂,李景達,李弘冀。做為李家第三代繼承人的李煜,這時根本不在政治譜系中。
李璟繼位之後的南唐,只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他們在政治中的最終地們還沒有定論,天下是群雄逐鹿的格局。亂世之中,能平定天下者,才能在政治上立起來,可是南唐皇室在偏安一隅的情況之下,就開始了內鬥,爭權奪利程序。
李璟繼位沒有多長時間,李景遂就被立為皇太弟,正式確立了接班人的名分。做為李璟兒子的李弘冀自然不會舒服,但沒有關係,亂世之中,靠的是能力。沒過多久,五代的周朝派兵攻打南唐,同時吳越國也向南唐發起進攻,在戰爭中,李景達打了敗仗,而李弘冀卻打勝了。他以在戰爭中的實際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李弘冀之所以打了勝仗,和他手下部將也有關係,大家的利益是聯絡在一起的。於是他們一起爭取立李弘冀為太子。我想,李家之所以實行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就是怕年幼的皇子上臺後,權力落到大臣手中,造成改朝換代的後果,既然李璟自己的兒子這麼厲害,立他為太子就更好了。於是,李弘冀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太子。
也不知是因為對李景遂曾經做為繼承人的不滿,還是對以後沒有信心。李弘冀在當上太子之後,命人毒死了自己的叔叔李景遂。李弘冀的這種做法,讓他的父親李璟很不爽。從心裡對他產生了不滿。這讓李弘冀心裡很不安,沒過幾個月,他自己也死了。
對於權力這個東西,有能力的,會去爭,沒能力的想去躲。去爭的未必爭得到,去躲的也未必躲得過,李煜當皇帝就是這樣的。他本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可是,在李璟去世的時候,只有他是符合條件的接班人了。不會自己想不想幹,也只能幹了。這一點,在他接位後給宋朝上的表章中說的很清楚:
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繼傾懇悃,上告先君,固匪虛詞,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先世謂臣克習義方,既長且嫡,俾司國事,遽易年華。《宋史 南唐李氏世家》
李煜說,他自己本來沒有當皇帝的打算,只想學習古代巢父、許由以及伯夷、叔齊的做法,過點快樂的生活。這種想法,有很多人知道,絕不是說假話。可是,到了今天,比我大的哥哥們全都去世不在了。剛好輪到我來繼位。長輩們對我說,我明白大義,暫時管理一下國家事務。我無法推脫,只能幹了。
李煜這樣說,大概不完全是自謙和套話。當一個戰戰兢兢的兒皇帝,亡國之君,確實不如不幹的好。
李弘冀如果沒有毒殺自己的親叔叔,而且在李璟去世之時,他還活著,那麼,南唐的皇帝大概輪不到李煜來做。李煜是個一流的文人,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這一點與宋徽宗很相似。文人的品格,在政治家看來,一定會有些輕浮,無論是李煜還是宋徽宗接位之時,都有人提出同樣的問題,但他們還是都還是成功上位了。但是,《周易》說的很明白,“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當一個人沒有君王的才能,卻坐上了君王的位置,大概就離倒黴不遠了。李煜就是個例子。
李弘冀的能力或者比李煜強一點,但也並不是多麼厲害的人物。在南唐政權偏安一隅的形勢之下,天下未定,就同室操戈,真正有眼光的政治家不會這麼幹。
-
5 # 文史磚家
南唐後主李煜屬於典型的“玩物喪志”型皇帝,在文藝方面的造詣極高,但在治國理政方面卻近乎“白痴”,由此也導致國家的迅速滅亡。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人們還是不禁會猜測,若當時能出現一位有為之君,南唐的歷史是否會改寫。
其實,歷史曾經給過南唐一次機會,一位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的皇子本應繼承帝位,若他能順利登基,不僅會挽救南唐的頹勢,甚至有可能將它帶向巔峰。可惜此人英年早逝,導致皇位最終還是落到李煜頭上,而南唐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這個本應成為南唐“救世主”的人物,便是李煜的長兄李弘冀。
李弘冀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嫡長子,雖然自幼沉默寡言,但頗有膽識和心機。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南唐烈祖李昪駕崩,太子李璟即位,並依照乃父的遺願,與弟弟李景遂立下盟誓,相約兄弟相傳,而本應該擔任太子的李弘冀,則被外放到廣陵擔任留守。四年後,李景遂被冊立為皇太弟,而李弘冀則奉命改鎮潤州。
身為嫡長子卻不能做太子,李弘冀難免會心生不滿,然而與爭奪儲位相比,守住潤州則更為緊迫。潤州靠近邊境,北有後周的覬覦,東有吳越的窺視,防守壓力相當重。此時,吳越已響應後周的要求,派軍隊進攻常州,若能得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正好是潤州。所以當李璟聽聞常州被圍的訊息後,便想著將李弘冀召回京師金陵。
可是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主帥若臨陣脫逃,勢必會造成軍心渙散,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就在這關鍵時刻,李弘冀果斷聽取部將趙鐸的建議,一方面派人向父皇申明不可回京的理由,一面大舉整兵備戰,發誓要與將士死守潤州、救助常州。一時之間,全軍上下士氣大振。
要想保住潤州,首先需要解救常州,為此,李弘冀決定先斬後奏,破格提拔都虞侯柴克宏為前敵主將。柴克宏果然不負重託,一戰便擊潰吳越軍隊,斬首萬餘級,並俘獲十多位將領,成功地解除常州之圍(“克宏亦感激思奮,馳至常州,果大破吳越兵,斬首萬級,獲其將佐數十人。”見《南唐書·卷十六》)。經此一役,李弘冀的名望大增,遠遠超過叔父李景遂。
此時,希望李弘冀擔任太子的呼聲日益高漲,可是李璟固然為兒子的表現感到欣慰,但同時卻對他擅自做主的表現很不滿,所以並未因戰事的勝利,而在地位上給與李弘冀任何提升。然而李景遂是個識趣的主兒,知道若自己再佔著位子不挪窩,恐怕將來沒得好。所以在常州之戰後不久,李景遂便屢次上書請求讓位。
恰巧此時李弘冀在與吳越的戰事中再度獲勝,李璟迫於輿論的壓力,只好“順水推舟”,將李弘冀冊立為太子,並參決政事(“及太弟景遂力請歸藩,而景達為元帥,奔潰南歸,獨弘冀有功,遂立為太子,參決政事。”引文同上。),時在後周顯德四年(957年)。
李弘冀掌權後,目睹朝綱廢弛、寵臣多行不法的現狀,甚是憂心如焚,為了整不正之風,便用嚴厲的手段來懲罰他們。然而就在形勢轉好之際,受寵臣們讒言蠱惑的李璟卻對兒子產生了疑心,認為他恐將不利於己。所以某日李璟藉故將李弘冀召來,一邊用打毬杖毆打他,一邊威脅稱準備廢黜他,復立李景遂。
李弘冀忠心為國卻遭到責打,心中悲憤交加,又聯想起父親說的那番話,便認為是叔叔在背後搞鬼。所以很快,李景遂在府中離奇薨逝,外界紛紛傳言是被李弘冀毒殺(“元宗仁厚,群下多縱馳,至是弘冀以剛斷濟之,紀綱頗振起,而元宗復怒其不遵法度,一日,怒甚,以打毬杖笞之曰:吾行召景遂矣,弘冀大懼,故景遂遇鴆。”引文同上)。
李弘冀的儲君之位雖然暫時安穩,然而沒多久,他便經常夢到李景遂作祟,最終被嚇死(“弘冀數見景遂為厲,九月丙午,卒。”引文同上),時在顯德六年(959年)九月。李弘冀死後,母弟李從嘉(李煜)成為儲君。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人們還是有理由相信,一旦李弘冀能上臺,他極可能會成為一代英主,而南唐最終的命運或許不會那麼糟糕。
-
6 # 米斯特小胡
李煜的父親是中主李璟,他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原名李從嘉。 2:南唐的第一個皇帝是先主李昪。 3:李煜當上皇帝是李璟一力支援當上的。李璟的2-5子早死,所以其實他就相當於第二個皇位繼承人。李璟的大兒子很有軍事才能,但為人猜忌嚴刻,在與李璟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叔父李景遂)爭奪皇位繼承人時下毒毒死了李景遂。後來又打算毒死李璟,但沒有成功。過不久在公元959年也死了。 公元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璟未遂後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鍾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藉口把鍾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都南昌並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所以說李煜即位其實也就是封建嫡長制的原因。他前面的兄長都死了,就輪到他的。沒有幕後操控者,就是他的老子支援他上位的。(不但沒有幕後支持者,還有反對者)不論他能力怎麼樣,只要不是性格太惡劣,都可以當的上皇帝。 以上是我的個人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回覆列表
偶爾讀到一篇解讀李煜一首冷門詞的文章,解的簡直五馬分屍一般不得體。
李煜寫道:浪花有意千堆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儂是我的意思。有人不厭其煩地解讀它的意境與韻味。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李璟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太子是李璟的長子李弘翼,太子忌憚李煜的才情,恐怕太子之位無法安然無恙。所以李煜作了此詞,並非只是怡然山水,而是讓太子大哥放下猜忌,我只願做個遊山玩水的閒散之人,他的心境是惶恐不安的。
可嘆的是,偏偏李煜的五個哥哥全部在他父親駕崩之前去世,李煜萬般無奈接過這已經不穩的江山。
短短几句詩文,藏在背後的才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