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錦繡河山688

    唐朝著名的成就是唐詩,很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作了很多很多詩篇,對後世影響極大。再就是開闢了絲綢之路,把中華文明傳播於四海,把絲綢陶瓷帶到西亞,把西亞許多物品帶回中國。

  • 2 # 十萬大山的歷史

     文學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美術

      張萱繪《虢國夫人遊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型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柳公權的字型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宗教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儲存這些佛經。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

      科技

      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透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長安在盛唐年間的極盛時人口達到100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之一,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當時的:日本奈良平安京、京都、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

      經濟

      貨幣唐王朝建立後,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lěi),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juàn)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shī)、綺(qǐ)、縑(jiān)、紬(chōu)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唐朝的GDP在當時的世界為348億美元,佔世界GDP比重:58%

      戶口

      650年唐朝統計戶380萬。705年達到615萬戶,3714萬餘口。到了開元盛世740年,戶841.2871萬,口4814.3609萬。安史之亂前一年的754年,戶達906.9254萬,口達5288.0488萬。安史之亂時期760年戶193.3174萬,其中不課戶117.4592萬,口1699.0386萬,其中不課口1461.9587萬。唐朝後期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資料較為混亂。

      賦稅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一貫=一緡),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巖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鬥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鬥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製茶業。

  • 3 # 一路向前0708

    唐朝李世民的開元盛世,有李隆基的貞觀之治,有最美麗繁華的長安街道,有舉世無雙的治國之策,唐朝可以說是中國的,最鼎盛時期,萬國朝貢,每年來大唐朝貢的國家都很多

  • 4 # 歷史小畫冊

    唐代文化基本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文化體系龐大完整,發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極具開放性;三是唐文化有著明顯得向民眾靠近、重現實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徵。

    唐文化體系中,包括文學、宗教與哲學、史學、藝術、天文曆法、地理、數學、醫學、百工技藝等方面,基本覆蓋了當時世界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多陣列成部分。這樣一個龐大而完整的文化體系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僅有的。唐文化的發達程度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地位。當時唐朝的國都、亞洲的文化中心長安城為各國所向往。穆罕默德在《古蘭經》中對他的穆斯林民眾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日本、北韓、越南這些與中國或一衣帶水、或山川相連的國家更是不斷地把唐文化引進自己的國度。

    唐文化開放性表現在兩個方向,一是唐文化的內在特質,二是唐政府對待文化的態度。

    唐文化以漢族文化為主體,漢族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至唐初已近成熟的階段。成熟階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類文化內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納異己的胸懷。部分由於這個原因,佛教、伊斯蘭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異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進入中國。傳入中國的影響極大的天竺佛教文化最終也確被中國本文化融合而中國化。漢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訓誡,作為理念形態的儒家文化以"和為貴",有相當大的包容性,這也是唐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內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文化之具有開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認為萬類不分、一切皆空,主張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這種普世觀念也是唐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內在原因。唐初政治、軍事強盛,奉行"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實行一種開放的政策。唐初的開明君主李世民重視文化交流,為唐代二百八十九年統治留下了一個開放的傳統。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對進入中國的外國使節和商人以禮相待,尊重留居中國的外國居民的文化、宗教傳統。唐朝政府還設專門機構掌管對外文化交流事務。唐政府的這種開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成熟的唐文化擺脫形式的桎梏,向著自由和靠近民眾,現實世界的方向發展。

    在文學方面,李白以他的手筆溶道教思想這種飄逸超脫的內容於古體詩這種自由不羈的形式而宣發自己以及自己那個時代的喜怒悲歡。他的詩極具感染力,在情感上較前代詩歌更接近民眾。韓愈掀起的古文運動,推崇接近口語的古文,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廣泛地弘揚儒家學說,也不自覺地為唐社會擺脫前朝文化思想束縛,自由抒發自我新的思想見解找到了一個工具。在當時還出現了傳奇小說這種市民文學體裁,這也是當時文學向普通民眾靠近的一個表現。

    哲學宗教方面,儒家經學出現空言說經、緣詞生訓的新風氣,佛教出現毀佛毀祖、即心是佛的禪宗南宗,這都是突破前人理論、重視個人主觀見解或主觀體驗的表現。當時"經院化"的佛教派別如法相宗僅幾傳就歸於消滅,而"世俗化"的佛教派別如禪宗南宗卻持續強勁發展。禪宗門內在唐代出現詩僧如皎然、靈徹、道標、貫休、齊己、可朋,高藝僧如懷素、貫休、善本,茶酒僧如降魔師、可朋、法常等。這些僧人與俗世名流往還,他們把佛理中的"淨土"世俗化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淨土化"了當時的世俗社會,也就是說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詩化了唐代民眾的生活。佛教在宣傳上也開始採用俗講變文這種十分接近民眾的語言。

    在史學範圍內,學者如劉知幾、杜佑等都十分重視人事,重視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地理學方面和其他學術領域的許多代表學者也具備類似的治學精神。

    在醫學方面,以孫思邈為代表的唐代醫學家能擺脫前代理論的束縛,注重根據具體的病情立方施治。

    唐代民風也出現更加活潑的氣象。在民間,歌舞流行,民眾生活較為自由,當時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也較後來宋明時期為高。從唐代雕塑可以看出唐文化有"人化"這一特徵。龍門石窟奉先寺雕像中,本尊盧舍那佛似帝王,二菩薩似妃嬪,迦葉、阿難似文臣,金剛、神王似武將。唐代塑匠們多模仿伎女形象來捏塑菩薩,其他諸神也無不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型。這種佛教塑像不同於魏晉時的佛像缺乏"人氣"、面目生硬、程式僵化。總體上說,唐代人對他們的時代很自信,他們更關心的是此世而非彼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怎麼辦,別人背後裡說的一些話聯想和自己有關,總感覺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