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方圓讀書

    我說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如果單從戰爭“成果”上來說,那項羽所獲的成果自然要多餘韓信,因為項羽“背水一戰”所獲的是為自己確立了在各路起義軍中的領導地位,而韓信,只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這場戰役雖然打的十分精妙,但是卻也只是一場戰役而已。他所能得到了,就只有在漢軍中的地位,和劉邦心裡的地位。當然了,也能給敵人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恐慌,但畢竟韓信也只是劉邦手下的一個“打手”而已。敵人真正害怕和敬重的還是劉邦。

    但這也只是從兩人所獲得的“利益”角度來的,實際上從戰役本身來看的話,韓信就比項羽要強一些了。怎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所說的項羽“背水一戰”,實際上是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故事。這場戰役中,項羽率領著起義軍一舉擊敗了號稱有四十萬之眾的秦軍,並於戰爭開始八個月後,又迫使二十萬章邯所領導的秦軍投降。這場戰役,直接確立了項羽在各路起義軍中的地位。雖然戰果累累,但是項羽打的一點兒也不輕鬆。他讓士兵們渡過漳水去和秦軍作戰,但必須在走之前把一切物資都給毀掉,也就是要樹立必死之心去和秦軍打。

    士兵沒有了任何回頭的念想,當然就得奮力一搏。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項羽的背水一戰是直接選擇正面交鋒,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出士兵的鬥志,從而嚴厲打擊敵人。當然了,所謂的戰爭就要是迫使對方服從我方意識的一種暴力行為。而此時的秦軍也沒有當年那麼強悍,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項羽便取得了勝利。

    但是韓信就不同了,韓信所面臨的是二十萬的趙國大軍,還是以逸待勞的趙軍,而此時的韓信卻只有區區三萬人馬。要知道,韓信去攻打的趙軍可是深溝壁壘的趙軍營地,這就像攻城戰一樣。所以難度自然就要大得多。

    但是韓信也不傻,他當然知道自己不能強攻。因為自己既沒有項羽那樣以一當百的勇猛,也沒有晚秦時期的那種對手,自己面臨的可是趙軍主帥陳餘的二十萬嚴陣以待的趙軍。所以,強攻必然壞事,於是,韓信便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分兵戰術”。

    韓信在離井陘口還有三十里的時候,他就趁著夜色事先從三萬人馬中分了兩千奇兵出去。注意,這兒的“奇”,不念“qi”,而念“ji”,也就是數學中的“奇偶數”的那個“奇”。所以我們平時所說的“出奇(qi)制勝”,實際上應該是“出奇(ji)制勝”。

    那麼,韓信為何要分出兩千奇兵出去呢?彆著急,我們下面再說。

    清晨的時候,韓信就先派遣了一萬兵力在河邊背水列陣。當趙軍看見韓信這樣用兵的時候,就笑他是個傻子,因為凡是懂兵的人都知道,把士兵放在這樣的環境下,無疑是自取滅亡。但是他們畢竟不是韓信,所以自然也不知韓信所想。

    但是你也千萬別以為,韓信就是傻子,要知道,他還有剩餘的部隊還沒用呢?

    韓信率領著剩下的一萬多人來和趙軍正面合戰,但是畢竟趙軍人多,韓信自然不是對手,於是便故意敗退,還將自己的旗幟、儀仗等丟得滿地都是,趙軍一看見,便爭先恐後的出現來搶,最後連營裡的預備隊都出來了。

    而韓信則慢慢撤退,退到哪兒呢?正是退到河邊,到了這兒以後和早就在河邊列陣計程車兵合兵一處,又反過來攻殺趙軍。兩邊混戰著,此時晚上佈置的那兩千奇兵也得馬上出發了。他們要去幹什麼呢?

    原來,這兩千奇兵早就帶上了漢軍的旗幟,待趙軍營中空虛以後,便趁勢攻進去,然後把趙軍的旗幟都換成漢軍的。到趙軍看到自己的大本營被漢軍佔領以後,便著急忙慌的跑回去救,這時,韓信便率大部隊在後面擊殺趙軍,也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擊其惰歸”。急於回家的趙軍自然戰鬥力就下降了。結果,韓信憑著三萬漢軍一舉擊敗了趙軍的二十萬人馬。

  • 2 # 遊史無終

    典故介紹:

    “破釜沉舟”

    項羽率所有軍隊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說把渡的船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的鍋砸個粉碎,以示血戰到底的決心。渡過漳河後,項羽的軍隊拼死做戰,銳不可擋。秦將章邯引楚軍深入陣中,以為楚兵中計,卻不料楚軍由於斷了後路,三五成群,各自為戰,以一當十,兩天之內,直殺得秦軍九戰九敗。秦軍被項羽殺得潰不成軍,見大勢已去,章邯領20萬秦軍投降項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鉅鹿之戰”,項羽一戰封神,威名遠播,“破釜沉舟”成為千古佳話。“背水一戰”

    韓信滅掉魏國後,想一股作氣直取趙國。趙國謀士李左獻計,斷絕韓信糧草輜重,可趙王不聽,堅持要與漢軍正面決戰。這正中韓信下懷。韓信先派2000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而自己帶10000士兵軍士沿著河岸背水擺開架勢(背水歷來是兵家絕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兩軍相持不下之時,那2000騎兵奔入趙營,換上漢軍旗幟。趙軍見營地失守,軍心渙散,四處逃竄,潰不成軍,漢軍兩面夾擊,大敗趙軍,活捉趙王。兩戰對比

    人物個性:項羽是個“直男”,藝高人膽大。他自己也拿不準有多少勝算,讓士兵吃飽,不要當“餓死鬼”,那些軍士在他的鼓舞帶頭下,像極敢死隊,用我們今天話來說就是“開了掛”,把秦軍當瓜砍;

    韓信是個“腹黑男”,他知道自己兵少,只能智取。所以開戰之前打好心理戰,布好2000突襲兵,再帶領10000士兵背水,激發軍士戰鬥潛力。不行,還有一半以上兵力留後方,一有不測可來援助,已是胸有成竹,勝算滿滿。戰場謀略:項羽,“破釜沉舟”一戰可申請專利,他“萬人敵”的武藝,目空一切的霸氣,軍士們不畏犧牲的奮勇,徹底體現戰爭殘酷性,充滿悲壯淒涼感;

    韓信,“背水”作戰兵家大忌,一用一死,他準確把握軍士心理,也算準敵軍心理,名為“背水”,實為誘敵。佈局完美,棋高一著,贏得下風局。

    歷史影響:項羽破釜沉舟一戰,直擊秦朝統治命門,秦朝滅亡;

    韓信這戰雖漂亮,只是為他的戰績錦上添花,當時漢軍得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綜合各方因素,我覺得兩戰結果,項羽更值得追捧!

  • 3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項羽在鉅鹿背水一戰大破秦軍,嚴謹的說是破釜沉舟、孤注一博。策略方法含量少,就是血勇向前,以一當十,不成功便成仁。

    韓信攻伐趙國背水一戰,是兵法,有計劃有奇兵的戰術策略。再利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大破趙軍。

    二者性質上相通,但項羽破秦更象男兒亮劍,硬殺硬博,比後者血性多了一些。

    項羽

    秦未發生農民大起義,先前被秦滅亡的各國貴族也借勢造反 復又稱王,全國呈燎原之勢。起先,秦派了些刑徒軍鎮壓,均無效果。後來用章邯為帥率軍救火。章邯打仗有兩把刷子,先後擊潰義軍多部。最後率20萬秦軍在鉅鹿(今河北邢臺)圍住趙王歇。趙王向各路諸侯、義軍求援。

    章邯也調來另一秦將王離20萬大軍前來聯合,試圖圍點打援,一舉撲滅各路鋒煙。

    各路諸候聯軍到了鉅鹿外圍,懼不敢進。

    楚懷王也派了宋義為上將,項羽為副將的援軍。宋義到了離鉅鹿不遠的安陽,再不前進,說要等秦趙相傷再進擊。項羽一怒,殺了宋義,自立為上將軍。

    而後項羽便率楚軍渡過鉅鹿南的漳水,只帶三天口糧,砸了燒飯的鍋,鑿沉了回退的船,拆棄了住的帳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鉅鹿,將士同心,玩命博殺,九戰秦軍。擊敗王離率領的20萬邊軍(長城軍),並活捉王離。此時各路援軍一看項羽得勢,也蜂湧向前,圍困鉅鹿的秦軍就這樣瓦解了。

    這一戰,打出了項羽的威名,也徹底挫敗了秦軍以後反撲的能力。後來章邯也顧忌朝憚,投降了項羽。項羽人生走向顛峰,就是此戰。

    那一年他才25歲。有後人評其: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韓信

    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正面牽扯項羽,側面派韓信攻擊降楚的幾個諸侯國。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數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趙國。趙成安君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以對,心中勝算在握,認為韓信掀不起什麼風浪。

    韓信先是派出2千奇兵從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後方埋伏。

    然後自率大隊渡過綿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後,陳餘率全軍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餘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

    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現自己大營裡全是漢軍旗幟,原來那2千奇兵趁趙軍營空,殺進去換旗立旗。趙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餘戰死,趙王被俘。

    項羽奮膽破秦軍,演化成了起義軍與秦軍的大決戰,從前秦軍無力迴天。項羽之勇也震攝了各路諸候,奠定了他日後西楚霸王之基。

    韓信破趙,只是他在外圍幫劉邦作戰的一部分,他還有擒魏、取代、擊齊等戰績,均克無不勝。為劉邦最終滅掉項羽,奠定了不世之功。

    從成果與影響上,項羽破釜沉舟的影響力大於韓信破趙的背水一戰。不只是王與大將的身分對比,鉅鹿一戰,歷來為後人也是要津津樂道多些。

    從軍事謀略,項羽還是不如韓信的,雖然他可能徒手單打五個韓信,但歷史上的戰爭,從來不是以個人的武勇評定最終勝負的。

    二人在軍事作戰應用上,都有一套過人之處,能掛一檔。但政治權謀都屬於三檔以後了。

    最終,一個兵敗烏江自刎,一個鳥盡弓藏被誅。成王敗寇,惜乎。

  • 4 # 嶽劍

    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鉅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沉舟勇氣,演繹秦末戰爭的奇蹟,擊潰秦軍主力部隊,開啟了秦亡之路。

    而韓信率軍攻趙,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結果大破趙軍,開啟了漢初統一戰爭。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兩場戰爭都有描述:

    首先是人數對比:項羽手下共有5萬左右將士,而秦軍約為40萬人;韓信有一萬多兵馬,而趙軍足足有20萬。根據人數來對比,韓信獲勝的難度係數更高。

    第二看對手的實力:項羽面對的大秦鐵騎,戰鬥力肯定很強,雖比不上橫掃六合的戰鬥力,但也是身經百戰,指揮官是名將章邯和王離(王翦的孫子)。韓信面對的趙軍,戰鬥力是無法和大秦鐵騎相比,而趙軍的統帥陳餘輕敵,沒把韓信放在眼裡,拒絕謀士李左車堅守不出的策略。所以從這方面來看,項羽取勝的難度係數更高。

    第三,從戰爭的意義來說:項羽破釜沉舟,力挫秦軍主力,使天下群雄逐鹿中原。而韓信只是諸侯爭霸時一個戰役,與天下大局無關。試想如果項羽輸了,那天下還是秦王的天下,各位“反賊”可能就全完蛋了,而韓信如果輸了,則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只是影響漢軍的威名。

    綜合收上,我覺得還是項羽的成果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勇士3-1落後猛龍,奪冠機率僅剩11%,杰倫羅斯還說杜少總決很難復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