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鍾富權
-
2 # 金牛撒歡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向中央叫板先掂量下自己。以前投鼠忌器,怕嚇走外資,現在這個也不是事了!香港不要再傲嬌了,你們獲得的自由巳經最大,現在該夾著尾巴做人了。
-
3 # 毒舌財經
前幾天有關港交所邀約收購倫交所的訊息鬧得沸沸揚揚,正當大家憧憬倫教所被港交所收購的時候,昨天倫交所已經出來迴應了
倫交所稱,港交所四分之三的提議是關於在該交易所的股票,這代表著一種從根本上不同的、吸引力小得多的投資主張。以下是倫交所官方迴應全文:
為什麼倫交所會拒絕港交所的收購?大家都知道,倫敦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而倫交所也是倫敦金融地位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LSE)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倫敦交易所受理著超過三分之二的國際股票承銷業務。
而且倫交所不僅僅是股票業務龐大,更關鍵的是他旗下的業務非常廣泛,比如上市證券種類最多,除股票外,有政府債券,國有化工業債券,英聯邦及其他外同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公共機構、工商企業發行的債券,其中外國證券佔50%左右。 比如擁有數量龐大的投資於國際證券的基金,此外它倫交所還運作著四個獨立的交易市場。
可以看出倫交所在世界金融市場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對世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是英國引以為傲的金融組成部分,所以英華人不會那麼輕易的把倫交所賣給其他機構的。
之前有很多機構都曾經有意要收購倫交所,過去二十年裡來自美國、德國、瑞典、澳洲等地區交易所曾聲稱要收購倫交所,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比如德意志交易所先後三次出手都未能如願,同樣敗下陣來的還有發起敵意收購的美國納斯達克、瑞典證券交易所和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其他外國機構。
倫交所相當於英國金融的一張名片,是一個臉面,是英國的一種戰略性資產,它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所以英華人怎麼可能輕易的把它拱手讓人了?
此外,英華人也擔心倫交所被收購之後會影響英國金融的安全,這點可以從英國相關監管部門的反應看出來。
比如英國商業大臣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曾表示,監管機構將“非常仔細地調查任何對英國安全有影響的事件”。英國政府發言人也表示,倫敦證交所“是英國金融體系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政府和監管機構將密切關注相關細節”。
由此可見,英國對倫敦交易所的重視程度是非常強, 所以不論是港交所還是其他交易所想要收購倫交所其實沒有那麼容易。
至於倫交所所說的願意跟上交所合作,說明它看中中國的市場增長空間。倫交所拒絕港交所的交易,在這個時候還不忘向上交所傳達曖昧,這個可謂是在港交所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不過倫交所這個舉措也可以理解,雖然在廣大網民的心目中A股不怎麼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經濟體量的支撐之下,A股仍然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按照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來看,未來10到20年中國的GDP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但是目前A股跟中國經濟的體量是極為不匹配的,比如中國的GDP總量達到了13.4萬億美元,而A股的總市值卻只有8萬億美元左右,美國的GDP總量是20.5萬億美元,但目前其股票市值卻達到45萬億美元以上,相當於美國的GDP總量是中國的1.53倍,但股票市值卻相當於中國的6倍左右。
透過對比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目前中國股市的市值是比較低的,比如從2008年到現在,雖然中國的GDP已經從32萬億人民幣左右增長到90萬億人民幣左右,10年時間翻了差不多三倍,但是目前A股的市值跟2007年相比連一倍的增長都不到,相當於十年原地踏步。
而且從2008年到2019年,中國已經新增了很多上市公司,11年時間新增的上市公司至少達到2000家以上。
但是A股的總體市值並沒有因為新增上市公司的增加額有明顯的增長,2007年A股的總市值大概是35萬億左右,而11年過去了,現在A股的市值也只不過是48萬億左右。
由此可見目前A股還是有一定的增長空間的,如果未來中國能夠進一步放開資本市場,在滬港通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其他國際證券交易所的合作,那對於促進A股的國際化和發展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估計倫交所也是看中了A股的發展空間,所以才說願意跟上交所合作。
-
4 # 海哥說險
倫交所拒絕收購,表面上看來和拒絕其他交易所收購,但是從其言辭來看,是很刺耳的。從根本上就不認同香港的亞洲金融地位,耳光之響亮,狠狠的打在了“本港正宗國際認證英美法系”的臉上。
第一、關於倫交所和港交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773年,全球頂尖的和最具影響力的交易所之一。
港交所,即“香港交易所”,全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成立於1976年。
2019年9月11日盤後,港交所公司釋出公告,其向倫交所集團提議合併,因此而引發了最近幾天的全球關注。
2019年9月13日,倫交所迴應這個提議沒有任何價值……
如開頭而言,倫交所的迴應原文更加打臉。
圖片就直接用其它網友發的
第二、港交所為何會有這個提議?在我看來,無非是港交所有以下這些看法:
1、對於港交所來說,披著“一般商業併購合併”以及“中國香港也是英美法系”的外套,就試圖與倫交所合併。
2、港交所一直認為自己是“國際金融中心”,畢竟中國絕大部分的公司上市首選都是港交所。加上各種排名港交所屢屢力壓上交所、深交所因此港交所就認為自己和倫交所、紐交所、法蘭克福等成為一個量級的。
3、香港李大爺家在英國各種買買買,英國也沒有個反應和拒絕。港交所還是主動合併,倫交所更加不應該拒絕。
港交所忽略了政治因素,或者說他們把政治因素看得太淺顯了。港交所忘了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並且是也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地區、香港這座城市的發展定位。是中央政府鼓勵大量優質大陸企業到香港地區上市,然後給港交所帶來了對應的地位。
第三、倫交所為何打臉提議?對於倫交所而言,數百年的發展來,也經歷過多起試圖併購、收購他們的情況。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港交所。
1、對於利益至上的英華人來說,他們深刻明白香港地區能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根源還是背靠了中國大陸導致的,而不是100多年“殖民”帶來的。是的沒錯,英國從來沒有認同過香港地區和倫敦一樣是“國際金融中心”,而僅僅是“亞太金融中心”。
2、就利益而言,顯然直接和中國大陸打交道獲取的利益,遠比透過香港地區“二道手”之後,獲取的利益更加多,以及可選性更豐富且原汁原味。所以才會有拒絕合併公告中的:“我們重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互利合作伙伴關係,這是我們與中國傑出的眾多機會的首選和直接渠道”。
相對港交所的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倫交所作為英國金融中心的代表,更多的是一種國家意志,他們清晰的知曉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最後不是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普通商業行為”,有時候利益牽扯的是國家利益。
香港李家是給英國送錢去,買的東西也是在英國搬不走的。
港交所是提議合併倫交所,倫交所代表的是“英國在全球的金融地位”,一個“亞太金融中心 ”的港交所來合併一個全球金融中心的核心“倫交所”,但凡有點兒基本政治思維的為恐怕都會笑話“不自量力”!
-
5 # 凱恩斯
拋開那些虛無的口水,深挖我們A股股民的最深切利益,個人認為,上交所和倫交所這類的交易所合作,的確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雖然從倫交所的角度,其說上交所是首選可能是隨性的一說。但是從中國金融大改革的走向來看,我們需要一個市場化的交易所。
倫交所和港交所,究其本質,其是公司,是盈利的目的。港交所收購倫交所,是出於成交量放大的考慮,一個交易所的生命線是成交量,而你發行很多股票有時候並不能帶來成交量的提升。所以選擇併購後打通,讓兩個交易所和市場實現互補,做大成交量,根據資料,兩家交易所合併市值將達到1000億,這樣就直播前兩大交易所,紐交所和美交所。這是一種經營的考慮。
而倫交所的拒絕也有其核心邏輯:一方面,其正在收購國際金融資訊服務商路孚特,如果這時候改了實際控制人,你接下來的收購還進行與否?這會帶來不確定。而英國本身在脫歐當中,此時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和理清楚,更是無暇平添煩惱。另外,最終最核心的還是報價問題,倫交所認為港交所報價實在太低。
生意做不成,實際很正常,但是倫交所給港交所信中有如下內容:“我們珍惜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彼此互利的合作關係,而這也是我們更想要的,更直接對接中國機遇的渠道。”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倫交所還是希望直接跟市場活躍度更高的A股交易所合作,而A股如今的確有交易所市場化的需求。那麼為什麼個人一直覺得交易所市場化是可行的呢?原因如下:
1、國外的交易所都是市場化的,和監管層做到隔離,關鍵問題就在於可以進行合規性處罰。交易所是交易所,證監會是證監會。如果一個是私企,一個是行政監督機構,那麼交易所有違規,沒有利益相關性的證監會就可以透過行政的手段來監管。而如今的問題是,即使註冊制,交易所和證監會審批發行股票有什麼不同嗎?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2、交易所市場化之後可以吞併國外的交易所。這樣就可以將中國資本市場的觸角延伸出去。而如果你是行政體系,你就不可能出去併購交易所。
3、兩家企業,上交所和深交所可以進行市場競爭,建設不好的交易所被投資人拋棄。
4、減少行政為目標的融資。部分融資不具備效率,但是現有體系下交易所容易遭受更大的發行壓力,來自各方面。如果是盈利為目的的交易所,其會為長遠計,以市場喜好來選擇發行的上市公司。
相對來說,港交所的市場化可能並不理想,源自於其對於市場退出方面越來越疲弱。按道理私營的交易所是會為了保證一定的名譽,而努力剔除劣幣,保留良幣。而這方面美國兩大交易所可能更加成熟。
交易所市場化,算是個人的一個小思路。並不是完全沒有瑕疵。但是這個方式可以較快的完善註冊制。
回覆列表
準備好了嗎?是世界融合發展,還是搞世界博弈,這是世界資本的大戰略!大方向!大融合!若是搞資本博弈,是禍!能集世界資本,對世界主體再生經濟相互助力,是世界經濟、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