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8同城轉轉
-
2 # 親子學樂
溺愛是中國父母發明的最大謊言
文|wss 編輯|豆爸
最近這一年,有一個新興的名詞,很是火熱了一把,那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兒女在沒有成婚組建新家之前,與自己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
這個社會學的概念,最早由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她是美國鼎鼎大名的首席家庭治療大師,獨創了赫赫有名的心理治療方法——薩提亞模式,也就是原生家庭療愈的若干階段。
維吉尼亞·薩提亞(1916-1988)
第一代的家庭治療師,心理治療師
原生家庭的概念似乎從誕生之日開始,便揹負上了貶義的語境:原生家庭的氣氛、習慣、互動等,必然存在負面的元素,必將影響到從這個家庭走出的孩子,將給他們未來的事業、婚姻帶來不可磨滅的消極影響。
似乎是為了響應這個熱門概念,一大批電視劇和綜藝也開始旗幟鮮明地批判原生家庭帶來的那些傷害,例如《都挺好》《帶著爸爸去留學》和《女兒的男朋友們》。
許多像我一般的父母,都不禁惶惶然,生怕一個不小心,踏入了原生家庭的雷區。對於如何去避免這個十惡不赦的原罪,父母們更是一頭霧水。
誰也不想若干年後,被孩子指著鼻子罵做“蘇大強”“趙美蘭”。
在武志紅和竇文濤、梁文道或輕鬆、或激烈的爭論中,迸發出很多有啟發的火花,能讓我們獲得不少的思考和教益。
01
一切不如意,都能歸咎到“原生家庭”
在節目裡,竇文濤針對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委婉說:
“有的時候,是不是也不要太誇大。”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身邊哥們孩子的一些表現,例如孩子在關鍵的節點,忘記了一樣重要的東西,或者自己的疏忽,犯下一些別的錯誤。
這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自我檢討,而是無賴般地歸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甚至有極端的,更是捶胸頓足地表示自己就是這個家庭的悲劇。
他感慨,有這樣毛病的孩子,應該做到的是道歉和承擔後果,而不是把責任歸咎到原生家庭莫須有的影響。
相信很多父母,會深以為然:就是嘛,啥亂七八糟的都能賴我們頭上來,敢情生養你就成了罪過。
而武志紅沒有完全贊同這種看法,他的分析則顯得更加深入透徹。
他的觀點是:
“不管大人和孩子,這是一種有普遍現象的歸罪,沒有獨立自我的人,承受不了這樣的責任,所以一定要去找主觀原因,找一個責任人,其實就是找一個敵人。”
細細琢磨,道理不得不承認,不但是孩子,就算是我們父母,遇到糟心事以後,也難免在焦慮的情況下,潛意識裡冒出怪罪於主觀和他人的想法。就好像辦公室的座椅用壞了,也會懷疑是不是哪個掃把星經過所導致。
這讓我聯想到去年初,那一則引爆所有媒體平臺的新聞#北大畢業生與父母決裂#。
一位80後的北大畢業生,身上光環無數:四川某市高考狀元、美國排名前50大學碩士···
卻從10多年前開始不再回家,6年前與父母“決裂”。他寫下“萬字書”,歷數自己“動手能力差、肥胖和不善交際”的痛點,言之鑿鑿控訴父母是罪魁禍首。
一時間,網上互相迥異的論調沸沸揚揚,一方是如竇文濤哥們的孩子,強烈支援北大學子,質疑父母高強度教育的弊端;另外一方則與竇文濤的論點相似,北大學子的那些毛病,需要自我承擔,不能去怪罪原生家庭。
而事實上,這個熱點的根源,與武志紅的道理,在無形之中不謀而合。
這個來自北大的學子,本質上,其實是個沒有獨立自我的可憐可恨人,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不如意歸罪到了父母的身上,把他們當作了敵人。
歸罪於父母,是北大學子的主觀;而沒有獨立自我的人格,則是父母教育的不該。
也就是說,已經長大成人的北大學子,需要直面自己的弱點和生活中的不如意,用自省自改的武器,克服掉這些個毛病,而不是把槍口對準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母親。
而這個學子的父母,同樣也要自省自改,當初對孩子獨立自我人格的漠視,利用父母的權威和暴力,強勢摧毀了孩子內在的萌芽,釀成了如今的苦果,從而被反噬。
因此,請不要忽視在養育過程中,孩子主觀太強、歸罪他人的小伎倆。這些甩鍋的表現,是一個預兆,昭示著一個並不輕鬆的、甚至影響人格健全的嚴重問題,反射出父母和孩子相處中的弊端。
忽視這些表現,將受到懲罰。
那我們不禁要問道,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
節目給出的答案是:
“發生對孩子成長可能造成心理陰影的事情,要在盡短的時間內撫慰,解開這個心結,這樣孩子心裡才會不留痕跡”
另外,遇到問題,要歸因,而千萬不要歸罪。
竇文濤有感而發,結合自己得以成為主持人的故事,給予了贊同。
原來,在中學時的一次朗誦比賽上,竇文濤有過在全校師生的注目下,壓力過大而小便失禁的糗事。當時的羞恥,真正是讓他恨不得一死了之。
但他的伯樂,也是他的老師,適時出現了,像是渾然不知他尿褲子的窘事,過來表揚他前幾段的朗誦聲情並茂,積極地推薦他去下階段區裡的朗誦比賽,然後居然奇蹟般獲得了第二名。
從此,竇文濤踏上了成為知名主持人的康莊大道,並一發不可收拾。
僅僅是一次不起眼的支援和鼓勵,就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途。這樣切中要害的“點睛之筆”,看似巧合之下的機緣,核心其實是人生最無助下,被“知遇之恩”善意對待,爆發了知恥後勇的強大能量。
有的時候,問題並不出在孩子,往往是出在我們自身的不良示範,也出在對孩子自尊的漠視。
就算是無關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塑造,對情緒低點的孩子“雪中送炭”的幫扶,永遠會比“屋漏逢雨”和“指鹿為馬”的所謂深刻批評,來得溫暖,不會讓孩子淪入“破罐破摔”的迷途。
畢竟,孩子沒有健全粗壯的神經,不能承受狂風驟雨的打磨。
02
“溺愛”是個偽命題
武志紅對“溺愛”這個概念,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反對意見,直言“溺愛是最大的謊言”,且極為嚴肅地認定,完全沒有溺愛這回事,孩子也不會因為濃厚的愛意而變得墮落。
話音未落,激得現場的主持和嘉賓們倒吸一口涼氣。沉默好幾秒後,竇文濤才遲疑詢問:
“您這種看法會不會太極端?”
接著便立即針對這個觀點,代表廣大家長,連珠炮似的給出了反駁質疑:
“孩子沒有自控力,比如說孩子不愛做功課,玩平板電腦上癮,玩上面的電子遊戲上癮,徵求孩子意見,他理都不理,難道就可以聽之任之?”
武志紅則堅定維護了自己的初衷,並說明:
“在孩子養育過程中,存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式,一個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規則,父母執行規則,在東方社會多見;一個是自制自律,孩子制定規則,孩子自己執行規則,在西方世界常見。”
在武志紅的邏輯看來,愛永遠不嫌多,不可能產生“溺愛”。所謂“溺愛”的潛臺詞是:如果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犯了什麼錯,那我犯的錯就是太愛孩子了。
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為自己開脫的說法。武志紅認為,從來沒有溺愛這回事,溺愛也不是孩子自私墮落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在於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而一直在用自己的規則來規範孩子的行為。
顯而易見,他制他律不是一個好方式。父母的愛意越是無微不至,越是會讓孩子內心逆反和叛逆的野草瘋長。這樣的孩子,就算是如願升學,輕則很快放縱荒廢,泯然眾人矣;重則變成行走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會被引爆。
就在去年底,濟南大學一名24歲的學生,親手向母親舉起了屠刀。
案發時,附近居民都聽到了激烈的爭吵聲,還伴有母親的哀嚎,可等著警察趕到時,已經為時已晚,這名母親,已被親生兒子捅入數刀身亡。
這名學生,沒有了中學時的品學兼優,在大學掛科無數、已經留級兩年。母親為了孩子,放棄老家一切、苦苦跑來陪讀,指望著像孩子中學時,事無鉅細地照料和督導,可以讓孩子安心學業,卻不想換來了身滅的噩運。
毫無疑問,這是個因愛生恨的人間悲劇,而這樣的悲劇,還在屢屢發生。
源頭,恰恰是我們最難以啟齒的、受害者對孩子濃濃的愛意和期盼。對孩子的成長採用“他制他律”的方式,孩子就很可能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變得失控和極端,結局不是傷害自己,便是傷害至親。
換截然相反的角度去聯想,孩子如果能做到自制自律,懂得並踐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便可以海納百川一般吸納父母親濃郁的愛意,把這些愛意轉化為健康成長的養分,而不是形如蜜糖的砒霜。
這也是所有家長夢寐以求的目標,可如何能夠達到呢?武志紅給出了自己的兩個觀點:
一是方法,孩子在三歲之前,從孩子最為基礎的吃喝拉撒睡上入手,除基礎的照顧以外,下一點苦功,引導孩子重視自己這樣的生理本能,並自律地遵守要求。
二是環境,以遊戲和網路成癮為例,在方法輸出的過程裡,親人克服掉自己的依賴遊戲和網路的習慣,用“嚴以律己就是嚴以律人”的姿態,固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英國著名的科學教育家斯賓塞,有一個很重要的體系觀點表述: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制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你的人。”
這樣培育出的孩子,才能夠自覺自願自律地,清醒奮鬥他們自己規劃的人生藍圖。
就算是偶有疲怠,在家長的一點提醒下,又可以滿滿的正能量。
就像是李湘夫婦,這兩口子對女兒王詩齡寵愛如“溺愛”,精美的食物把她餵養得白胖不說,還動不動被拍到,他們送給女兒傍身的超大牌衣著和手包。
屢屢被嘲笑的王詩齡,事實上並不是我們臆想的那個,將要被溺愛淹沒的孩子。
她在節目裡童言率真,說很不喜歡和媽媽一起逛街。
她的才藝,也並不比黃多多和森蝶她們少,英語、鋼琴、滑冰、芭蕾、繪畫都有模有樣。
設計的海報被學校官網選中▲
根本不需要媽媽的面子,便可以憑藉親和純真的氣質,交到比她媽媽大咖很多的忘年交。並不是老天爺格外開恩,而是潛移默化的“父母計深遠”。
所以,辯證地看待武志紅對“溺愛”的解釋申辯,從邏輯中思考、從案例中收穫。
可能從來沒有“溺愛”這回事,關鍵是你的“愛”,是不是真的愛,是不是清醒的愛。
回覆列表
我覺得不能用年代來論。我身邊的親戚很多也是90後,但是她們都十分的寵愛自己的孩子,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一點摔傷就會十分大驚小怪。但是也有的也不會。
我是80後,我個人覺得我不會溺愛我的孩子,我上班時,都會要求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小的那個也一樣要做。不能買的玩具就算他們吵番天也一樣不會買,會有原則。所以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