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乖乖愛學習9

    小學生應該懂的幫助同學

    在小學學校規定不讓帶小食品,所以校內嚴禁吃小食品。我在孩子的筆袋裡放了三塊橡皮。孩子馬虎老丟橡皮。學校規定必須用智勝4b的,我為了不讓孩子老丟橡皮和孩子說橡皮是我用一塊八一塊買的,孩子不知道一塊八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他可以買兩塊雪糕,這回他懂了。而且我還說一個星期不丟橡皮我就多獎勵兩塊雪糕。

    有一天回來我看他不怎麼愛說話,悶悶不樂。我以為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了。在我的追問下他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在學校同學沒有帶橡皮,他把橡皮借給小朋友沒還他。怕我說他,孩子不懂錢的概念,但懂的兩塊雪糕的意義。兩塊錢對於沒個大人不算什麼,給孩子兩塊雪糕也不算什麼,但是涼的東西讓孩子少吃是為孩子身體好。我很高興,告訴他多給的雪糕照給。孩子問我為什麼?

    我把道理跟他講了,橡皮丟了是可惜,爸爸心疼的不是錢,而是你的壞習慣,沒有價值。幫助需要的人是這塊橡皮體現出來他的價值。以後別人也會幫助你的。因為你樂於助人。

    我想孩子還小不懂的這麼多,但以後會懂的。

  • 2 # 首席面試專家聊育兒

    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也是孩子人生路上開始有了真正的人際交往後遇到的實際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比較單純善良。一方面覺得別人要,自己不給似乎也不近情理;另一方面,感覺到別人總向自己要東西,似乎自己比較“好欺負”,會覺得有些難過。面對這樣的實際問題,我的建議有三條:

    1、首先,父母對這種事的反應,以及對孩子的引導很重要。孩子感到難過,這個情緒很有可能是大人“影響”出來的,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暫時還意識不到經常有人向他要東西,原因在於他“好欺負”,通常是大人總對孩子說:怎麼他老向你要東西,不向別人要東西啊?就你好欺負是不是?

    這是一個錯誤的導向,會讓孩子陷入委屈和無奈的境地。單純善良,其實是孩子身上一個非常可貴的優點。我們作為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可貴品質,而不要斥責他: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傻?!…

    比較好的導向是什麼呢?父母對此,應該暗示孩子:你一定是個善良友好的孩子,所以別人喜歡跟你交往,也喜歡向你要東西。因為你總是能及時幫助到別人,所以別人想到要什麼東西的時候,自然就願意和喜歡找你了。

    這樣的引導會讓孩子接受自己的行為,接納自己友好善良的人格,對自己的評價是正面積極的,有助於孩子繼續保持善良友好的優秀品格。

    2、其次,孩子有在學校交朋友的需求,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正確分辨“友誼”。孩子在學校是需要交朋友的,如果別人將要東西,解釋為“借東西”,那麼孩子不借的話,會被人認為“小氣”,也有可能被別的孩子排斥,有時的確會影響孩子交朋友。但我們都知道,不替對方著想的”朋友“,都不屬於真正的朋友。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告訴孩子們:什麼是真正的朋友,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利益,而這種利益必須捍衛。

    當然,如果要東西的理由是“借東西”,而這麼小的孩子暫時還分不清借多久才叫借,超過多久才叫“借了不還”,所以,父母需要教會孩子跟對方商量:借來幹什麼,要用多久?什麼時候還?談好之後,然後大方的借給同學。要讓孩子明白“借”的邊界在哪裡。不能無期限的“借”,導致借出去之後不好意思張口要回來。這就使孩子處於了“被動”之中。要儘可能教會孩子與他人商量和談判。比如:放學前如果同學不還,就把借的東西要回來,可以跟他說明白,下次我可以不借,因為你沒有及時還回來。

    所以我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是教會孩子跟他人商量“借”的時間和期限,並且信守承諾。同時讓孩子明白,很多事孩子做的很好,但是一些事應該是有邊界的,而我們不必為了不得罪別人或者討好別人,就不敢去爭取不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失。

    3、最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在主觀上學會保護自己的東西。一年級的孩子還很小,他現在可能還不太明白自己的東西得來並不容易,也許“反正我沒了媽媽會給我買的,就借給你吧,甚至也可以給你吧”。導致孩子雖然不願意,但想一想得來的比較容易,也就屈從了。孩子並沒有真切意識到,父母掙錢不容易,一些物品的購置也不容易,父母給自己買東西也來之不易,因此,父母也需要向孩子講明掙錢的不易,愛惜東西的重要性,以及不隨便將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活著送給別人。

    我是Anne,一個懂點青少年教育的人才發展專家。我是“自己孩子”這個產品的開發者(媽媽),也是“別人家孩子”產品的批次檢驗者(人才發展),我用現實檢驗教育,也用教育實踐現實。

  • 3 # 範老師家教智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要認識到孩子遇到問題是很正常的,正是這些問題使孩子得到成長。

    家長可以針對這個問題跟孩子做一次深入的溝通。

    溝通時遵循“先跟後帶“的原則。

    先跟孩子的情緒:“總有同學跟你要東西,你心裡很難過是吧?”這時孩子會覺得家長是理解他的。有些家長不懂得要“跟“,一上來就發表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有些家長甚至會對孩子說:“這有什麼?不就一點兒東西嗎?你這麼難過值得嗎?”類似的言語都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孩子感受到的是你對他的不理解、不認同,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委屈,甚至不再跟你溝通。

    “跟情緒“是很好的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和感的方法。

    接下來和孩子一起探討以後如何面對這類問題,你可以問孩子:“他跟你要東西你是怎麼做的?”這時孩子會把他的做法告訴家長,接下來你就問:“除了這樣做,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這時孩子可能就會想到第二種方法,我把這些方法都記錄下來,繼續問:“還有呢?”“還有呢?”“如果還有的話會是什麼呢?”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引導孩子開拓思路,就可以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法,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頭腦風暴”。當然如果你有好的建議,也可以在這時候提供給孩子,接下來和孩子一起選出更好的應對策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得到了成長。

    有些家長習慣於在孩子面前扮演權威,覺得孩子遇到了問題就要給出孩子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來,甚至有些家長會“硬擠”出一些方案來,自己明明知道不可行也要提供給孩子。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覺得你幫不了他,問不問你無所謂。

    按上面步驟溝通的好處是,一是透過“跟“讓孩子覺得你是理解他的;二是透過頭腦風暴讓孩子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鍛鍊了他的分析能力;三是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的支援。

  • 4 # 上帝關了一扇門

    一年級小朋友也要教他學會拒絕。

    總被同學要東西,而且自己也很難過,這就和我們平時教的學會分享無關了,孩子是不懂得拒絕。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有幾次發現文具都少,鉛筆、橡皮、摺紙……,有一次回家檢查課堂作業,發現筆跡很粗,問她怎麼回事 ,孩子說就剩一隻削好的鉛筆被同桌要走了。我問她:“就剩一隻了你為啥還要給她呢?”孩子也是很難過地說:“不給她,她就說不和我做朋友了。”

    這就是問題所在,孩子怕失去,怕小朋友不和自己玩,我就告訴她:“你覺得不借給她鉛筆就不跟你做朋友,這樣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嗎?你要學會拒絕,鉛筆給她你就沒法寫作業,你有多餘的鉛筆的話可以給她,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告訴她你只有一隻了,讓她找別的小朋友借才對。如果她因為沒要到你唯一的一隻筆就不跟你做朋友,這樣的朋友肯定不是真朋友!”

    過了幾天,孩子告訴我:“媽媽,我同桌又要我最喜歡的日記本,我沒給她,不過我讓她看了裡面的插圖。”

    “那她生氣了嗎?”

    “沒有,我們現在還是好朋友!”

    孩子沒有大人那麼重的心思,所以,教會孩子分享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拒絕,他們的世界很單純!

  • 5 # 嫻聊成長

    突然想起來我女兒小時一件事。

    當時我們和朋友在外面吃飯,女兒在旁邊的遊戲機打彈球。突然撅著嘴過來了,說她得到的彈球被一個小孩拿走了不給她。

    因為大家都在聊天,我就輕描淡寫的勸了勸,說沒事的,我再給你一個幣我們再玩一局。誰知道話音剛落,女兒就嚎啕大哭起來,說不要新的,就要剛才的。

    當時覺得好沒面子,於是拉著她說,那去找她要呀,在這裡哭有什麼用。結果她拖拽著不走哭得更厲害。

    朋友就在一旁勸,說不要這樣,別教孩子這樣,但到底該怎樣他卻也說不出。

    這事大概四五年前了,當時不明白,現在想起來,突然感覺很不是滋味。

    孩子被欺負,最親的人該做什麼?

    孩子被同學要東西,心理難受,說明孩子是不願意的。被逼著做不願意的事時,最想做的是什麼呢?

    可以say No!

    可是,當孩子來找我時,我先是告訴她別往心裡去——破壞了物權意識;又是逼著她,想要自己去——傷害了她的自尊。

    這或許就是當年朋友勸我不要這樣的原因。

    現在回顧此事,其實,當時最該給孩子的,是一個擁抱,問問她:“所以,你很難過對麼?”

    比起告訴孩子怎麼辦,幫他把不舒服排解出來,才是我們更需要做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為什麼有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有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恃強凌弱。外表看起來弱的孩子,就更容易被欺負。

    這些孩子,遇到不舒服、不喜歡的事,不敢說不,或說不出口,主要是因為內心缺乏力量,從外來看往往是自卑、膽怯、適應力差。

    而導致這些的原因,也常常跟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有關。

    “別再為這事難過了”“想開點就好了”“你要是這樣,就會……”

    這些我們認為是開導的語言,往往是溝通中的絆腳石,這些所謂的勸導,並不能讓孩子明白“是,我不該為此難過”,而是讓他變得或者順從於當下、或者有負罪感、亦或者叛逆。

    《非暴力溝通》中,把這些稱為“異化的溝通”,它阻礙了愛的流動,讓我們在孩子面前呈現出冷冰冰的局外人模樣。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感覺“沒人愛”“被拋棄”“不值得”,這時候孩子就會呈現出自卑、膽怯、適應力差等情況。

    核心思想就是“情感上支援,技術上輔助”。

    這裡說的情感上支援,就是不論孩子遇到什麼情況,是對是錯,是好是壞都不重要。我們首先要無條件的站在孩子身邊,接受他當下的情緒,耐心的陪他梳理和表達。

    而技術上輔助,則是借用一些溝通的技巧和共情的方式,讓孩子情緒之後,能夠理清思路,找到自己的處理方式。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允許孩子嬉笑怒罵,幫助孩子看懂自己的嬉笑怒罵,這是我們身為父母教育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19榨季甘蔗收購價格會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