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當然諸葛亮會贏,司馬懿在才謀上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諸葛亮比司馬懿所料事情先一步,別小看這先一步,差距顯著,所謂一步先,步步先,司馬懿每每出戰,必被諸葛所克,沒辦法,只能死守不戰,只要不出戰,諸葛計謀再多也沒有用。
和諸葛亮打仗打到這種程度,你說水平得差多少罷,簡直是找虐的節奏,別說是同等配置,諸葛亮在蜀中兵源將才那麼缺乏的情況下都能打得司馬懿閉而不戰,同等配置司馬懿只有跑的份了。
司馬懿每與諸葛交戰,都以與其對峙為先,其實這也是一種高明的策略,戰又不能勝,能守住也就不錯了,諸葛亮遠道而來,糧草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司馬懿正是利用這一點,和諸葛對耗,直到諸葛亮斷糧為止,主動撤退。
司馬懿也有比諸葛亮高明的地方,就是能忍,從曹操時代就開始裝孫子,一直裝到明帝曹睿時代,能忍諸葛亮的百般戲弄,士兵的挖苦調笑,輕鬆以笑置之,心態好的不得了。
而諸葛亮就不行了,用兵過於爭躁,或因糧草不足,或因命不久矣,沒有司馬懿那麼瀟灑沉著,也許江山對司馬懿來說不那麼重要。諸葛在智謀上沒有輸,卻輸在了壽命上,因為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自古皆然。
-
3 # 伊耆角木
注意,諸葛亮是攻方,司馬懿是守方,自古攻城略地,往往需要攻方比守方多出一倍兵力才能成功,如果攻方跟守方兵力一樣,那諸葛亮連打的意義都沒有,以諸葛一生唯謹慎的標準,絕不會去打一個必敗之戰的。
看到前兩位都信誓旦旦說諸葛亮必勝,恐怕未必,因為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真實歷史上,諸葛亮和司馬懿究竟誰的兵多?我的觀點是,諸葛亮的兵顯然多過司馬懿。所以如果他們兩邊同樣的人馬配置,其實是削弱了諸葛亮的力量而增強司馬懿的力量。那諸葛亮贏面更小。固然,說曹魏的兵馬是蜀漢十倍也不誇張,但司馬懿能調動多少?曹魏防線太長,根本不可能傾舉國兵力防備蜀漢,而蜀漢才是傾舉國之力北伐。
真實歷史中,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前三次並沒有與司馬懿交鋒,而是面對曹真。後兩次司馬懿基本保持堅守不戰的策略,逼諸葛亮糧草耗盡退走。對於後兩次北伐的兵力對比,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是第一次諸葛亮對曹真的戰鬥,卻是比較清楚的寫了,諸葛亮的兵馬多過曹真。
《三國志》裴松之注援引《漢晉春秋》記載: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這就說明了,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的兵馬多過曹真。而也正是如此,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後,才自貶三級,降為右將軍。如果己方兵少,不勝也是理所當然,又何需自貶?直到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陳式奪取武都、陰平二郡後,才官復原職。
再看雙方主帥。蜀漢方是諸葛亮,曹魏方先是曹真,後是司馬懿。諸葛亮是蜀漢毫無疑問的一號人物,甚至劉禪也對他言聽計從。北伐又是大業,自然是傾舉國兵力,雖不說動員十之八九,至少也是過半兵力。但曹魏呢?第一次北伐時曹真僅僅是大將軍,曹魏排名第一的大臣大司馬曹休率領十餘萬大軍在跟東吳打石亭大戰,司馬懿則在平定孟達叛亂。所以,曹魏兵將必然不多。而第四第五次北伐時,司馬懿雖為大將軍,但一來朝中還有曹爽等人壓著,二來曹魏必須防備東吳,甚至還有遼東公孫淵的虎視眈眈,故而,兵馬也不可能很多。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出兵平定公孫淵叛亂,所帶人馬也少於公孫淵,恰恰說明了,司馬懿能節制的兵力真的不多。
所以說,司馬懿在面對諸葛亮第四、第五次北伐過程中,往往採用堅守不戰的方法,就是因為自己兵少,所以避其鋒芒,使其自退。若是兵馬相同,司馬懿更是勝券在握,無往不利了。
-
4 # 董董研究員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配置,諸葛亮當然輕易能勝,因為諸葛亮又是能呼風喚雨借東風,又是能料敵先機,又是有八卦陣,又是有諸葛連弩,還有木牛流馬,高科技+高謀略,諸葛亮可以輕易戰勝司馬懿。
但是如果按照正史的配置,恐怕諸葛亮會輸的一塌糊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正史裡諸葛亮五萬人打不下一千人,司馬懿只需派郝昭領一千人,就可以把諸葛亮累的死去活來。諸葛亮正史裡一輩子都還沒攻下一個陣地,想攻下郝昭恐怕是比登天還難。為什麼諸葛亮一輩子不論野戰還是城戰都攻不下一個陣地呢?恐怕是因為諸葛亮性格天生謹慎,不願意衝鋒,他覺得萬一中了埋伏,或者進入陷阱,豈不是損失大了?
等到諸葛亮對陣良久,士氣開始低落,精疲力竭的時候,然後司馬懿再從後方親自出動,自己正面強攻,諸葛亮一生唯謹慎,肯定主動撤軍。
司馬懿同時再派張頜領三萬騎兵抄後路,諸葛亮損幾萬兵,估計會很難受,回去會自己殺幾名自己大將謝罪。然後大家都一致譴責這幾員大將壞了丞相大事,本來丞相準備大舉進攻已經就要大獲全勝的,就是被他們糟蹋了,誤了大事。後主稱讚道:果然還是丞相高明,料敵如神,哦不,料己如神!又揪出來了這幾個無用的庸才,簡直比馬謖還要馬謖,殺得好殺得好!
雖然是調侃,但是正史裡司馬懿深得風林火山秘訣,不動如山,侵掠如火。他誅滅孟達是兵貴神速,平定遼東是步步為營,對付曹爽是殺伐決斷,很有名將風範,謀略實際遠在諸葛亮之上。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舉國十幾萬大軍,司馬懿只有幾萬人就出城越過渭河背水列陣,牢牢守住了,把諸葛亮死死堵在五丈原,既有勇又有謀。
為何司馬懿兵那麼少呢?三國志裡記載了,公元229年夏季司馬懿在荊州治理水軍,打算配合曹休沿著沔水進入長江討伐東吳,曹叡下詔命令張郃統帥關中的部隊去荊州接受司馬懿的指揮。張郃到達荊州時,正趕上冬季水淺,大船不能行進,於是回師方城駐紮。公元229年(太和三年),諸葛亮再次出祁山,對陳倉發動猛烈進攻。曹叡派驛馬召張郃到京師。這次張頜是單騎快馬加鞭回京師洛陽哦,因此五萬關中精銳就留在荊州了,關中少了五萬精銳,還剩下一、二萬兵就不錯了。
為何五萬關中精銳必須留守荊州呢?因為曹休剛剛有十萬主力大軍在石亭被陸遜幾乎全殲了,因此五萬關中精銳必須留在荊州防禦陸遜。
再後來,孫權發動全線戰爭,自己領十萬大軍猛攻合肥,令陸遜攻襄樊,還有部隊攻徐州,共出動了十八萬大軍,魏國壓力山大,因此沒有什麼兵力可以增援司馬懿:參見《三國志吳主傳》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
因此關中後來就一直兵少,司馬懿也就一、二萬機動部隊。
而諸葛亮名為丞相,實為君主(根據《出師表》劉禪連指揮宮女的權力都沒有),可以動員全國各地的力量,因此是率領浩浩蕩蕩十餘萬大軍。
有證據嗎?有!《晉書帝紀第一》二年,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徵蜀護軍秦朗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這裡頭說魏明帝給司馬懿派了二萬兵,總之司馬懿兵力肯定遠少於諸葛亮,最多三萬人。
但是就算兵力這麼少,司馬懿最後還是活活累死諸葛亮,追擊又殺了蜀軍幾千人。
這個世界上勝利有偶然的嗎?不存在的。可見司馬懿實際上比諸葛亮更會用兵很多。
那要是如題所示給司馬懿再增加七萬人到和諸葛亮一樣多兵力,那司馬懿勝算豈不是更大很多很多?因此結論就是諸葛亮會輸的更慘!
-
5 # 北門猿
正面打諸葛亮勝無疑問,否則以司馬懿突襲如風的做派,為何在面對諸葛亮時打成了烏龜流?
但手機打字不方便,不想展開說,就說一句蜀魏誰兵多誰兵少的問題,史書早有記載,何必推測來推測去呢。諸葛亮本傳:
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說的明明白白,多少不對等,諸葛亮是兵力劣勢的一方。
同時代的人也說過:
(諸葛亮)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這話是東吳張儼說的,可見斷定司馬懿兵力和諸葛亮兩倍,大概沒什麼問題。
-
6 # 月亮河592
司馬懿5倍孔明人馬都敗的只敢守,不敢出擊,況司馬下面人才濟濟,大將如雲,孔明方除了拿了一張大王,其它牌爛的不能在爛。司馬自己幾斤幾兩他自己最清楚。同樣配置這仗不用打了,
-
7 # 泊圖泊途
那既然這樣,叫二人單挑不就完了?其實這種問題實在是變數很大,戰爭也存在偶然性,誰能贏?
那就先讓二人單挑,這似乎用不上什麼智謀,只拼身體素質就行了,司馬懿的身體眾所周知,除了裝的病,沒別的病,而諸葛亮操勞日久,身體肯定不如對方,把弱國抗在自己肩上和利己主義者相比,多操的心不止一點半點。所以單挑,諸葛亮就輸了。
帶著少部分人馬互毆呢?基本也是司馬懿贏,人少戰術就少,免不了最後變成單人對打,那諸葛亮還是打不過司馬懿。
大軍團作戰就不一樣了,只能暫時認為是平分秋色,諸葛亮政治上的能力不用說了,是頂尖高手,軍事上明顯亞於政治,倘若是《三國演義》的諸葛亮,斷然能將司馬懿打的屁滾尿流,但是放在歷史上,司馬懿一點也不比諸葛亮弱,司馬懿南征北戰,北打遼東,南御孫權,作戰竟然極其豐富。
而且諸葛亮作為進攻方,打起來肯定比司馬懿要吃力,結果呢?估計是諸葛亮敗了。
-
8 # 人人的世界1
正面對戰,真刀真槍,諸葛亮必勝。不用解釋。自從有過一次交鋒司馬懿差點死在諸葛亮手下後,司馬懿知道了自己與諸葛亮的差距,以後司馬懿從未涉險和諸葛亮正面對決過,用了一個拖字決活活拖死了諸葛亮。這也告誡我們後人狹路相逢實力相當的對決那是勇敢,明知實力懸殊還要以卵擊石,自不量力,那是莽夫。
回覆列表
一提出這個問題來,所有貶低諸葛亮的人就不露面了。
原因很簡單,諸葛亮能把司馬懿打得褲衩子都來不及穿的奔逃。
在正史上,寫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戰,一般就是“宣王堅守,孔明退去”,讓人感覺好像司馬懿最終取勝。
談起諸葛亮的戰績,也很少看到司馬懿的形跡。但在其它的一些記述中,才不小心露了口風,發現司馬懿也曾經參與過某次戰役。
這很容易理解,寫史的時候,天下還是司馬家的嘛,你要敢扯淡,和曹爽同罪。
相同裝備和兵力的狀況下,當時沒有人是諸葛亮的對手。
當然,能抓住諸葛亮的弱點――糧草運輸困難,然後堅守不出。即使諸葛亮退兵,也堅決不追,哪怕給我穿裙子,我也不出去,這就是司馬懿最聰明的地方。
惹不起咱躲得起。
當然,司馬懿能成功,還在於他有個好皇帝,曹丕、曹叡都夠意思。如果換成是趙孝成王,嘻嘻,諸葛亮也肯定能俘虜並且活埋了他。
有人說司馬懿善守不善攻,太搞笑了。奇襲孟達,遠征遼東公孫淵的時候,那進攻打得是相當精彩的,完全是大軍事家的水準。司馬懿這輩子就只對諸葛亮才採取堅守不戰的策略。
幾斤幾兩,司馬懿掂量得很清楚。張郃夠猛不?街亭佔過諸葛亮便宜,諸葛亮會饒過他?
直到他膝蓋上中了一箭。
不要質疑諸葛亮的軍事水平,你以為這能顯得自己聰明?你是在貶低三國魏晉隋唐宋元明清所有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