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佚事 壽光俗語“論理不斬魏塾”的由來
在壽光坊間,流傳著一個俗語“論理不斬魏塾”,這個俗語是怎麼來的呢?
清朝乾隆年間,壽光城裡住著一個魏姓望族,族中一人名叫魏塾,生性耿直,肝烈膽壯,好見義勇為,打抱不平,此人乃順治兵部侍郎魏琯之五世孫,在民間頗有威望。
乾隆45年(1780年)山東巡撫國泰(滿洲鑲白旗人),假借皇帝遊泰山之名,私加田賦。當年正值壽光大旱歉收,百姓無力負擔,怨聲載道。縣令勞敦樟(湖北安慶人)聞知,驚慮不安,遂將魏塾召之縣衙,查詢抗繳田賦之事。魏塾義正言辭,直答不諱。勞敦樟心虛理屈,以“弗拒,親族可免”為條件籠絡他。魏塾當即厲聲答道:“免我親族,害及百姓,大不可!”山東巡撫得到勞敦樟的稟報後,既恨又怕。於是與勞敦樟共謀設下陷害魏塾的毒計。勞敦樟回來後重金買通城西一個姓龐的秀才,這個秀才與魏塾相識,品德卑劣,以治學為名向魏塾借讀《明史》,然後在其中加眉批罵吳三桂是“夷種”,乘魏塾不在意的時候送還魏家,隨後密告勞敦樟。當時正值清朝文字獄甚嚴,魏家隨被抄家滅族,就是祖塋中的樹木也被鋸去樹頭用鐵箍子箍了起來,逃亡的族人多更名改姓,國泰、勞敦樟的陰謀得逞,製造了一起陰險毒辣駭人聽聞的大冤獄。
魏塾被殺於益都東關校場,隨誅者多人,棺木運回時,也用鐵鏈纏捆,以威嚇百姓。因為魏塾為百姓請免苛賦誣殺,在他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了,途經益都的壽光人大都到東關校場憑弔祭奠,以表敬意。
國泰、勞敦樟的狂妄不法,激起了壽光人民的強烈不滿。時任湖北巡撫的壽光人李封,祖居與魏府東西相鄰,李封的嬸母即是魏府之女,聞言此事,異常氣憤,遂將國泰、勞敦樟的妄法行為告知好友劉墉、紀昀(與李封同科進士),劉、紀將國泰、勞敦樟之事上達,乾隆令劉墉偕和坤查實,下旨山東巡撫國泰、山東布政使易簡自裁。
李封又透過劉墉將勞敦樟調往湖北紅安知府,當地貧瘠,匪盜猖獗。李封令勞敦樟整治匪盜,勞敦樟剿匪不力,李封對其嚴厲苛責。有一次,勞敦樟向李封彙報剿匪事宜,李封故意三天不見。三天後,李封又嚴加苛斥,指責其剿匪不力,故延期限,傲慢上司,當堂痛打20大板。勞敦樟有口難辯,心中不滿,說:“大人不論理!”李封聽後輕篾地說:“論理,論理不斬魏塾!”勞敦樟聽聞此言,如雷轟頂。後來又剿匪連連受挫,驚懼有加,不久病死。
這就是壽光俗語“論理不斬魏塾”的由來。
後來,人們還相傳,說魏府早年有一個小姐,深居閨樓,足不出戶,一日忽然來了一個黑臉男子,強行與其媾合。開始羞不敢言,驚嚇得病,家人問及,才言其明。家人遂命緊閉門戶,然到晚上,大門二門沒見人影,那黑臉男子又到閨房之中。第二天,家人相聚,商討對策。又一日,該黑臉大漢又入小姐房中,臨走魏家小姐偷偷將一引好線的縫衣針別在了那人的衣服上,手拿線團慢慢放線,天明尋線所至,入府前灣塘。該灣塘水深莫測。魏府出動大車小輛從益都運來石灰,倒入塘內,只見塘內熱水沸騰。一時,兩隻大鱉爬上岸來,變作人形,向人們一楫,大言說:“我族大,難免有不肖子孫,然滅我滿門,亦慘矣!且後必報此仇!”遂不見了形影。後來魏塾抗賦遭害,人們傳說,國、勞就是那兩隻大鱉轉世
鄉村佚事 壽光俗語“論理不斬魏塾”的由來
在壽光坊間,流傳著一個俗語“論理不斬魏塾”,這個俗語是怎麼來的呢?
清朝乾隆年間,壽光城裡住著一個魏姓望族,族中一人名叫魏塾,生性耿直,肝烈膽壯,好見義勇為,打抱不平,此人乃順治兵部侍郎魏琯之五世孫,在民間頗有威望。
乾隆45年(1780年)山東巡撫國泰(滿洲鑲白旗人),假借皇帝遊泰山之名,私加田賦。當年正值壽光大旱歉收,百姓無力負擔,怨聲載道。縣令勞敦樟(湖北安慶人)聞知,驚慮不安,遂將魏塾召之縣衙,查詢抗繳田賦之事。魏塾義正言辭,直答不諱。勞敦樟心虛理屈,以“弗拒,親族可免”為條件籠絡他。魏塾當即厲聲答道:“免我親族,害及百姓,大不可!”山東巡撫得到勞敦樟的稟報後,既恨又怕。於是與勞敦樟共謀設下陷害魏塾的毒計。勞敦樟回來後重金買通城西一個姓龐的秀才,這個秀才與魏塾相識,品德卑劣,以治學為名向魏塾借讀《明史》,然後在其中加眉批罵吳三桂是“夷種”,乘魏塾不在意的時候送還魏家,隨後密告勞敦樟。當時正值清朝文字獄甚嚴,魏家隨被抄家滅族,就是祖塋中的樹木也被鋸去樹頭用鐵箍子箍了起來,逃亡的族人多更名改姓,國泰、勞敦樟的陰謀得逞,製造了一起陰險毒辣駭人聽聞的大冤獄。
魏塾被殺於益都東關校場,隨誅者多人,棺木運回時,也用鐵鏈纏捆,以威嚇百姓。因為魏塾為百姓請免苛賦誣殺,在他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了,途經益都的壽光人大都到東關校場憑弔祭奠,以表敬意。
國泰、勞敦樟的狂妄不法,激起了壽光人民的強烈不滿。時任湖北巡撫的壽光人李封,祖居與魏府東西相鄰,李封的嬸母即是魏府之女,聞言此事,異常氣憤,遂將國泰、勞敦樟的妄法行為告知好友劉墉、紀昀(與李封同科進士),劉、紀將國泰、勞敦樟之事上達,乾隆令劉墉偕和坤查實,下旨山東巡撫國泰、山東布政使易簡自裁。
李封又透過劉墉將勞敦樟調往湖北紅安知府,當地貧瘠,匪盜猖獗。李封令勞敦樟整治匪盜,勞敦樟剿匪不力,李封對其嚴厲苛責。有一次,勞敦樟向李封彙報剿匪事宜,李封故意三天不見。三天後,李封又嚴加苛斥,指責其剿匪不力,故延期限,傲慢上司,當堂痛打20大板。勞敦樟有口難辯,心中不滿,說:“大人不論理!”李封聽後輕篾地說:“論理,論理不斬魏塾!”勞敦樟聽聞此言,如雷轟頂。後來又剿匪連連受挫,驚懼有加,不久病死。
這就是壽光俗語“論理不斬魏塾”的由來。
後來,人們還相傳,說魏府早年有一個小姐,深居閨樓,足不出戶,一日忽然來了一個黑臉男子,強行與其媾合。開始羞不敢言,驚嚇得病,家人問及,才言其明。家人遂命緊閉門戶,然到晚上,大門二門沒見人影,那黑臉男子又到閨房之中。第二天,家人相聚,商討對策。又一日,該黑臉大漢又入小姐房中,臨走魏家小姐偷偷將一引好線的縫衣針別在了那人的衣服上,手拿線團慢慢放線,天明尋線所至,入府前灣塘。該灣塘水深莫測。魏府出動大車小輛從益都運來石灰,倒入塘內,只見塘內熱水沸騰。一時,兩隻大鱉爬上岸來,變作人形,向人們一楫,大言說:“我族大,難免有不肖子孫,然滅我滿門,亦慘矣!且後必報此仇!”遂不見了形影。後來魏塾抗賦遭害,人們傳說,國、勞就是那兩隻大鱉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