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江東小白板的話事堂

    宋朝前期有自己的馬政,漢/宋/明三朝開國時,宋朝的馬匹是最充裕的。可惜中後期吏治混亂,貪腐嚴重導致馬政荒廢,這才讓宋朝後來面對遼國後金蒙古都無力組建一直規模可觀的騎兵部隊。

  • 2 # 龍龍Rumble

    冷兵器時代,騎兵這一重要的戰鬥力量,憑藉其強大的攻擊力和靈活的機動性,成為“具有決定意義的兵種”,是維繫歷代王朝命脈的重要保障。而馬匹在戰場上的作用,首先作為騎兵的坐騎,此外,它還承擔著物資的輸送等任務,在戰爭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宋政府因領土疆域較小,遠遜於前朝(唐朝),傳統意義上的天然牧場或被其他政權所控制或被民眾開墾為田,失去了傳統的畜牧業基地,因此採取了諸多措施來增加戰馬的後勤儲備,並且不得已在黃河中游和中原地區這些農耕區內開展牧馬業。

    宋代軍馬自北向南遍佈國土各處,大類如下:

    西北諸蕃女真馬

    女真地多產良馬,宋初,女真人經常進貢馬匹,海運至登州(今山東蓬萊)。宋太祖對女真馬十分喜愛,專門下詔減免登州居民的賦稅。可以這個渠道後來被契丹阻斷,“去海岸四百里置三城,以兵三千絕其貢獻之路”,徹底失去這個優良馬源。

    秦馬

    主產於河東路、秦鳳路和永興軍路一帶。這一地區養馬歷史悠久,其相對寒冷的氣候適合馬匹生長,民間也有養馬習慣。而且骨骼高大,質量上乘,“惟西和、階州並是西馬,比諸州為最上”。只是有“蹄薄多病”的缺陷。

    河北馬

    是河北路的牧監所馴養繁衍出來的馬匹,具有契丹馬的血統,體貌不高大,但是“水土服習而少疾”,十分耐用,效能優良。

    京東馬

    產於京東路,相當於如今山東全省和豫東、蘇北部分地區。但是馬匹產量和質量不平衡,由北向南的逐漸下降。但是馬匹“骨格亦高大,可備馳突之用”,是騎兵將較為優良的馬匹。而且京東路距離京師開封近,在馬匹運輸和管理上節省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個較大的優勢。

    川馬

    主產於西南地區,“強壯闊大,可備戰陣”,,是戰馬的優良來源。川馬是宋朝的重要馬源,北宋時購得馬匹共有 15580 匹,南宋時期,北方領土淪陷,養馬地被金朝佔領,不得已加大對川馬的倚重,購入數額遞增,多達 24792 匹。

    廣馬

    1129年,南宋政府在邕州(今廣西南寧)設定買馬司,向其周邊的羅殿、自杞、大理等少數民族地區購置馬匹,廣馬之名始於此。其實廣馬包含諸多馬類,質量參差不齊。主要包含:

    果下馬,原產於北韓半島地區,在廣東地區有繁育,以瀧水(今廣東羅定)產量最佳。馬高不超過三尺,十分矮小,不能用於騎兵。主要作為駕馭車輦的畜力使用。

    洲嶼馬,產於福建泉州、福州、莆田一帶質量低劣,用於傳驛。大理馬,主產於雲南,廣馬中質量最為上乘,能於北方地區所產良馬相媲美,占城國王曾不惜重金派遣30條海船和600餘人,向南宋政府求購大理馬於海南。但被以“中國馬未嘗出外夷”的理由拒絕了。江東馬

    產於江東、江西以及兩浙地區,這些地方馬匹稀少,養馬基礎相對薄弱。多是些土產的小馬,身材矮小,耳細長酷似兔耳,被稱為兔兒馬。不可用於軍事用途,只能用於駝物載人。

    其實真正適宜用作戰馬培養的種類只有西北諸蕃馬、女真馬、秦馬(區域性)、河北本群馬、京東馬(區域性)、川馬(區域性)、大理馬。可以看出,受氣候條件的制約,西北方飼養馬匹的條件要強於東南方,更適宜馬的生長。西北與西南地區因與諸少數民族地區接壤,更容易獲得符合騎兵需求條件的馬匹。這就導致了一旦疆域變化,少數民族地區或被征服或與宋廷中斷了聯絡,馬源就會進一步減少,尤其以南宋時期最為明顯。

  • 3 # 卜澮

    兩個方面,一是自產,一是從境外設法取來。自產者質量較差,外來者取得不易。隨著宋代領土的縮小,軍馬的取得越來越困難,這也是有宋軍力不及的一個很大原因。

  • 4 # 靜夜思160519196

    蘇東坡有一首詞,裡面寫道: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千騎卷平岡”有些誇張,但是百騎應該是有的,足見當時民間馬政推行的還是不錯的

  • 5 # 薛寶釵—

    宋代尤其是北宋在與遼和西夏的戰爭中勝少敗多,其中戰馬缺乏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決定戰爭勝敗極為重要的因素。誰擁有戰馬資源越多,馬匹的品質越高,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北宋在與遼和西夏的對峙中,其強大的騎兵都給北宋的邊防帶來極其嚴重的威脅。北宋政府要建立一支能夠與其對抗的騎兵,首要任務是要保證有充足的馬源。 論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透過飼養獲得。介紹北宋政府設立牧監蕃息國馬,然而因為地理和人為原因使得牧監養馬逐漸被統治者所背棄;民間養馬分為農戶養馬、官員養馬及王安石變法後所採取的強兵措施——責官馬民養:戶馬法、保馬法、給地牧馬法。 第二部分:透過貿易獲得。介紹北宋政府透過與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券馬貿易、省馬貿易和貢賜貿易獲得。 第三部分:其他途徑獲得。介紹北宋政府獲取戰馬的其他途徑,北宋周邊的契丹族、党項族以及吐蕃諸族在內附北宋政府時,同時也將其攜帶的大量牲畜內附於宋朝,從而間接的為北宋提供了馬源;北宋政府在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交戰時也獲得大量的戰馬。

  • 6 # 蝸牛老四

    宋,不管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養馬的地域。騎兵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機動性最高的兵種。

    我們再看南宋乃至崖山滅國時,很少有一場戰爭是敵,大敗,竄逃,帥輕騎追之。這樣的記錄,大部分都是水戰,守城戰的勝利。這也可以側面佐證南宋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一支成建制擁有一定攻擊力的騎兵部隊的。比北宋還要悽慘。

  • 7 # 成都地產逍遙君

    既沒有河西走廊,又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宋朝的馬政一直是很讓統治者頭疼的問題。

    由於西夏佔河西走廊,不僅這塊土地本身的馬源落入了西夏的手中,而且透過佔據該地也阻塞了宋朝前往中亞和西亞這些騎兵和馬源發達地區的交流通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比如西域的喀喇汗國就是個有大量馬源的貿易物件,可惜西夏橫在中間。

    宋朝本來在早期的太祖時代僱傭過西部的少數民族弓騎兵,但最終在西夏崛起後也喪失了這一兵源。

    在西域的馬源基本喪失後,最重要貿易的就是分裂的吐蕃部落了,尤其是青唐地區,這不僅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同時也是可以威脅西夏的軍事盟友。

    在唐朝中後起,中原的戰馬就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和回鶻的“絲綢——馬”交易,之後“茶——馬”交易也盛行起來。為了購買馬匹,宋朝在西北邊境設立了一些邊市。1038年西夏正式建國後,宋朝的大部分馬匹都是透過這些邊市從吐蕃進口的。

    當然,盟友的終究是盟友的,如果能變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宋朝在1099年和1104年分別兩次出兵攻佔了青唐。最終在青唐吐蕃的唃廝囉政權滅亡後,西夏和金朝瓜分了此地區,餘下的吐蕃部眾淪為地方三流勢力,再也無力組織起統一的政權了。

    因此到了南宋,甚至雲南地區的戰馬也被購買用於戰場了,江南地區的馬政也沒能獲得太大的成效,所以只能大量從廣西,四川及雲南地區購買馬匹了。

  • 8 # 歷史研習社

    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是一個非常畸形的王朝,一方面,中華文化在宋代登峰造極,創造出來了大量光輝燦爛的文化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宋朝的武力極為孱弱,一直以來就有“積貧積弱”的說法。所謂積貧積弱,說的是宋朝朝廷供養了一支龐大的職業軍隊,但軍隊戰鬥力卻極為低下。

    宋代疆域圖

    從軍事實戰的角度來劃分,宋代軍隊主要可以分為步兵和騎兵,其中又以步兵為主,以騎兵為輔。雖然火藥武器大有發展,但還沒有大量裝備軍隊。步兵缺乏機動性,善於防禦,騎兵機動性好,善於進攻。這樣的兵種劃分主要是有兩個因素決定的,一個就是宋朝缺馬,另一個就是宋朝以防禦為主的對外戰略。

    宋朝缺馬扼住了宋朝軍隊發展的咽喉。自中唐以來,中國長城以北和河套、朔方、河西走廊等北方、西北的優質產馬地區先後為吐蕃、契丹、党項等少數民族所佔據。如此一來,宋朝想要獲得戰馬就只能透過邊境貿易。而邊境多戰爭而少和平,開展貿易更是難上加難。

    中國良馬多產於西北地區,在北宋控制範圍之外

    對於西北邊境的馬匹貿易,中央王朝的很多大臣都不以為然。比如范仲淹認為:在邊境貿易馬匹,一年就要花費幾百萬緡錢。如果停止貿易則可以困絕少數民族,但如果長期貿易下來必然使中原王朝貧困,可見宋朝西北邊境的軍馬貿易比較頻繁,貿易額也頗為可觀。

    但是即便可以透過貿易獲取馬匹,終究還是仰人鼻息。馬匹作為珍貴的軍事資源,又豈能被大量流出,所以宋朝軍隊一直缺馬。專家統計,宋朝除了在開封府京畿地區、河北、河東、山西等邊境重地配置騎兵以外,其他地區極少有騎兵。即使是邊境地區,騎兵數量也不超過禁軍總數的四分之一。

    宋代的對外形勢

    更為可嘆的是,北宋即使是騎兵之中,也是兵多馬少。一般而言,正規騎兵至少應當做到一兵兩馬,以便作戰中換騎。但是宋仁宗時,宋祁曾經反映:“今天下馬軍,大率十人無一二人有馬”,可能有所誇張,但也反映了宋朝騎兵缺馬的事實。

    參考文獻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

  • 9 # 明離子

    宋朝的經濟可以說是封建社會華夏文明的一個巔峰,然而軍事力量與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不能劃上等號,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

    宋太祖陳橋兵變後,皇帝大大削弱了帶兵武將的權力,使得終南北兩宋,武將的指揮能力被大大限制,導致部隊戰力難以充分發揮。

    第二個原因便是,缺少戰馬,以及飼養戰馬的地區。

    中國主要的養馬地是東北和西北地區,漢朝鐵騎無敵於天下,唐朝騎兵縱橫西域,良馬充足是一大基礎條件。

    宋朝時期,東北已為遊牧民族領地,而西北則因常年的戰亂已經沒有了飼養良馬的好環境。

    其實,宋朝非常重視戰馬,曾經也在各個地方設定諸多養馬場,花費大價錢養馬。

    但是,養馬非常需要適宜的環境,不是說養就能養的,所以宋朝官方養出來的馬當驢使合適,拉但打仗還是不行,所以自己養馬的路子走不通。

    原因在於,適宜養馬的燕雲十六州已經被前朝石敬瑭隔給了北方遊牧民族,而關中地區因為常年的濟貧,也難以維繫養馬這種高投入的產業。

    所以,退而求其次,北宋朝廷決定買現成的馬。

    這就像現在石油換食品的中東,你再有錢,也是讓人家掐著脖子。事實上也是如此,遼國和西夏都拒絕賣給大宋馬。

    一時間,宋王朝就真的沒了別的辦法,雖然透過在吐蕃買了些馬,但終是杯水車薪。

    於是再退而求其次,不騎馬了,咱們發揮特長:建城堅守,讓遊牧民族的馬發揮不了最強實力。

    從此宋軍的機動能力卻漸漸的退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眼仁發藍是什麼症狀,真是貧血嗎?如果是如何防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