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主要是擔心ISO的問題,哪種方案會好一些(從畫質考慮)?

90
回覆列表
  • 1 # 葉子視覺攝影

    朋友:你說的兩種方式都不是很好。在拍攝夜景時,為了更加清楚的展現遠近處每一個細節,我們通常把光圈調小,比如使用F/8,F/11甚至更小的光圈,相機為獲得正常曝光所需要的光線,快門往往只需要曝光幾秒,甚至十幾秒或者更長時間,此時三腳架是你拍夜景的不二選擇。從畫質方面考慮,那麼ISO就不能設定太大,要不噪點會很多。我們把相機撥到M手動檔上,保持ISO在200就好了,當然最好是關閉相機裡的自動降噪功能,夜景拍攝不要開大光圈,因為過大的光圈會使畫面清晰部分減少,缺少了細節的表現,但也不能太小,光圈開的過小,一來進光慢,會導致曝光時間過長,快門會很慢,二來過小的光圈會造成光線的衍射,導致畫質下降,因此夜景的拍攝,要根據畫面來進行權衡,來選擇合適的光圈。低曝光在後期 拉回來更不可取,細節部分會死黑一片,也不一定拉得回來,噪點也會很多。對於夜景,特別要強調儘量選擇後期,畢竟夜景拍攝沒有白天拍攝的那麼通透,圖片質量與噪點都需要簡單處理才能觀看。

    不知道我給你講清楚了嗎。

  • 2 # 熵減

    1. 在高iso下拍攝,比如說iso=3200、6400及以上,這樣快門時間就可以不用太長,可能一兩秒就足夠了。但是,高iso意味著高噪點;

    2. 在低iso下拍攝,iso低於800,延長快門時間,但是如果手持的話,畫面會糊,必須上三腳架。

    作為天文攝影愛好者,弱光拍攝下的降噪是我們永恆追求的目標,所以我把天文攝影的做法介紹一下,您可以借鑑到夜景拍攝。

    1. 一定要RAW格式輸出,這樣留給後期處理的空間很大,如果是JPEG輸出,那就不要後期了;

    2. 天文攝影要拍攝暗場,用來降噪。什麼是暗場,就是在拍攝照片的前後,把鏡頭蓋蓋住,用與照片相同的iso、曝光時間、白平衡等引數拍攝一張或幾張照片,這些照片裡面儲存了"暗電流資訊",而暗電流相片噪點是主要來源。

    3. 假設你拍的照片是A,暗場照片是B,那麼去除噪點的照片應該是A-B,理論上是這樣的。實際操作中,星空照片有專門的軟體進行處理,比如說DeepskyStacker、PixInsight,將暗場和亮幀(景物的照片)分別載入,從而達到曝光疊加和降噪的效果。暗場拍攝的越多,降噪效果越好,一般是在拍攝照片的前、中、後各拍攝一組;

    4. 另外一種降噪方式是堆疊降噪,它不用暗場照片,而是用一堆夜景照片進行降噪,實測實際效果不如上述的暗場降噪。

    所以,綜上,拍攝夜景時我建議你調高iso,通過後期處理進行降噪。

  • 3 # 海IN合肥

    ISO根據拍攝時間實際調節,但還是ISO調低點好,這樣噪點會少,可以長時間曝光,光圈調小,這是我在外灘拍攝的

  • 4 # 老頑童攝影師

    關於你的問題,我說以下四點

    第一,攝影中儘可能在拍攝時就保證曝光準確,如此可以給後期更多的調整空間;

    但在實際攝影作業中,我們往往會因為諸多因素導致不能正確曝光,例如需要大景深的同時又要拍清楚移動的物體,這時不得不提高ISO來確保曝光充足。但ISO提高意味著噪點增加,如何給後期留出調整空間呢?

    第二,看裝置!不同器材在高感下有不同的表現,這你應該先充分熟悉你裝置的高感極限,在極限內儘可能準確曝光。

    第三,寧欠勿過!如果確實無法即保持在極限ISO內準確曝光,那麼記住一個準則“寧欠勿過”!適當的欠曝比過曝的後期空間更大,更容易調整回正確的曝光,尤其是在光比較大的環境下,欠曝的調整空間更大。

    第四,後期降噪!後期處理時可以用多幀降噪的方式給圖片降噪!具體方法位元組跳動各APP裡都有相應教程,自行學習吧

  • 5 # 利覠視角

    夜景拍攝由於光線不足,需要長曝少,高ISO(根椐實際情況),如果拍攝的時候沒達到,拍出來的照片可能一片黑暗,或者過曝發白,嗓點一堆,看不出是什麼內容。我們所說的後期調整修圖是建立在正常拍攝的基礎上,或者照片欠佳稍微不足的的情況下。如果一張照片基礎的曝光都沒有,全指望後期調整,效果很難以實現。攝影,重在拍攝。

  • 6 # 蜀人好攝

    題目是“拍夜景”,那就不存在以人物為主體(夜間人像)的問題了。

    鑑於此,既不必“調高曝光”(題主意思應該是調高iso),也不需欠曝後期拉回,用iso100+f/11(光圈優先),準確測光(測光要偏亮部,否則亮部容易溢位,需要觀察直方圖),慢速快門曝光即可。如果光比超過相機寬容度,可考慮堆疊或HDR方法。

    當然,拍攝夜景是必須使用三腳架的。

    一隻三腳架就可以完美解決題主所糾結的問題。

  • 7 # 手機光影

    如果以畫質為第一考慮,建議ISO400以內,光圈F8,以中間調曝光正常的快門速度拍一張,再以這個速度正負兩檔各拍一張,三張後期合成,這樣能呈現高畫質有靈魂的夜景照,手機夜景的原理也是多張合成。(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 8 # 小魚大魚看世界

    這個要看你拍攝什麼題材,如果是人像攝影那麼毫無疑問必須保證快門速度否則花了,怎麼確保不拍虛?提高ISO、增加光圈、補光、都是確保快門速度的方法,但是夜景人像拍攝最好還是要尋找光線充足的地方開大光圈來拍攝,雖然現在的相機高ISO已經控制的非常不錯,但還是要避免使用,儘量降低ISO增大光圈實在不行上三腳架。

  • 9 # 晴雨光影

    這個問題是有條件的,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你是拍紀實片,需要設定為高感光度,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抓拍。

    如果你是要拍風景片,需要上三腳架,用低感光度,長曝光來拍攝。這樣能夠保證拍攝質量。

    如果你是拍攝夜景人像留影,應當上三腳架,用低感光度,長曝光來拍攝。或者上三角架,用地感光度,長曝光加後簾同步閃光燈來拍攝。這樣能保證人臉和背景都清晰可見。

    而低曝光再後期拉回來亮度是不推薦的,除非在無法選擇時被迫這樣做。只能是作為一個補救的措施。

    下面發幾張低感光度,長曝光的片子。大家交流。

  • 10 # 滅貓靈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問向左曝光正確還是向右曝光正確?這種問題就好比微單好還是單反好?這個問題上老法師和小師傅永遠有完全不同的見解,辯一年也不會有結果。回到原話題,本人認為數碼時代應該向右,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能不能用活了還看攝影師對環境和用光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看到基金定投的文章,說30歲的人,每月堅持定投幾百塊,堅持30年,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