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燕翔1
-
2 # 波多蜜韻古茶坊
先說第一個問題,很多人炒茶,年歲越久越值錢,這是有道理的,只不過這時間有多久,終歸有一個限制,也不是躺在時間的功勞簿裡時間越長越好。
普洱茶值不值錢,同品質和口感密不可分。離開品質和口感大談普洱茶故事和所謂的茶文化,撇開本質不談左右而言其它,講句不好聽的,說等於耍流氓也不過分。
波多蜜韻一直在茶山做茶喝茶,當然也收藏茶。個人認為,普洱生茶在新茶階段(10年以內),儘管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香氣甜度、山野氣韻等等可圈可點,但弱點也是明顯的,新茶刺激性強,湯粗水硬,喝多了腸胃受不了。波密同時認為,新茶的前十年內,茶質一直在最佳化,一直呈上升狀態。那麼,價值也應該隨之提升。
新茶進入中期茶階段(10—20年),變化較大,口感微妙。頂級茶的香氣和韻味一直在進步,會展現出韻味豐富的一面,茶湯更細膩柔和,身體更容易接受,而變的適口性強,而生津回甘不斷;茶氣猛烈,很容易打嗝出汗。應該說,這一段的茶更醇和更好喝,當然價值也會有所提升,著名的“大白菜”孔雀系列茶,足以證明中期茶的強大魅力!
普洱茶進入老茶階段(20——30年),苦澀味幾乎消失地無影無蹤,湯水更細柔。口感醇和而無半點不適。個人感覺上到三十年的老茶,茶味依然很足,同中期茶比較,有更上一層樓的感覺,當然,價格也會更高一些。我們熟知的“八八青”、”九九易昌“等等,僅僅三十年,但價格卻一飛沖天,也證明了優質老茶的市場認可度。
撇開一般化的無任何特點的老茶不談,超過三十年的優質老茶,數量越來越少,開始進入化境,市場上一般人很少謀面,更無從喝起。不要認為沒有喝過的就是假的,也不要把喝不到的茶理解為子虛烏有,依據港澳臺存茶的經驗來看,普洱茶可以存放七八十年,再多就很有可能變成“湯有色而無味”之茶。
普洱茶並不是越陳越香,而是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越變越醇和,韻味越來越豐富(普洱茶的迷人之處在於韻味)。香氣從原先的香型又可以轉化出另一種香氣,比如梅子香和玫瑰香並不是新茶階段的香氣,而是通過後期轉化而出的味道,當然這隻會在高階普洱茶裡出現。一般的普洱茶香氣只會越來越淡,若有若無,直至消失。
最後一個問題是營養與存放時間成正比還是反比,這是個大問題,問的好!
無疑,新茶的營養是極其豐富的,同時對腸胃的刺激也大,一部分內含物質人體根本吸收不了,需時間的加持、消耗、轉化,口感才逐漸得到完善。
顯然,中期茶的湯水有明顯的粥樣稠厚感,水浸出物含量高,說明中期茶的營養是最豐富的。只不過口感還沒有老茶那麼順,也沒有達到口感的峰點,宜需繼續最佳化。
波密的觀點,中期茶營養最豐富,優質老茶最可口。當然,老茶的營養不敵中期茶,但老茶的底蘊化境超過中期茶。喝老茶,除了身體享受之外,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是故事是追憶是見證是歷史。
-
3 # 五月說茶
首先說說我理解的炒茶,這是把茶作為金融產品而不是用來喝的商品。目的呢,是低價收購高價賣出。主要可以講的故事就是長時間存放。
長時間存放茶只是被用來炒高茶葉價格的方法之一。而實際長期存放並不就是為了炒茶。
茶是用來喝的,不是金融產品。這點也是大多數的共識。那麼炒茶這事就不用說了。
回到長期存放,我們中國茶種類多,一定是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那麼我們具體分析哪些茶適合長期存放,為什麼?存放過程中是否對身體健康因素增加?不適合存放原因是什麼?
1.茶葉在存放過程主要發生那些變化
首先我們喝茶的都知道任何茶有吸溼性,當水分含量超過12%,內部物質會發生加速變化從而容易產生質變。
其次茶葉裡的茶多酚是極其容易氧化的物質,在存放過程中,因此茶葉存放需要避光密封。
第三,茶葉的色素也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在光與熱的條件下會發生變化,茶葉幹茶顏色會變成褐色。
第四,香氣物質裡的部分成分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漸漸揮發,即使密封狀態依然會揮發只是速度會減緩罷了。
總結起來,茶葉在長期存放過程中,乾燥、低氧、低溼、低溫、避光是最重要的條件。
2.哪些茶不適合長期存放?
理論上來說,所有的茶在存放合理的條件下,都可以長期存放不影響喝。
但從飲用價值和健康價值來看,以下這些茶長期存放沒有意義:
綠茶:綠茶的工藝目的是為了鮮爽,這種鮮爽來自於氨基酸,而氨基酸在常溫下會緩慢與可溶性糖發生反應, 形成不溶性聚合物,這也就是為什麼綠茶放久了茶湯不會那麼清澈。同時氨基酸自己也會在一定溫溼度下自動氧化降解轉化。這樣茶葉品質就會在長期存放過程中失去鮮爽,綠茶飲用價值和養生價值都大打折扣。
紅茶:作為全發酵茶,香甜 溫和是紅茶主要飲用價值。香氣在長期存放的損失是主要不利點。而長期存放主要變化的多酚類物質氧化對紅茶來說如同雞肋。已經是多酚氧化物為主的茶紅素茶黃素進一步氧化並不能獲得更好的飲用口感。
對於目前市場出現創新工藝低發酵的紅茶,沒有做過實踐,因此這裡不含此類紅茶。
黃茶:抱歉,對於黃茶我個人的瞭解太少。單純從理論上來說,黃茶與綠茶類似,也是不適合長期存放。但實際操作是否有其他情況,有熟知的朋友請指正。
再加工茶:主要指窨制的花茶,茉莉花茶,桂花烏龍等。這類以香氣為主要品飲價值的茶是不適合長期存放的,理由就是香氣的揮發,香氣在時間裡沒有增值意義。
3.哪些茶可以長期存放,但實際意義不大呢?
這裡所說的僅僅是我個人理解,可能與市場上很多人的說法有不同,怎麼說怎麼喝憑每個人的習慣吧。
這類茶就是烏龍茶,因為半發酵,一個半就很微妙了,可以偏左也可以偏右,可以發酵15%也可以發酵70%。都是半,也都屬於烏龍茶。
正是因為烏龍茶的工藝不同產區不同,茶樹種類不同,極其豐富。個人理解,烏龍茶是一個追求香氣和茶湯醇厚平衡的茶類。
熟採、做青是烏龍茶最大特點,而目的主要就是走水透徹營養傳輸和製造香氣物質,也就是為了茶湯的厚度和香氣的豐富。
回到長期存放,從以上兩個方面分別分析:
香氣肯定是不利長期存放的,長期存放過程中,烏龍茶的新鮮豐富的香氣散失而換回一種陳香。這種變化個人理解是損失,雖然很多人喜歡陳茶的陳香。
另一點茶湯醇厚,實際就是多酚物質的進一步氧化的變化。從這點來看,因為巖茶具有殺青工藝,多酚氧化酶已經失去活性,因此在存放過程中並不能從內部有效氧化茶多酚,更多是存放過程的外界氧化作用。
但,再根據前面提到為了避光密封防潮,茶葉單純氧化是不現實的,如發生常溫氧化肯定伴隨溼度變大和味道變雜的不利影響。
因此,多酚物質氧化後在形成順滑醇厚湯感的同時,是需要解決掉含水率和雜味這兩件事,也就是需要焙火。那麼長期存放烏龍茶,多半隻能放在茶商手裡,而我們自己家裡沒有這個條件既獲得存放的長處又排除存放的不利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買回的烏龍茶,好喝就喝掉吧。喜歡陳茶,可以從可信任的茶商手裡買陳茶,他們可以每年對存放的陳茶做焙火加工。
如果有人認為含水率達到5%以下就可以一次性長期存放的,我不敢說絕對不行,或許北方城市可以,因為沒有實踐過,我這邊只是在南方實踐得出需要每年焙火保持含水率以及去處雜味。
4.哪些茶適合長期存放。
白茶:不揉不炒。最少干預的白茶最大程度 保留了茶內物質。個人理解養生價值是白茶最大的優點,而其品飲價值在其他茶類之後。香氣表現雖然有毫香等但總體不強。
因此香氣等的消耗對於白茶來說沒什麼大損失。同時在存放過程會形成不同型別香氣強度值相當的香氣,例如藥香、棗香等。
同時,因為沒有殺青 活性酶從茶葉內部對多酚物質進一步緩慢氧化,形成系列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同時飲用價值也因為茶湯的順滑度增加而提高。
其實白茶不用說太多,都知道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但是,想強調的是,白茶並不是存放越久越好。超過15年,茶內物質變化趨於平緩,最主要的有益物質黃酮也不再增加。這個具體是15年還是20年,以前看過相關文獻但記得不準確 也無意去牢記。
對於白茶,雖然長期存放有一定的價值,個人理解好喝的還是在存放半年一年後就喝了吧。有存放增加的益處也有存放損失掉的精華啊。
黑茶:後發酵。長期合理的存放,好的加工條件,這是黑茶工藝的基礎。存放在我個人理解就是茶葉加工的一個步驟。
普洱生熟茶:大葉種,含有高於其他茶類的多酚物質,低溫殺青。剛加工好的生茶雖然可以飲用,但經過長期存放能獲得更高的飲用價值和健康屬性。
對於普洱茶 爭議較多,基於存放的條件也叫嚴苛。幹倉 是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條件。對於溼倉 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目前學術也沒爭論清楚,我的建議先不喝吧,等爭論清楚了再喝,如果有那麼一天。
-
4 # 說茶網
要說一款茶儲存的時間越長,營養和存放時間是成正比還是反比來看的話,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成正比,那是不是很多茶存的時間越長,營養價值就越高,甚至口感都會變得很好,其實不是的,例如博物館收藏的百年普洱茶老茶,經專業檢驗,這樣的普洱茶早已化成草木灰,這時候它已經不具備普洱茶的品飲屬性,而只有收藏屬性,是一段經典歷史的見證。
如果成反比的話,那是不是普洱茶存個幾年滋味各方面都在下降呢?同樣也不能如此輕易下結論。
第一,逢人比說普洱茶是“越陳越香”的,當然這是由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茶葉原料所決定的。相比其他茶類,普洱茶的內含物質更為豐富,同時,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這為後期儲存留了很大的轉化空間。當然,“越陳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價值體現,但也有其與眾不同之處。
第二,食品包裝都有個保質期,超過這個保質期就不能再繼續食用了,而普洱茶屬於食品,也同樣具有最佳品飲期,其品質變化呈現“不斷上升,升至某個頂點之後,就開始緩慢下降”的曲線過程。也就是說普洱茶可以越陳越香。但這個陳放過程是有時間限制的,在到達最佳品飲點之後,入股繼續存放。普洱茶的品飲不升反降。這就是之所以許多儲存良好,最終卻淡而無味的百年普洱老茶,原因就是已經過了最佳品飲期。
第三,那麼究竟放多少年,才能達到普洱茶的最佳品飲期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業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因為普洱茶的品類繁多,不同的原料產地、拼配工藝。壓制形態,以及儲存地區的差異和倉儲條件都會對普洱茶的轉化速度和最終品飲有影響。
回覆列表
首先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茶葉的營養價值其實都差不多,這個具體要去找化學老師來解答,為什麼我們要這麼糾結呢?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