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認識論

    可以肯定的說,世界基本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鉅變!

    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他在1905年發表了五篇重要論文,其中有兩篇是劃時代的。

    包括解釋光電效應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和標誌著狹義相對論建立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其餘幾篇也在各種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年愛因斯坦才26歲,還是瑞士專利局的一個小職員。這一年也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我們熟悉的質能方程E=mc²就是在那一年根據狹義相對論推匯出來了的。

    在辛亥革命的1911年,愛因斯坦32歲

    這時候他注意到了引力質量可能等於慣性質量的等效原理,於是狹義相對論才正式開始走向納入引力並適應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廣義相對論的手稿,第二年才正式發表!

    而我們熟知的時空彎曲、引力波、引力場、引力紅移、黑洞都是廣義相對論的結論。這些物理術語也都出現在1916年,這時候愛因斯坦37歲!

    可以說愛因斯坦一生重要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青年和中年,具體一點就是在1905年和1916年。

    1916年之後的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並未有較大的建樹。1916年之後的愛因斯坦提出來了蟲洞,但是愛因斯坦本人卻認為這只是數學上的伎倆,並無實質的客觀意義。

    晚年的他主要批判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詮釋,質疑了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還順帶寫作了一些通俗讀物;並試圖建立統一場論,但未能成功!

    愛因斯坦終年76歲,就他本人對物理學的重大貢獻來看,愛因斯坦在40歲之前就完成了這些。之後的37年間,愛因斯坦並沒有像40歲以前那麼厲害!

    愛因斯坦在世時的很多理論都是預言而已,因為缺乏證據(但也有水星進動和日全食實驗等為數不多的驗證),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才能慢慢的證實這些預言。包括最近幾年剛剛證實的引力波。

    可以說愛因斯坦的理論有很大的前衛性。他晚年始終沒有突破統一場論,目前的科學家依舊沒有完成愛因斯坦的遺志!

    按正常的邏輯分析一下,如果愛因斯坦活到現在也是沒有較大建樹的。因為愛因斯坦之後,物理學在前沿基礎領域並沒有出現爆炸式發展。也就發現了強弱相互作用和預言了暗物質!可以說,我們現在賴以享受的科技便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實踐了愛因斯坦那個年代所建立起的理論,基本上是吃老本!(沒有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就沒有電腦,就沒有網際網路)

    綜合考慮一下,愛因斯坦活到現在並不會出現什麼驚天的成就!愛因斯坦是人,他是偉人,但不是神,他也是有侷限性的!

  • 2 # 懷疑探索者

    有愛因斯坦在,他肯定會在支援轉基因的公開信上面簽署他的大名。已經有131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名向綠色和平組織呼籲,停止抵制轉基因的愚昧行為。愛因斯坦作為一個有道義的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一定會在聯名信上籤署名字。愛因斯坦還會給普京寫信 ,誠懇的給他建議,告訴他抵制科學技術是愚蠢的。

  • 3 # 地震博士

    如果愛因斯坦活著,世界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物理學最重要的兩大發現的主要貢獻者。特別是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完全是他獨創的。在量子力學方面他也有很突出的貢獻。因此他如果一直活著,那麼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一定會深度融合。那麼,人類夢寐以求的時空彎曲等很可能已經實現了!

    而如果時空能夠彎曲,人類探測宇宙的能力會大大加強。而不像人類現在這樣,登個月都費盡周折。人類可能不止能登陸火星、木星、土星等!甚至可以翱翔於太陽系之外。甚至已經在銀河系甚至河外星系找到了,適合人類生活的另一個天體。

    總之,愛因斯坦如果還活著,地球人探測宇宙的能力會大幅度提升,甚至已經可能有一部分地球人移居其他星球!總之畫面太美,不敢想象!

  • 4 # 賽先生科普

    科學技術或許會比現在進步,但我認為最大的可能:科學技術仍舊是目前這個水平。

    平心而論,時代造就英雄,在20世紀初期,物理學界正直“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期。那個年代造就了多少神級人物(見下圖)

    不過之後呢?隨著理論物理研究的深入,分支越來越多,開宗立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這不是智商高不高的問題(智商只是一方面),就說目前最看好的超弦理論吧,雖然形式上非常優美,但是卻沒有實驗來支援。總的來講,我們現在的科技基礎,仍舊是愛因斯坦那個年代提供的。

    所以我認為,就算是愛因斯坦在世,僅憑一個人是很難再從基礎理論上得到突破的。比如統一場論,這個也是愛因斯坦後半生一直在追求的,但一直沒有成功。

    不過有一點,從事科學事業的人數一定會比現在多。畢竟名氣太大了,在培養後代方面,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影響力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是科學界的“明星”,如果用現在的網路詞彙,那就是“網紅”。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5 # 愛我中華6788

    如果愛因斯坦活著,他會阻礙科學的發展,愛因斯坦後半生再無什麼重大理論發現,他相反卻有很多錯誤的傾向和論斷,並否定了一些後來證明正確的觀點。

  • 6 # 來看世界呀

    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人類科技可能還是目前這個水平,隨著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緻,很多研究都是團隊進行,開宗立派式的人物似乎越來越少了。

    愛因斯坦的重要成就是20世紀初的5篇論文,極大的推進了現代物理學大發展,因為成就實在突出,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那個年代也不止他一人,眾多物理學大神不斷地研究、探討,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愛因斯坦的成就多是前半生取得,後半生就沒有那麼突出的研究貢獻了。

    基礎理論的研究需要複雜的演算過程,一些推論暫時可能還沒有證據支援,拿引力波來說,是愛因斯坦比較著名的一個預言,但20世紀一直都沒被觀測到,終於在去年隨著觀測技術的提升才被實際觀測到。愛因斯坦如果重生,可能更多的是改變一些物理學教育、物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卻很難再以個人力量推動物理學快速發展。如今的理論體系已經比愛因斯坦的時代豐富不少。

    技術雖然以來科學研究的進步,但反過來也影響科學研究的發展,人類目前的觀測水平已經比愛因斯坦時代高明不少,但是較短的時間內也難以取得突出的進步,這反過來就影響到一些推論的證實。

  • 7 # 宇宙探索

    那麼我也扯一會淡!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愛因斯坦活著,世界不會有什麼變化,簡單說:“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不是某個人成就了人類歷史,而是人類歷史成就了某個偉人!

    愛因斯坦活著,很明顯,很多人又多了一個崇拜的物件,不用刻意宣傳,愛因斯坦的社交媒體會有無數粉絲,或許是任何其他人不能匹敵的!

    但就科學領域而言,愛因斯坦很難再有相對論那樣偉大的理論。愛因斯坦後半生都在致力於研究發現所謂的“宇宙終極至理”,統一宇宙四種基本力,統治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但直到去世也沒有成功!

    而在愛因斯坦去世後的幾十年,很多科學家也一直在追尋愛因斯坦的腳步,但至今仍沒有統一相對論和量子理論!

    這說明並不是愛因斯坦和其他科學家不夠聰明,不夠努力,主要原因還是人類科技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沒有出現科技質變的臨界點,還有需要“痛苦”的積累!

    另一方面講,不管是牛頓的經典力學還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牛頓和愛因斯坦忽然偉大,但本質上還是時代推動了兩位偉大科學家的發現!

    既然是如果,我就再如果一下。如果把牛頓和愛因斯坦放在1000年前,縱使他們再聰明,能有經典力學和相對論的傑作嗎?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說,把愛因斯坦放到今天,也不要期望他能有相對論那樣的偉大理論發現。如今的科學領域發展越來越精細,更需要科學家協作一起研究某個領域!

    所以,還是那句話:時代成就了個人,而不是個人成就了時代!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下一個“愛因斯坦”自然會出現!

  • 8 # 普明在學

    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我想他最願意做的就是研究佛學,研修佛法。把研究的方向由外轉內,把目光從宇宙統一場返回自身,返觀內照返觀自性,而明心見性。最大限度的繼續開發,他那本已比普通人不知聰明多少倍的大腦。 佛學有他對宇宙實相疑問的所有答案。佛法有他對宇宙各種能量運轉規律的完美解答。最為神奇的是,他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顯現了人人具足自性的無限潛能。 他透過研修佛法,終於明白了,徹悟了。他原來研究的科學,在佛法中都有一一對應。他未完成的科研專案,在佛 學中也早有答案。 他今天如果還活著,最有可能早已破譯了人體意識的奧秘,破譯了人的靈魂。如果是這樣的話,籠罩在華人頭頂若干年的迷団,終於煙消雲散了。

  • 9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愛因斯坦活著,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將愛因斯坦排第一位應該沒有人有意見吧,其成就也許在未來上百年間也不會有人超過,當然這實在是有些悲傷,距離他老人家去世已經將近半個多世紀,而我們的統一場理論卻沒什麼進步,這實在讓人有些捉急......

    愛因斯坦晚年就一直致力於統一場理論的研究,不過大家都知道結果如何,但仍然有很多人在謠傳愛因斯坦在臨終前將手稿付之一炬,暗示其已經發現了統一場理論並且其結果將導致人類未來的毀滅性影響,所以選擇燒燬......當然瞭解的都會付諸一笑,這是在匪夷所思,各種謠言果然是暴力型的,一點邏輯都不講,保持神秘性?

    假如這個可愛的老頭再活半個多世紀的話,也許其統一場理論已經有了相當的完善,也許在未來的2063年科克船長駕駛曲速飛船也差不多將成真,也許史波克真的就在瓦肯星上即將誕生.......

    但很可惜,愛因斯坦已經去世半個多世紀,即使從現在開始克隆一個愛因斯坦,成就也至少要在二十幾年後,另外要指出的是克隆並不能保留其知識,也許將成為完全一個不同的人!

    不過從愛因斯坦的一生的成就中也能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事實,因為他的成就主要是在1905年和1916年,即是在37歲之前釋出的,不用懷疑,你所熟悉的引力紅移、黑洞、時空彎曲等等早已在100多年前就定下框架.....但之後,愛因斯坦不斷的在完善這些理論以及對量子力學的批判,也就是說之後再無顛覆性理論框架出現!

    儘管我們仍然希望活到現在的愛因斯坦再出現巨大的成就,但從中年之後愛因斯坦的成就也許已經到了百尺竿頭,再也難以更進一步,當然咱是沒有資格對愛因斯坦來說這些評價的話語,但事實如此,在這裡只是提醒一下各位,即使這個可愛的老頭活到現在,也許也不會對現代科技發生多大的改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各位可以去買一本相對論並且請他去籤個字倒是有可能實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慈禧太后的陪葬品究竟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