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I八零印記I

    老太太慈禧的葬禮是大太監李蓮英一手操辦的,由其侄李成武執筆登賬,後來以筆記的形式將慈禧地宮隨葬寶物全部記錄下來。在這本《愛月軒筆記·慈禧葬寶圖記》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並且可信度也相當高。據書中所載:金絲綿褥制價為8.4萬兩白銀;繡佛串珠薄褥制價2.2萬兩;翡翠荷葉估值85萬兩;陀羅經被鋪珠820顆,估值16萬兩;後身串珠袍褂估價120萬兩;身旁金佛每尊重8兩,玉佛每尊重6兩,翡翠佛每尊重6兩,紅寶石佛每尊3兩5錢,各27尊,共108尊,約值62萬兩;翡翠西瓜2枚,約值220肆兩,翡翠甜瓜4枚,約值60萬兩;玉藕約值100萬兩;紅珊瑚樹約值53萬兩;價值最高的是慈禧頭上戴的那頂珠冠,上面一顆4兩重的大珠系外華人進貢,價值1000萬兩,總價約1005萬兩。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約500粒,小珠約6000粒,估值22.8萬兩。(附圖如下)

    夜明珠玉石蓮花玉藕鳳冠九玲瓏寶塔織金陀羅尼經被蚌佛

    慈禧棺槨內的珍寶,總價值相當於6000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極盡奢侈。

  • 2 # 馳騁古今

    慈禧作為把持清末朝政幾十年的女人,生前享有無邊權勢,死後無限哀榮。她雖是女人,卻把兩代帝王玩弄於股掌,令朝堂所有男人戰慄,讓鳳高高的飛在龍之上,儘管清朝民不聊生、遍地餓殍,她的陵墓精美奢華卻超過皇帝,陪葬的珍寶價值無法估量。

    圖片一:九玲瓏寶塔

    慈禧陵墓的建築被稱為金、木、石三絕。

    金: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以上,殿內外彩繪2400多條金龍,64根柱上都纏繞著半立體銅鎏金盤龍,牆壁上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也都篩掃黃金。

    木: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珍貴的黃花梨木所制。這種木材已瀕臨絕種,價值非凡。而她的棺槨更是用寸木寸金的金絲楠木製成。

    石:慈禧陵墓的石料一律採用上好的漢白玉,石雕圖案更是美輪美奐,全部都是鳳在前,龍在後,望柱上雕刻“一鳳壓兩龍”造型,寓意著慈禧生前無上的權力。

    圖片二:翠玉白菜

    慈禧的主墓室是一個完全由漢白玉鋪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漢白玉石臺,也就是“寶床”。在寶床上面,就是巨大的棺槨。據李蓮英寫的《愛月軒筆記》介紹:在慈禧的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上鋪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絲褥上鋪珍珠2400粒。

    慈禧屍身上蓋著一條織金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

    慈禧的頭上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冠上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口內含夜明珠;脖子上掛著朝珠3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是寶石的;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

    陪葬品的價值超過白銀億兩。

    慈禧生前享盡榮華,死後還要帶走無數珍寶,妄想在地下九幽供她享用,卻引來貪婪盜墓賊,所有陪葬被洗劫一空,屍骸被拋在地上,40多天後才被重新安葬。想必她做夢也想不到,生前高高在上的她,死後竟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

  • 3 # 不正經國學

    慈禧墓因為被軍閥孫殿英暴力盜墓後,絕大多數的陪葬品下落不明,我們只好根據已知的線索去推測墓中珍寶的價值。關於慈禧墓珍寶的記載主要出自李蓮英和他侄子著的《愛月軒筆記》、劉禹生的《世載堂雜憶》的、清內務府《孝欽後入殮,送衣版,賞遺念衣服》冊記載中。現據此整理,以饗讀者。

    從數量上推斷:珍寶類:慈禧地宮前後歷時三十年,總共放入各類珠寶總計正珠1000多顆,各類寶石100餘件,大小東珠500多顆,米珠絡纓2000多顆。大小珍珠12604粒,紅光寶石85塊,白玉203塊。這些還不是全部,據李蓮英測算,這些寶物的價值在2000萬兩左右。據趙汝珍《古玩指南》一書稱:“總之慈禧葬物若均追回以之還外債,尚可餘若千萬,足可富國也。所列制價及估價系當時之寶價,以後至宣統元年經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寶商估計,所有價值均漲十倍。民國後期又行估價,須漲百倍,今日已無法計價矣。”。我們按保守估計,按價值漲20倍估算,這些寶物約價值約在4億兩白銀左右。據考證清中晚期,一兩白約合500元左右的人民幣,折算成現在的價格就是就人民幣2000億元,約相當於一個李嘉成身價 或3個李彥宏或5個宗慶後的身價吧。

    從價值上推斷:慈禧墓中的十大珍寶,夜明珠、翡翠西瓜、翠玉白菜、玉石蓮花、珊瑚樹、玉藕、織金陀羅尼經被、蚌佛、鳳冠、玲瓏寶塔。這十件珍品中,有價可考的是 “陀羅尼經被”和“翠玉白菜”。 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經被之上,還覆有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當年盜墓者不識貨,只拆走珍珠而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直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寶級別。翠玉白菜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雖然不是慈禧墓 的那棵白菜,但同樣源自紫禁城,價值亦約略相當。

  • 4 # 明清傢俱研習社

    慈禧是歷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其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高達億兩白銀。 

    慈禧陵中被遺棄的被子上綴有6000粒珍珠,乾隆墓中搬不走的石雕令人歎為觀止——她不是皇帝,卻把兩代帝王玩弄於股掌之中;她只是個女人,卻讓鳳高高地飛翔於龍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東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種精美令她死後陵墓被盜、靈魂不得安寧。她就是統治中國近60年,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陪葬品價值白銀億兩  

    慈禧是歷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其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高達億兩白銀。

    李蓮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監,慈禧死後往棺內葬寶時,他也是參與者之一。李蓮英和侄子合寫的《愛月軒筆記》中,詳細記載了慈禧隨葬品的種類、數量、位置以及價值等。 

    在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鋪著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絲褥上鋪珍珠2400粒。 

    蓋在慈禧屍身上的是一條織金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盜墓者拆走珍珠後,就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經被之上還覆有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無價之寶。

    入殮時的慈禧頭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冠上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當時就值白銀1000多萬兩,鳳冠價值則可想而知;口內含夜明珠一粒,據傳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脖頸上有朝珠3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為紅寶石的;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  

    在其身旁,還陪葬著金、玉佛像,以及各種寶玉石、珊瑚等。據說,當寶物殮葬完畢後,送葬的人發現棺內還有孔隙,就又倒進了4升珍珠和2200塊紅、藍、祖母綠寶石。光這些“填空”的珠寶,就價值223萬兩白銀。  

    被盜珍寶下落不明  

    據說,慈禧棺內最珍貴的陪葬品要屬用白玉雕成、號稱可以“煙雲流動”的九玲瓏寶塔了。傳說慈禧棺內還有4個翡翠西瓜,兩個白皮黃籽粉瓤,兩個綠皮白籽黃瓤,價值600萬兩白銀。據悉,慈禧陵中被盜的珍寶或被孫殿英等人用來行賄,或被變賣,或遭毀壞,甚至被走私到國外,絕大多數至今下落不明。

    據傳,為了逃脫罪責,孫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而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珍藏著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鎮館之寶,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些被盜珍寶到底去了哪裡,誰也說不清了。 

    1928年,駐在河北遵化清東陵附近的國民革命軍第12軍軍長孫殿英打上了東陵的主意,並派師長潭溫江去查明情況。  

    經過一番周折,盜墓計程車兵找到了慈禧地宮的入口。從明樓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是一道澆鑄了鋼筋的牆壁,地宮入口就在這道“金剛牆”下。  

    從7月4日至7月10日,炮聲不斷從東陵傳出,當地百姓以為是在打仗,誰也不敢出門。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兩座陵墓已經被炸開。  

    進入慈禧地宮中的盜墓士兵沒有想到,走進主墓室竟非常順利,沒費什麼事就見到了棺槨與陪葬珍寶。慈禧的主墓室是一個完全由漢白玉石鋪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漢白玉石臺,也就是“寶床”。在石臺上面,停放著一具巨大的棺槨,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宮。兩側的兩座石墩上,則放著記錄慈禧諡號的香寶、香冊。  

    棺蓋揭開霞光滿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盜墓者是怎樣開啟慈禧棺槨的呢?這曾經是一個謎。直到多年以後,一本叫《世載堂雜憶》的書披露了一名據稱曾參與盜陵的連長的回憶,這個謎才被解開。  

    據這名連長敘述,為撬開慈禧的內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槨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們把砍碎的木頭搬開後,就現出了一具紅漆內棺。由於怕刀斧損傷棺內的寶物,當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謹慎地用刀撬開內棺。  

    “當時,將棺蓋揭開,只見霞光滿棺,兵士每人執一大電筒,光為之奪,眾皆駭異。俯視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餘……珠寶堆積棺中無算,大者由官長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陰納衣袋中。於是司令長官下令,卸去龍袍,將貼身珠寶搜尋一空。”  

    慈禧的陵寢建築堪稱金木石三絕 

    慈禧的陵寢是清東陵建築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稱得上是金、木、石三絕。  

    “金絕”: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以上,殿內外彩繪2400多條金龍,64根柱上都纏繞著半立體銅鎏金盤龍,牆壁上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也全都篩掃黃金。這貨真價實的金碧輝煌雖經盜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見“金絕”的豪華殘跡與碎片。  

    “木絕”:是說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黃花梨木製成。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現在已瀕臨絕種,其價值稱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槨更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  

    “石絕”:是指慈禧陵寢的石料一律採用上好的漢白玉,石雕圖案更是絕中之絕。隆恩殿的漢白玉石欄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飛“鳳”、後追“龍”圖案。76根望柱柱頭全部雕刻著翔鳳,鳳的下面是雕在柱身裡、外側的兩條龍,形成獨一無二的“一鳳壓兩龍”造型,寓意著慈禧生前的無上權力。而殿前的鳳龍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mc玩家應該聯合一起反迷你世界,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