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一要開心

    同治無子,慈禧不想讓溥字輩的宗親繼位。因為溥字輩上臺,就意味著慈禧成為太皇太后,而喪失垂簾聽政的權力。所以,慈禧將自己的妹妹所生的載湉(光緒)過繼給咸豐,讓光緒繼承咸豐的大統,而非同治的大統。這樣,慈禧仍舊是太后,依然可以垂簾聽政。

    當時,擺在慈禧與所有皇族面前的,有兩個現實。其一,同治皇后已有身孕,是否需要等待這個孩子出生再定?如果是兒子,當然一切問題全將解決;其二,咸豐是以皇四子身份承位,他這一支無後,按一般家族原則,則當由咸豐的哥哥,亦即皇太子那一支的後人繼位。這是其時輿論的主流。

    皇帝主政,他的壽命多長,權柄即把握多久——乾隆皇帝不願意比他爺爺康熙在位時間長,所以執政到60年的時候,就自己退位當了“太上皇”,但是權柄仍在手裡。按清朝祖制,女人主政沒有合法性,權力機會與條件只能是皇帝系幼主,這時才是制度之外的權力真空期。

    另外,慈禧遲遲不放權,光緒也遲遲不得親政。光緒親政後,依舊不能掌權。在光緒親爹老醇王(同治年間反對重修圓明園的急先鋒)的主持下,巧立名目,花大力氣修頤和園,甚至不惜動用海軍軍費,就是為了討好慈禧,方便光緒掌權。戊戌政變之後,光緒被幽禁,慈禧一度想行廢立,都定了人選,但囿於中外局勢而未能實行。

    慈禧之所以選擇年幼的溥儀繼承皇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祟,溥儀雖年幼無知,卻也最好控制,慈禧希望自己的內侄女隆裕跟自己一樣走垂簾的路線,因此必須指定一個年幼的小皇帝才行。思來想去也就只有溥儀最合適,並且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的親兄弟,溥儀是光緒的親侄子,符合祖制,因此綜合考慮之下選擇了溥儀即位。

  • 2 # 小蘿談談吧

    慈禧為什麼在臨終前選擇了一個三歲的孩子繼承皇位呢?

    第一,這樣做不違背祖制。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從親緣關係上來說,溥儀和光緒、慈禧都非常親近。

    清朝的規矩是父死子承,這看起來很嚴格,實際操作上很簡單。即使不是“父子關係”,只要把新繼任的皇帝過繼給駕崩的先帝就可以了。光緒駕崩後,溥儀就過繼給了同治和光緒,兼祧兩房,這樣便合了規矩。

    第二,溥儀接班“便於控制”。其實溥儀的生父載灃也有資格繼承皇位,但當時的載灃已經25歲,而且受封醇親王,又是軍機大臣,在朝野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慈禧要儘可能的給隆裕太后和葉赫那拉家族掌權鋪平道路。

    所以,慈禧選擇溥儀當皇帝其實和隆裕皇后並沒有什麼關係,如果非說有,也是為了隆裕太后掌權鋪平道路了。但隆裕比慈禧差的可不是一點點,她不善於結交眾臣,又不精於權術,所以在朝野勢單力薄,權力很快就被載灃一人獨攬,自己只留著一個“垂簾聽政”的名分罷了~

  • 3 # 月夜羽夕

    選三歲的溥儀繼位,讓二十六的載灃攝政,這是慈禧最後一次玩弄權術。站在她的立場,這一安排又是一次機關算盡。

    一輩子熱衷權力的慈禧很關心自己身後權力的平穩過渡,有效制衡。而選溥儀繼位,讓溥儀他爹載灃實際主政,正是她機關算盡後的最好制衡。

    在一定程度上,讓溥儀繼位實際上就是將清廷權柄交到了載灃手裡。之所以要做這個安排,因為慈禧知道,在皇族近支裡只要讓載灃去制衡奕劻,尤其是袁世凱,才是最讓她放心的。

    在慈禧看來,載灃和袁世凱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絕不會像奕劻那樣與袁世凱同流合汙,進而讓袁世凱牽著鼻子走。對袁世凱的權臣之實,慈禧是心知肚明的,但她已無力去斬殺這一潛在的隱患,只能用這種方式去制衡打壓。

    另一方面,慈禧這一安排也有對權力無限留戀的心理在裡面。按理,主少國疑,慈禧該立長君,但她想的是,萬一起死回生緩過勁來,並且就此長壽下去了呢?載灃或者其他長君在位,肯定會影響她繼續垂簾訓政。既有很現實的考慮,也有很不切實際的幻想。

    除此之外,讓這對父子這樣上位,慈禧還有第三方面的考慮。

    當病危中的光緒聽到這一訊息的時候,極為喜悅,據說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立一長君,豈不更好?如此亦不錯。

    張之洞也有同樣的建議:主少國疑,不如徑立載灃。

    到這裡,慈禧權利制衡的思量也還沒有結束。

    如果依照歷朝歷代的慣例,讓溥儀繼承同治帝位,那光緒必然就成了尷尬的歷史過渡,光緒的后妃自然得從此退居幕後,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光緒皇后隆裕在後來的政局中不但沒有消失,相反話語權甚至還在載灃之上。這又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說慈禧把權力制衡玩到了極致呢,不管載灃有沒有那個野心,那個實力,既然把他放到了高位上,那對他的制衡也不能少。

    考慮到這一環的時候,慈禧立馬又站在了奕劻的一邊,並接受了奕劻的意見,溥儀可以繼同治之統,但要先繼光緒之嗣。也就是說,溥儀要管光緒喊爸,管光緒皇后隆裕喊媽。如此一來,隆裕就升格成了皇太后,成了另一個慈禧。之所以願意讓隆裕成為另一個自己,那是因為隆裕和慈禧的關係是血親一家人,。而載灃的父親只是慈禧老公咸豐的弟弟,雖然也是外甥,但說到底,他與慈禧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說到底,到死,慈禧都不願把權力真正地交給某個人!這才是她立溥儀,不選載灃或者其他人的根本原因。

  • 4 # 四季文史

    為什麼慈禧要選擇幼小的溥儀繼位,而不是找一位年長的國君?

    主要是因為慈禧慣於集權加身,不想讓自己的獨斷專權有所動搖,寧可自己垂簾聽政也不要把權力拱手讓人。

    一、同治皇帝前後的清王朝。

    我們知道,同治帝是慈禧的兒子,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尤其在封建君主制王朝特別突出。同治帝登基以後,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一起垂簾聽政,開始了她玩弄權術的“執政”生涯。

    然而好景不長,同治帝十九歲便撒手人寰,而且也沒有一男半女留下給慈禧,慈禧對此很是痛心,同時,慈禧也覺得很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越是到後來,清王朝的子嗣越來越少,這不得不說,在歷史上還是比較罕見的。

    此時慈禧的內心除了比較傷感以外,想的最多的就是同治之後,誰比較合適做皇帝,主要的是能跟自己對上眼並完全聽命於自己的皇帝。慈禧的抉擇,直接影響清王朝的命運。

    二、慈禧的專權是別人欲罷不能的痛。

    按照自古以來君主制度和大清律令,同治一死必須選擇同治子侄輩來接任皇帝。所以慈禧應該選一個作為同治的子嗣輩來坐上龍椅。但慈禧不按套路出牌,因為慈禧心裡清楚,不論同治的哪個侄子來繼承王位,就不是她慈禧來垂簾聽政了,而是由同治皇后阿魯特氏來坐鎮指揮,這對於痴迷於權力的慈禧來說,簡直瘋的節奏,不可行。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必須到做出選擇的時候了。最終,光緒帝在十分尷尬的氛圍下登場,當然這無疑是慈禧的“功勞”。清王朝上上下下都知道,光緒變成了慈禧的傀儡。然而歷史不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清王朝在慈禧的掌舵下,變得集權高度專制,清廷高層敢怒不敢言,任由慈禧發揮她一個女人的專制權術。

    三、 權力是什麼,一場遊戲一場夢。

    要說光緒是傀儡,可以說是不爭的事實。有時候光緒當面不敢頂撞慈禧,但也經常與之明爭暗鬥。光緒較同治活得久一些,但遺憾的是他也沒有子嗣留下。慈禧又面臨同樣的境地。最終,慈禧選擇了溥儀。溥儀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登基時才三歲。為什麼選這個孩子呢,因為光緒帝載湉與醇親王載灃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光緒自己沒有子嗣,也只能選這個小侄子上位了。

    古代的權力是什麼,就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然而像慈禧這般一個女人,對權力視如生死,對地位看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庭院深深深幾許”,大概講的就是朝堂官場、權力地位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和朝廷裡明爭暗鬥的暗流泉湧,如果慈禧今日還在世的話,她能明白權力的真實含義嗎。權力,透了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看不透,就是性命攸關的生死場。

  • 5 # 穿越再現彼岸

    作為實際掌控大清政權幾十年的女人慈禧來說,很多人是靠不住的,尤其是皇帝這個位置,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在位時還和她做對,何況是其他人。

    慈禧如何選擇光緒帝的繼任者?

    透過戊戌變法讓慈禧太后清楚了一件事,自己的親外甥光緒皇帝居然想拿她開刀,於是就有了廢立之心,在宗親中有血緣關係的人中尋找合適的繼任者。

    慈禧太后在自己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去世後選擇了自己親妹妹的兒子做皇帝——光緒皇帝,類似於“兄終弟及”,有違大清的祖制,應該找同治皇帝下一輩的“溥”字輩作為繼承者,慈禧為了權力,讓光緒登上了帝位。(愛新覺羅.溥儁像,差一點代替光緒皇帝)

    廢光緒皇帝,再選擇繼承者就要在下一輩中尋找了。慈禧太后的二弟葉赫那拉.桂祥的第二女嫁給了光緒皇帝,也即是後來溥儀時期的隆裕太后;第三女嫁給了愛新覺羅·載漪為妻,光緒皇帝和載漪既是堂兄弟,又是“連襟”。慈禧太后選擇自己外甥女的兒子溥儁為“大阿哥”,相當於皇儲的位置,準畚在元旦讓光緒帝禪位於大阿哥溥儁。

    不過此種舉動招致國內外的一致反對,慈禧只好作罷。此後發生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溥儁大阿哥的位置也就黃了。

    慈禧太后不得不再次尋找合適的光緒繼承者,慢慢培養。

    為何立溥儀,而不立溥儀父親載灃?

    載灃是光緒皇帝的同父異母兄弟,繼承了醇親王的世襲爵位,和慈禧太后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不過載灃娶了慈禧太后寵信大臣榮祿的女兒,榮祿的女兒是慈禧太后的養女,算是乾親。(慈禧去世後,清朝的掌舵人醇親王載灃像)

    由於這層關係,載灃在戊戌變法後逐步得到重用,儼然一顆冉冉升起的清朝政治明星。慈禧在人生最後一段時間,已經開始尋找新的皇位繼承人,慈禧太后已經決定自己去世前光緒皇帝的命運,留下光緒估計慈禧能不能安穩下葬就是一個大問題。

    在議立光緒皇帝的繼任者時,曾經有大臣建議立已經成年的載灃為帝。慈禧在1900年是曾經準備立溥儁為繼任者,此次不可能再立和光緒皇帝同輩的人了,於大清的禮制真正不和了,而且朝中的阻力也非常大。(隆裕太后像)

    選擇載灃的兒子溥儀做皇帝,載灃擔任攝政王大臣,實際上是實際掌權者,又不違背禮制。同時,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后是慈禧的外甥女,可以把控溥儀的後宮,將來可能也和自己一樣掌握權力,制衡沒有血緣關係的載灃、溥儀父子。(溥儀成年照)

    為了坐實關係,載灃的兒子溥儀要過繼給光緒皇帝,然後才能繼承皇位,而溥儀的親生父親只能是輔佐的攝政王大臣,已經沒有禮制上的父子關係,只是事實上的父子關係。

    溥儀如此的人員安排,和她“有關係”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平衡各種內部關係,皆大歡喜,對慈禧都感恩戴德。(慈禧太后下葬照)

    慈禧可以安心的下葬了。抬棺者128人,完全按照帝王的規格下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出局卡佩拉成最憤怒隊員,未進西決損失200萬,坦言隊友不給力,他值這大合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