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川
-
2 # 投必得論文編譯
常寫論文的人大概都思考過如何有效管理自己寫作時間的問題。寫論文和做研究如果只是暫時的事也就罷了,但如果是長期的工作和終身的事業,那麼對於學術寫作方法管理的系統性思考就顯得十分必要。
大部分學者大概都有安排整塊時間來寫論文的習慣——學術寫作需要高強度的、連貫性的思考,而思考的狀態又常需要慢慢進入才能達到,所以一般我們會認為安排寫作時間應該是成大塊的,不受打擾的,比如在週末或者寒暑假,或者每次寫作至少也要安排一個小時以上,否則不太可能有顯著的產出。
然而如果你有興趣讀幾本介紹和總結學術寫作方法的書,你會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研究過學術寫作的人都無一例外的提出利用小塊時間寫作的重要性,比如以下這幾本著名的學術寫作書籍:
《Professors as Writers》by Robert Boice: 提出學者應該拋棄只能在大塊時間寫作的想法,而建立利用小塊時間的規律性寫作,避免讓長期從事寫作的人把寫作看成負擔;《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12 Weeks》by Wendy Laura Belcher: 說每天堅持寫15-30分鐘論文的學者被證明可以每年都發表數篇論文,而不需要總是找大塊時間才能高產;《How to Write a Lot》by Paul Silva: 書裡反覆強調持續產出論文的關鍵不是寫多長時間,而是要有計劃、有規律、雷打不動地進行寫作;《Writing your Dissertation in 15 minutes a Day》by Joan Bolker: 乾脆把一天寫15分鐘這件事作為了書名, 倡導用每天小塊寫作的方法攻克博士論文這個讓很多人頭疼的大任務。這麼多學者不約而同地倡導使用小塊時間而不是依賴大塊時間進行論文寫作,自然不會只是個巧合。事實上,多個研究反覆發現,採用“少量多次”的規律性寫作方法要比集中在大塊時間寫作的方法更有效,更能促進論文完成。比如,《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12 Weeks》的作者說:
” Study after study shows that you do not need big blocks of time to write. In fact, writers who write a little bit every day produce more manuscripts than those who alternate weeks/months without writing with extended writing sessions. Writing just thirty minutes a day can make you one of those unusual writers who publishes several journal articles a year.” (”一個又一個研究發現,你不需要大塊的時間來寫作。事實上,那些每天都寫一點點的作者們比幾周或幾個月不寫卻忽然在某個時間段集中寫作的作者產出更多的手稿。一天只需要寫30分鐘就能讓你成為為數不多的每年都能發表幾篇期刊文章的學者中的一員“)
一天只寫15分鐘真的夠嗎?以下幫大家總結一下這幾本書的主要觀點。
為什麼要每天都寫15分鐘?
“每天15分鐘”最大的好處是:
再忙的人每天也可以抽出15分鐘來進行寫作,即便有再多的任務、作業、教學、生活需要打理,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在每天抽出15分鐘的時間來,這讓寫作稱為一個易於操作的任務;由於每天都思考和回顧自己的論文,你舉起筆來的時候不需要花太長的時間去回憶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夠保證思維的連貫程度,減少“進入狀態”的時間;因為知道每次只需要寫15分鐘,不會需要太多的心理建設就可以開始動筆 ——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更高的目標更容易讓人難以開啟行動而導致拖延,比如知道我們有個大任務要攻克我們可能會玩手機很久才開始幹正事;但是如果知道只需要寫15分鐘你可能就沒那麼大抵抗情緒,更容易拜託拖延;每天都寫15分鐘能夠減少由於找不到寫作時間寫作而出現的焦慮和愧疚情緒——這種情緒常常是拖延症的另一個重要起因;15分鐘的時間很有限,所以利於製造出一種緊迫感,促使人充分抓緊時間去幹活(即便痛苦也就15分鐘嘛);有利於建立我們在“疲倦之前”就停止寫作的習慣,每次停筆的時候可能覺得還沒寫夠,長此以往會對寫作建立一種積極的期待感,而不是消極的躲避感或疲乏印象;帶著”只寫15分鐘”的想法更能讓自己坐在板凳上,最後可能寫了不止15分鐘(同理的例子是,不想去運動的人如果告訴自己我今天只去運動5分鐘,你開始之後往往因此而運動了20分鐘)。仔細想一想,這個方法裡其實有很多東西都跟“預期設定”有關——我們對自己工作產出的預期如果過高或制定計劃過於嚴苛(比如每天一定要寫4個小時論文),有時候不僅不能起到激勵自己的作用,反倒還會起反作用:比如在完成同樣工作量的情況下,預期低的人會獲得成就感,預期高的人則可能不滿和自責。這種不滿和自責的情緒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往往會造成對自我效能的缺乏信心、對自我的懲罰心裡、內疚感、壓力感,而更容易導致拖延症。
每天寫15分鐘的方法從很大程度上能幫助我們強行降低預期——15分鐘能寫多少東西呢?反正也寫不太多,能寫多少是多少吧。這種放鬆的心情反倒更容易幫助我們進入創作的狀態,回到寫作的本質。
每天都寫的方法更利於我們建立一種“規律性寫作”的習慣,改變被許多研究者詬病的“binge writing” (放肆性寫作)。 所謂”放肆性寫作“就是等到我想寫的時候就拼命寫個不停,比如今天狀態好我就一寫5個小時不停,感覺自己順風順水,恨不得上天去攬月——這種感覺當然好,但問題是長期寫作的人都知道我們很難每天都擁有這種好狀態,所以如果總讓自己追求好狀態再去寫作,就會自然有很多時候不想寫、沒狀態,而因此再次掉進慢性拖延和焦慮的漩渦裡,進入不寫作的惡性迴圈。而規律性寫作的好處是,寫作逐漸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自己擺脫必須依賴好狀態才寫作的心理,像每天都要洗臉刷牙一樣的去完成寫作任務。
每天15分鐘還能終結以”忙碌“為藉口的寫作拖延,讓自己再也沒法用”我太忙“作為不能寫作的藉口。《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12 Weeks》裡有一句話說,“不寫作的人不是因為忙碌而不寫作,而是因為不寫作而忙碌”——躲避寫作,躲避要用大塊時間寫作,以至於總把自己的生活填滿——聽上去彷彿很荒謬,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大概都有類似的經歷,比如過為了逃避不想做的事而說服自己不需要去做這件事。
《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12 Weeks》的作者還描述了她讓自己的研究生試驗這種方法後的效果——雖然大部分學生初次聽到這個方法都頗為存疑,但在實驗了一週以後大部分學生都反饋每天15分鐘的方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發現寫作原來不需要必須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情緒裡面完成,有人發現在排隊等待辦理駕照的時候就寫了2000字,有人學會了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而緩慢但穩定地向任務終點進發,還有人把這種方法推廣到生活裡的其他方面,開始踐行每天“十五分鐘做飯”,“十五分鐘修整花園”,“十五分鐘閱讀”等等。但作者說無論學生有沒有最終堅持使用這種方法,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在進行了這項練習後發現原來15分鐘內可以做的事超過了自己的想象,而且這種方法的一大好處是讓每次動筆寫作不再那麼困難。
所以好訊息是,我們可能真的不需要一定利用大塊的時間才能保證寫作的產出。這種每天利用小塊時間進行規律性寫作的方法不妨一試。
如何操作"每日15分鐘寫作”?
我想“每日15分鐘”的概念更多是強調利用小塊時間進行每日規律性的寫作,15分鐘本身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你可以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寫半小時,或者40分鐘。很多學者都建議循序漸進,慢慢提高自己能夠保證每日寫作的時間。但”利用小塊時間寫作“這個概念是這個練習的核心。
“每日15分鐘寫作“的練習非常簡單,你可以嘗試以一個星期為單元,每一天都拿出至少15分鐘的時間來專注於學術寫作:在這段時間裡不做除了寫作之外的任何事情(比如看手機,上網,聊天,回郵件...)
你可以提前計劃好要寫哪篇論文,具體想完成什麼任務,每天在什麼時間進行寫作。
每一天只要完成了15分鐘的專注寫作就算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但如果在15分鐘之後想繼續寫當然可以寫得更久,比如一小時或兩個小時。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證在自己感到疲勞和厭倦之前停止工作,從而避免進入“放肆性寫作”的狀態,影響第二天或長期規律性的寫作狀態。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做一個每日記錄寫作計劃和寫作時間的表格,把自己每天寫了多久、是否完成了15分鐘的寫作計劃、幾點鐘進行寫作等情況記錄下來。這種記錄表格能幫助我們在心理上獲得成就感,也有利於找到自己寫作習慣的規律。(參見https://zhuanlan.zhihu.com/p/54790240 裡面對寫作記錄表的討論)。
你可以先試驗一週,看一看自己有沒有什麼新的變化或感受。也許你決定小塊寫作並不適合你,但也許這種練習能給你帶來一些關於寫作習慣的新思路。
最後,探索寫作方法這件事跟很多其他事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日15分鐘”當然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是透過這個練習可以建立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提高寫作的產出能力。
祝大家都能寫得好,寫得快樂。
-
3 # 學術論文期刊鍾編輯
如果前提是一個人一天寫完碩士論文,痴人說夢,但你要說是10個人,其實真滴有可能的。但只能說寫完,合格就別想了。
-
4 # 李蘭頌
【傳媒論文類話題】
謝邀。這實在是一句外行話,無論自古今中外人類教育史以來,對於大學教育課程設定、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者,有怎樣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性指正、答辯會的刪繁就簡,在程式上都有模有樣地開展到極重儀式感的人生大戲場面。最早,胡適所言“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無論怎樣,設想可以一夢蹴就,求證總歸需要時間。
前日在域外逝世的美學家李澤厚,62歲遠離故土,在漂亮國講授哲學與美學,一是直面大講堂,二是指導寫論文,假若此舉可在24小時內完成,何苦高校改革成為最難開展的改革之一。記得早在1986年哈爾濱《紅樓夢》國際研討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學教授唐德剛論文題目為《曹雪芹胖瘦辨》,使我不得不當面求教一問究竟。
再說關於李澤厚,有兩篇文章可看。一篇文章很早看過,比其他寫得實在一些,接近李澤厚所思所想所欲所言,披露他讀書多視野闊思慮過度長期失眠很痛苦。一篇文章講敬畏歷史,反對虛無主義。毛澤東看重艾思奇的《大眾哲學》,胡喬木就要李澤厚組織寫《大眾美學》;後者何其難,至今未成篇。好多人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李澤厚拜訪周有光談及——周:我戴著助聽器,但打電話就不行。我買了一個手機,可耳朵不靈不能打,就給保姆,保姆天天發簡訊,我問她怎麼發,她說用拼音,我問她拼音誰教你的,她說小時候學的。李:這就是你的功勞。周:拼音推廣了手機,手機推廣了拼音,發揮作用了,現在沒有人反對了,以前反對拼音的人多得不得了。
-
5 # 善良山雀NS
①一天寫完那一篇那個論文,除非自擬出的那一篇那個論文標題很小,涉及的那些內容單一,不需面面俱到,只需那兩三個小時的那一時間,能夠輕鬆寫完,不需用那一天的那一個時間。
②一天寫完那一篇那個論文,是要花費多少精力的,所寫的那一個狀態就不是那麼輕鬆自如了。如果說輕鬆地寫下了那一篇那個論文,可能達到那個評判標準,也可能達不到那個評判標準,只能屬低那檔次的那篇論文了。
回覆列表
當然是滿滿的成就感。
我第一次一天寫完一篇滿意的文章後,感覺立刻想要告訴別人,快來誇誇我;高興到旋轉,跳躍,我閉著眼~~。
後來想想,我才意識到,能獨立完成一件事原來這麼爽。原來寫東西是用最小的代價可以完成的一件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