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李世民的寬讓,與其說是本性,不如說是看到了叔叔楊廣因暴政被殺,而不得不選擇了以寬仁納諫的面目來治國罷了。

    正如問題中所提到的“李世民對降將歷來寬仁”,可同樣是降將的李君羨,天下平定後就因為一句“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而李君羨小名“五娘子”,就落了個被李世民革掉職位,貶出京師,隨便弄了個罪名斬首,家產充公的下場。同樣經歷的還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亮,他原本是瓦崗寨的人,徐世績的手下,隨徐世績降唐後被封為秦王府車騎將軍。齊王李元吉誣陷張亮謀反,並要他拉李世民下水,張亮在被打斷了六條肋骨的情況之下,依舊堅持保護李世民,李元吉沒有確實證據,只能釋放張亮,把他貶去洛陽。

    就是這樣對李世民有大恩的人,同樣因為一句來歷不明的“弓長之主當別都”的讖語而被李世民給殺了,還說他收養義子五百人圖謀不軌,在長安西市斬首,家產充公。而且李世民不止對降將狠,對嫡系功臣也狠,同樣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就被李世民給逼得和太子李承乾一起謀反,最後被處死,妻兒流放嶺南。

    就算是問題中所說的獻出軍功求生的徐世績,在李世民臨死前依舊把他貶去疊州,並對太子李治說:“如果徐世績不願去或者有一丁點遲疑,立馬斬殺,要是他欣然接受去,未來可授予僕射(宰相)的官職”。可見李世民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馨過徐世績,他至到死都是試探這位救過自己的唐朝開國功臣。從以上四人就足以看出李世民絕不算是一個只會將“寬仁”的君主,他在戰場上殺過不少人,單雄信也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李世民殺單雄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單雄信是個頑固派,同樣也是投降了王世充的秦叔寶、程咬金等人,在王世充毒殺皇泰主,自立為鄭帝后就宣佈脫王入李,站好了位置。

    可單雄信不但不脫離王世充,甚至王李洛陽之戰時,單槍匹馬狂追李世民,想用一命換一命的戰術來挽救搖搖欲墜的王世充。這讓李世民既嫉妒又痛恨,覺得此人不能用,就算用了也無疑是在自己身邊安了一顆隨時會爆的炸彈,倒不如殺了了事,所以李世民不顧徐世績的請求,將戰敗被俘的王世充將領全部斬殺,其中就包括了單雄信。

  • 2 # 中孚鑑

    李世民是古代極其有作為的皇帝之一,其文治武功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他雖然不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他在大唐的建立和統一是做出巨大貢獻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李世民較早的倡議其父李淵起兵,到之後的李世民征討四方南征北戰,再到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從而到他登基為帝。在這過程中,除了李世民自身的能力很強,還有就是他賬下有一批忠心的文臣武將。

    而李世民也是一個很愛才之人,他手下的將領有很多都是後來歸降大唐的降將,比如秦瓊、程咬金、徐世積等等。李世民對這些降將,不僅寬仁,而且信任,但為什麼對單雄信卻不留下呢?

    其實,對於愛才的李世民而言,他心裡也是很想留下單雄信的,畢竟單雄信也是一個頗為勇猛的將領,其又為人仗義,李世民對這樣名聲好、能力強的單雄信當然是想留下的。所以在後來單雄信被擒後,不僅單雄信曾經的結義兄弟勸他投降李唐,而且李世民也曾勸說單雄信投降。

    然而,單雄信卻堅決不願投降,哪怕一死也不該此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和李唐有仇,故而誓死不投唐。

    單雄信和李唐之間的仇恨,還是在李淵未起兵時,李淵曾誤把單雄信的哥哥射死。單雄信的哥哥之死雖然是被誤殺,讓單雄信一直不能釋懷,這就讓單雄信心裡對李唐非常的敵視,把李唐當做仇人,同時他也一直想報仇。

    後來單雄信投了洛陽,雖然當時唐軍實力強大,王世充也並非一個明主,同時單雄信曾經的不少兄弟也都投了唐,但是單雄信卻一直不肯投唐。

    在王世充和李世民交戰時,面對王世充失敗局勢不可扭轉的情況下,單雄信只因仇恨李唐,所以情願一死去闖唐營,也不投唐。

    當單雄信被擒後,李世民在對單雄信勸降不成的情況下,只得處死單雄信,因為作為統帥,面對一個有能力的人,要麼是為自己所用。若不能為自己所用,也不能留下為別人所用,只能殺了他,不然就是給自己留下威脅,所以歷來對降將寬仁的李世民會不留下單雄信。

  • 3 # 一葉小舟168521774

    李世民是一個英雄,是英雄就的培養羽翼。更何況,李世民這個英雄眼中所看的是天下這快肥肉。顯然,單單依靠李氏家族的子弟遠遠達不到這個條件。所以寬仁就成了必須的條件。單雄信是一個英雄,但卻不被李世民所容。王世充被消滅後,單雄信被殺了。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李氏父子太原起兵時,手下並無多少名將。發展到謀士如雨,戰將如雲的狀況,和李世民的寬仁有很大的關係。尉遲敬德是降將,而且,是被俘兩次後才跟定了李世民。秦瓊原是隋朝將領,後投靠瓦崗,再投王世充,最後才落腳到李世民這裡,程知節,李世勣都是這類人物。

    這些降將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衝鋒陷陣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世的功勳,且都善終。

    單雄信的武藝,謀略不次於上述的幾個人。但是,王世充兵敗時卻和幾員大將一同被殺。原大致如下。

    王世充和竇建德被滅後,大唐的天下基本己被平定。從戰事狀態來看,李氏王朝對武將的渴望程度不象剛開始時那樣強烈了。再加上單雄信並不願意投降李唐王朝,所以,也就不會被李世民所容了。

    單雄信個人性格,與被殺也有很大關係。有人說他為人處事輕於離去,所以,李世民對他也就不是太看重。

    王世充雖然投降了,但是,人心並不是太穩。為了長治久安,必須用其些人的頭顱來鎮攝一下。這些人必須是高官,恰好單雄信等人符合條件。

    最重要的一點時,在平定王世充一役時。李世民前敵偵察敵情時偶遇單雄信,如果沒有尉遲敬德的傾力相救,李世民就成了單雄信槍下之鬼了。大概這一次,單雄信的表現太過火了,所以,在李世民的心中留下了陰影。

    即便是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其內心也有不偉大的地方。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起普通人來有過之猶不及的程度。李世民也是如此,所以,單雄信被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 4 # 葉之秋

    徐世績願以官爵贖命,李世民對降將歷來寬仁,為何留不下單雄信?

    歷來新上位者,殺降將和不殺降將,都要有一定的理由,或者說有他需要的利益,沒有例外,李世民對單雄信,也一樣。

    徐世績願以官爵贖單雄信的命的事情,在《舊唐書》裡講到“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後來,在《資治通鑑》裡,司馬光把高祖不許,改成了李世民不許。改動的合適與否,咱們也不深究。如果那會兒,真是李世民主事,李世民容得下單嗎?

    留不下。李世民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對於降將,他算得上是寬仁,為什麼就留不下單雄信呢?單雄信無疑是個人才,留著他有利,但是單雄信也很危險,留著他,風險也高,權衡再三後,李世民必然會下殺手。

    一是單雄信的人品堪憂。

    單雄信在瓦崗,是翟讓的心腹。李密殺翟讓時,李績(即徐世績,李勣)逃跑,單雄信跪地求饒,後來跟了李密。李密和王世充決戰前,單雄信慫恿李密幹,結果決戰時,單雄信不出兵,李密敗後,單雄信跟了王世充。王世充敗後,全軍投降,單雄信在列。

    這麼看來,這個人很危險,他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型人物,大局觀什麼的,全都沒有,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哪裡有利益,他就往哪裡去。

    二是單雄信的影響力很大。

    單雄信固然是個貪婪自私的人,他的人品不咋地,但是他出道早,武力值也高,是最早一批造反派,在瓦崗軍中威望高得可以,和李績不相上下。他投降後,跟隨他的人算誰的?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嗎?未必。大唐初建,李淵和李建成,哪個不比李世民條件好可以給更多好處給他單雄信?這樣的人,不可留,因為他不講義,只講利。

    何況,李世民這樣的政治家,從來都不會是溫情派,他能留下的,能重用的,都是對他有大好處的人,別說單雄信這樣的不能留,就是李績這樣死心塌地的,李世民也在臨死前給他下了個絆,要不是李績狡猾,估計當時就被李治給喀了。

    伴君如伴虎啊。

  • 5 # 剪燈說史

    徐世績願以官爵贖命,李世民對降將歷來寬仁,為何留不下單雄信?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英雄豪傑層出不窮,而單雄信是其中的佼佼者,更被譽為隋唐十八好漢之一。他的武藝以及帶兵的本領都處於一流水準。從後世的一些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多處對單雄信的描述。例如《隋唐演義》中就說:單雄性有萬夫不擋之勇。在史書中的記載中,單雄信也都是以驍勇善戰聞名。

    《舊唐書》: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資治通鑑》:雄信驍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曰"飛將"。那麼,求賢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虜單雄信之後,為什麼對其痛下殺手?即便是徐茂公勸阻,也沒有能挽回善雄性的性命呢。我們從單雄信的生平所做之事,就會發現一些端倪。

    其一,冷血

    在隋末,翟讓在瓦崗山打出起義的旗號,單雄信和徐世績屬於最早響應翟讓的一批人。後來李密加入到瓦崗山的隊伍,並且迅速成為瓦崗山的首領。單雄信任左武侯大將軍,而徐世績則是右後大將軍,他們二人算得上是李密的左膀右臂,而程咬金,秦瓊與單雄信都是好友。在李密和隋軍交戰期間做出不小的戰績。

    李密入主瓦崗寨以後準備除掉翟讓,而且事先通知過單雄信讓其執行刺殺命令。對翟讓的刺殺活動由一場宴會開始,期間單雄信在執行任務時,傷及自己的好友徐世績。直到最後刺殺成功,徐世績還沒有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由此來看,雖然單雄信能力很強,但是在功績面前絲毫不考慮感情。所以說單雄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血之人。

    其二,投機

    在唐初明處,單雄信和徐世績帶兵與王世充交戰。在與王世充的交戰中兩人敗下陣來。單雄信選擇投降敵人,王世充仍把他設為大將軍。而徐世績則選擇歸順大唐,成為李世民麾下的一員干將。後來王世充和李世民之間的戰爭爆發,單雄信最後被李世民生擒,最後李世民下令把他處死。

    當初單雄信和徐世績一同迎戰王世充被擊敗以後,單雄信選擇投降敵人,而且絲毫沒有表現出來反抗,很快就成開始王世充賣命。而徐世績等人則是選擇投奔李世民。後來王世充在和李世民作戰時大敗之後,單雄信才積極的表現出來投降李世民的意圖。可見,善雄性是一個投機之人,多次易主毫無半點忠義可言。

    《舊唐書》:密偃師失利,遂降於王世充,署為大將軍。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喝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東都平,斬於洛陽。”

    綜上所述雖然李世民求賢若渴,但絕對不是愚昧之人。像單雄信這種投機而且冷血之人,即便是招募到身邊,也是為將來留下禍害。所以單雄信必須死,即便是徐茂公求情也不行。

    參考:《舊唐書》《資治通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短牛仔外套如何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