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明茂
-
2 # 楊朱學派
司馬遷寫《史記》前,很多史料是其父親司馬談收集整理創作的。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上古史料。
《尚書》是孔子修訂的儒家經典,記載上古歷史。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被焚燬。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記憶背誦出28篇。《尚書》絕大多數篇章被焚燬。致使上古史料缺失嚴重。
《史記》中黃帝的記載,是透過口耳相傳流傳下來的。堯舜禹湯,大禹治水,武王伐紂,周公營建洛陽城,平定叛亂。則是司馬遷抄襲自殘缺的《尚書》。
二、秦國曆史是司馬遷抄錄自秦國國史。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金帛財物,蕭何獨先入收秦律、令、圖、書藏之。項王與諸侯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以蕭何具得秦圖書也。
可見,《史記》中的《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等篇,就是司馬遷抄錄自秦史。而秦史就是蕭何所收,漢室所藏。正因如此,六國史年代錯亂嚴重,而《秦本紀》準確而詳盡,沒有一處錯亂。
《史記》中,《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白起王翦列傳》等篇章的作者不是司馬遷。而是秦國史官。
三、六國曆史是透過口耳相傳流傳下來的。
《史記》中,錯亂最嚴重的是六國及諸侯歷史。是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所致。下面列舉出幾處與史實不符之處:
《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六年,惠公多寵姬,公欲去諸大夫而立寵姬宋,大夫共誅姬宋,惠公懼,奔宋。根據《左傳》記載:並非燕惠公,而是燕簡公。
《陳杞世家》記載:二十四年,孔子卒。其實,孔子是卒於陳湣公二十三年。
《鄭世家》記載: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據《左傳》記載:鄭桓公並非是宣王庶弟,而是同母弟。
在諸侯世家中,年代錯亂甚多。最嚴重的齊、魏。 不再贅述。
六國史書雖然被毀滅。但六國的歷史透過口耳相傳。大致流傳了下來。透過口耳相傳的歷史,往往是年代的錯誤最嚴重。
《史記》中六國諸侯歷史,是司馬遷根據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創作而成。
可以籠統的說,六國史書的作者是司馬遷。
四、秦末農民起義及楚漢爭雄的歷史。
秦末農民起義及楚漢爭霸的作者,是漢朝的第一任史官。(司馬談是第二任史官,司馬遷是第三任)
《史記》中的《漢高祖本紀》、《陳涉世家》、《項羽本紀》等篇章的作者是漢朝的第一位史官。司馬遷又對其內容做了補充和增益。
五、漢朝歷史的記載。
《史記》中漢朝歷史的作者,嚴格意義上說有三位:漢文帝之前的歷史,作者是漢朝第一任史官。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的歷史,作者是司馬談。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作者是司馬遷。
但籠統的說,可以稱漢朝歷史的作者是司馬遷。漢朝前任史官所寫的歷史,司馬遷做了潤筆和補充。使其文采更加飛揚。內容更加豐富。
六、樂書等篇。
《史記》中《樂書》等篇是司馬遷抄錄自《荀子》和《禮記》等儒家經典。
七、貨殖列傳等篇。
《史記》中《貨殖列傳》等篇章,是司馬遷創作而成。
在諸子百家中,法家認為商賈是國家的蛀蟲,必須消滅。黃老允許工商的存在。但在經濟上打壓他們,在政治上歧視他們。視工商為賤民。
儒家則認為各行各業相對平等:農夫赴時,百工制器,商賈趨利。在儒家經典《左傳》中,任何諸侯國。政治清明,必然是勸農、通商、惠工。
司馬遷年少時(漢景帝時),漢朝採用黃老學派思想。對工商業者歧視。司馬遷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論述了工商業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創作而成《貨殖列傳》。
最後,再說兩點:
一是現存《史記》與原本不同。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被漢武帝怒而削去十篇。包括漢景帝與漢武帝的本紀。
二是《史記》被漢武帝削去十篇後。後來褚少孫又補充了些許內容。
褚少孫文筆、見識、思想遠不及司馬遷。不再贅述。
-
3 # 毅而三思吳六奇
而今我們談司馬遷,包括繪畫等藝術創作時,都更多將之繪製為一個陋室之中,伏案奮筆的形象,又或者說,我們對他的關注更多侷限在晚年。但實際上司馬遷是一個很活躍的人,他對《史記》的考證,就涉及他遊歷各地的事實,字裡行間都是證據。
雖說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曾說過:“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白話說就是涉獵極廣的大學問者,仍需從六藝(六經)中查閱參考可信依據。但在《太史公自序》中,也能看出他的遊歷軌跡和次數。最終這份經歷一如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採風制度”,成為司馬遷編撰《史記》時的重要組成。
“採風”就是實地考察,其雛形於《禮記》中就可看到,而像《詩經》中的“國風篇”更是采詩官透過考察收集而得的民間傳唱歌詩。至秦漢又建立了樂府制度,沿襲完善了採風制度,秦人還鑄造了別緻的“秦樂府鍾”。
其實在春秋戰國開始,時至兩漢時期,包括司馬遷在內的很多人,都曾往來於大江南北或是邊陲諸地。但大體而言,此類實地考察的記述,最終會以遊記、日記、雜記乃至詩詞歌賦,往來書信的形式被記載下來,像《史記》這樣的著作是很少的。
而看司馬遷,不難發現他第一次遊歷是在二十歲(二十南遊江淮),這次遊歷是他父親司馬談安排的。再第二次出使西南,到此後歷次侍遊巡行(漢武帝)。這三種不同的實地考察,曾多次出現於《史記》中的諸多篇目,如《自序》、《五帝本紀》、《封禪書》、《河渠書》、《齊太公世家》等等……
即便沒有直接提到的,如《刺客列傳》中“齊人或言聶政勇敢士也”也可看出司馬遷知情此事但不能肯定,將信將疑便是去過的結果。由這些內容,就可以獲悉司馬遷歷次遊歷的主要地區是齊魯江淮荊楚。所以司馬遷的《史記》是厚積薄發,他的青年時代也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司馬遷提到的“六藝(經)”則與他自幼接受的貴族教育有很大關係。也因此司馬遷修撰《史記》時,雖然所用史料非常廣泛,但也對龐雜廣博的史料有所選擇或刪減。因為這些內容不僅涉及此前歷代史官記載,還包括了一些口口相傳無從辨析的傳說故事。
以《史記·晉世家》為例,此文開篇不過寥寥數語,而後卻逐漸連篇成章,這就是因為史料的多寡不一導致的。如“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其簡略或者就來自於《世本》、《春秋歷譜牒》等來源。而後除了“剪桐分封”這樣的傳說,對比其內容還可見來自《左傳》、《呂氏春秋》等書。
在司馬遷所在的那個年代裡,無論實地考察的採風,還是嚴謹務實的“考信於六藝”都已是極致。不過有時這種嚴謹也顯得有些過度。比如說荊軻時,就認為“天雨粟,馬生角”太過,即不排除可能但不認為它是真實的。或者在太史公想來,這只是又一次的“指鹿為馬”?
但最終我們能在《世紀·太史公自序》或《司馬遷傳》中看到,他為何會以“六藝”為考信準則。因為先人有言:“……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攘焉!”正因為司馬遷以修正《易傳》,續寫《春秋》為己任,務本於《詩》《書》《禮》《樂》的精神為堅持,不敢有辭,自勉奮力,才得以寫出《史記》這樣恢宏博大的通史著作。
-
4 # 眸子8552
司馬寫<史記﹥,一是靠自己″走訪、考察",二是靠以前遺留下來的"資料"(書籍),三是靠″上古傳說"(修整民間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這在<史記>中能夠體現)。
根據現代考古的發現,再回過頭來看<史記>。也能看出,司馬遷把自己的情感、憤恨也參雜其中。也有不負責任的″人云亦云"不加考證(也許無法考證),糊里糊塗的植入<史記>。就如對秦始皇,不能公正的對待。人言其惡,子亦然也。於是乎,一個更惡的、更殘暴的秦始皇形象被載入<史記>傳於後世。
世上之事並可能完美,一部龐大、複雜的史書,留給了後人。司馬遷無愧於偉大二字,<史記>更無愧於千古一書之稱謂。
-
5 # 賽麥大弘
司馬遷親自採訪和實地考察,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國實在早有文字記載的國家之一,文字的出現,是有利於歷史知識積累。遠自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就有歷史著作。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歷史記錄,在漢代以前已有相當的發展,不但儲存許多史料,而且標誌著中國史學的萌芽。正是由於有了《尚書》、《春秋》、《左傳》、《國語》、《世本》、《楚漢春秋》之類的史籍和百家著作,有了前人積累下來的豐富的歷史知識,司馬遷才可能在此基礎上,創作編撰出鴻篇鉅著《史記》,歷史材料並不侷限於書面,像口頭傳說和親生經歷的見聞,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司馬遷作為偉大的史學家,他親自到一些傳說發生地考察。例如,韓信胯下之辱就是他到韓信的故鄉考證得來的。他從20歲開始,到全國各地遊歷,考察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堯舜故里的事蹟。鉅鹿之戰古戰場遺蹟等。
司馬遷將古籍上記載的人物事蹟與具體發生地進行考察,他制史之嚴謹在後世傳為佳話,他把他父親的記載也加以考證,沒有證實的事他就採取幾種說法都記載。
-
6 # 渭水殤殤
司馬遷走訪全國各地,考察古蹟。訪問得百姓代代相傳的人物事蹟,加以先秦時期的各種史料對比,記載共同點多的人物事蹟列為史記。
-
7 # 草原飛鳥2016
從《史記》內容來分析,司馬遷之父是周王室最後的一位“老子”,而巜史記》是司馬遷的父和兒子這三代人編撰而成的,可信度極高,但巜史記》主要是圍繞巜周易》一書來轉的,而歷史方面是做一個吸力作用。
-
8 # 味哎兒
司馬遷其父有告言:司馬遷為司馬世族奪回記史專職了。由此可見司馬世家是以前幾千年專職記史的史官族群。春秋期有透露,王篡位史官記弒君佔君位,新王殺史官,換人仍如此記,再殺再換都如此記,無奈只從記。此就是世族專記史現象,即除其族人記的史,無人信,因其族敢如實記。這與扁鵲華佗橫空出世一樣,即幾千年從醫的世族人。這在1975年前鄉村仍保留剃頭人無師不得從事剃頭業一樣,殺豬宰羊等也如此,不是隨便啥人都可乾的。此為行規。
但又窺到春秋戰國亂了套,孔子得以講學,不在鬼谷子魯班這號人專一進行了,誰都可隨意入各行各業了,記史也被替代過,但漢武帝為求自歸正宗帝王,又請司馬家記史了,只不過僅司馬遷一人得編史,以後歷代都由王封冊才可為史官了。
世家從事史記工作,家傳學很深有萬年多的記憶的。
回覆列表
《史記》是偉大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傳記文學名著,是中國第一部通史。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陝西韓城縣)龍門人。生於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他父親司馬談是漢朝專管文史星曆的太史令,熟悉歷史,通曉先秦諸子學術。
司馬遷十歲後隨父親到長安學習經史,曾聽過經學大師孔安國、董仲舒等講經。他二十歲入朝任郎中。武帝元封三年繼父職,任太史令,有機會遍讀皇家所藏經典,即所謂“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他以天子的近臣“郎中”的身份奉使到過現今的四川,雲南一帶,採訪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民情與習俗。又曾隨漢武大帝四處巡幸,遊覽名山大川,到處考察歷史遺蹟,接觸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物,瞭解地方風土人情,採集傳聞異說。他登上萬里長城,體驗到了先民的偉大和秦朝使用民力的殘暴,他渡黃河、過長江、訪問都江堰,考察了水利和民生的關係。他去過孔子的故鄉,參觀了孔子的廟堂和“車服禮器”等遺物,這些突踐活動豐富了司馬遷的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他又從民間汲取了豐富的養料,這對他後來著《史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四十二歲,正值精力充沛的時候,他開始寫《史記》。不料當他開始著述的第七年,因上書替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辯解,觸怒了漢武帝,得了欺騙皇上的罪名,被下在獄中受了腐刑。使他受到巨大打擊,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所要完成的偉大著作時,他堅持活了下來。他發憤寫他的《史記》。他繼承了以往歷史著作的傳統,把幾千年間零碎雜亂的歷史資料,加以整理、稽核、排比,“採經摭傳”,“涉獵者廣愽”,有書本的,有檔案的,,有自己採訪的,“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對這些豐富的史料,他審慎地進行選擇和考訂,如《殷本紀》中所敘之殷代先公先王,經近代發現的甲骨文對勘,差錯甚少,可見《史記》中引用材料基本可靠。更重要的是敘述歷史事件和人物,“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有褒有獎,愛憎分明。在書中,不僅寫了帝王將相、世襲王侯、貴族公子、大小官員,而且以飽滿熱情的文筆,記敘了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和項羽的事蹟。他將陳勝領導的農民戰爭同商湯滅夏、周武伐紂、孔子作春秋相提並論,給予極高的評價。這和歷代統治者對陳勝的誣衊大不相同,他在揭示外戚的弄權和相互傾軋,都寫得很出色。即使是封建帝王身上的劣質,如漢高祖的無賴和權詐、漢武帝的好大善功和迷信鬼神,也都用不加諱飾的筆調給予尖銳抨擊,這些都說明司馬遷進步的歷史觀是難能可貴的。
至於作家“發憤著書”的精神,更成為優良的民族傳統一直儲存下來。魯迅將《史記》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並不過分的。
到公元前93年,司馬遷基本上完成了這一鉅著的初稿。這以後至到他死,他還對他的著作做了不斷的加工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