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煮酒悟史話

    對於《詩經》,從文學上講,我們熟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更懂得吟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慢慢吟來,如痴如醉。從文化史上來講,《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我們也清楚,在中國古代文史是不分家的,《詩經》既是文學作品,也是一部歷史作品。

    根據《詩經》中詩歌的創作年代來看,那時詩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歌”,伴以古琴,淺吟低唱,表達喜怒哀樂、人間百態,於是流傳成章。此時,詩與音樂相同,唱而傳之,彈而歌之,詩詩化曲,曲曲入心。孔子生活在周朝末年,自小也是受禮樂影響,他本身也會彈琴唱詩的,編訂《詩經》,其一是對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產生的優秀詩篇進行總結,這一點在很多偉人身上都能體現出來:懂得總結,文化薪火相傳;其二孔子始終相信詩樂對於形成人的道德有重要影響。在《詩經》中,我們讀《采薇》,看到了戰爭的殘酷;讀《碩鼠》,看到了百姓的悲嘆長呼;讀《君子于役》,看到了苦役的無情決絕。再讀《關雎》、《蒹葭》、《木瓜》之時,又看到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嚮往。所以《詩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古時候人民的生活畫卷,這些畫卷告訴我們:古時人民對美好生活是多麼的嚮往,而這些不正是當下中華兒女所追求的嗎?這不正在說明我們中華的歷史始終延續不曾斷過?

    對於四書五經這個說法我們都耳熟能詳,其中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可以看出《詩經》放在了“五經”之首,從古至今歷代學子都要學習的,從孔子編訂完成《詩經》開始都在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舉例說明,其中有一篇叫《大雅·思齊》,這是歌頌周文王善於修身、齊家、治國的詩歌,此詩反映出傳統道德在周文王身上的完美體現,同時也表達了孔子對周禮的深深嚮往;再一個我們熟悉的例子《關雎》,裡面包含了:1、儒家的禮儀思想,在追求愛情中也要保持禮儀的要求;2、不能始亂終棄的忠貞思想,對於追求的物件始終如一的態度和忠誠;3.儒家的積極追求、不怕挫折的思想,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必然經歷挫折,正確面對挫折,繼續勇敢追求。正是因為《詩經》中的詩歌符合“周禮”的要求,孔子才進行編訂,透過詩歌繼續傳遞著孔子的思想和理念。

    大哉,《詩經》;偉哉,孔子!

  • 2 # 景陽鍾

    《詩經》在中華文學史上有何意義?《詩經》與儒家有什麼關係?

    下面由景陽鍾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詩經》的思想內容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巜詩經》現存三百零五篇,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是中國詩歌文學的光輝典範。

    《詩經》中"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是十五個諸侯國家地方的詩歌。詩與風對言,詩是歌詞,是形體,風是詩的風格、情調、意境, 是詩的精神面貌。“風”大部分是描寫思婦及愛情的周代民歌, 還有不少戀歌,詩中描寫戀愛的方式,總是秘密約會,待時機成熟,則贈送禮物,以定終身; 對戀愛者的神情心理,刻畫入微又不失其自然純真。

    《詩經》中"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 是周王朝京都地區的樂歌。將國之大事歸類《大雅》,描寫先王歷史,國之小事歸類《小雅》, 描寫傷時感懷,使臣思婦,婚姻家庭等。這些詩的寫作技巧已極成熟,詞語複雜,韻語精準。

    《詩經》中“頌”是王室宗廟祭祀用的舞曲歌辭。分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周頌為周王朝的詩,是《詩經》中最早的作品, 具有濃厚的宗教特點,內容簡要,不分章節,韻語不定,由此逐漸形成四言詩的定型。只是由於它是統治階級朝會宴饗時用的,不一定配合舞蹈歌唱,因此內容單純對祖先和神的頌揚,開始對社會生活,主要是對統治階級生活的描寫。

    二、《詩經》的藝術特點

    巜詩經》根據不同內容的表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分別採用賦、比、興三種藝術表現方法。

    賦、比、興最早見於《周禮》,它與風、雅、頌合稱"六藝"。它的基本含義依朱熹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比就是譬喻;興的基本含義就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比興手法在中國詩歌創作中一直繼承著、發揚弘大,這是《詩經》民歌寫意對後代文學有重大影響的一個方面。《詩經》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國風》中也有較好的體現,併成為它顯著的藝術特點。他們善於區別事物的善惡,發現事物的特徵,並且透過口頭語言和歌舞形式表現出來。《國風》在形式上多數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韻,運用復迭的章句、多彩的修辭、雙聲疊韻的巧妙創作手法敘事抒情,給後代詩歌藝術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為後代的詩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

    三、《詩經》在中華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影響

    《詩經》是古代詩歌開端,約成書於春秋中期,先秦時叫做《詩》,《詩三百》,漢代學者奉為經典,才改稱《詩經》。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出現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是中國文學很早發達的標誌,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極高的地位。

    《詩經》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基礎,特別是《國風》所表現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的影響最大。《詩經》還以鮮明的事實證明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才能。在文學史上由於作家向民歌學習,常常形成一個時代文學的革新,形成一個時代文學創作的高潮,魏晉五言詩的發展,唐代詩歌的繁榮,由詩到詞,由詞到曲的文體轉變,都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四、《詩經》是儒家的經典

    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四經五書"之一。漢代的學者有人認為《詩經》三百篇是經過孔子刪訂而成的,司馬遷《史記》有"古詩者三百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之禮義,成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絃歌詩章可能是事實,刪詩的事是不可能的,詩三百成篇稱《詩》時間早於孔子誕辰,《詩》被吳公子季札演奏時,孔子才八歲。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整理過《詩》的樂章,使雅、頌各得其所。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強調詩的實際用途,對《詩經》的儲存和流傳有較好的作用。正因為孔子與《詩經》有這樣密切的關係,漢代人才會附會地認為巜詩經》是經過孔子刪訂而成的。

    由於《詩經》的內容十分複雜,加上從漢代以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歷代經學家做出過許多歪曲的解釋,幾乎完全變成了統治階級的說教工具。它的不少雅詩和頌詩是屬於統治階級的廟堂文學和宮庭文學,後世愚腐文人正是把這些繼承下來,用以歌頌統治階級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聖明。

  • 3 # 轉角風情

    《詩經》相當於我們中華民族青少年時期抒發少年情懷而寫的詩。記錄的是我們炎黃子孫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青年時代的情感和情懷。與儒家的關係問題,孔子也是把《詩經》描述的時代作為一個理想,這個理想包括人生的追求和社會狀態。

  • 4 # 陌上錦素國學閱讀作文

    《孔子刪掉了什麼?》

    有一種說法是《詩》裡原有3000多首,有一種說法是《詩》裡原有1000多首。不論多少首,經過孔子的刪減修改,只留311首了。

    那麼,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所刪減掉的內容是些什麼樣的詩?重複的、錯誤的、殘缺不成篇的,還有呢?這大概就要看孔子修編《詩》的初衷了。

    孔子修《詩》,是用來做課本的。那麼錯亂重複的被捨棄外,不適合拿來教育學生的內容,也不會留下來吧?這和我們現代編教材同理。

    《詩》成之時,孔子未大,所以肯定有不合乎儒家思想的文字,甚至與之想衝突的詩文存在。孔子大概不會讓這樣的內容出現在課本上吧?

  • 5 # 楊朱學派

    詩書禮樂易春秋是孔子修訂的儒家六經。《詩經》是儒家六經之一。

    一、《詩經》的創作及成書 。     

    《詩經》中的詩篇分別創作於商朝、西周和東周時期。具體來說,《商頌》成書與商朝,春秋時期宋人又對其增益和修訂。其他詩篇則產生自西周和東周時期。      

    《詩經》的作者包含了社會各個階層。其中大、小《雅》的作者為貴族;《國風》的作者既有貴族,亦有平民。平民即是文盲,其所編之詩歌是如何得以流傳的呢?這得益於周代的采詩制度。周王朝有專人負責在各地採集詩歌,彙集至周王室。目的是“觀民風,知得失,自考正。”除了采詩外,還有獻詩。

    大致可知,《國風》中的詩篇大多為采詩,少部分為獻詩。《雅》中之詩篇大部分為獻詩,少部分為采詩。經過數百年的收集整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得以完成。其中收入詩歌達數千篇。      

    在春秋之世,諸侯會盟、聘問、朝貢之時。君臣之間,大夫之間常引《書》賦《詩》。   

    《詩經》還是詩與樂的結合。故在盛大的外交、祭祀場合,常常演奏其中的篇章。這也體現了周朝的禮樂文化。這些詩篇有的見於今天的儒家經典《詩經》,有些則是逸詩。當時,無論是周王室,還是諸侯,收藏的都是數千篇的全集《詩經》。      

      若周王室及諸侯所藏之詩書有部分損毀,也可以互相校正補充。《國語·魯語》記載:正考父任宋國司馬時期,宋國因保管不當,致使部分《商頌》散失。便與周太師所儲存的《詩經》相互參校整理。      

    孔子興辦私塾後,從數千篇全集《詩經》中選取300餘篇,作為儒家的教科書。孔子大力興學,以及修訂詩、書,促進了文化知識在民間的傳播。    

    在《墨子》、《戰國策》、《呂氏春秋》、《荀子》等先秦著作中,都引用了大量的逸詩。可見,孔子之後,除了諸侯、卿大夫外,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藏有幾千篇的全集《詩經》。     

    焚書坑儒後,全集《詩經》毀與秦火。經孔子修訂的精選版僥倖被儲存下來。      

    二、風、雅、頌 。     

    《詩經》可分為《風》、《雅》、《頌》。《風》有十五國風,作者為平民和貴族,其中有一兩篇是周公所作。      

    《國風》的詩篇包含了愛情、婚姻、生活、勞動、戰爭,以及性愛。人世間哪類文學文藝是專門為愛情而生?無疑是詩與歌。故愛情是《國風》的主題,多達數十篇。      

    在《國風》中有《周南》與《召南》。周者,周公也;召者,召公也。從名字可知,此詩為二人在南地所採。其實不盡然。眾所周知,《詩經》是詩與樂的結合。《周南》是指周公從南地採集會的樂調,即南音。而非南詩。《召南》亦然。      

    與之不同的是《秦風》,其中無論是詩,還是樂,大多采自秦地。      

    《大雅》與《頌》有大量的詩篇,是周天子和周公所作。《大雅》之詩主要包含了祭祀和政治兩個方面。《頌》全為祭祀之詩。  

    《詩經》的地位遠高於《論語》。她是承載華夏文明的載體。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和陸遜哪個厲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