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小農小李
-
2 # 強148350439
保育小豬離乳後會對小豬有很大的應激,進入保育建議每次用浠料能有效提高採食,關健水溫要用溫水可以減少拉稀,室內要保溫,減少氨氣,保育介段主要還是你的設施關健。
-
3 # 開心的小閆子
集約化養豬生產中,通常把斷乳至60-75日齡的仔豬稱為保育仔豬。它是繼哺乳仔豬管理後的另一重要生產階段。同等條件下,隨斷乳時間的縮短(21-28天),保育仔豬的育成率也隨之降低。而保育期內仔豬的增重速度和健康狀況,對其後期的發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那麼,在冬季,病毒感染非常嚴重的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保育豬的日常飼養管理工作,減少保育豬的發病機率呢?
二、保育豬面臨的幾個應激
1、斷乳應激
集約化生產多采用一次性斷乳法,母豬由分娩舍轉入配種或妊娠舍待配,仔豬直接或原圈飼養一週後進入保育舍。仔豬離開母體、轉群、調群等生活條件的突然變化,無疑給仔豬的正常生理活動造成巨大應激。
2、消化機能的應激
仔豬由原來靠液體的母乳和少量的開口料供給營養,轉變為全部以固態飼料來供給,由於其消化機能尚未完善,能否適應現有飼料的營養成分和其中一些特殊過敏因子,對仔豬來講,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3、環境變化的應激
集約化豬場的分娩舍和保育舍內的環境通常有區別。這包括:圍欄結構和麵積、供料系統、供水系統、溫度、通風、光照條件等。
4、管理變化的應激
分娩哺乳管理與保育管理是不同的,這包括:飼養操作制度、環境條件控制、群體大小、飼養密度、組群方式、調教方法、免疫、治療等。人為管理條件上的變更,對保育豬群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三、保育仔豬的生產技術
1、三個維持
保育仔豬在母豬離開後,維持原圈飼養1周;轉入保育舍後,維持原有飼料1-2周;維持原窩轉群和分群,不輕易並圈、調群。
2、三個過渡
對2-3周的保育仔豬,哺乳期飼料要逐漸過渡到飼餵斷乳仔豬料,這可以透過逐漸改變飼料的營養成分或前後兩種飼料的混合比例來完成平穩換料;飼餵制度要逐漸過渡,這包括飼料的種類和形態,採用頓飼時喂的次數、時間和給料量,飼養操作方法和時間;操作制度要逐漸過渡,這包括保育舍內的光照措施、保溫通風措施、飼養工人操作習慣等。
3、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
清洗豬舍:採用高床漏縫地板的保育舍,清洗消毒圈欄和地面是一項必要的工作。但非清洗愈多愈好,因為不潔或較涼的地下水對仔豬不利,對舍內保溫也不利,尤其在寒冷地區。生產中,清洗豬舍的一般原則是:轉群前(後)空舍時進行清洗消毒,夏季高溫可適當增加清洗次數,但避免水流直射仔豬,需要降溫最好採用淋浴或噴霧。
4、做好分群與“三點定位”的調教工作
仔豬進保育舍時,後期要按大、小、強、弱分群,如是種豬還應按公、母分群,日齡不要相差太大,如有條件,原窩轉群更好。飼養密度不能太大,每欄以20-25頭為宜,一定要保證每頭仔豬有0.3-0.4平方米的活動空間。對仔豬“三點定位”的調教主要是訓練仔豬定點排便、採食和睡臥,這有利於保持圈內乾燥和清潔衛生。
5、重視保溫和降低溼度
保育舍內的環境溫度是影響仔豬生長和飼料消耗的重要因素,仔豬轉群到保育舍後,保育欄內溫度在2~3天內升高到28~30℃,3天后即調節至26℃,以後控制的最適合溫度為25℃左右,上下不要超過2℃。保育舍內要保持乾燥,在保證保育舍溫度達到要求的情況下,最好開啟窗戶和門通風換氣。儘量保持舍內乾燥(溼度應在50%~ 75%)。
6、保證舍內空氣質量
通風是降低保育舍內有害氣體含量和增加新鮮空氣含量的有效措施。有害氣體含量過高會使仔豬呼吸道病的發病率升高。但無限制的通風和換氣對仔豬也不適合,特別在寒冷季節或寒冷地區,過量的通風會使保育舍內的溫度急劇下降。在生產中,保溫和換氣應跟據豬群的實際情況來調節,兩者兼顧,高溫時多換氣,低溫時升溫再換氣。
7、逐漸過渡,少喂勤添
新轉入保育舍仔豬由於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消化機能發育不完善,仔豬容易因食得太飽而發生營養性腹瀉。所以仔豬轉入保育舍後要維持原飼料3—5天,然後慢慢過渡到保育料。在飼餵上要做到多餐少喂;在飼料量上,一般採用勤添多觀察,多新增幾次,做到仔豬吃後不再叫,而食槽中無飼料。
8、做好預防保健
仔豬轉入保育舍一週內,可在飲水中新增阿莫西林和電解多維。如果保育舍細菌性疾病情況比較嚴重,可以採用肌肉注射長效抗菌素的方法來進行藥物預防治療。預防轉群腹瀉和掉膘,斷奶前3天到斷奶後7天,飼料中新增調節腸道健康的保健產品,豬豬樂優選——美壯安。
9、做好豬群免疫工作
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斷奶仔豬55~60 日齡要進行豬瘟疫苗注射等,70~75 日齡應進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在注射過程中要確認有效的注射部位,不可打飛針;每欄保育豬要求配備免疫卡,記錄轉欄日期、注射疫苗劑量,生產廠家與批號,免疫卡隨豬群移動而移動,不同日齡的豬群不能隨意調換,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亂。
10、重視驅蟲,提高飼料報酬
疥蟎、蛔蟲等體內外寄生蟲對仔豬飼料報酬影響明顯,並能損害機體免疫系統,使豬群抵抗力下降,因此必須做好保育舍的驅蟲工作,應在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2-3周,選擇對體內外寄生蟲效果明顯的高效、不傷胃的驅蟲藥物進行集體驅蟲。
11、及時淘汰無飼養價值的豬
對經診斷無治療價值的仔豬應及時淘汰,因病豬要佔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治療和護理,而且病豬對於健康豬群也是危險的傳染源,嚴重的病豬治癒希望不大,治癒代價高,經濟上不合算。
12、料槽的設計與飼料的過渡
料槽的設計應該讓豬容易的吃到飼料,不能讓豬爬進料槽造成不必要的飼料浪費,避免被料槽卡住。飼料的過渡應該循循漸進,轉舍第一週仍用教槽料,一週後開始換保育料,第一天替代25%,第二天替代50%,第三天替代75%,第四天全部替代。
-
4 # 顧野
集約化養豬生產中,通常把斷乳至60-75日齡的仔豬稱為保育仔豬。它是繼哺乳仔豬管理後的另一重要生產階段。
同等條件下,隨斷乳時間的縮短(21-28天),保育仔豬的育成率也隨之降低。而保育期內仔豬的增重速度和健康狀況,對其後期的發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那麼,在冬季,病毒感染壓力非常大的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保育豬的日常飼養管理工作,減少保育豬的發病機率呢?
瞭解保育豬的幾種應激
1、斷乳應激
集約化生產多采用一次性斷乳法,母豬由分娩舍轉入配種或妊娠舍待配,仔豬原圈飼養一週後進入保育舍。
仔豬離開母體、轉群、調群等生活條件的突然變化,容易給仔豬的正常生理活動造成巨大應激。
2、消化機能的應激
仔豬由原來靠液體的母乳和少量的開口料供給營養,轉變為全部以固態飼料來供給,由於其消化機能尚未完善,能否適應現有飼料的營養成分和其中一些特殊過敏因子,對仔豬來講,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3、環境變化的應激
集約化豬場的分娩舍和保育舍內的環境通常有區別。這包括:圍欄結構和麵積、供料系統、供水系統、溫度、通風、光照條件等。
4、管理變化的應激
分娩哺乳管理與保育管理是不同的,這包括:飼養操作制度、環境條件控制、群體大小、飼養密度、組群方式、調教方法、免疫、治療等。
人為管理條件上的變更,對保育豬群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保育仔豬的生產技術
1、三個維持
保育仔豬在母豬離開後,維持原圈飼養1周;
轉入保育舍後,維持原有飼料1-2周;
維持原窩轉群和分群,不輕易並圈、調群。
2、三個過渡
對2-3周的保育仔豬,哺乳期飼料要逐漸過渡到飼餵斷乳仔豬料,這可以透過逐漸改變飼料的營養成分或前後兩種飼料的混合比例來完成平穩換料;
飼餵制度要逐漸過渡,這包括飼料的種類和形態,採用頓飼時喂的次數、時間和給料量,飼養操作方法和時間;
操作制度要逐漸過渡,這包括保育舍內的光照措施、保溫通風措施、飼養工人操作習慣等。
3、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
清洗豬舍:採用高床漏縫地板的保育舍,清洗消毒圈欄和地面是一項必要的工作。
但非清洗愈多愈好,因為不潔或較涼的地下水對仔豬不利,對舍內保溫也不利,尤其在寒冷地區。
生產中,清洗豬舍的一般原則是:轉群前(後)空舍時進行清洗消毒,夏季高溫可適當增加清洗次數,但避免水流直。
-
5 # 海嘯悟農
寒冷冬季如何使保育豬增重快,不生病?簡單實用的辦法來嘍。
冬季到了,天氣轉冷,氣候乾燥。養豬行業必須給豬舍保暖增溫,防病抗凍等等措施以促進豬的健康成長。尤其以保育豬為重。
一.豬舍消毒清理。在保育豬進舍之前,把豬舍的各個角落清掃乾淨,並用石灰消毒,殺菌劑噴灑。消毒殺菌持續一個星期左右方可讓保育豬進舍。保育豬身體正處在發育階段,抗病毒能力差,因此豬舍需消毒殺菌。
二.豬舍保暖。冬季天寒地凍,保育豬舍應封鎖降溫口。向北的窗戶,通風口關閉。豬舍門口加蓋塑膠布以保證豬舍內溫度。晚上適當增加取暖器,使舍內溫度保持20度以上。
三.接種疫苗。保育豬進舍適應環境後,必須立刻注射疫苗,防止疾病的產生和傳播。同樣也可以增強保育豬自身免疫力,使之安全健康的過冬。無病無痛增重也快。 四.飲食飲水。冬季天冷,保育豬又剛斷奶不久,飼料以乳豬型的幹飼料為主,保證飼料的有效期和乾燥。農家飼養的話以玉米糠,精糠為主。水最好是喂溫水,以保證豬不腹瀉和增加自身體溫。另外在餵食方面採用少喂多餐,因為豬就餐時也能產生一定的熱量。晚上最好也加喂一次,吃的飽,長的快。
其實在我們農村,還有很多冬季保育豬增重快不生病的妙法,比如喂熱的紅薯粥,豬舍墊秸稈稻草等等。方法不一樣,目標卻一致:保暖增重快,不病收益高!
回覆列表
我也有養豬!冬天養豬確實要比夏天麻煩點!
首先在母豬你必須所有的育苗都要做好,這樣豬仔生病就比較少,也好管理!冬季最主要的是保暖,只有保暖做好了豬仔才會生長髮育的好。
冬季冬痢疾最多,只要母豬在懷仔時育苗做好了,基本其他病是沒有的!就冬痢疾多做好保暖,一般用地暖,保溫箱,保溫燈,實在不行就用柴火爐帶煙囪的那種!保持圈舍內乾燥!還有就是用專用豬仔料(多考察飼料牌子)。
祝,2019生豬價格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