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復襄公社

    中國會展業發展的經濟環境分析:   

    (一)國際經濟環境發生改變,會展業發展出現新趨勢   

    由於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衝擊,大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大幅度下滑,美國經濟萎靡不振,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改變。危機過後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經濟刺激計劃,試圖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歐美經濟開始復甦,未來幾年將逐步增長,發達國家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李智玲,2009)。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輪國際分工呈現出以市場為導向,以跨國公司為核心,包含經濟活動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策劃與管理、研究開發、生產製造、流通手段等)在內的垂直分工。會展業隨之呈現出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服務外包化、人才化和跨業態經營等特點,國際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由於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且總體趨勢不變,未來幾年,環保依然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所以環保產業將引領全球產業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將成為產業主導,迫切需要藉助會展這一平臺展示新技術和新產品。   

    (二)國內經濟環境穩定,會展業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   

    20年來,中國會展業每年以20%-30%的速度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展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徐維東,2011)。未來在中國總體經濟長期趨好、產業全面升級、以綠色發展戰略為基調、國民經濟尋求新的增長點的基礎上,會展業將得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將成為會展業的重大主題(崔鐵巖2010)。   

    中國“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要“促進廣告、會展業健康發展”,業內學者陳澤炎認為這“反映著中國會展業的成長壯大和國家給予的重視與關注”。另外“十二五”規劃的相關經濟與政策,特別是對服務業的總體佈局的規劃,都為中國會展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會展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中國會展市場化水平低下   中國會展業市場化程度總體來說還不高,具體表現在:   

    1.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導向不足,供求機制、價格機制、行業自律機制和競爭機制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導致會展市場秩序混亂,展覽場館如集貿市場,討價還價,有的會展竟然成了處理積壓商品的場所。沒有形成良性競爭,有的公司,特別是一些小規模公司,為了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盲目辦展,抄襲克隆別人的主題,和別的展會同期同地舉辦,爭奪別人的客戶。競爭的無序使得會展資源嚴重浪費,效率低下,帶來的是整個會展業的低效率與惡性迴圈。   

    2.市場主體混亂。政府、行業協會、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等面對會展業這樣一個利潤蛋糕都想分一杯羹,展覽公司的市場主體地位不明顯,大型的會展企業所佔比重小,中小型會展企業規模小,投資、經營未能實現多元化,長期依賴政府投資撥款,沒有形成自負盈虧的機制。   

    3.市場資訊不對稱。會展資訊渠道不通暢,導致組展商與參展商無法有效溝通,結果會展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出現騙展、虛假展覽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會展的市場秩序。   

    (二)會展組織管理模式落後   

    1.政府權責不明確。政府管理職能不清,行政管理缺位或不到位,政府包辦或對會展市場的干預過多,卻對會展缺乏指導,阻礙了會展業市場化的程序。   

    另外,政府對會展舉辦權嚴格控制,導致會展審批手續複雜,雖然現在已由審批制轉向登記制,但仍然存在重複審批和多頭管理,因為外經貿和貿促會都有各自的審批權,當地政府的相應部門還要審批,如果出國辦展、參展,手續就更加複雜和繁瑣,這些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和集體會辦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組展商和參展商的積極性。

      

    2.行業協會功能沒有完全發揮。行業協會是市場機制的主要載體,好的行業協會能夠規範市場機制,對本行業進行有效管理,能夠協調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協商、契約等方式建立行業自律機制。   

    但在中國,行業協會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視與扶持,行業協會體系也不夠完善,除了中國展覽館協會,還未在其他各領域建立權威性的行業協會。直到2005年4月中國才成立會展業的全國性行業組織—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會議展覽業商會。近年來各地方會展行業協會不斷成立,但是由於起步晚,行業協會並未完全發揮其應盡的職能。   

    3.法律、法規不完善。要規範整個會展業的經濟行為,使會展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必須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加以約束和管理。近幾年來商務部做了大量工作,頒佈了《展會智慧財產權保護辦法》、《關於設立外商投資會議展覽公司暫行辦法》、《關於在中國境內舉辦對外經濟技術展覽會有關管理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檔案,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對會展業的管理。但是在已經頒佈的多個行政法規中,存在不少交叉重疊現象,法規本身也不夠完善。   

    (三)會展主題專業性不強   

    當代產業競爭是產業鏈之間的競爭,會展業也不例外,由於會展業具有極大的聯動效應和帶動效應,會展產業鏈已經形成。它圍繞某一主題,以所在區域的產業為依託,藉助場館等設施,將會展業的主體和相關利益者聯合起來,其中會展主題和產業基礎是整個產業鏈的主導因素。要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必須明確這一點。   可是很多會展目的地的會展企業在沒有弄清本地產業優勢、地理優勢和人文優勢的情況下,就盲目開發會展專案,結果會展主題不明確,專業性不強。會展是參展商展示產品和技術,和觀眾(指專業觀眾)進行溝通交流,發現客戶的平臺。作為參展商來說,會展主題尤其重要,只有組展目的明確,會展主題專業,才能吸引專業觀眾,參加才有意義。所以要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必須加強會展主體的專業性。   

    (四)會展軟硬體設施發展不均衡   

    1.場館功能發展滯後。20年來,中國各省市在場館的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國現有大中型會展場館150多個,會展面積達300萬平方米以上,已經超過了號稱“世界會展之國”—德國的展館面積,並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會展場館。   但是從全國來看,場館的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很多城市盲目建館,選址不當,規劃設計不夠合理,有數量沒有規模,場館的展覽面積不夠大,功能單一,配套的硬體設施不全,後期運營和維護不善,導致場館利用率不足,甚至長期空置,造成資源浪費嚴重,根本談不上對經濟發展作貢獻。

      

    2.會展服務質量不高。會展業屬於服務業,所以服務質量是會展業發展成敗的關鍵因素。這裡的服務質量有兩層含義:一是會展專業服務,包括為參展商提供的展臺搭建等服務和為場館內的配套服務設施等,目前這方面缺乏專業化的分工,服務的專業性不強,質量不高。二是會展產業鏈下游提供的配套服務,包括交通、物流、餐飲、住宿、旅遊等,由於產業鏈上游和中游幾乎跳躍式的發展,讓下游的服務產業望塵莫及,以致配套服務難以跟上。

      

    3.人才缺口大且結構不合理。任何產業的發展都要有高素質的人才資源作為支撐,可是當前中國會展人才極度匱乏,會展人才的崗位空缺比例達10:1。而中國會展教育與培訓又遠遠落後於會展業的發展速度,造成會展人才供不應求。會展教育與培訓與市場需求脫節,造成輸送的會展人才結構不夠合理,會展核心人才和輔助性人才缺口較大。

      

    (五)會展業的國際競爭加劇   

    2004年1月12日,商務部首次允許外資會展企業在中國辦展招商,緊接著隨著WTO過渡期結束,服務業全面開放,國內會展受到外來會展企業的衝擊。2008年後,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國家國內市場萎縮,越來越多的知名會展企業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透過各種方式進駐中國市場,國際競爭加劇,國內會展高階市場被搶佔,尚處於快速成長期的國內會展業面臨巨大威脅,中小型會展企業受到的衝擊更大,生存難以為繼(馮瑋等,2009)。

      

    (六)會展業的資訊化程度較低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資訊科技的發展,會展業的資訊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歐美髮達國家,資訊科技被廣泛地應用於會展業,極大地提高了會展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相比而言,中國會展業的資訊化程度還比較低,資訊科技在會展業中的應用較為落後,大多數會展企業僅僅將會展資訊化看作是簡單的網站建設,據有關市場調查顯示,目前國內2000多個會展中有主題網站並能提供基本業務和服務功能的只佔15%,且應用層面操作複雜;35%的會展有網站,但技術手段落後、專業性差、應用操作複雜,就網站內容、產品展示效果、平臺服務和功能而言,遠遠不能滿足參展企業的需求;而多達50%以上的展覽會只有幾頁簡單的靜態頁面,或根本就沒有網站。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9年,中國展覽業總體發展態勢趨緩,行業已經到了升級換代和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的新階段。從行業分佈來看,輕工業展覽仍佔據主要地位;從區域分佈來看,中國展覽總面積區域分佈差異化仍較明顯,華東地區舉辦展覽面積佔比最高。

    中國展覽業將從資料擴張向質量提升過渡

    目前,中國展覽業總體發展態勢趨緩,從數量擴張將過渡到質量提升新階段、常規性產業政策將逐步轉向營商環境的最佳化,國家戰略、科技領域、資本介入、跨界融合等方面為展覽業的發展帶來新動能。

    2019年,中國境內共舉辦經貿類展覽3547個,同比下降6.5%;展覽總面積為130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8%。

    從中國境內舉辦的所有規模展覽來看,2019年中小規模展覽數量居多,中大規模展覽數量實現穩步增長。如下圖所示,1萬-3萬平方米規模展覽共舉辦1677個,佔全部規模展覽數量的47.3%;3萬-5萬平方米規模展覽共舉辦757個,佔全部規模展覽數量的21.3%;1萬平方米以下及10萬平方米以上規模展覽數量均偏少,分佈為303個及257個。

    從行業分佈來看,展覽數量依次排列的話,分別是輕工業展覽、重工業展覽、服務業展覽和農業方面的展覽。其中,重工業展覽數量超過了服務業展覽,躍升第二位,展覽面積也實現了快速增長。這說明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態勢積極向好,經濟質量穩步提升。

    中國各省市展覽數量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辦展數量前三省份依次是上海、廣東和山東,但三大辦展強省(自治區/直轄市)辦展數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三大辦展強省(自治區/直轄市)2019年合計舉辦展覽1330個,同比下降17.2%。其中,上海共舉辦展覽545個,佔全國展覽總數量的14.4%,同比下降26.5%;廣東省共舉辦展覽479個,佔全國展覽總數量的12.6%,同比下降5.1%;山東省共舉辦展覽306個,佔全國展覽總數量的8.1%,同比下降15.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槐花溜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