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嫻妹談兵

    V-2火箭,其中V即(Vergeltungswaffe),復仇武器。德華人研發火箭的歷史不短,《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大口徑火炮的發展有很多的限制。所以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開始大力推動火箭的發展。V-2火箭的專案程序並非一帆風順,不過在43年開始,這個專案的優先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因為能打到英國本土,軍方甚至下達了年產2500枚V-2火箭的目標。但是因為盟軍戰略轟炸的影響,直到1944年9月V-2火箭才投入實戰。

    總計有3700枚V-2被射向英國,比利時,法國,荷蘭。1054枚命中了英國本土。以倫敦為目標的火箭中只有38%命中了目標。1261枚命中了比利時和法國。

    關於實際效果,在其造成的破壞方面,要知道V-2火箭數量很少,發射量更少,所以造成的破壞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計算對平民造成的傷亡,那麼對軍事目標造成的傷亡是非常有限的。

    有一枚火箭命中了一家電影院,造成了490名英軍士兵傷亡。還有另一個重大戰果炸爛了一個位於比利時列日的盟軍燃油儲存點,燒了150萬升燃油。大概就是數千噸的燃料。 總的來說對盟軍的行動也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V-1和V-2兩種火箭總共就向英國本土投送了5900噸炸藥。而與之相比,德國空軍在1940年8月-1941年6月在11個月內朝英國本土投送了5.3萬噸炸彈。這還是戰爭早期德國那不入流的“戰略轟炸”,然而對比之下V-2火箭的效果也是菜的摳腳。

    關於V-2火箭,盟軍有何看法呢?最初英美盟軍將攻擊德軍的V-2發射基地當成高優先順序任務,因為他們以為德軍的V-2會在每個月造成10萬人以上的傷亡。然後後面發現,這玩意根本不用管他。結果就是盟軍也覺得這沒啥用。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說實話,V2飛彈只能算是個新概念武器,理念雖然先進,但技術上還是差了那麼一層紙。雖然V2飛彈帶給了英華人民不少恐懼,但對比起英德之間殘酷的大規模無差別轟炸算不了什麼。

    這種武器戰術能力無限接近於0,所以不要指望它能有什麼實際的軍事戰績。但戰略攻擊能力又因為TNT彈頭殺傷力過小而收到掣肘——除非納粹研發出核武器或者敢使用毒氣。

    德華人其實也沒指望V2飛彈能真正給對英轟炸帶來什麼實質的戰果,相反,有時候V2飛彈不斷打歪,反而讓英華人民產生出一種鄙夷的感覺,士氣大振。只是這種彈道導彈當真不是開玩笑,由於無法預警,倫敦市民忍受不住擔驚受怕的生活,約有150萬倫敦人跑到了鄉下避難。

    德華人二戰最頭痛的事之一就是啃不動英國這塊又臭又硬還不消停的臭骨頭。希特勒從戰略上希望英華人能屈服,但約翰牛楞起來臉比誰都大。慘烈的不列顛空戰令德華人也熬不住了,V1和V2飛彈就是他們選取的替代方案,用以代替轟炸機實施對英國的武力壓服。

    對英的打擊不能停止,否則德國就等於輸了這場大戰。之前的V1飛彈對英國的打擊也不是很好,巡航導彈太容易被攔截,反而增長了英華人計程車氣。

    但彈道式的V2飛彈就不一樣了,它能以4馬赫的速度打擊目標,高達300公里的射程只需要8分鐘就能飛到,多恩伯格與馮布勞恩研發的這種武器在當年堪稱神話。上圖是一顆V2飛彈末端轟炸的照片,這幅場景對戰爭中的人而言就是地獄。

    不過超前科技必然受生產能力限制,1942年就已經成功的V2飛彈,硬是修修補補到1944年才大規模投產。

    其中有也有盟軍的的功勞,盟軍轟炸機從一開始就對第三帝國的火箭科技關照有加,1943年8月,英國派出近600架蘭開斯特持續轟炸佩內明德火箭基地,投下了2000噸炸彈,迫使德國將飛彈研究轉入了更隱蔽的地方。

    V2的缺點也很大,彈道導彈一直到今天制導依靠的都是計算機強力運算,要知道那年代的機械計算器可達不到要求,要麼像華人一樣拿人和算盤堆,要麼像後來美國那樣用電子計算器打卡。所以每次V2飛彈出擊一次,背後都凝聚了第三帝國無數汗水與精力,從前沿的情報人員到後方的計算人員再到發射臺上的官兵,發射好一次V2可不容易。

    要不怎麼說科技超前不是好事呢?科技樹這玩意兒在現實中部點開 一片根本沒法用。現代彈道導彈根據計算機指令自動控制啟燃,二戰靠的是機械計數器卡燃料,這一點點區別就是導彈上千米的圓心誤差。俗話說:千米內靠打,千米外靠接,三千米隨緣,一萬米靠人品,V2能打中目標已經算是看命了。

    所以大部分時刻的V2都是找個概略城市亂炸一通而已,只能戰略使用,無法戰術打擊;大約75%的V2飛彈落到了目標30公里內,45%落在10公里內。

    到1944年9月,急火攻心的德國納粹已經日薄西山,V2這種本不太被看好的武器迅速的成了救命稻草,戈培爾博士親自取名“復仇者V2”,大批次的被製造並送上戰場。

    戰後統計,德軍從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總共射出3745發V2,其中1115枚砸到了英國,破壞了很多建築物並殺死了2724人,重傷6476人。2050枚攻擊了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布魯塞爾等盟軍要地,殺死了6500人,重傷數萬。

    可以說這個戰果算是輝煌的,V2飛彈1噸的裝藥足夠一炮毀掉一個街區,前提是你能炸到。但如果不是二戰無底線的無差別轟炸給了它許多殺死平民的理由,說戰果是0也沒毛病。

    這是一種在老百姓身上橫的武器;隨著德國越來越多的V2發射,它已經成為法西斯為自己的戰爭墊背的工具。由於無法預警,無法逃亡躲藏,倫敦市民對V2飛彈的恐懼比轟炸機大的多。倫敦市民最後有150萬市民逃出城市,以躲避V2的“飛來橫禍”,而這個時候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

    不過英國二戰平民傷亡、失蹤60595人(其中倫敦29890人),死亡才2萬多人;“復仇者V2”佔了10分之一的殺傷,難怪倫敦人扛了4、5年還要跑,也算是可以了。

    另外,V2飛彈的生產使用了大量的奴工,有成千上萬的人被折磨死,不少受害者憤怒的指責美國為馮布勞恩脫罪。

    所以,這種武器也難怪戈培爾給取名“復仇者”,戰場上幹不掉對方一座軍港、一輛坦克,拉平民落水倒是一把手,美其名曰“打擊戰爭潛力”嘛。還是頂那麼一點用的。

  • 3 # 大貓83922091

    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大威力,受限當時的技術水平,制導精度很低,又沒有核彈頭。所以破壞了很有限,或者說遠不如大規模戰略轟炸造成的破壞大。如果說它的威力,那麼就是給對方造成的心理壓力極大。

  • 4 # 科羅廖夫

    V-2導彈在1937年投入研製,1942年定型,1944年服役。這種導彈採用液體(乙醇、液態氧)燃料推進劑,最大航程320km,最大飛行高度100km左右,全長14m,最大飛行速度4.8馬赫。德軍曾將V-2導彈裝在軍用卡車上,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套自行彈道導彈系統。由於當時派飛機轟炸英國本土成本高、代價大,所以導彈無疑是絕佳的替代品。

    1944年9月6日,德國向英國發生了兩枚V-2,但是都失敗了。8日,一枚V-2在倫敦市區爆炸,這引起了倫敦民眾的恐慌。直到第二年3月27日,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導彈。其中582枚用於試驗和訓練,2050枚落在比利時等地,真正打到英國本土的只有1115枚。在這些發射出的V-2導彈中,有74%的導彈落在目標周圍30千米以內的範圍內,這74%的導彈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範圍內。在襲擊英國本土的過程中,共炸死2724人,炸傷6476人,對建築物也造成相當大的破壞。由於不像V-1導彈一樣可以攔截,所以給英華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恐慌。

    但無論是從其精度、殺傷力、打擊面積來看,遠遠比不上德華人用飛機丟炸彈轟炸倫敦造成的巨大破壞。其實即便是在今天,常規導彈依然是用作戰略威懾和精確打擊,要論其殺傷,肯定比不上幾百架飛機從天上往下丟炸彈來的痛快。

  • 5 # 葦說定製化運營

    1944年9月8日傍晚,倫敦上空一道閃光劃破天空,泰晤士河畔的發電站被不明飛行物擊中爆炸。值班參謀說是從荷蘭方向射來一枚奇怪的炮彈。不可能,什麼炮彈能打這麼遠?盟軍司令部裡無人相信他的話。後來英華人才知道,這是德華人研製出的新型武器——V2彈道式火箭導彈。

    領導V2火箭研製的是德國天才科學家馮·布勞恩。馮·布勞恩從小對天文和火箭感興趣。13歲那年,曾將6支特大焰火綁在滑板車上,導火索點燃後,滑板車失控飛出,併發生巨大爆炸,馮·布勞恩被警察當場抓住。

    長大後,馮·布勞恩成為火箭專家,幫助德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式導彈——V2火箭。

    為了設計火箭,1932年20歲的布勞恩同德國陸軍簽約,在德國陸軍領導下繼續研究火箭技術。1936年,德國軍方按馮·布勞恩的建議投入巨資在佩納明德修建了一處導彈試驗基地,供他在這裡設計V2火箭。

    1943年7月7日,希特勒在帝國空軍元帥戈林的推薦下,在東普魯士接見了多恩伯格和布勞恩博士,並且觀看了導彈發射的紀錄片和模型。元首對導彈的研究相當滿意,授予布勞恩博士名譽教授的頭銜,並且下令加大投入。

    但是,這些情況已經被盟國潛伏的情報人員掌握。1943年8月,盟軍出動570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對佩內明德試驗場進行突襲和大規模持續轟炸。共投彈2000多噸,炸死基地工人和技術人員700多人,毀壞了大部分裝置。

    此舉大大出乎德國軍方的預料,也嚴重阻礙了V2火箭的生產。研發工作被迫轉入地下和山中工廠,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最終1944年才將生產提到一定的規模。

    儘管V2經常被稱作火箭,但實際上它使用了導彈的所有元素。作為一種新技術成果,V2及其後續計劃,成為二戰後很多導彈的鼻祖。比如V2後續計劃中的A9,這是一種安裝了後掠機翼的有翼版V2,該型火箭配備了用於巡航的衝壓發動機,就成了後來一些空天飛行器的雛形。

    然而,V2火箭的投入與使用在戰場上並未收到太多的回報。

    V2火箭真正投入使用的大概三千多枚,一共造成了大約五千多人的死傷。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再把這數字放大十倍當做五萬,如果五萬人的傷亡放到當時的蘇聯,斯大林可以直接告訴你什麼叫“無視”。即便是放到惜命如金的英華人哪裡,丘吉爾應該可以平靜地告訴你:這個我早淡漠了。

    如果說V1火箭是巡航導彈的鼻祖,那V2火箭就是彈道導彈的先驅了。作為一種在二戰末期推出的全新武器,V2火箭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對盟國造成了多大的傷亡,而在於它們的出現宣告著戰爭史上的導彈時代已經來臨,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了。

    二戰中在希特勒的直接間接授意下,德國大約秘密研發了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十數種高科技武器。只不過,這些可以說是多如牛毛的高科技武器無一例外地都打上了希特勒個人喜好的烙印,都無一例外地在實用中收效甚微。

    當一個國家的方向被一個人的意志所主導的時候,失敗應該早已成了時間的問題。

    尷尬的是V2火箭的技術,最終成為了蘇聯和美國航天技術研發的基礎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按約定時間發貨,如何確定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