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青聊史
-
2 # 歡樂逗劇工坊
謝謝邀請!筆者的提問是歷史會不會改寫?答案是肯定的,歷史會改寫!改寫的只是歷史的內容,而不會是歷史的本質!
如果齊國有函谷關一樣的天險情,我們可以這樣設想!當六國一起攻打齊國的時候,齊國守天險,六國攻而不下,圍而不破!齊國君主抓住戰機,勵精圖治,變法改革,再派謀士遊說各國!最終各國互相吞併,互相廝殺,齊國趁機各個擊破!齊國君主建立了大齊帝國,始稱齊始皇!齊始皇建立了帝國以後,為了彰顯自己居功至偉,大興土木,給自己建造宮殿,修帝國陵墓!這時候齊始皇兒子,齊二世等不急了,想早早坐上帝國王位,於是就把自己的老爹幹掉了!齊二世坐上皇位以後,荒淫無度,暴政斂財,最終導致帝國覆滅!
因為歷朝歷代的君主思想都是,小農經濟,土地兼併嚴重,官逼民反!然後各個開國的首領都是打著兼濟天下的旗號,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然而到了他們兒子輩兒,孫子輩兒,治國理政的性質就變了,開始貪圖享樂了,不亡國才怪呢?所以說無非是歷史的內容改變了,其本質不會有任何改變!
-
3 # 子由拍案驚奇
這裡題主所說的六國攻齊,應該就是指公元前284年,由燕國首倡,並且以燕國軍隊為主力,燕國大將樂毅為聯軍統帥,起燕、秦、趙、韓、魏五國軍兵,兵車近千乘,甲士逾十萬,在燕國匯合之後,壓進齊國境內,意圖將齊國粉碎之,並瓜分豆剖的一次大的軍事行動。
在戰爭進行到將近一年的時候,地處南方的楚國開始萌動,但是,楚國以詐術行事,稱為援助齊國而出兵,結果,齊緡王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楚國因此奪回了以前被齊國佔領的淮北之地,而且,又參與了對齊國的再度瓜分。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六國攻齊之說並不嚴謹,應該是五國攻齊。
至於題主所提到的齊國若有像函谷關這樣的雄關,歷史會不會改寫?對於這一提問,子由認為,基本可以這樣回答;以當時齊國所遭遇到的嚴重軍事進攻的情形來看,即便擁有一座函谷雄關,也無濟於事,更達不到改寫歷史的程度。
函谷關地處西北高原,東處絕淵,南銜秦嶺,背依黃河天險,秦時確乎依憑這個天險雄關使得其它諸國無計可施,乃至於“至函谷,皆敗走”。
但是,以齊國的現狀,所遭遇的嚴重情勢,已經不是靠一座險要的關隘所能挽狂瀾於既倒了。
齊閔王在位期間,倒行逆施,頻繁發動戰爭,先是垂沙一戰打敗楚國,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情況更是應該引起題主和我們大家注意,那就是,在秦國據有函谷關之險的時候,齊國於函谷關一戰,大敗秦國。
由此一點看出,決定戰爭失敗的關鍵不可能因一座關隘而發生質的變化。
以齊一國之力,齊緡王先後向楚、秦、燕發動戰爭,又不顧道義,吞併宋國,且染指三晉,併吞周室,時稱東帝,又偺位天子,在當時的列國之中,齊緡王與他的齊國已然成為眾矢之的,列國的公敵。
當時的秦國,本就是鷹揚虎視一般的存在,而齊閔王統治下的齊國卻更是自命不凡,八方樹敵。
更刻不容緩的是,秦、齊之間,已經就有著兩雄不能並立的局面出現了。
所以,當五國聯軍蠶食、進攻,乃至橫掃齊國的時候,狡猾的楚國最後又趁火打劫,直接搞掉了狂妄自大且顢頇剛愎的齊閔王,這樣一來,齊國的運命,到此罷休。
-
4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沒有六國攻齊,事實上是五國攻齊。
戰國時代第一個強國是魏國,曾經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但是魏國是四戰之地,地利太差,幾代君主之後就衰落下去,而後戰國時代的強國是楚國、齊國和秦國。
但是戰國中期以後,各國相繼發生變法,但是在變革時代楚國雖然實力一直強大,但是確實反應最慢,始終沒有進行比較徹底的革新,完全是啃老本的狀體,反之是秦國和齊國都後來居上。
不過相較於秦國的張儀等人的縱橫術,後來范雎的遠交近攻這些高超的外交水平,齊國的外交就太差勁了,因為齊宣王攻陷燕國,燕國與齊國成為世仇,因為齊湣王攻滅宋國,而最終徹底惹了眾怒,齊國成為天下各國的靶子,而後自燕國的聯絡下,秦、趙、韓、魏、燕國、組成五國聯軍,開始討伐齊國。
此時的齊國卻沒有秦國的那麼優勢的地利,秦國的老家是關中,關中可是個好地方,在秦國之前這裡走出了周王朝,在秦國之後,這裡走出了漢王朝,之後唐王朝也是在這裡橫掃群雄,建成了不世之功。
秦國稱霸天下的關中平原
關中的地利是當時各國都不具備的,四周既有四塞之險,中間又有肥沃的關中平原,完全是一個類似於盆地的地形,進可攻退可守。而齊國則正好相反,齊國所在山東地區,中間是山地,四周是平原,毫無地利可言,面對這五國聯軍,首戰失利後,被突入國境,後來雖然四國撤軍,只有燕國繼續進攻,但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長期弱國,居然幾乎幹掉了齊國。
齊國是中間高四面低的地形
所以綜合來說,一是齊國外交戰略的巨大失敗,成為了眾矢之的,最後導致被圍毆。二是齊國毫無地利可言,一旦遭遇群毆,就陷入被動,毫無還手之力。
-
5 # 填哥嗑歷史
不會。
世間事,成事在人,一個國家,一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在人,而不在山河的險固。六國攻齊,齊國元氣大傷,根本原因在齊王,齊華人,而不在於齊國沒有像函谷關一樣的雄關。
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六國攻齊之戰。
六國攻齊之戰
其實這一場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為“樂毅伐齊”。參與伐齊聯軍的有秦、韓、趙、魏、燕五個諸侯國。楚國沒有參加聯軍。是後來才獨自攻打齊國的。所以不算在“五國伐齊”之內。
而“五國伐齊”的原因,則是齊國的強大威脅到了各個諸侯國的利益。
於是,在公元前284年,以燕國將領樂毅為首,以秦軍為先鋒,秦、韓、趙、魏、燕組成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在濟西大敗齊軍。樂毅攻克齊國首都臨淄,齊閔王出逃。楚國將領淖齒趁機以解救齊閔王為名威脅齊國割讓地盤,齊國不許。齊閔王被抽掉腳筋,哀嚎三天而死。
齊國全境除了即墨和莒之外,都被以燕國為首的聯軍佔領。五年後,田單用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復國。但是齊國從此元氣大傷,退出列國爭霸的舞臺。
那麼,六國為什麼會那麼快佔領齊國呢?
當然,很多的人會想到,齊國無險可守。導致樂毅長驅直入。
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如果單單從地形來看,齊國的西面,正是地處華北平原,齊國的中部,泰山鶴立雞群,齊國的南部,則是茫茫大海。這樣的地理形勢,確實會給齊國的防守造成一定的壓力。
那麼,齊國要是具有當時秦國的地理形勢,特別是擁有函谷關那樣的雄關,就能免除滅國之災呢?其實不能。
首先,齊國並不缺乏關河險阻。齊國的東面是大海,不存在什麼強大的敵人。齊國的西邊,有著黃河與濟水,而且齊國的東南面,齊國的長城也曾經阻止楚國的北進。順便說一下,齊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修長城的。雖然不比秦國的高山雄關,但是也能讓入侵者吃一壺的。
齊國長城
其次,齊閔王自己才能不行。
有關這個問題,早在一百多年前,吳起與魏武侯曾經進行一場精彩的對話: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
武侯認為山河險固是國之瑰寶。吳起認為國君的德行才是國之瑰寶。
一個國家的穩定強盛,君主的雄才大略是相當重要的。
強如秦國,也不是靠著山河形勢阻擋入侵者的。
巍巍函谷關,雖說天險,但並不是不可逾越。楚國就曾經透過武關,直接攻擊到秦國的咸陽附近。孟嘗君率領的五國攻秦,也曾經攻破函谷關,陷秦國於危局。
但是秦國上下,舉國一心,抗擊入侵。且秦國尚於破壞合眾,派人拉攏魏韓兩國,威逼利誘,使得兩國退出合眾,瓦解合眾大軍。
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多國合眾攻齊,從發起,商議到聯合,肯定費時不少。再到攻齊濟西。至少得一年半載。這個時候,齊國,齊王在幹嘛。史書只有一句話:
王解而卻。這個時候,齊王幹嘛了?不是與其他大臣商議如何破合眾,而是自己先開溜了。逃走了。導致臨淄被佔領了。
如果齊國在這段時間,積極備戰,派人賄賂韓魏兩國,或者使得秦、趙、燕後院起火。相信五國聯軍會不戰自潰。
可是齊王沒有。他逃走了。逃到了衛國。衛國的國君倒是熱情招待。但是齊王還是出言不遜。自己以為還是老大。後來齊王想去魯國和鄒國,這兩個國家國君早就聽說齊王難以伺候,拒絕齊王進入。齊王沒有辦法,逃到莒地。被淖齒殺死。
這樣的齊王,面對聯軍,只會逃跑,而且還盛氣凌人,怎能不敗?
還有,六國攻齊的決心,不是一座函谷關可以阻擋的。
齊國國力不如秦國,山河險阻不如秦國,但是對六國的威脅卻不比秦國小。
七年,與宋攻魏,敗之觀澤。 十二年,攻魏。二十六年,齊與韓魏共攻秦,至函谷軍焉。三十八年,伐宋。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那麼燕國呢?
公元前313年,齊國趁著燕國內亂,入侵燕國。佔領燕國三年,直到燕昭王即位。這段刻骨銘心的仇恨,是燕國積極反齊的主要原因。
函谷關
所以,這次多國聯軍攻齊,是因為各個國家對齊國又怕又恨,弱齊之心是非常堅決的。
再者,對於聯軍計程車兵而言,齊國的富庶是出名的。攻佔齊國能掠奪大量的財寶。所以攻佔齊國計程車氣還是挺高漲的。這個並不比秦國,秦國相對比較窮,攻打秦國除了風險極大之外,什麼都得不到。
齊國心高氣傲,對別的國家威脅極大,齊王又沒有秦王的破壞合眾的手段和抵抗的決心,給他一座函谷關,齊國也守不住。頂多,只是攻打的時候多費一些時間罷了。
回覆列表
不會,當時滅齊是趨勢所致,因為秦國早就意識到了齊國是一個可以跟自己抗衡的國家,所以在齊滅宋之時就慫恿其他諸侯。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而齊國的實力大家也是都有目共睹的,所以在簡單的商量之後就把矛頭統一指向了齊國。
首先是燕國派大將樂毅,攻下齊國73做城池,齊國雖未滅亡但是已經傷其根基。
再加上齊國周圍之前頻繁打壓的南韓和趙國,這時也趁機肆意侵略齊國。
從此之後,原本東齊西秦的格局就變成了秦國一家獨大。
如果當時齊國有函谷關,我想秦國也會想其他辦法來消耗齊國。